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玲
(浙江省湖州市月河小学教育集团)
2020 年3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意见》深刻阐释了劳动教育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价值。然而,受长期以来劳动教育被弱化、淡化和边缘化的影响,目前劳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容易走向表面化和形式化,劳动实践往往停留在表面。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要凸显劳动育人的特质,遵循教育规律,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探索走向深度实践的劳动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走向深度实践的劳动教育指的是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统筹规划各项资源,在探究、实践、反思、创新等过程中感悟、体认劳动的价值,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良好的劳动品质。因此,走向深度的劳动实践离不开真实的情景和有效的实践。那么,如何让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走向深度实践?项目化学习为此提供了有效路径。
项目化学习视域下的劳动实践中,项目主题的设计来源于学生发现的问题以及学生的需求。驱动性问题的设计是关键,问题是引领学生入项的“敲门砖”,有效的驱动性问题能引发学生经历高阶认知历程。基于此,在劳动教育中开展项目化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发掘学习主题。
在劳动教育中开展项目化学习时,设计驱动性问题是一个重要环节,有效的问题能驱动学生的实践动力,激发学生开展项目的兴趣。
在劳动教育中,项目化学习是以问题为导向,并围绕问题的解决而开展的,问题的指向决定了活动对学生能力水平的有效程度。当然,能力的培养是离不开知识的,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基于学生的起点创设,唤起学生提问的兴趣,引发学生主动发现。
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劳动兴趣,使其主动投入到项目探索中。不仅如此,问题情境还给学生提供了多维度的探索空间,让学习活动不是局限于一个点,而是多向的、发散的。例如,在开展“打造校园时光绿巷”劳动项目时,引领学生入项的驱动性问题是学校将举办建校110 周年校庆,需要对校园环境进行改造。围绕这个大问题,学生提出了很多子问题,形成了项目活动的问题链。如校园哪些区域适合改造,哪些印记可以留下,改造要考虑哪些因素等。
项目化学习中,问题的引入要让学生有足够的代入感,这样才能驱动学生主动开展项目活动。问题的引入要立足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需求,这是开展劳动教育的起点。
生活场域蕴含丰富的劳动元素,利用好生活资源能有效激发学生劳动探究的愿望。以“打造校园时光绿巷”劳动项目为例,项目设计来源于真实的需求,即学校面积小,建筑设施相对陈旧,但是文化底蕴浓厚,文化特征明显。笔者根据这一现状,结合110周年校庆这个重要时间节点,以“迎接百年校庆,打造美丽校园”为活动契机,引导学生从真实的校园生活情境中发现需求——校园环境需要美化和改造。
在劳动教育中开展项目化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问题的解决过程。学生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充分调动各方面潜能,在真实的实践中对事物产生新的认识,对原有的问题进行重构,引发深度思考。
劳动教育之所以能够培养学生的能力,关键就在于实践。劳动教育的实践绝不是“纸上谈兵”,学生一定要亲身躬行才能发现问题,而发现问题是走向深度学习的第一步。在开展劳动教育时,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实践的平台,保障劳动时间,给予学生充分体验。
1.与基地联手,搭建实践平台
校内劳动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在深度的劳动实践中,校外的劳动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例如,在开展“麦子很芒”劳动项目时,校内实践基地种植的麦子全被鸟啄光,学生收割麦子的实践任务无法完成,学校就与市农科院试验基地联系,让学生带着问题到农科院实践。在农科院的实践中,学生真实体验了麦子的收割过程,在出力流汗中感受劳动的艰辛、粮食的来之不易。活动中,学生是带着解决问题的目的进行学习实践的,这有利于从劳动实践走向深层探究。
2.与家庭联手,保障实践时间
家庭是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训练场,若想实施好劳动教育,改变家长的劳动教育观念是十分必要的。学校的劳动教育要与家庭联手,转变家长以往轻劳动、重应试的观念,引导家长在家庭劳动教育的实施中发挥立德树人的价值。
家校合作能保障劳动时间,使学生在充分的体验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例如,在开展“劳动工具的改进”这一项目时,教师打破课堂界限,引导学生从校内走向校外。学生除了体验校园劳动工具,还与家长共同参与劳动实践,调查了解更多校外劳动工具,发现问题,并提出劳动工具改造方案,对劳动工具进行改进和制作。这一项目原有的设计是对教室劳动工具进行改造,学生对劳动工具改造项目的一般流程有了认识,在此基础上才能改造其他劳动工具。通过校内与校外相融合,既保证了学生有足够时间进行探究,又培养了学生乐于劳动的美好品质。
重复性劳作容易引起学生倦怠。因此,以项目化学习的方式开展劳动实践的设计与实施要有梯度,让学生拾级而上,进而攀登思维的高峰。例如,在探究麦子的食用价值时,学生既开展了简单易行的劳动活动,如用面粉包饺子、做鸡蛋饼,又增设了一些挑战性任务。这些劳动活动的设计与之前相比更有创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促进学生思维进阶。
劳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但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的思维也是逐步进阶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和实施项目时要注重活动能否促进思维进阶,适时把握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走向思维更深处。
好的项目化学习活动应该是有延续性的,学生可以从一个活动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活动中,进入深度、持续的探究。因此,劳动项目要覆盖全程、及时跟进,有效的评价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力措施,能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在项目化学习活动中,教师应以表现性评价推动项目任务的完成。评价应贯穿始终,教师可采用自评、互评、他评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并在动态的教学评价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习活动深度发展。
在开展项目化学习活动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及时、动态的反馈,帮助学生对自身学习程度有所了解,助推项目化学习向广度与深度进阶。当学生达到某一阶段的目标时,教师应及时肯定学生,使其树立开展下一阶段学习的信心。教师对未达到相应阶段学习目标的学生应给予指导性反馈,使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活动。当然,在教学活动中的动态反馈中,教师不能笼统地用“很好”“很棒”来对学生的成果进行概括,而是提供具体的信息,指向教学目标的达成。
动态的评价反馈可以促进教学目标达成。因此,教师要挖掘学生对活动的认识,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和问题,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可在指导劳动项目时适时地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此外,及时反馈并不是立即反馈,而是反馈得“恰逢其时”,让学生萌生主动探究的内驱力,这也是反馈生成的关键。
无论是项目化学习还是劳动教育,成果的发布和展评都是重要环节之一,这也是劳动教育与项目化学习的契合点之一。项目化学习要能形成真实的成果,供他人学习和评价,劳动教育亦是如此。因此,成果展评是让探究走向深入的关键一步。教师应让学生在展评中对活动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意见,并引导学生组织交流研讨活动,引发生生间的思维碰撞。
学生在交流中介绍本组项目的开展情况,对项目实施评价;其他小组成员在聆听中指出汇报小组的项目优势,评价项目成果,给出评价的理由和改进建议。在展评的过程中,学生再次回顾项目的实施历程,分析活动效果,在自我反思与他人思辨的基础上深度思考。
实践证明,以项目化学习的形式开展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劳动思维。因此,教师在劳动项目的设计与实践中,要把劳动教育落在实处,构建真情景、真实践的平台,引领学生走向深度学习,使其掌握必备的劳动能力,形成良好的劳动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