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长效管理机制研究
——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为例

2022-10-28 07:49李亚琦蒋沁燕
物流技术 2022年9期
关键词:校企育人特色

李亚琦,蒋沁燕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4)

0 引言

2014年李克强总理提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随即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制定工作方案,出台现代学徒制相关文件。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的新要求,对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探索给出了新的方向。2022年4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通过并正式公布,明确提出“国家推行中国特色学徒制”,学徒制至此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制度并以法律形式得以确立。

经过几年的实践发展,现代学徒制已成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形态。在前期的学徒制探索过程中,已经形成了“校企双主体育人、学生学徒双重身份”“产教融合、工学交替”等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基本理念,较好发挥了企业在育人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人才培养遵循行业企业需求,有效缓解了企业的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问题。

1 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探索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虽然在前期的探索中有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效,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

1.1 “校热企冷”的现象较为突出

许多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在实施过程中都遇到了学校一头热,企业一头冷的情况,学校基本上承担了绝大部分的培养工作,有的企业甚至只是挂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由于相关法律政策不健全、激励机制不完善,导致企业方在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的权责不清晰,且缺乏一定的法律约束,而企业育人成本的投入与激励不匹配,影响企业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校企合作机制不顺畅,尤其是在多主体育人中未兼顾各方利益,导致合作不稳定不长久,难以持续开展深度产教融合;三是学徒留用率低导致企业投入成本高、风险大。

1.2 企业育人主体作用未有效发挥

由于大部分企业本身对职业教育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难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规律来设计系统化的培训提升方案,同时学徒岗位通常都存在技能单一性和简单重复性,有企业大批量接收学徒的主要目的就是完成大量的单一重复业务操作,不愿意投入过多的精力在提升其职业发展的能力培养上,这些都导致企业育人主体作用未有效发挥。

1.3 专业与产业发展对接不够精准

由于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各种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迅猛,“三新”经济催动着众多传统行业不断转型升级,企业对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更为渴望。但许多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的培养往往还是以基本的技能操作或传统岗位为主,与产业发展对接不够精准。

以上种种问题导致学徒制人才培养离真正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还有一定的距离,要让现代学徒制真正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各试点院校及专业还需不断探索解决,形成具有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徒制模式。

2 基于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长效管理机制探索与实践——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为例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广西生态职院)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于2019年与顺丰速运有限公司签订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协议,由此共同开展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与实践工作。为保障中国特色学徒制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以“政校企行”共赢、共育、共享、共建为纽带,以高质量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标准化为引领,构建长效管理机制,从根本上解决校企合作难点,推动现代学徒制工作规范化、高质量发展。

2.1 主要做法

(1)建立“政校企行”利益共同体的互利共赢机制。为保障现代学徒制的顺利实施,学校以“政校企行”互利共赢为出发点,从高技能人才培养、优质资源共享、项目开发研究及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储备等方面持续开展深入合作,不断建立健全规范、稳定、配套的制度体系,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政校企行”利益共同体。

(2)建立“政校企行”四方联动的协同育人机制。依托广西教育厅示范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和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全国首批1+X试点项目等,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组织校企行共同制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依据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五元对接机制”,共同构建“课程模块化、内容项目化、项目岗位化”的学徒制课程体系,实施在校学习,轮岗实训,顶岗实习的“三段育人、工学交替”的教学运行过程,如图1、图2所示。

图1 课程体系框架

图2 “三段育人、工学交替”的教学运行过程

(3)建立校企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第一,教师资源共建共享。校企双方实行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的互兼互聘制度,共享教师资源。同时企业设立教师驻企工作站,学校选派专业教师在企业挂职锻炼,同时为企业员工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等服务,引导教师向着企业服务型、行业专家型方向发展。第二,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学徒制企业与学校共同开发案例库、题库、微课等各类线上教学资源,共同编写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高质量教材。第三,基地资源共建共享。政校企行共同建成集教学、科研、生产、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八位功能于一体的区域共享性实训基地,该基地为全国物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基地、中国物流学会优秀产学研基地、自治区示范特色实训基地、柳州市“生态电商物流园”众创空间等,基地向企业、行业、院校开放,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人才及技术交流。

(4)建立标准化的交替培养机制。按照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学徒制实施“1+1+1”三段育人模式,学生于第2学年开始实施工学交替,学生完成校内专业课程后,每个学期安排8周左右的时间以学徒身份在企业轮岗实训,学生在岗位师傅的带领下,进行3~5个岗位的技能轮训,实施企业化班组管理;第3学年,以准员工身份开展跟岗及顶岗实习。为完善学生在交替培养中的过程管理,掌握学生在工学交替中的学习情况和典型问题,物流管理专业建立交替培养标准化运作体系,制定规范化学徒成长手册,确保工学交替过程有序有效。

(5)建立多元多维考核的质量评价机制。多元指由政校企行四方共同进行考核评价,多维是指除专业理论和技能外,还将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各类技能竞赛、志愿服务、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等纳入考核标准,形成以综合素质能力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2.2 主要成效

(1)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通过精准定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等,实现学校高质量人才培养。2020-2021年期间,广西生态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获省部级技能竞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获自治区创新创业项目二等奖(银奖)2项,三等奖(铜奖)2项,1+X证书通过率连续保持在80%以上。

(2)企业高技能人才需求有保障。现代学徒制缓解了结构性就业矛盾,减少了企业员工流动,有效保障了企业用工稳定,使企业获得了一批忠诚度高,对本企业文化认同度高,熟悉企业生产流程和工艺,技能素质高的准员工,毕业即能上岗,甚至成为企业的生产骨干和后备干部。

(3)学生职业发展速度得到提升。现代学徒制学生的学习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技能培训与企业需求对接,能很快能适应岗位需要,加快了学徒工的职业发展速度。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一些优秀的学徒很快能成长为技术骨干或业务主管。

(4)教师团队专业能力不断发展。专业教师团队以现代学徒制为抓手,在教学改革、科研创新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团队教学科研能力不断增强,发挥出示范引领作用。2021年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团队承担市厅级课题8项,发表北大核心论文1篇,获中国物流生产力促进中心优秀论文2篇,出版专著1部,立项林草局规划教材1部,立项自治区“十四五”规划教材1部,获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教学成果获校级二等奖。

(5)服务社会效应逐渐显现。自现代学徒制试点实施以来,切实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地创业就业,为企业和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急需人才。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连续3年就业率超95%,对口率超80%,为地方经济产业发展提供了大量人才储备和不竭动力,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同时学校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已向区内外同类院校物流类专业、其他相关专业、合作企业等进行推广,每年受益学生约3 000人,发挥出一定的辐射带动作用。

3 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长效管理机制建议

3.1 构建“政校企行”四方协同的运行管理机制,推动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高效落地

要做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必须重视政府、学校、企业、行业的影响、渗透作用,通过四方联动构建校企深度合作的长效管理机制,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实现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政府发挥主导功能,出台针对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和法律制度并落实,增强企业行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合作培养的积极性;行业发挥指导作用,牵头与院校、企业共同讨论制定相关行业标准、职业技能标准、技术规范等,提供产业发展前沿信息,并搭建校企交流研讨的平台;企业、学校发挥双主体育人作用,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共同建设师资团队、开展科研创新等。

3.2 始终围绕高质量人才培养开展合作,体现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育人成效

人才培养根本目的是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人,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职业精神与工匠精神融入教学过程,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不断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成为支撑企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3.3 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合作研究,带动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高层次发展

产学研一体化是带动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高层次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学徒制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依托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引入企业任务,开展工学交替,并将技能大赛,1+X职业技能培训与企业实际生产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生产实践能力;校行企共同开展课题研究、共同组建科研团队或双创中心,研究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式,开发新成果,开展创新创业项目,深化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带动学徒制向高层次发展。

3.4 形成标准化、可操作性的培养评价体系,保障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高质量发展

从人才培养目标来看,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标准绝不会是单一的,且人才培养的效果也不能以某一个代表或数量多寡来衡量,它是全体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而综合素质到底在怎样的层次,也不由学校单一方决定,要由社会来评价,由市场、用人单位来评价。因此要衡量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效果,需建立一套标准化、可操作的培养评价体系。学徒制的评价体系除借鉴国外学徒制评价体系外,还应与中国实际发展需求和教育教学要求相结合。如评价体系的多元化,反映了学校社会各方对人才质量的评判;评价体系的多维化,反映出人才培养不仅要培养其学会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职业精神和综合素养;另外根据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同时还需要关注其终身学习的需求,满足进一步提升的需要。通过这种多元多维的标准化、可操作的培养评价体系来保障学徒制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校企育人特色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