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理念视野下的城市社区空间新形态研究

2022-10-29 13:07:00花乐铭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2年9期

摘 要:如今,我们正身处一个共享经济的时代。共享不仅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而且影响着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近年来,城市空间出现了越来越拥挤的问题,而各种附属空间却逐渐出现闲置情况。因此,结合当下的共享经济形式,在城市布局设计中融入共享理念,以打造出新的空间形式——共享社区。此类共享空间能对各类零散闲置区域进行整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用地的紧张,为没有公共场所的社区打造出一个共享舒适环境,使人们在实体的空间里去体会社区的真实感,提升公共空间整体质量。

关键词:共享社区;空间重组;功能性设计;社区归属感

一、共享社区概述

共享经济是人们通过分享空间、技能、物品等闲置资源,获取一定收益(物质或非物质)的经济模式[1]。随着共享理念逐渐成熟,共享社区这一新运营模式悄然出现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为公共空间创造更多的可能性。之所以对社区进行理念的融合,是因为人们拥有着共同的生活场景及社区生活经历,这层看不见的亲密关系,可以促使人们互相认同,并赋予人们情感上的纽带[2]。共享社区的出现,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基础,即人们对于区域的认同意识,一种共同体的感知性[3]。

共享社区建立的目的是对当下零散的社区用地进行整合,对年久失修的社区当中的闲置资源进行再利用,针对性地进行管理,以提升整体社区的品质和社区文化意识。社区空间的原本属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区的发展思路,导致在空间应用上不断出现很多尴尬的情况,所以在共享理念下,我们致力于促使物理空间实现向社会空间和文化空间的转变(图1)。

目前,在我国许多地方的城市社区中,人们对于社区功能有了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常规化的社区功能较为单一,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社区中各个年龄层居民在物质、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需要。共享社区的出现是将社区作为主要支撑点,在此基础上不断构建更加完善的活动空间,以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一)共享理念与公共空间的契合点

我国的社区大体上拥有两种不同的管理模式:一种是传统的基层管理服务,大多数社区都没有很健全的功能活动空间,只能给居民提供一些基本的社会服务;另一种是基本上没有服务,如果社区居民主动寻求是可以获得帮助的,但从提供主体角度来看,他们是根本没有服务意识的。生活中,大多数的人都是工作与家两点一线的行动轨迹。当习惯了这种生活之后,人们就会发现缺乏足够的归属感。归属感除了能从周围的朋友身上获取之外,还有一个地方能够获得,那就是社区空间。

然而,共享社区的出现赋予了社区不同的定义。社区中,不同属性群体大部分的生活行为大多与其自身的利益密切相关,且是在以家庭为中心的“感知邻里区”内完成。在共享空间中,无论人们的社会地位高低,还是邻里距离的远近,人们都会因这个空间环境的存在产生奇妙的互动关系,从而增进邻里亲近感。

(二)社区空间是共享理念的实践载体

社区空间是居民活动的主要场所。共享形式的更迭与创新,使得当前社区的內容不再局限于之前的一个简单的公共区域,而是有了更多可以延展的方向,逐渐演变成一个微更新之后的共享社区。我们所营造的社区形态不只是一个简单满足住户基本休闲娱乐需求的固定式场所,还能是一个功能互补且具有资源共享功能的综合性空间,它也是向全新公共空间转变的实践载体。对于它的新定义,应该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二、共享形态下的社区空间转型策略

共享社区是使现在的社区固定模式进行一种方向转变,而后建构的全新空间。从空间全局层面来回看社区空间形态发展的这几十年,并对其进行一个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从而构建出符合人们当下生活状态的社区空间形式,形成更清晰的运营理念。在共享空间中,人们不再执意为空间赋予特定功能,空间的发展将拥有更多的可能性。同时,每个空间虽由人创造,但其功能的界定不受限制,能根据需求发生改变。从空间局部层面来看,共享形态下的社区空间转型更多注意的是人性化设计理念在空间的体现,以新颖的布局和空间划分的渗透与互动来呈现社区空间的转型新策略。

(一)空间功能的整合与创新

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丹麦的联合居住是公认的现代共享社区的起源,当时,丹麦一个社区的家庭认为,当时的房屋及社区制度无法满足他们照顾孩子的需求。因此,在1967年创立了首个现代共同住宅计划Saettedammen,集合约50个家庭,组建了一个理念社区。此外,丹麦还出现了为协助职场妈妈或者单身父母分担育儿工作而形成的共住模式。

这种共住模式不光出现在国外,我国的四合院、客家围楼等都有相似的使用属性。也许其实在更早的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这种模式,只不过如今的社区蕴含着别样的意义。如今,我们借鉴着不同时代遗留下的历史经验,取其精华,基于每个区域的功能属性寻找创新的突破点,以求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共享模式。

从现代生活视角来看,休闲娱乐空间和办公空间逐渐开始被打破界限,公共空间将在类型和功能上对二者实现转型和整合。如图2所示,在共享社区中,人们就像是生活在一个迷你的生活圈当中,每一项活动之间都有着递进联系和依赖关系,不分彼此。共享社区这一概念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着设计方面的功能融合。这一社区模式不光可以为住户提供互补性的功能,还可以降低日常生活成本,成为一个共享的、可交流资源的平台。共享社区除了需要具备基本条件之外,还要积极跨界拓展新功能,例如展示作品、休闲娱乐、观影欣赏、文化传播等其他多种附加功能。

不仅如此,共享社区的出现还将改善人们在现实中缺少线下交流的问题。当前时代,人们往往需要在不同的地方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且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网络媒体的发展,使得人们不能在现实生活中如过去一般轻易与他人建立联系。而共享社区及多样社区活动的出现,就十分有利于增进邻里交流,实现实体资源共享。共享社区提供的场地及条件,使得愈来愈多的住户有更多的机会与他人进行接触、开展社交,同时这些空间也可以满足各个年龄层人群的日常需求,既可以满足当代中青年与志同道合者进行交流的愿望,也可以为幼童提供良好的学习娱乐环境,这是共享社区相较其他形式社区的突出优势所在[4]。

简单来说,共享社区是一个空间中包含很多公共空间的区域,但“社区”的范围界定使其在温度属性方面不同于其他一般的公共空间,它有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共享社区里,人们可以聆听悦耳的声音,可以接触到新鲜事物,还有机会结识更多有趣的人。在这里,社区形成了一个沉浸式生活的小剧场。在能满足不同居住人群需求的前提下,共享社区设计者还可以在功能空间设计上添加共创教室,让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教师,并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与技能以无偿的形式共享给每一位愿意学习的居民。共享理念视野下的社区空间形态也要与以往不同,要着重强调打造一个鲜活的生活状态,构建新的社区框架,以让人们的交际方式变得愈加多元化。

(二)社区空间的重构

社会学家米歇尔·德塞图有一个日常生活实践分析理论。如他所说,“一个社会是由一定的实践来构成”,要了解这个社会,了解这个社会的人群,就要理解这个社会的生活实践。这个理念就可以应用在社区空间的重构中,基于人们的日常功能需求划分空间,设计社区,使其空间内容更加多样。社区空间的重构主要是立足于众多拥有不同行为的潜在住户,去挖掘深层次的住户行为,打破社区原本存在的空间管理形象,将共享社区空间各个要素按照全新的理念和定位结合成一个新整体,产生一种新的共识,打通现有社区资源需求和供应之间的内在渠道。

三、共享形态下社区空间转型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社区共享经济的主体是传统意义上的社区居住者们,居民既是所共享物品和服务的提供者,也是功能空间环境的需求者;其次,社区共享经济以社区为单位,不仅限于单个小区内部,也可以是临近小区居民进行互动的地方。同时,社区共享经济也依赖着社区天然而又独特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社区共享经济的目的是实现资源的互通有无,提升资源利用率,同时通过居民共享,增进邻里关系,推动建立和谐社会。

(一) 让居民由被动了解转为主动接纳

每件新鲜事物产生之初,都会有或多或少的人对其存有排斥心理,总会有人用固有思维去判断一件事情的成功与否。因此,只有大众主动参与,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体现设计的广泛性、合理性和公正性。为保证大众能够真正参与其中,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设计介绍会,广泛听取各个年龄段居民的意见,并对有价值的建议或意见进行采纳。好的设计必然是源于生活的,细致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进一步完善设计,改善社区现状。每一位住户都是社区里的切实生活者,他们生活的每一天都与社区产生着必然的联系,因此他们对于闲置资源和社区规划空间会有丰富的个人见解。对此,要广开言路,让居民主动提出意见,从而提升居民的社区归属感。

(二)地下空间利用不可随意为之

城市的地下空间是不可以随意改造使用的,需要有专家组的人来评定。因此,在打造共享社区的过程中,不可以一味考虑经济效益,却忽视了应有的功能建设。要想在共享社区建设中使用地下空间,需要前期查找相关法律文件,之后再对地下空间进行改造,实现再利用。我国在这方面有着明确的规定,因此一定要进行科学的研究分析,理论联系实际,并从法律法规层面出发进行综合思考。地下空间只是一个广义上的概念,如何对其进行细化还需要进行科学研究。不同屬性类别的地下空间应以不同的设计理念对待,同时要立足于居民旺盛的生活需求进行空间的合理分配。

四、结语

或许在未来,共享社区可以普及到更多的地方,它的出现可以为居民带来世外桃源般的美好生活。共享社区之所以能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它能激发社区的深层资源,为社区注入新鲜活力,逐渐弱化社区中存在的很多隐藏负面情绪,在现有的空间环境中创造更多可能。在共享社区里,人们珍惜彼此的相遇,互相帮助,不再是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是逐渐有了共享的精神,每个人都有了一种全新的意识来构建真正的对话,人与人之间也能构建真实而又温暖的交往关系。共享社区会构建出一个更加积极、有活力的空间,能像一个微型的剧场,演绎着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共享社区将是一个有正能量、有倡导性、有价值的空间存在,它像一个大型的蜘蛛网,把社区里的每个人都慢慢联结起来,从而更好地激发共享意识。在这种新型社区里,人们能增进邻里关系,结识更多有趣的灵魂。

参考文献:

[1]孙学军,张增良.共享经济下制造企业创新发展初探[J].价值工程,2017(21):78-80.

[2]王庆亮,秦浩雄.国内共享社区发展现状与趋势[J].求知导刊,2019(1):35.

[3]罗朋飞.城市社区认同机制研究:以苏州工业园区“新邻里主义”为个案[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4]唐忠新.社区服务思路与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0.

作者简介:

花乐铭,天津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展示文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