中国政治认同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建构
——基于中国共产党三个历史决议的分析和思考

2022-10-31 04:51□刘
理论月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决议建构中国共产党

□刘 燕

(中国社会科学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北京 100732)

习近平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历史经验中蕴含着深邃的智慧和力量,为破解现实问题提供了参照蓝本和基本遵循。以史为鉴,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始终自觉总结历史经验,先后在1945年制定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第一个历史决议”),在1981年制定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第二个历史决议”),以及在2021 年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第三个历史决议”)。三个历史决议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却都在重大历史关头起到了统一全党思想和行动的重要作用。政治与历史密不可分,政治认同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以三个历史决议为轴线考察中国政治认同建构的基础要素、历史逻辑和现实路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中国政治认同研究述评

人民的政治认同直接关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稳定性,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凝聚力。在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政治的认知理解、衡量标准和价值期望都是不一样的。在新发展阶段,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愈发复杂多变,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锋日趋频繁,对当代中国政治认同产生了深刻影响。从历史角度理解政治认同建构的过程、规律,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科学性、合法性和权威性是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学界聚焦什么是政治认同、为什么要建构政治认同,怎样建构政治认同等基本问题展开了探讨,从历史角度展开的政治认同研究亦间或有之。学者们提出的真知灼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一是从历史角度把握政治认同的生成和变迁。李海青认为,“依据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特质,作为中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和唯一执政党的丰富实践”,可以从主动代表、公民授权、实践绩效三个维度考察政治认同的来源。谢海军认为,改革开放后中国政治认同困境产生的起点、演变路径和环节并不相同,主要来源为物质利益矛盾与表达受阻的双重因素、利益相对受损群体产生的“相对剥夺感”以及部分公共权力的异化等。常轶军认为,人作为政治认同的主体,其属性决定了政治认同资源的构成:历史记忆是政治认同的参照资源,现实利益是政治认同的直接资源,价值观念是政治认同的核心资源,话语体系是政治认同的统摄性资源。戴均认为,政治认同经历了意识形态主导型、经济绩效主导型和民主权利主导型三个阶段,呈现为政治认同主客体动态匹配和双向建构、政治认同多维化凸显、政治效能型认同权重上升等基本特征。

二是从历史角度把握政治认同的基本内涵。彭正德认为,政治认同体现的是一种人心向背,与政治服从、政治合法性和政治稳定密切相关,是政治权威与服从关系的政治心理基础,可以划分为政策认同、执政党和政府认同、国家认同、制度认同和价值认同五个层次。宋玉波、陈仲认为,政治认同所涉及的根本问题是制度的正当性,执政的合法性,民族的统一性和国家的延续性。康立芳认为,政治认同是共同体成员对政治体系、政治过程和政治决策的承认、认可和赞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是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集中体现。包心鉴认为,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根本坐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中道路认同是重构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核心内容,理论认同是重构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思想精髓,制度认同是重构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关键环节。

三是从历史记忆的维度把握政治认同。詹小美认为,政治认同的根基部分源于历史记忆中的情感记忆、资源获取记忆和资源分配记忆的基因传递以及记忆内容的符号表征和记忆形成的媒介构成,而唤醒与激发、定位与规范、内化与外化的向度共生,构成了历史记忆固基政治认同的梯级与节点。陈宗章认为,政治记忆的建构具有重要的意识形态意义,是形塑政治认同、增强政治凝聚力的关键所在,有效建构政治记忆需要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结合新的时代和社会条件,不断阐释其新的价值和意义,并通过完善系统化、社会化的符号体系使其成为普遍意义的记忆框架。曾楠、张云皓从理论逻辑与个案考察分析中得出结论,政治仪式通过记忆生产与再生产、观念生产与再生产、权力生产与再生产,与民族认同、文化认同、政治认同形成内在呼应,是国家认同的象征建构。杨惠、戴海波认为,政治仪式是构建政治认同的最重要途径,具体通过对记忆的保存、展示、解释和重塑等政治意图编码以及周期性、重复性的身体实践操演,强化历史记忆的惯习性,促进主流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内化和宣展。

四是以历史逻辑探讨政治认同的建构路径。蒙象飞认为,中国共产党百年政治认同建设的基本经验是坚持党的领导以掌握政治认同建设主导权,明确历史方位以把好政治认同建设方向盘,以人民为中心增强政治认同建设引领力以及注重统筹兼顾以提升政治认同建设针对性等。赵志业从新时代政治认同的内容表征、生成逻辑入手,认为应从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激发政治认同,以常态深入的政治教化推进政治认同,以全面科学的制度体系建设定势政治认同,以一主多元的文化认同固基政治认同,以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强化政治认同。胡建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众政治认同演变的趋向着手,认为必须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以显著的执政绩效提升政治认同;加快培育法理型政治权威,以完善的制度体系提升政治认同;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以包容的意识形态提升政治认同。

五是以三个历史决议为蓝本考察党内政治文化与政治生态建设。胡柳娟认为,第三个历史决议实际上是通过共同的历史记忆,展现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和执政主体,在推动自身建设、构建国家发展战略和组织动员社会力量等方面的能力。荆学民认为,三个历史决议的“传承赓续在理论血脉中都是以‘历史前提’和‘逻辑起点’来连接的”,以可检验、可追溯甚至可体验的事实为基础,尤其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成就的认可是基于坚实的全党、全国人民乃至世界广大民众的高度共识。胡洪斌认为,依据第三个历史决议的基本精神,必须以提升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整体性为目标,既要着力实现相关生成资源的开源和节流,又要积极促进政治能力体系管理的科学化,并做好信息反馈与绩效评估。

就现有研究成果看,学者们除了围绕政治认同的形成机制、主要内涵、功能类型、价值取向、困境挑战、培养对策等问题展开了一般性的基础理论研究之外,还聚焦身份、仪式、话语、符号进行了文化传播层面的探索。他们不再单方面倚重历史学、政治学的研究方法,而是开始尝试利用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进一步丰富了剖析政治主体的视角,全景式展现了政治主体与政治客体的互动关系,拓宽了研究视野,在厘清基本概念、深化学理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不过,如果过度追求研究方法的多样性,而轻视历史的整体性、必然性,就会导致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的碎片化、分散化。目前,无论是从研究的热度还是从研究的程度来看,从历史维度对政治认同展开的分析与思考都不够充分,很多探讨尚停留在现象级和应然层面,缺乏深层次的具体分析和对内在因果律的深刻把握。历史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有机统一,历史合力的“平行四边形”是许多单个人意志和力量的作用结果,不能用简单的线性思维去概括和理解。运用历史思维分析问题是为了从历史发展的高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阐释事物内部矛盾和外部条件的复杂作用机制,揭示隐藏在更大历史尺度之下的更深层次的本质和规律。三个历史决议跨越百年恢宏历史,集中了全党的政治智慧,以无可争辩的历史经验为基础,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使命和担当,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独特政治优势。立足新发展阶段,要增强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必须进一步深化对三个历史决议的理解,不断提升把握历史经验和历史规律的能力。

二、政治认同的历史意蕴

历史是认识的历史也是实践的历史,关于共同体的情感意志乃至身份认知都是在历史的积淀中形成的。准确理解政治认同的内涵和属性,必须弄清楚政治认同与历史经验、历史记忆和历史规律之间的关系。

政治认同本身蕴含了对历史经验、历史记忆和历史情感的接纳、肯定和赞同。它凝结了理论、情感、价值、意志等多重共识,集中反映了个体成员对政治立场、政治纪律、政治信仰等方面的看法和要求。基于政治制度、政治信仰、政治目标而生发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价值追求,成为维系共同体存续和发展的重要纽带,而追溯历史过程、传承文化基因和唤醒历史记忆则是建构政治认同的关键环节。其中,政治认知是指在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的基础上形成的,对政治制度、政治行为和政治规律的知识层面的理解和把握。“凡学都所以求真,而历史为尤然。”政治认知是建构和重塑政治认同的前提和基础,人们对各种政治现象的理解和判断往往要经历由浅入深、去伪存真的过程。政治情感是指政治主体在政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主观体验和情绪态度。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积极而持续的政治情感体验可以增强主体与共同体的依存联系,强化政治身份建构,唤醒政治主体意识,驱动自觉的政治行为。价值追求则是指从一定政治立场出发,在现有的价值标准与评判尺度下,对未来政治制度产生的价值期待。“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政党的价值追求直接关系到政党的政治状况、政治品质,是凝聚政治共识的精神旗帜,从理论认知、情感体验到价值判断都不是单一的形式,更不会凭空产生,而是在长期探索实践中、在彼此相互作用的机制中形成的复杂层次体系。以往的记忆、感觉、认知、体验和判断经过长期积淀汇聚成文化基因,构成政治体系传承和延续的基本依据,并随时酝酿新的观念萌芽,是政治认同接续与巩固的现实根基。

政治认同的形成和发展本身是一个历史过程,具有特定的历史轨迹和运行规律。从政治参与、政治认知到政治认同,政治主体与政治体系的黏合度呈现递增态势。真正的政治认同建立在政治主体对政治体系所蕴含的政治立场、价值取向和政策举措充分认知的基础上,是政治主体在长期政治实践中形成的身份认同和情感共鸣。因此,相对于政治参与、政治意识而言,政治认同是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活动。基于共同的文化源流、共同的地域、共同的历史记忆、共同的价值取向等要素联结,政治认同不仅表现为共同要素的叠加,而且体现在政治主体与共同体之间建立的共生共荣关系中。共同体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个成员的探索和努力,共同体与成员之间利益共享、命运相连。“应该注意到,稳定性不一定意味着政治体系的所有成分都不发生变化。它指的是相对的持续性和政治体系的一些比较基本和主要的成份,如基本的政治价值、文化和政治的基本的组织(或制宪)结构,不发生变化。”任何观念和实践都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政治认同的建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政治认同作为政治主体与政治体系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可以因为成功的政治仪式、强大的治理效能而得以强化,也可以因为政治失信、政治衰败而造成认同度的降低。受认知水平差异性、政策环境多样性、利益关系复杂性等因素影响,绝对的政治认同是难以想象的。在不同时代、不同阶段,政治认同的内容和表现都是不同的。当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能够充分满足并切实保障政治主体的利益、价值、情感需求,能够妥善解决共同体成员内部以及共同体与外部环境的矛盾冲突时,共同体的凝聚力就高,反之则低。对于共同体而言,要确保存在的延续性,就必须不断提高政治效能,满足政治主体的现实需求,以强化联结纽带、培育共同性要素、增强共生性质的关系。

三、中国政治认同建构的历史基础

历史与现实和未来息息相关,回顾历史、审视历史、诠释历史、评价历史都是建构和重塑政治认同的重要手段。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故欲其国民对国家有深厚之爱情,必先使其国民对国家已往历史有深厚的认识。欲其国民对国家当前有真实之改进,必先使其国民对国家已往历史有真实之了解。”引论3)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来推进自我革命、增强政治认同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路径。第一个历史决议诞生于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回顾了1921到1945年的奋斗历史,着重总结了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期间中央的领导路线问题,使全党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认识达成一致,进一步巩固了延安整风运动的历史成果,为七大的胜利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第二个历史决议诞生于改革开放号角吹起之时,全面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前的28 年历史,正确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32年的主要成就,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肯定并维护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一步将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集中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伟大目标上来。这两个历史决议基本解决了从建党到改革开放之初党的奋斗历史上的重大是非问题,驳斥并澄清了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理解和片面认识,妥善化解了路线选择方面的分歧和对立,为进一步凝聚政治共识做好了充分准备。历史在反思中前进,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事业迎来新的历史阶段,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需要更深刻地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战略信心,保持战略定力。第三个历史决议适时诞生,旗帜鲜明地驳斥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在百年历史长河中寻找成功密钥,以确保全党思想统一、步调一致、齐心协力向前进。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为构筑政治认同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历史具有继承性,“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共同体的现有发展状况包含前人积累的创造成果,蕴含着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也是检验共同体凝聚力的重要依据。在很大程度上,政治主体是依据共同体价值理念、政治目标的实现程度,建立肯定或否定、接纳或排斥、认同或对抗等观念和情感的。物质利益是政治认同选择与重塑的重要问题,对政治体系的认同感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只有共同体的生产力发展状况能够不断满足个体成员物质利益的发展需求,才能切实维护个体成员对共同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2021 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143670亿元,占全球经济的比重预计超过18%。中国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更有能力实现国强民富的战略图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能够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以及新时代伟大斗争的胜利,必然赢得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三个历史决议高度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所作出的伟大贡献,为在新的历史起点开启新的征程凝聚前进力量提供了重要启示。三个历史决议进一步明确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前进方向,如第一个历史决议强调要取得中国革命的彻底胜利,第二个历史决议强调要把我们的国家逐步建设成为现代化的、高度民主的、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第三个历史决议强调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三个历史决议引领下,必须科学把握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本质,深刻领悟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依据,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为构筑政治认同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加强政治建设必须首先解决思想层面的问题,没有科学的思想认识和正确的思维方法,就不可能真正领会指导思想的精髓要义和思想内涵,更不可能转化为内心的认同和自觉的实践行为。只有不断提升思想认识、加强党性修养、锤炼过硬本领,才能保持清醒深刻的认识,增强政治敏锐感和政治鉴别力,有效抵制错误思想的侵蚀。共同的思想认识、共同的价值尺度是共同体存在和发展的思想基石,共同体成员因为共同的认知和追求而彼此惺惺相惜、心念相应。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定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面对烽火硝烟、艰难困苦、风险挑战始终不渝,淬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凝结成伟大的精神能量。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时代精神,共同构筑起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谱系,极大鼓舞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干事创业的昂扬斗志,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红旗渠精神,改革开放时期的特区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新时代的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丝路精神,等等。这些伟大精神蕴含着坚持真理、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等共同精神内涵和价值理念,是在任何历史境遇下都不能放弃的精神品质,是凝聚全党和全国人民意志的旗帜和灵魂,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精神脊梁,为指引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伟大事业向前进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为增强中国政治认同提供了精神滋养。第三个历史决议从五个方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高度肯定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回顾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的形成过程,旨在感悟党的初心和使命,再次接受党性修养的精神洗礼,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中国政治认同建构的历史逻辑

要把握政治认同的历史逻辑,就要科学揭示民众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评价以及政治信仰形成和演变的内在规律。政治认同的建构和选择不是单向被动的,人们选择中国共产党或者中国政治体系都是历史的必然。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用一百年的奋斗历程回答了中国政治体系的建构目标、建构主体、建构宗旨等基本问题,而广大人民群众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治体系的认知,坚定了对中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的忠诚信仰。

建构政治认同的逻辑起点是自我认知。政治认同的主体是现实的人,必须以人的需求、利益和价值观念为出发点,同时因为人的需要而与特定历史条件、历史情境紧密联系,进而激发出物质生产、科技发展、社会革命和道德进步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政治认同指向人与人的某种共性关系,必然以个体或群体的自我认知为前提,必须首先回答我(我们)是谁这一基本问题。如果没有关于我(我们)的事实性评价,就不可能形成我(我们)与其他个体或群体关系的意义判定。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从幼稚到成熟,对自我的认知也趋向深化。1921 年,中共一大规定了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1922 年,中共二大通过的《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指出,我们共产党“应当是无产阶级中最有革命精神的大群众组织起来为无产阶级之利益而奋斗的政党,为无产阶级做革命运动的急先锋”。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显然,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承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但是由于历史环境和理论水平的变化,党章中关于中国共产党性质的具体规定存在差异;而且,集体层面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来自众多个体在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共识,也需要协调不同个体在认知过程中存在的差异。因此,必须发挥中央文献的权威和引领作用。三个历史决议坚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历史,能够全面、准确、科学地评价重大事件、重要会议和重要人物,在统一全党认识和团结全党同志方面产生了良好示范效应。参照三个历史决议的科学做法,要不断深化对中国共产党性质的认知,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基本原则,积极应对新时代推进党的自我认知过程中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建构政治认同的关键是自我革命。唯物辩证法认为,“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思维和行动总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着,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本来就是相通的。自我革命体现的是一种理性自觉,即发扬自我批判、自我扬弃的勇气,积极继承合理性因素,主动革除自身病症,促使思想认识水平和道德修养的改善和提升。只有不断进行自我革命,才能确保肌体健康,保持生命力、战斗力和凝聚力。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崇尚辩证否定和彻底批判精神,形成了通过召开重要会议和发布权威文献来纠正错误的惯常做法,能够正确评价个人和集体的功过是非,科学把握发展中的利弊得失,勇敢面对前进中的困难和挫折。第一个历史决议通过总结建党二十多年来的经验教训,厘清“左”倾和右倾错误产生的思想根源,形成了共同的政治认识,达到了“团结全党同志如同一个和睦的家庭一样,如同一块坚固的钢铁一样”的预期效果。第二个历史决议系统总结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强调提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政治觉悟,提出“党的团结,党同人民的团结,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夺取新的胜利的根本保证”。第三个历史决议则强调在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经验基础上,“推动全党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胜利”。三个历史决议系统回顾了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和自我超越的奋斗历程,接续深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强大战略定力。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以自我革命精神锤炼自我,坚守一心为民的初心和情怀,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团结带领人民成功进行伟大社会革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

建构政治认同的最高目标是践行政治信仰,实现政治理想。政治信仰是共同体成员在社会制度、政治结构和价值目标方面的愿景和设想,内含意识形态层面的向往和主张,是维系共同体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源泉。马克思主义者的政治信仰是实现人的解放,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建立于对历史和现实批判的基础之上,是依据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而提出的追求和设想,符合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需求。当然,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超越于宗教主义、民族主义之上,强调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全面重建。政治解放也不是彻底的解放,而是实现人的解放的过渡环节。中国共产党为探索人类解放而不懈奋斗,坚持共产主义信仰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明确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崇高而科学的理想目标,具有可实现的土壤和条件。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斗争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实践探索,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政治基础和社会条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准备了主体力量,凝聚起强大精神意志。三个历史决议一脉相承,不断突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引领,以期筑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第一个历史决议通过再现大革命、土地革命以及抗日战争时期的残酷环境和党的艰辛奋斗历程,让民众更加坚信走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是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状况的根本途径。第二个历史决议系统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认识,将发展生产力置于非常重要的位置,致力于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第三个历史决议全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引导人民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共同的政治信仰集中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内在联系,体现了个人前途命运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有机统一,必然激发人民群众的内在动力和激情,汇聚起持续奋斗的磅礴力量。

五、构建新时代政治认同的基本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明确指出:“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三个历史决议凝聚了全党的智慧,切实取得了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的积极效果。深刻理解三个历史决议的精神实质,全景式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进程,是增进新时代政治认同的重要举措。

(一)深化历史学习和研究,充分汲取政治营养

历史认知是建构政治认同的前提和基础。历史是往昔的事实,蕴含着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人们形成正确认识和作出科学判断提供客观依据。加强历史学习和研究,就要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促进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经验的传承和延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是经过百年历史充分检验得出的结论。百年历史包含丰富的政治营养,加强“四史”学习研究,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接受伟大精神洗礼,不断提升思想境界,激发奋进之力。不过,历史卷帙浩繁、内容恢宏、连绵不绝,要充分汲取政治营养和精神力量,必须善于运用科学方法总结历史经验,坚持以科学态度对待历史遗产,深刻领会历史的精髓要义。三个历史决议贯穿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是深化学习研究党的成长历程、理想信念、政治品格、发展前景的重要文献。依据历史决议的基本精神,必须坚持整体化视野,贯通历史内容,把握历史大势,掌握历史主动,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结合具体的历史过程、历史阶段和历史条件来分析和把握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必须全面客观阐释历史真相,不断提升“政治三力”,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新自由主义等错误思潮;必须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完善学习制度,丰富学习方式,深化学习效果。简而言之,要在“四史”学习中,厚植初心使命,升华思想境界,熔铸政治忠诚。

(二)盘活历史记忆,增强政治仪式的内涵底蕴

历史记忆是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政治认同是生成性的,共同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也需要不断强化。政治仪式作为程序化、象征性的活动,在唤醒历史记忆,宣传政治观念以及强化政治权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当然,如果仪式本身缺乏应有的内涵支撑,那就很难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动,只能流于表面的喧哗。一个成功的政治仪式能够较好传递普遍诉求,使受众消除隔阂和分歧,达成共识。“它营造出的情感氛围使得仪式中的讯息令人心悦诚服,因为它的营造方式看上去是那么的浑然天成。”三个历史决议堪称相当成功而又比较特殊的政治仪式,其着眼点不是象征性或表演性的形式,而是理性思维的审视和判断,是对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历史的全面客观检阅,是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延续和升华,是中国共产党深层次的自我剖析,具有广泛影响力。三个历史决议分别产生于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等关键时空节点,在党中央重要会议上以决议的形式发布,通过全面深刻总结历史谋求共识、开辟未来,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产生广泛深远影响,堪称标志性、里程碑式的仪式活动。参照历史决议的成功做法,必须充分挖掘历史资源,丰富政治仪式本身的内容和价值意蕴,确保仪式内容的权威性和规范性,以唤起共同体成员共情、共享的意识和能力。三个历史决议相互间隔36年、40年,辐射中国共产党成长和发展的四个历史时期,具有深厚的历史根基、历史积淀,充分宣示了奔向新征程的底气和信心。参照历史决议的成功做法,在政治仪式的建构中必须尊重信息传播的客观规律,利用好重要场合、控制好频率和节奏,从而更好地贯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经验、记忆和感受。三个历史决议的制定和审议过程都是相当严肃的,历经相当长时间的酝酿、集体讨论、征求意见和反复修改,倾注了全党的智慧和心血。参照历史决议的成功经验,要充分发挥政治仪式在建构政治认同中的独特作用,规范政治仪式的主题、话语、程序和其他形式,切实提升政治仪式本身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三)增强历史自信,广泛凝聚政治共识

历史自信是厚植政治认同的源泉与土壤。坚定的历史自信来自对历史事实的尊重,来自对历史发展过程和发展逻辑的深刻认识,来自对“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的科学判断,来自对历史使命的自觉担当。只有不断增强历史自信,才能坚定政治信仰,明确政治方向,凝聚奋斗的底气、决心和意志。三个历史决议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从历史事实出发,全面客观公正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切实增强了全党和全国人民接续奋斗的信心和底气。参照三个历史决议的成功做法,必须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伟大历程中所积累的主要经验,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重大意义,自觉践行“两个维护”的实践要求,注重从党和国家事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中汲取勇气和信念,以激发爱国热情、提振民族士气、凝聚前进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前进的道路上除了会遇见各种风险挑战,碰到难以预料的困难和挫折外,还要面对各种错误思潮的干扰,尤其是西方反华势力总是伺机污名化中国领袖,肆意抹黑攻击中国制度和中国道路,妄图遏制中国发展。三个历史决议坚持自我革命的精神,严肃对待历史真相,直面问题和不足,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思路,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参照三个历史决议的成功做法,必须坚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百年奋斗中的曲折和失误,坚持用全面、历史、辩证的观点和方法评判分析历史,坚定、自觉、有力地批判错误思潮和错误观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套用,没有现成的道路可供遵循。三个历史决议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指导实践,通过总结历史经验的方式发布新征程的动员令,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参照三个历史决议的成功做法,必须加强对历史经验的提炼和总结,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智慧、创造潜能与创造活力。总之,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成就中涵养着负责担当的底气,在自我革命中锤炼着从容应对的勇气,在传承创新中积蓄着奋勇前行的锐气,进而将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意志和行动统一起来,形成开启新征程的广泛共识。(四)增强历史主动,奋力达成政治目标

遵循历史规律、把握历史主动是建构政治认同的核心密码。伟大的政治目标引领前进的方向,是凝结智慧和力量的精神支柱。然而,伟大的政治目标如果迟迟无法实现,就会导致民众丧失信心,降低共同体的内聚力。不断取得新的胜利是体现党的领导能力、赢得政治认同的核心问题,只有取得胜利、实现预期目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才能增强共同体成员的自信心、自尊心,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认同。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也是中国共产党通往新的赶考之路的重要制胜法宝。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披荆斩棘、浴血奋战,跨过无数个险关隘口,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不断取得伟大斗争的新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具体的历史条件和历史任务决定了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同时也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对政治价值取向、政治制度和政治信仰的选择方向及其实践效果。三个历史决议均在结合具体历史条件和目标任务的基础上诠释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因此在促进全党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方面取得了针对性效果。总结历史经验,要增强政治认同,必须科学把握历史规律,明确历史方位,切准人民利益的关键点,把握争取胜利的命脉所在。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准确把握国际国内的复杂形势,有效应对重大风险挑战,妥善处理各种复杂矛盾冲突;必须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着力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和其他有害因子,切实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真正将党的领导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必须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统筹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百年历史不仅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线索,而且潜藏着未来趋向。中国共产党要始终坚持从人民群众的利益、价值和情感需求出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自觉增强执政本领、强化斗争意志,切实担负起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勇于涉险滩、啃硬骨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笃定前行。

猜你喜欢
决议建构中国共产党
广东各地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一份决议 助力亚运添光彩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党的十九大重大成就图解
建构游戏玩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