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晓荣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前警告称,世界现在正面临一场严重的粮食危机,由于供应瓶颈、乌克兰局势以及化肥和能源价格高等多种因素,粮食不安全状况可能进一步恶化,敦促各国采取果断和协调的应对措施。
不久前,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全球8 月食品价格指数报告显示,8 月份全球食品价格指数为138 点,环比下降1.9%,同比仍上涨7.9%。自今年3 月创下历史新高后,该指数已连续5 个月回落,8 月几乎所有食品类商品价格均有所下调。IMF 报告称,此次粮食危机至少与2007-08 年的粮食危机相当。当时那场危机导致全球粮食严重短缺,很多人失去生命,并引发了社会和政治动荡。
IMF 表示,由于巨大的国际收支压力和粮食安全严重恶化,48 个国家被定为受危机影响最严重的国家,非洲中部萨赫勒地区和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的前景最为糟糕,这些国家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十亿美元。这份报告的作者指出,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以及供应限制的综合影响不仅会降低生活水平,还可能加剧贫困,并降低长期增长,引发社会动荡和大规模移民。他们表示,除了气候冲击、地域冲突和新冠病毒大流行这些在过去五年中导致粮食不安全加剧的因素,高度不确定的前景、不断下降的粮食库存、大米产出前景不佳都将给市场带来压力。
IMF 表示目前正在考虑引入所谓的“粮食冲击窗口”机制,向那些受粮食危机影响的国家提供的新便利措施将在该机制获批后的12个月内使用。该机构指出,需要50 亿到70 亿美元的预算支出来保护脆弱的家庭。2022 年,消除粮食不安全局面将需要大约500 亿美元。从长远来看,长期粮食不安全和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将大大增加援助成本。
在全球饥饿状况加剧和粮食价格飙升之际,联合国粮农组织和环境署周四共同呼吁,必须重视粮食损失和浪费问题,以应对气候、粮食安全以及农业粮食体系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自2007 年年初以来,国际谷物出口价格大幅上涨。同时石油价格和运费也大幅提高,这使得世界各国基本食品价格急剧上涨。为控制谷物价格上涨对国内粮食消费的影响,无论是谷物进口国还是出口国的政府均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在北部非洲,在摩洛哥,政府把小麦进口关税削减至历史最低水平。政府还考虑对软粒小麦的进口实施私有化,并向以特定基准价以上的价格采购的进口商提供国家补贴。在埃及,政府大幅提高了粮食补贴并与哈萨克斯坦签署了2008 年以优惠价进口100 万吨小麦的双边协议。在西部非洲,在贝宁和塞内加尔,两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旨在抵消谷物价格大幅上涨影响的措施,包括价格管制和免税。在东部非洲,在埃塞俄比亚,政府禁止主要谷物的出口和粮食囤积,并中止了世界粮食计划署用于紧急干预的当地采购活动。政府还对奢侈品进口征收10%的临时性附加税,为粮食补贴措施提供资金,包括以补贴价向城市低收入家庭发放小麦。在南部非洲,在南非,计划对面向贫困人口的社会救济款数额进行调整,以减轻粮食价格上涨的影响。在赞比亚,由于该国近期发生洪涝,尽管2007/08 贸易年度(5 月/4 月)玉米有大量盈余可供出口,但政府再次重申对所有新合同实行出口禁令。在津巴布韦,政府继续对以补贴价出售的玉米、小麦和高粱的进口进行管制。虽然由于下手早与马拉维签署了进口40 万吨玉米的合同,部分减轻了进口价格上涨的影响,但国内消费价格膨胀(2007 年11 月为26000%)大大削弱了消费者的购买力。
在近东,在伊拉克,由于安全形势出现一定改善,滞留叙利亚阿拉伯共和国的数百伊拉克难民近期加入了数量不大但稳定的难民回流队伍,近几个月难民开始返回他们在伊拉克的家园。估计在邻国寻求避难的伊拉克人约有200万,另有约相同数量的内部流离失所者。
在中美洲和加勒比,11 月中旬的诺艾风暴和9 月份的奥尔加风暴袭击了海地、多米尼克和古巴,引发了严重的泥石流,造成人员生命损失和对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的严重破坏。在尼加拉瓜,9 月份受到强大的费利克斯飓风影响的北大西洋自治区的村落正在接收国际粮食援助,以便逐步恢复其生计系统。在南美洲,与“拉尼娜”气象现象有关的恶劣天气已在玻利维亚引发了严重洪涝,影响波及约4.2 万个家庭,尤其是在科恰班巴、圣克鲁斯、丘基萨卡和贝尼等省份。
就在非洲粮食告急之时,世界玉米产量最多的美国,却正在把玉米——这种非洲人急需的主粮作物大量“烧”掉。光是去年,美国“烧”掉的玉米就超过1 亿吨。人还吃不饱的情况下,美国却把用来吃的玉米“烧”掉,用加剧粮食危机去解决能源危机,美国选择“烧玉米”来调节能源市场,并非偶然事件,“烧玉米”背后,是美国难解的另一场危机,高油价。
这还要从上世纪70 年代的全球能源危机说起。国际原油价格受到第四次中东战争影响,从1973 年的每桶不到3美元涨到超过13 美元。当时的美国还没有进行页岩革命,国内石油产量有限,大量依赖进口,国际油价的上涨毫无缓冲地直接冲击美国国内,让美国感受到能源外部依赖的痛感,加大能源自主性迫在眉睫。
就在这时,美国政府收到了粮食巨头ADM 公司提供的一份“完美方案”——通过在石油中添加乙醇,来减少石油的需求量,从而减少对外国的能源依赖。于是,美国通过的《通胀削减法案》给了乙醇生产大量的激励政策,颇有些“死马当活马医”的架势。
在政策支持下,美国乙醇产量一路攀升,2006 年成为全球第一大燃料乙醇生产国。“烧玉米”的粮商和乙醇企业获得巨额利润,美国政客收割了更多的选票和捐款。
然而,虽然乙醇的产量大幅增长,但是和石油的需求量相比可谓是杯水车薪,原本为应对能源危机而“烧”的玉米,不仅没有解决能源安全的问题,反而还成了酿造更大危机的祸源。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石油价格再度达到历史高峰。在此期间,玉米价格也随之大幅上涨。当石油价格超过60 美元/桶时,用玉米生产乙醇就会变得有利可图。石油价格越高,乙醇需求量就越大,相对便宜的玉米乙醇的市场就越大。
当能源危机发生时,乙醇能否真正解决问题似乎已经不重要。只要把乙醇的概念炒起来,再利用好此前出台的扶持政策,用玉米加工乙醇就有极大的图利空间。玉米的需求量激增带动了粮食价格上涨。这对于一些粮食依赖进口的国家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危机。
据专家测算,2008 年前后的粮食危机期间粮食价格中大约三分之一的涨幅,都是由生物燃料对粮食的需求拉动的。
事实上,追溯历次全球粮食危机背后都有美国的影子,然而近来一些美国政客却持续攻击中国援外政策,污蔑中国是加剧全球粮食短缺的“元凶”,充分暴露了美国政客惯于贼喊捉贼的伎俩。众所周知,粮食是美国“收割世界”的最重要“武器”之一。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说过:“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人类。”20 世纪70 年代,美国经济增长陷入停滞,美元陷入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为了维护霸权,美国把目光转向粮食,通过粮食援助、“绿色革命”“转基因革命”、粮食金融化等方式,逐步建立起美国主导的全球粮食贸易体系,把持了世界的饭碗。在美国政府和垄断资本的操纵下,不少传统农业大国,如墨西哥、阿根廷等,逐渐丧失粮食自给能力,国家粮食安全的大权转移到了美国手里。美国惯于在全球市场塑造“道义形象”,但实际上美国粮食逆全球化、能源化和贸易寡头化正是全球粮食安全问题的根源。
作为全球第一农业强国,美国长期限制对他国粮食出口,严重打击全球正常粮食贸易。发起生物燃料革命,利用玉米生产生物燃料,引发工业争粮矛盾,极大地影响了全球粮食安全,成为2008年粮食危机的重要诱因。目前,控制世界粮食贸易有四大巨头:艾地盟、邦吉、嘉吉和路易达孚,前三家都是美国企业。它们操控着国际粮价,屡屡通过炒作粮食安全问题渲染紧张局势,谋取巨额利润。
而且,作为乌克兰危机的始作俑者,美国扩大武器援助,滥用单边制裁,不断“拱火浇油”加剧地区冲突,引发全球粮食紧缺,同时凭借粮食霸主地位坐收渔利。需要指出的是,本轮粮食危机的症结并非在总量,而是价格。统计显示,尽管近年来小麦、玉米库存持续回落,但依然处在历史高位,全球人口增长也没有超过粮食总体供应能力。正是由于美国煽动盟友对俄发起制裁,扰乱全球粮食供应链,才导致国际粮价节节攀升,进一步恶化了当前粮食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