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路径研究

2022-10-29 05:42李子默
成才之路 2022年27期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心理素质

李子默

摘要: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积极引进积极心理学理论知识,将科学、系统的活动作为主要载体,开展教育互动,是强化学生积极情绪体验、培养学生积极人格品质的主要途径。文章概述积极心理学,分析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价值,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路径:树立科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为全体学生服务,充分挖掘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建立和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客体关系,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保障机制。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质;创新

中图分类号:G444;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27-0005-04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一个新里程碑,是一门从积极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研究的东西的新兴科学。它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教育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需要高校重新审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建立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与大学生心理发展特征的教育模式,形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路径,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开发其潜能,促进其全面发展。

一、积极心理学概述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Terman关于天才与婚姻幸福感的探讨等。20世纪6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以及由此形成的人类潜能研究为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夯实了基础。但是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停滞不前,逐渐被人们遗忘。在这一背景下,消极心理学占据心理学发展的主导地位。直至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重新开始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美国心理学家Seligman等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定义: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对立于传统的消极心理学,主张对人积极品质的研究,充分挖掘人的潜在力量,以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发展,为人类开辟走向幸福的道路,是一种利用心理学理论及实验方法研究人类力量、美德等积极层面的心理学思潮。

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进行概括,主要包括以下三点。(1)从主观层面出发,积极心理学注重个体的主观体验,主要包括幸福、希望、喜悦、满足等,强调个体需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当下和未来,能够保持幸福感。(2)从个体层面出发,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侧重点在于个体人格特质的积极层面,如美好品德、智慧、勇气等。(3)从群体层面出发,积极心理学注重对人类品德的研究,旨在使个体具有责任感、幸福感,具体包括幸福美满的家庭、关系良好的团体组织等。

二、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价值

1.有助于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传统模式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于关注心理问题的消极面,其重心在于学生心理问题的诊治,以解决问题为重点,所以和心理学的本质、价值存在一些不符之处。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高校建立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不但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发展,而且能够弥补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实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优化。

2.有助于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结合现状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较为单一,其流程主要为分析心理现象、探讨心理问题、制定应对措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些单调,局限性明显。单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缺乏对学生积极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潜能的开发,同时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严重不符。而积极心理学倡导自我心理的调适,鼓励发展自我,促进自身能力提高的同时挖掘潜力,这一价值取向对于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具有积极作用。

3.有助于改善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客体关系

以往教师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注重互信、平等、尊重的咨询与访问关系,也就是平等互信的师生关系,但是受消极心理学相关理念的影响,建立平等互信关系的难度较大,这便需要教师进一步更新理念,继续努力。而在積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与学生均处于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均为独立的个体,并非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因此,教师需要掌握积极心理学的内涵,主动接纳学生,平等看待学生,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同时,教师还需要加强对自我的审视,培养自身的积极心理素质,重新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并建立双向互动、积极友好、共同成长的心理健康教育主客体关系。

4.有助于延伸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途径相对单一,主要是开设相关课程、开展心理咨询以及专题讲座等,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难以真正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不利于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积极心理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体验,关注学生的品质和情感,注重正向、积极的引导,认为每名学生均具备巨大的潜能和推动自身发展的动力。这一特性决定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运用积极资源,整合优势,将其渗透于学生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全过程,贯穿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这有助于延伸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路径更多元,覆盖面更广阔。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目标取向存在偏离

目前,大多数心理教师的关注点侧重于有心理问题的部分学生。无论是开展心理咨询、辅导等活动,还是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健康教育均以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为重点,所以直接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偏向消极心理学视角,缺乏对心理学的正向、积极引导作用的重视,难以发现学生的优势,挖掘学生的潜能,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使命相悖。除此之外,一些教师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固守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思路,缺乏对学生实际情况的考虑,难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力量,对积极资源的利用存在不足。实际上,学生本身便是自己的心理调节者,也是解决自身心理问题的专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取向严重偏移,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根深蒂固,会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处于“发现问题就解决问题”的“救火”状态。这样,不仅会增加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几率,而且会使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成效不佳。

2.过于重视理论而缺乏可操作性

目前,部分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侧重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的探讨,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路径的实践研究与探索。而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理论的探讨十分有必要,因为理论只有应用于实践,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因此,培养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是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结合现状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侧重点在于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和辅导。但是,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会对部分教师的工作理念与前瞻性引导造成一些不利影响。如将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视为“问题学生”,是思想认知不足的体现。诸多的研究显示,个体处于困境下,只有自身积极、勇敢摆脱困境,才能获得成长的潜力与毅力。所以,对高校而言,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摒弃传统消极视角的影响,从积极的视角开展教育工作,深入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

3.心理健康教育较为单一

结合现状分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已在高校全面开展,但仍存在开设偏少、针对性不足、单一性严重等情况。大多数高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大一新生中,缺乏对其他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并且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一些学生受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极易导致心理问题。相关调查研究显示,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对学生进行辅导、咨询的过程中,部分工作人员只是以劝解说教为主,缺乏专业知识、专业方法的运用,难以有效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部分大学生在心理咨询上存在认知不足的问题,多认为学校的心理咨询室主要为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服务,因此失去了咨询的机會。

4.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

目前,部分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形式化问题,教育效果不理想。比如,一些高校只是对学生进行单一、简单的心理测验,并在这一基础上建立心理档案,对学生发生的心理问题未及时干预,并且对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关注明显不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由班主任、辅导员负责,他们中的一些人理论知识不足,专业能力欠缺,这会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不佳,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处于被动状态。除此之外,部分高校只关注过程,缺乏对大学生心理测试结果的重视,未结合大学生心理测试结果对其进行全面分析,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

四、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路径

1.树立科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树立科学的教育目标,是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基础。目前,一些高校和教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理解不够透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在实践角度,一些高校和教师以解决问题为重点,缺乏对学生潜能的开发和积极情感的调动,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造成一定的阻碍。因此,高校和教师要重新审视心理健康教育,树立科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需要以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为准则,充分挖掘他们的心理潜能,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品质,促进他们的人格发展,使他们的学习、生活充满快乐,更具意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制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发展性目标。对全体学生而言,高校和教师需要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优化他们的人格品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其次,针对性目标。针对部分存在心理问题或障碍的学生,高校和教师要给予其科学的干预、辅导,帮助其摆脱困境,强化其心理调适能力。再次,在教育阶段,高校和教师要发现和培养具备超常才能的学生。

2.为全体学生服务

以往,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只注重少数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并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干预和辅导,缺乏对全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而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对象为全体学生,充分体现了全方位育人的理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具备积极向上的学习观、生活观,能够正视自己,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相信自己在学习、成长、发展过程中能够解决困难和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需要帮助全体学生挖掘自身潜能,运用最大优势培养自身的积极心理品质。因此,高校需要针对全体学生定期组织心理健康讲座等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意识。同时,高校要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心理健康相关课程,加大心理健康知识传授和心理调节方法的传授力度,提高学生的心理保健能力。

3.充分挖掘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积极心理学的运用需要分析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这样才能充分利用个体优势提高其生活幸福感。很多研究显示,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不但能够预防和缓解青少年抑郁、焦虑症状,减少无助感,而且能减少青少年的不良行为。

高校可以对全体学生进行积极心理品质的心理测试,了解和识别学生具备的积极心理品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通过多种途径发现自身的积极心理品质,在学习和生活中充分运用积极心理品质解决相关问题。

积极情绪可以帮助学生获取丰富的资源,主要包括智力资源和人际资源。获取更多的智力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深入掌握知识,强化执行力。许多研究表明,如果学生带着积极情绪参与学习活动,学习效果会更理想;如果带着积极情绪参与考试,考试成绩也非常好。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积极情绪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能使学生快乐地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人际资源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友谊,建立社会支持网络。而积极情绪对于开发学生的人际资源具有重要作用,其能够引导学生助人为乐,使学生更愿意与他人交往、合作。除此之外,积极情绪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效率也具有积极作用。具备积极情绪的学生明显更为自信,在学习、生活中表现为更加热爱和投入,愿意接受外部信息,能高效处理问题。积极情绪还能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提高学生对各种环境的适应力和应对力。

所以,高校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强化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例如,开展体验式心理健康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体验积极情绪,掌握激发自身积极情绪的方法和技巧,充分认识到积极情绪对自己的正向影响,进而将其运用于学习和生活中。再如,组织各类主题的心理团队辅导活动,在团队辅导的作用下帮助学生体验积极情绪,掌握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法。

4.建立和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客体关系

建立平等、和谐、互信的师生主客体关系,对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途径。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建立和谐的主客体关系对于高校教育教学的开展具有积极作用。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师生处于平等地位,均为成长发展过程中的个体,双方需要致力于营造和谐的氛围。首先,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不同学生的价值观念各不相同,其所思所想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接纳学生,做到一视同仁,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与尊重,并加强对学生隐私的保护。其次,教师要保持热情的态度。教师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执行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本身要具备积极乐观的心态,并将其应用于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全过程中,认真、耐心地倾听学生诉说,详细解答学生的疑惑,用热情激起学生对自我、对社会与他人的爱。再次,教师要做到共情。教师要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具有同情心、同理心,并加强对学生成长的关注,及时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与帮助。

5.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保障机制

高校要为大学生提供安全、舒适、和谐、稳定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这样才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学生专注于学习,使学生具备积极的态度,并将积极的态度转化为优秀的学习成果。高校要积极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指导,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除此之外,高校还要积极构建四级联动心理工作机制,建立成熟的心理健康教育保障机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保障。如果学生存在心理问题或危机,室友、同学、班主任、辅导员及心理健康教师均能为学生提供幫助,并为其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五、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提高教师的教育实效,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校和教师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模式,优化教育路径,将积极心理学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时代英才。

参考文献:

[1]霍力岩,龙正渝,谷虹,等.新时代积极心理学的内涵和特点新探———兼论对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 2021(08).

[2]刘亚楠,张迅,朱澄铨,等.生命意义研究:积极心理学的视角[J].中国特殊教育,2020(11).

[3]王静,霍涌泉,魏晨晨,等.当前积极心理学变革的新趋向及理论价值[J].心理学探新,2021(04).

[4]陈俊丞,范艺玮.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研究综述[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1(01).

[5]谢琰,余孟孟.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教师学习动力的生成机制及提升路径[J].教师教育论坛,2021(12).

[6]邹德刚.积极心理学理念下教师开展线上教学的心理调适策略[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21(03).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ve Path of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Positive Psychology

Li Zimo

(Suqian University, Jiangsu Province, Suqian 223800, China)

Abstract: Actively introducing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positive psychology into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aking scientific and systematic activities as the main carrier, and carrying out educational interaction are the main ways to strengthen students posi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 and cultivate students positive personality quality. The article summarizes the overview of positive psychology, analyzes the guiding value of positive psychology to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discus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points out the innovative path of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establish scientific goals of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serve all students, fully tap students positive psychological quality, and establish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ubject and object of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establish a perfect guarantee mechanism for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Key words: positivepsychology;collegestudentsmentalhealth education;psychologicalquality; innovate

猜你喜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心理素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新趋势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手段的实施途径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学习毛泽东的作战指导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