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宏兴
近年来,武汉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牢记“国之大者”,紧紧围绕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凝聚民心,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对口援助山南市乃东区工作,有力推动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17 年,乃东在西藏自治区率先脱贫摘帽。
立足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养殖业、藏药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文化旅游业等特色产业。
引入武汉宏农农牧有限公司,在乃东建设现代化藏鸡养殖项目,为乃东及周边农牧民提供增收致富的产业平台,目前100 万羽蛋鸡一期项目已建成投产,带动5 个村年增收75 万元。巩固藏鸡养殖项目一期,计划投资2500 万元,支持藏鸡养殖项目二期。投入5000 万元打造扎西曲登村“中国传统文化村落”旅游体验项目,2020 年以来接待全国游客4 万余人次。投入1000 万元,建成索珠藏药示范园区、多颇章贝母种植基地等项目,“藏药谷”产业片区初具规模。继续办好乃东“武汉产业园”,做实做强做优巴山农牧生猪养殖、藏禾粮油、藏药种植基地等特色产业经济。
“十三五”时期,投入各类资金1.91 亿元,实施就业、教育、医疗、生态搬迁、城乡基础设施改造等18个民生项目。“十四五”时期,拟投资2650 万元,加强党群活动中心、“鄂藏情”就业援藏中心建设,支持教育和医疗专业人才培养、信息化建设,开展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共享武汉科教、医疗等优质资源。在教育方面,完成乃东规范化学校、乃东实验小学、教育信息化、乡村双语幼儿园等建设项目,整合“万人计划”“西部计划”教育人才赴藏支教,援建的乃东中学升学率在山南市12 县(区)名列前茅。在医疗方面,完成村级卫生室、中心体检站、医疗卫生设施配备等援建项目,采取援藏医生“传帮带”、组织医技人员来汉培训等方式,培养乃东医疗骨干,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此外还完成乃东区福利院、农牧区人力资源市场、生态文明示范村、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民生项目建设。2021 年,乃东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3 万元、2.2 万元,增幅分别为13.1%、15.7%,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
实施“乡村振兴领头雁”培训计划,组织5 批300余人次基层党支部书记、社区(村)群干等来汉学习,强化素质、提升能力。将党支部建在援藏产业项目上,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增强党组织在各族群众的影响力。援建17 个标准化村(居)党群活动中心,建强党的方针政策、“四史”学习教育宣传阵地,引导各族群众深刻认识到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走上幸福路。深入开展两地学校医院共建、干部群众结亲结对等交流活动。
武汉市与山南市开展汉藏交流活动
办好武汉西藏中学、武汉49 中西藏籍学生散插班,在各族学生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发挥武汉汉藏文化交流中心等社会组织和企业作用,深化两地经贸合作、人员往来。
自1994 年以来,武汉市共选派9 批59 名援藏干部、150 余名援藏专业技术人才进藏开展工作。这些干部和专技人才继承和发扬“老西藏精神”,在高原艰苦地区扎实工作、埋头苦干,推动各项援藏工作任务落实,为乃东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力量。加强统筹协调,调整充实援藏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完善“2 区帮扶1 乡(镇)”结对援助机制。做好第9 批、第10 批援藏干部轮换工作,协调落实援藏干部和专技人才激励政策,帮助解决后顾之忧,促使他们安心援藏。
2022 年是实施“十四五”援藏规划关键之年,也是武汉市第九批、第十批援藏工作队的轮换之年。武汉市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口支援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的治藏方略为指导,深化“政府为主、社会为辅、企业参与”立体式援藏模式,推进经济援藏、民生援藏、人才援藏、技术援藏,确保方向不偏、热情不降、投入不减,努力开创新时代对口援藏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