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商业银行对科创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创新研究

2022-10-28 14:07周羽中王黎明
当代经济管理 2022年9期
关键词:投贷科创生命周期

周羽中,王黎明

(1.浙江工商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00;2.山东理工大学 经济学院,山东 淄博 255012)

一、引言

数字经济方兴未艾,数字化转型成为绝大多数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主旋律,对商业银行科创金融业务的价值提升和服务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过去的20年中,世界上新的金融服务发展迅速,新冠肺炎疫情促使银行重新思考未来的商业模式。随着银行业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商业银行传统的盈利模式亦受到挑战,构建更广泛的、跨行业的、动态的联接生态圈等成为商业银行金融服务渠道建设的发展趋势。适应数字时代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金融需求特征的服务创新成为提升银行功能和盈利来源的重要领域。科创型企业通常有两方面弱点,一是轻资产,二是财务制度不规范、不健全。因此,传统的银行信贷业务与科创型企业金融服务需求之间,确实存在明显的不匹配。而数字时代,银行对科创型企业在培育、初创、成长等阶段,需要“早”介入、“早”培育、“早”服务以实现共赢。

从科技金融的研究溯源来看,早在1912年,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创新的概念,并对金融发展和创新的关系进行了论述;企业的自主创新不仅要靠自身的资金积累,更依赖于外部资金的支持以及其对各阶段资金需求的配合;1959年,HAIRE提出“企业生命周期”概念;1978年,WESTON等提出“企业金融周期假说”,认为企业不同阶段的融资来源不同。在此后的40多年里,学者们从不同视角、运用不同的方法研究了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资金供需特征。

我国科技金融体系还不够完善,科技金融政策之间的配合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商业银行的科创金融服务仍处在起步探索阶段,科创型企业仍然普遍感觉融资困难。因此,从商业银行的视角,基于金融分工理论、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和金融供求特点及匹配的程度,分析数字时代商业银行科技金融服务供给如何适应科创型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融资需求特点进行功能提升,并辅以案例的方法提出数字时代商业银行对科创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供给的创新匹配路径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

二、数字时代商业银行科技金融服务将提升其功能

科技发展,金融先行。每一次产业革命,几乎都伴随着金融创新。从股份制与现代银行制度,到资本市场的建立,再到风险投资、担保、保险等等,金融支持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同时,技术创新也为银行业带来更宽广的发展空间。科技金融与数字技术的结合,是指商业银行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改造传统科技金融业务流程,创新科技金融业务,提升传统科技金融体系整体运行效率的科技金融数字化发展模式。与工业时代不同,金融在数字时代承担了越来越多的其他功能和角色。随着区块链、云计算等前沿数字技术的在金融领域的运用,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对商业银行传统金融服务和组织架构产生重要影响,数据比以往更加重要,成为服务创新的基础;开放性、敏捷性成为主流,组织架构逐步打破部门壁垒,可视化、扁平化的组织架构能够进一步提升商业银行功能。

(一)提高资金盈利性

根据信贷配给理论,当信贷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时,提高利率不仅不能甄别出优质企业,反而会诱使优质企业退出信贷市场,加剧银行的“逆向选择风险”,降低银行资金收益。随着科技金融融合数字技术,商业银行从工业时代的“人工信息搜寻技术”演变为数字时代的“智能信息搜寻技术”,降低了银行搜寻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打破信息“孤岛”,缓解商业银行与科创型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规避“逆向选择风险”,通过采取差别利率,提高了商业银行科技金融服务的盈利性。

(二)促进资金安全性

“科技金融+数字技术”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创新提供新举措。银行使用数字技术通过数据分析全面了解企业,完善风险控制和模型匹配,提高金融服务的精准度,让信贷业务良好运行,从而降低银行信贷失误率,促进资金安全。大数据技术为整个金融生态的良性运转提供关键性的技术支持,实现金融的安全性能提升。运用数字科技,从技术上实现“数据运用”到“数据驱动”的飞跃,精准辨识银行信贷资金的动态量化风险管理,保证资金的安全可控。

(三)动态保持资金流动性

流动性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流动性资产余额与流动性负债余额的比例不得低于25%”的规定,商业银行科技金融服务传统性和同质性强,缺乏差异性,金融产品创新跟不上科技创新步伐,很难满足科创型企业“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使用,加强了对流动性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使商业银行从交易级的数据级别进行按日甚至小时级的流动性风险监测,实现对信贷资金的实时监管,优化了流动性管理的数据架构,实现科技金融服务与数据应用的耦合。流动性监管系统响应速度的提高,有助于实现资金供给的动态平衡,银行可以更好地安排自身资产负债总量和期限结构;另一方面,特别是中小型商业银行,由于获得资金成本相对较高,而数字技术有助于流动性风险管理细化现金流的前瞻性预测能力,可以强化银行与信贷资金的粘性,使资金尽可能留在银行内部,不仅降低了获取资金的成本,还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数字时代科创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供需特征

世界头号咨询公司美国埃森哲(Accenture)管理咨询公司2020年研究显示,在数字时代,企业生命周期迅速缩短,企业的发展不再延续从生产、发展到最后灭亡的正弦曲线,而是在短期内爆发式的竞争和潜在的骤亡。尤其是科创型企业,成长加速,甚至出现跨周期成长,对科技金融和金融科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字时代科创型企业金融供需特征与工业时代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应当更加及时、精准、精细。

(一)生命周期缩短,供需压力加剧

科创型企业的生命周期与融资周期具有一定的规律,生命周期的缩短必然加剧金融供需双方压力。企业进入成熟期的时间缩短,但成熟期的企业却面临更大的颠覆式创新压力,企业成长轨迹分化明显,越来越多科创企业步入成熟期后会通过海外并购实现跨越式发展,然而海外并购所需资金通常较大,商业银行难以做出积极的响应。随着数字技术在金融领域的深度使用,金融脱媒发展加速,商业银行传统的金融服务更加难以满足科创型企业的需求,主要表现为:风险管理能力不足,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滞后,跟不上科创企业生命周期的需求变化等,供需矛盾日渐凸显。

(二)创新更加频繁,资金供需规模更大

数字时代经济是创新型经济,企业全生命周期创新更加频繁,创新范式也发生根本性、颠覆性的改变,尤其是进入成熟期的企业,甚至出现了基于平台的跨界创新,而每一项技术的落地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况且企业进入成熟期的时间更短,这无疑加大了企业融资需求。在金融服务创新和信贷资金配置方面,银行借助于数字技术深入了解自身运营状况,不断优化管理流程,提高运行效率和创新服务方式,实现内部整合业务资源、外部整合金融资源的跨越,将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服务科创企业领域,实现多赢。因此,在数字时代,科创企业对科技金融的需求增大,商业银行对科技金融的供给也相应要增加,供需呈现“双高”趋势,这使商业银行也更加依赖多方合作以实现共赢。

(三)数据资源丰富,供需对接时效性强且效益提高

商业银行服务科创型企业的前提是能够提供适配和精准的金融服务。传统条件下,企业和银行供需并不能最佳适配,而在数字时代,只要有数据的科创型企业,就可以运用数字技术进行分析和预测自身生命周期发展阶段,主动向银行提供金融需求信息。而科技金融的大数据,通过建立企业评价模型,量化企业创新能力和融资能力,继而针对性地根据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提供相匹配的融资模式选择。依托于大数据的数字技术能够让银行实现对企业生命周期变化的实时追踪,也就是说,在这种场景之下,供需双方都是主动的,不仅时效性增强,也提高了效益。银行和企业既能动态匹配风险也能动态匹配收益,实现金融服务供给方和需求方的共赢。

(四)强弱两极分化,马太效应明显

数字时代,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愈发明显,而且科技含量越高的企业,“马太效应”越明显。如前文所言,数字技术一方面可以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提高风控能力等实现“反马太效应”,但另一方面也加剧了“马太效应”。科创型企业的天生缺陷本身就得不到银行的信任,数字技术的运用,让这些企业更难经受住银行的“穿透式”调查,而头部企业在此情境下往往能获得更多的金融资源,发展更快,形成“马太效应”。这种金融“马太效应”,形成了金融资源倒流,即本应流向科创型中小企业的资金流向了头部企业,加剧金融资源分配新的不平衡。

四、数字时代商业银行全生命周期服务的创新路径

(一)创新“银政担”模式,提升政府支持科创企业效能

我国传统的“政银担合作”是以政府为主导的,政府成立担保机构或者与银行合作等方式为企业进行融资担保,使企业获得外部合法性,进而得到利益相关者的认可,以拓宽科创型企业融资渠道。传统模式一方面功能单一、服务对象未聚焦于科创型中小微企业,各方的信息和数据资源难以实现充分的交流与共享;另一方面政府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导致政府过度进入商业融资领域而有损公平竞争。数字技术与金融的结合为各方合作提供了新的可能和契机。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微众银行”)首创以银行为主导的“银政担”线上融资担保合作业务,为深圳市科创型中小微企业客户解决融资难题。微众银行对于轻资产、无抵押的科创型企业,推出微众银行科创贷款产品,并且凭借强大的数字技术,通过大数据风控体系有效防范风险。政府出资设立深圳市融资担保基金有限责任公司,旨在推进深圳市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深圳担保集团旗下深圳中小担专注科创型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深切关注科创型企业融资痛点,通过“科技通”“首贷易”“创业担保贷款”等产品,打通科创型企业融资的“最后一公里”。微众银行的实践构建了政府、银行、担保机构新型伙伴关系,充分融合了各方需求、发挥了各方金融创新优势,打通了科创型企业融资的通道。以数字化创新、数字技术赋能金融服务的新模式,提高了深圳市政府支持科创企业发展的效能。

数字时代,商业银行要主动作为,开放端口,积极对接政务数据,这其实也是政府的迫切需求,尤其是税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自然资源部门、海关等政府机构,银行应主动挖掘有用数据资源,从源头筛选客户名单,构建科创型企业全生命周期信贷数据库。传统的银政担合作中,银行被动地接受政府的命令和担保机构的申请,信息不对称让银行难以对企业做全面客观的评估,然而随着各方数据的互联互通,数字技术打造的“企业画像”纳入银政担合作体系,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资金需求都以数据的形式呈现于银行、政府、担保机构的场景平台上,信贷申请、评估、担保等程序变得透明化,形成一种类似于“三权分立、分权制衡”的合作机制。在此框架之下,银行同时充当了政府资金的监管者,提升政府支持科创企业效能。银政担合作的初始本意其实是风险分担。当前大部分担保协议中担保公司的风险分担比例是100%,风险分担不匀导致银行对担保公司的担保依赖度过高,不利于银行的自我约束。在微众银行的实践中,由深圳中小担进行批量担保,深圳市融资担保基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对深圳中小担风险进行再分担,再分担比例最高不超过50%。这种政府出资设立的风险补偿基金,不仅分担了担保机构的经营风险,也提供了信用支持。

民营融资担保机构如从事此类业务,实际上是对政府义务的代履行,利于扩大科创金融资金来源与规模。不过由于体制机制的原因,民营担保机构始终难以进入合作体系,但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这一准公共物品又难以对市场实现全覆盖。数字经济、技术手段的发展,为商业银行金融风险转移提供了场景与手段,同时也为民营担保机构的进入提供了支撑体系,根据金融分工理论,资本市场具备横向风险分担机制,如果将民营担保机构纳入政银担风险分担体系中,不仅可以扩大资金来源也可以更好平衡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二)打造数字化专属撮合平台,创新“投贷联动”模式

“投贷联动”被视为解决科创型企业融资难的利器,商业银行与风险投资合作开展投贷联动业务,本质上是一种基于契约的合作博弈。出于法律和政策的限制,我国目前主要开展的是“银行+VC/PE”投贷联动模式,商业银行与投资机构展开合作,银行发挥其资金优势,而投资机构则可发挥其在投资领域的专业能力,实现双方互利共赢。然而“投贷联动”在我国的推行并不顺畅,除法律限制外,还面临风险偏好冲突、风险补偿机制不完善、“投贷”有效联动难等诸多难题。在数字经济时代,这些问题都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如何创新投贷联动模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建设银行广州分行在与广州市政府合作的基础上,与金融同业、社会资本及服务机构,依托大数据技术,共同打造了一个打通企业与金融、技术、资本等资源壁垒的投贷联动平台。建行广州分行联合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等外部合作机构,组建飞驰e盟投资者联盟。通过飞驰e盟投资者联盟平台等优质投资平台,按照以投引贷、以贷引投、同贷同投等多种模式,为企业提供“股权+债权”综合融资服务。建行首先向客户提出“股权+债权”综合解决方案,然后在该行投资者联盟中筛选投资机构与企业进行投资对接,最终达成合作意向。

国内不少银行对标硅谷银行,但该模式未能在金融机构中大面积实践。从过去几年的试点情况来看,缺乏政府引导的投贷联动合作难以持久。建行广州分行的投贷联动实践表明,政府未必是主导但必须参与,因此政银合作是实现投贷联动的前提,政府扮演风险分担和数据分享的角色。数据共享是联动的基础,商业银行应当主动牵头把握主动权和发言权,以大数据和云平台为工具,搭建一个投贷联动专属撮合平台,集聚全国优质的资本市场要素和资源。无论是“先投后贷”还是“先贷后投”在过往都是点对点的模式,但大数据的引入,商业银行首先要改变这种战略,应当以投贷联动为起点,构建一个囊括自身所有业务体系与VC/PE机构、政府等外部机构在内的综合性科创金融服务生态体系,这一方面增加了银行的盈利,另一方面也激发了银行支持科创企业的动力。此外,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和金融供需匹配的特点,投贷两方的风险冲突也是一大难题。本文认为,投贷联动应当从企业初创期进入,成熟期退出。初创期风险较大,应当遵循“先投后贷”的模式,并且以风投资金为主;而成长期和成熟期风险降低,此时应当遵循“先贷后投”,并且以信贷资金为主。数字技术足以实现投贷双方的动态调整,而且数字时代企业步入成熟期的时间缩短,因此,这同时满足了双方的风险和收益要求。

(三)开放发展,与孵化加速器、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共赢

所谓开放银行战略,就是推动商业银行与所服务的科创型企业以及风险投资等金融科技公司无缝协同,从而便捷、高效地为科创企业提供贷款等金融服务。在技术数字化和金融数字化的趋势下,建设金融开放生态系统逐渐成为一种共识,开放银行成为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的新趋势。传统的银行机构和金融科技公司会从竞争走向合作,而且他们对互利的合作也有兴趣。但当前银行面临“不敢开放、不会开放”的难题,而且业务受到中央银行的严格监管,因此,他们难以满足科创企业不断变化和增长的需求,亟需进行商业模式的变革。

2012年至今,中国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百信银行等都进行过开放银行战略实践,旨在实现跨界服务,打造开放、合作、共赢的金融生态圈。其中属百信银行的开放银行生态加速器“Up加速器”模式对科创型中小微企业的成长最具战略意义。“Up加速器”是由百信银行与信银投资发起设立的国内首个开放银行生态加速器,是银行与风投合作的创新结果,也是科创企业和百信生态的智能连接器,为科创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而打造的汇集“债权+股权、数字+物理、金融+科技”等服务的平台,计划3年内加速100家科创型中小微企业实现成长进阶。

孵化器和加速器应当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科创型企业发展的“新基建”。银行拥有大量的金融资源和客户群,但银行通常不愿意投入自己的财力、时间和人力资源开发金融产品。而风投等金融科技公司的优势是高水平资质和创新潜力,劣势则是并不总是有足够的资金来实施自己的想法,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赢得客户的信任。双方除了投贷联动之外,共建加速器与开放银行协同发展成为一条可行的路径。依托于数字技术,构建金融数据共享机制不再是难题。商业银行应当主动创新,开放数据,重构金融服务体系,利用数字科技把金融业务内嵌到生活的场景中,实现无处不在的银行。开放银行一边寻求与风投机构合作打造数字化加速器,另一边主动对接孵化器。传统的“孵化器-加速器”对接系统具有自我调控、自我修复的功能。但其自我调节能力有限,当外界环境发生急剧变化或系统内结构发生转变,超过了系统自我调节能力限度时,会引致生态系统失衡,对接系统的功能发挥受阻,以致整个系统受损甚至崩溃瓦解。因此就需要外部机制的介入对其进行调控,以协调和平衡各种矛盾。“孵化器-开放银行-加速器”的业务中,孵化器成为银行的客户,风投等金融科技机构是第三方,银行被视为一种平台型连接器,通过这个平台,银行、客户、第三方实现多方共赢,通过合作,共同推动市场规模增长。在开放银行场景下,银行获取的客户信息不仅局限于传统金融业务,还包含非金融的生态圈业务以及金融科技公司提供的外部数据。科创型企业的初创期在孵化器中度过,到了成长期和成熟期由银行发现、筛选和审核,最后到加速器进行加速培育。

(四)打造适应生命周期的定制化综合性金融服务

为科创型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只是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的“冰山一角”。科创型企业从孵化到成熟往往要经历漫长的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阶段,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有着不同的金融需求。比如在初创期,科创企业不仅难以获得资金支持,而且融资结构不合理,对资本运营也缺乏科学的预见性,资本运营能力十分欠缺;再比如成熟期,科创企业的兼并收购、财富管理等需求同样需要外界的支持,而这些难题都可以通过银行来化解。银行可以通过零售业务、资金结算、资源导入等对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持续赋能。

中国工商银行2018年底在上海设立了科创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开启了科创金融专业化经营之路。工行上海科创中心通过设置市场拓展、产品创新、派驻制投审以及贷后管理为一体的组织形式实现科创金融的专业化经营。商汤科技公司的飞速发展,就得到了工行上海科创中心全力支持,并于2021年12月30日在中国香港成功上市。工行上海科创中心帮助商汤科技打造新型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提供研发营运资金贷款和供应链融资,并牵头组建银团,通过提供全面金融服务方案,助力商汤科技加快实现打通商业价值闭环,推动人工智能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的愿景目标。

科创型企业的金融服务要“新”也要“深”。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是大势所趋。商业银行需要强化线上金融服务创新,通过数据联通构建“前景评估+融资助力+生态服务”的科创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体系,化解科创型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金融瓶颈。从生命周期早期的股权投资以及专项贷款到生命周期后期的资金运营、并购融资等,银行都需要针对性地推出金融产品;同时还可以提供包括企业融资租赁、资产管理、基金证券、保险保障、法人理财以及个人金融、私人银行等一系列金融服务。针对已经具备一定竞争力的科创型企业,银行可以为其提供跨境金融服务,比如跨境结售汇、跨境收并购等。在这个过程中,大型商业银行综合服务水平以及国际化水平高,境外分支机构多,更适合提供科创企业成熟后的跨境金融服务;小型商业银行则机制灵活,可以通过灵活的外部机构合作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

五、结论与展望

国际竞争越来越依赖于科技创新,金融支持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商业银行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加速数字要素和金融要素的融合,推进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齐头并进,通过建立科创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体系,为科创型企业提供更加优质和高效的金融服务。

本文分别从“政银担”服务、“投贷联动”服务、开放银行服务、定制化综合性金融服务创新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无论是哪一种服务,对银行而言,在数字经济时代都有一定的实施空间,银行应当不断调整经营策略,加速数字化转型,真正实现与科创企业“同发展、共成长”的目标。

数字技术在银行活动中的广泛应用导致了银行业务模式的变化,所有这些变化、新机遇也可能威胁到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安全。银行应当变革传统组织架构,打造轻型敏捷组织,打破内部部门边界,开放外部边界,强化市场响应能力,将传统的上层经验性决策转变为一线数据型决策,通过数据赋能,让业务一线成为市场的发现者和决策的制定者。诚然,真正实现银行与外部机构之间的数据共享以及如何应对数字技术带来的风险还需要从顶层设计上深入探讨。银行从来不缺乏开展金融服务创新的动力,但是,如果要确保其同样具有向科创企业前移金融服务的激励,这依然需要政策上的完善与引导。

① 参考链接:http://money.2500sz.com/doc/2021/11/03/777201.shtml。

② 参考链接:https://www.sohu.com/a/246846124_672569。

③ 参考链接:https://www.accenture.com/cn-zh/careers/explore-careers/area-of-interest/consulting-careers。

④ 参考链接:http://news.hexun.com/2016-07-11/184857976.html。

⑤ 参考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5149766234946541&wfr=spider&for=pc。

⑥ 参考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5307290689707 785&wfr=spider&for=pc。

⑦ 参考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0997740067904444&wfr=spider&for=pc。

⑧ 参考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0628144084446052&wfr=spider&for=pc。

猜你喜欢
投贷科创生命周期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创产品
天津市设立投贷联动风险缓释资金池鼓励银行开展外部投贷联动业务
从生命周期视角看并购保险
民用飞机全生命周期KPI的研究与应用
投贷联动模式分析
投贷联动模式分析
企业生命周期及其管理
投贷联动:银行新的“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