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晓梅,邱坚珍 ,陈意微,吴硕贤
环境通过“五感”综合作用于人的感官与心灵。加拿大作曲家R.Murray.Schafer于60年代末明确提出声景(Soundscape)概念,倡导将被动的噪声控制转入“人、声音、环境”和谐的整体声景营造,又称作声生态学(Acoustic Ecology)。2014年ISO发布声景国际标准对声景概念进行定义。2021年,中国国家标准《声学 声景观 第1部分 定义与概念性框架》将Soundscape翻译为“声景(观)”,并将其定义为“某场境下个人或群体所感知、体验或理解的声环境”。
受声景概念启发,加大拿地理学家Porteous于80年代提出香景(smellscape)概念,指诉诸嗅觉的风景,主张从人的感知体验出发,探讨气味与社会、文化、审美及地理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区别于以往忽视嗅觉感知的景观学、脱离具体环境的嗅觉心理学,以及缺乏人文的环境科学。
光景(Lightscape)概念由中国学者吴硕贤于2017年明确提出[1],被定义为视觉景观中的一个特殊方面,指主要由光源、光影及其变化所形成的景观,或由光源、光影及其变化引起强烈视觉印象的景观[1,2]。同时倡导建立“光景学”作为与“声景学”(Soundscape)、“香景学”(Smellscape)并列的新学科,推动“三景”融合的多元景观理论体系建构。
“三景”理论提倡多学科交叉的融合研究,积极探索人与环境的多感官交融,同时强调文化多样性背景下的多元景观体系[3]。目前团队完成的“三景”研究成果在学科渊源与基础理论等层面,有其独立的本土智慧思考,并与当前的相关学科形成交叉和互补。主要研究成果简介如下。
系统阐明了中国园林独特的声景营造思想与法则,初步建立了中国园林声景研究框架。结合中国园林“俗则屏之,嘉则收之”的整体营造意匠,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建立了园林降噪、声音美营造乃至静谧境界经营的整体解决方案。
(1)理论框架:中国园林声景是在传统“天人合一”意识下,结合儒、道、释哲学背景,并经诗画艺术的审美提炼与造园实践的经验总结共同建构起来的[4-7]。这种造园体系其核心不在声音的物理数量控制,而是着重于透过声音表达心灵,引人遁入生命的安顿与颐养,最终化为“静”这一至高的生命境界,赋予形、光、香、色等同一的境界内涵,成就出以生命颐养为核心的园林理论体系[4-6,8,9]。
(2)营造意匠:中国园林通过“俗则屏之,嘉则收之”的营造法则,将各种有形无形的景观要素整合到园林整体的景观意匠之中[7,10]。“俗”与“嘉”并非基于数量或质量的技术标准,而是依士大夫价值体系建立的审美判断。声音也无须专门的控制技术,只是 “屏”与“收”的一系列景观取舍。
首先,中国园林“地偏为胜”的相地原则,奠定了先天良好的园林声环境条件;其高墙深院中大围墙套小围墙的套匣式院落空间架构,配合曲折幽深的人口设计,以及照壁,屏风等设施,又较好“屏”蔽了外部的世“俗”之声[11-13]。结合“掇山理水”“莳花艺树”“动物点缀”及“建筑经营”等,将各种“嘉”音“收”入园中(图1)[14-16]。因此,只要遵循造园的整体意匠,园林就会呈现出好声景,亦即《花镜》所谓“自来音”。形、光、声、色也不再是孤立的感官体验,更是生机宇宙之自在显现。与目寄心期的情与景融合,化作诗意风景,并升华出至高的生命境界。这是中国园林颐养价值得以成立的基础,有别于当前以感官体验为中心的现代声景设计[17,18]。
图1 中国传统园林“收嘉”之“自来音”
(3)静谧境界:“静”在中国哲学是万物依其本性存在。所谓“归根曰静”,既是一种生命状态,也是士大夫颐养的终极目标。无论诗歌、音乐、绘画、……一切的艺术形式,只要能够至“静”,都是登峰造极的,园林也不例外。因此,中国园林之“静”不在声音数量多少,更在其传达的生命价值与内涵。无论“屏俗”为核心的隔声降噪,还是“收嘉”为目标的声音美营造,均指向同一的生命境界——“静”[19]。在长期的景观实践中,中国园林发现了声音静谧的美感,并将其与人生终极的内涵和意义联系在一起,成就了中国园林有声静谧的哲学美学境界,声音美因之获得了迄今最高的艺术表现。正所谓“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20]。
1.2.1 中国园林声景资源库
建立了首个内涵科学、体系完整的中国园林典型声景资源库。系统考证了中国园林现存历史声景点,录制声音信号23个,采集视频数据35个,进行了若干声学测量。同时收集了相关文献与图档资料,统一了园林声音数据采集与建档标准。该成果可为中国园林声景资源保护提供具有史料价值的基础依据,同时为传统以文字、实物为依据的园林史学研究开创了全新的实证研究平台[21]。
1.2.2 苏州古典园林
系统梳理苏州园林历史声景点文献资料,结合现场考证,初步还原其历史环境及声景面貌[22]。制定适宜的录音/录像计划,就拙政园、沧浪亭、环秀山庄、留园、耦园、狮子林、网师园、怡园和艺圃等世界遗产园林的历史声景点开展声景数据采集,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声学测量;同时观察游客行为、记录导游讲解内容、统计不同时段游客数量及主要声源类型;结合游客及工作人员问卷调查,全面把握园林声环境及传统声景文化认知的主客观情况;探讨如何将声景保护融入“掇山理水”“莳花艺树”“动物点缀”“建筑经营”的整体景观意匠,建构园林降噪、声音美营造乃至静谧境界经营的整体保护策略(图2)。
图2 拙政园“听雨轩”
1.2.3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
全面梳理杭州西湖的风景名胜化历程,选择“钱塘十景.浙江秋涛”“西湖十八景.凤岭松涛”“西湖十景.南屏晚钟”作为典型案例(图3~5),透过其三面云山一面城的景观格局变迁,阐明声景名胜各自的形塑过程;揭示声音如何由一种直觉的感官体验,转化成内涵丰富的人文风景;指出“江涛”“松风”“梵钟”等典型西湖声景的形成,离不开朝至夕往的钱塘潮汐、群山多松的植被条件,以及五代以降的佛教兴盛等自然人文环境;汉室三次南渡带来的文化繁荣、京杭大运河开通后的经济发展,以及恭迎康乾二帝南巡的环境整饬,更促进了杭州西湖自然风景向人文景观提升;“钱塘十景”“西湖十八景”“西湖十景”等系列品题,以及“江声月色”“万壑松风”“烟寺晚钟”等艺术母题化出,赋予江涛、松风、梵钟丰富的人文内涵,最终化出为“浙江秋涛”“凤岭松涛”“南屏晚钟”等声景名胜。其形塑及演变过程,承载着杭州城由“滨江沼泽”到“人间天堂”的时空文脉[23-27]。
图3 清《西湖志·浙江秋涛》
随着杭州城市化发展,钱塘江河口环境变迁,加之西湖群山松林退化,“浙江秋涛”“凤岭松涛”“南屏晚钟”等传统声景名胜已陷入“失音”“走调”之困境[28,29]。成果厘清了杭州西湖声景名胜的形塑机制,揭示了当前各种困境的形成原因,有助于现代条件下准确评估西湖声景名胜的遗产价值,并为探讨有效的整体保护机制提供依据。
1.2.4 广州白云山风景名胜区
系统梳理广州白云山的历史变迁过程,就“能仁寺”“九龙泉”“滴水岩”“蒲谷”“白云松涛”等历史景点进行考证[30,31];就新增的商业、娱乐设施,以及大合唱、广场舞等活动场地的噪声影响进行评估。参考美国国家公园分区管理体系,将白云山景区划分为声高敏感区,声中敏感区,声低敏感区和声非敏感区四个等级;立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9-2025)》不同保护区类型,形成对应的梯度化管理分区规划,并就不同声敏感区的噪声源控制、声环境管理等提出建议(图6)[32-34]。
图6 广州白云山声敏感梯度分区示意图
成果深入探讨现代条件下如何平衡市民休闲娱乐、城市生态服务功能,以及传统声景资源保护间关系[35],是对一种与时俱进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有益探索。
1.2.5 岭南园林声景及基于心理恢复性效应的声景声信号捡拾与重发技术比较
从环境降噪和声景营造两个角度以及物象、意象、意境三个层次解析岭南园林声景。总结岭南园林声景营造技术:声音元素层次,分为山水声、风雨声、动物声、乐(粤)曲声和人声;声景设计层面,分为叠石理水、植物配置、动物饲养、建筑营造四种手法;声景组织层次,包括声景分区,各区声景营造,区间过渡三个环节。首次对岭南园林典型声景进行双耳录音和录像,构建岭南园林声景资源基础资料库。园林声景的声级及频谱特性与听音空间布置、声景组织、主景与副景的确定有密切关系[36]。
针对岭南四大名园,余荫山房、清晖园、梁园、可园,总结其声景构成特征,结合问卷调查了解游客声景满意度及对缓解压力有效的声景。基于声景恢复感知量表,对岭南园林两个典型声景空间及五种不同水声景的心理恢复效应进行现场和实验室主观评价试验。采用单通道录音、人工头双耳录音、一阶Ambisonics录音三种方式捡拾现场声景声信号,于消声室内分别通过耳机和12通道扬声器两种重放方式,探索不同声景录音及重放方式对声景恢复效应评价的影响。该研究为采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声景及多元景观营造与评价研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37]。
1.3.1 日本江户时期茶庭声景
梳理不同历史时期日本茶事活动的空间变化脉络,结合日本独特的听觉美文化,以及茶道文化的形成历程,分析声音作为“禅茶一味”茶道精神最重要的形塑要素,如何融入“和、寂、清、静”的日本茶庭。选择江户时期茶庭为案例,透过茶庭选址布局、空间设计、园路规划、植物配置等景观构成特征,以及茶事活动的仪式化过程,阐明声音现象与茶庭空间乃至茶事活动的完美融合,揭示日本“和、寂、清、静”茶庭艺术境界下的园林声景特征[38]。
1.3.2 “潇湘八景”声音美意象在日本的传播与流变
日本八景、定数化风景及名所发展受宋代“潇湘八景”影响重大,其声音意象同样烙有深深的“潇湘八景”印记。镰仓至安土桃山时期常见的“夜雨”“晚钟”“落雁”等八景主题,直接源自“潇湘夜雨”“烟寺晚钟”“平沙落雁”等经典母题;江户时期受浮世绘风景画影响,声音意象转向“谈话声”“马蹄声”“船撸声”等市井生活;江户以后至现代,日本受西方景观思想影响突出,八景、定数化风景、名所等选景重观光,涌现出大批百景、百选。1994年启动的“日本音风景百选”历时三年,将定数化风景评选与环境遗产保护等公民行动联系起来[39],反映出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也为声景文化的复杂性提供了证据。
图4 清《西湖十景图·凤岭松涛》
图5 南宋《西湖十景·南屏晚钟》
1.3.3 英国18世纪如画园林声景
18世纪是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的形成时期,以山谷、森林、平原、湖泊为主体的风景布局,为园林带来丰富的自然声景。受早期如画思想影响,园林营造重视神话史诗、道德教化、政治诉求等特定象征性隐喻;随着中后期如画思想强调自然景色交融唤起内心情感,园林风景也逐步走向与内心情感交融的表现性艺术特征追求。立足于18世纪英国政治经济、文化艺术背景,以如画思想发展为线索,透过早期象征性隐喻表达,以及中后期表现性艺术追求带来的园林声景特征变化,揭示文化观念对园林及其声景特征的影响[40]。
1.3.4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园林声景
系统梳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别墅园林主要的声景类型。结合这一时期物理声学、流体力学等自然科学,以及“玛丽机”等水动力机械的发展,深入解析大量运用机械水法模拟风声、雨声、雷声,以及动物鸣声的水景营造技术。透过水风琴景观的技术原理与声景特征分析(图7),揭示各种非凡的声音控制技术背后蕴含的人类驾驭大自然的雄心,以及园主人彰显自身财富与权力的欲望。随着技术狂欢时代的落幕,风靡一时的音乐树、水风琴等昂贵的水动力景观逐步淡出园林。历史表明,任何时髦技术带来的新鲜感和刺激感都是短暂的,唯有生命之树长青。而人与自然的生命联系,才是园林永恒的命题[41,42]。
图7 克特西比乌斯水动风琴剖面图
1.4.1 广州海珠湿地鸟类声景生态监测与评估
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是城市中心的生态湿地,积淀了千年果基农业文化精髓。近年通过连通水系、调清活水、丰富植被、修复生境等方式,为鸟类栖息、繁育、觅食营造良好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稳步提升。2018年1月,团队与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合作建立声景生态监测基地(图8),通过声景数据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时间上的变化,综合评估特定湿地区域的生态修复过程,以及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探讨声景作为生态系统评价指标如何促进生物多样性监测与栖息地管理。
图8 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声景生态监测
1.4.2 “声音.生态.健康”科普公益活动
依托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开展“声音.生态.健康”系列公益科普活动[43],积极传播人与自然和谐的共同健康思想,推动前沿学科声景生态学发展。同时通过声景漫步引导民众体验不同类型湿地区域的声景特征,从中发现声音蕴含的生命奥秘。从我做起自觉抵制各种危害生态系统健康的人类行为,推动生态文明时代的共同健康生活方式。
探索一种融合本土智慧的现代多元景观体系建构[4,10,15,44-47],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共同健康环境建设,并在“第十一届中国(郑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博园‘感官花园’方案设计”初步实践(图9)。
图9 第十一届中国(郑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博园“感官花园”方案设计
项目营造“聚远台”“风筠坞”“听雨湖”“耳雨亭”“晒暖坡”“沁凉屿”“仙踪林”“踩香径”“响月桥”“浣花池”“波浪桥”“雾迷宫”“水剧场”“香雪岭”“听香园”“回音壁”“鸣琴屋”等17个各具诗意的主题景点,将自然生命的四季变化与五感特征充分展示;同时融入现代康复景观在声、光、香、触、味等方面的循证成果,设计适宜的观赏、聆听、闻嗅、触摸、品尝等体验活动;结合感知、认知和平衡能力训练的空间环境设计,引人在休息、停留、游戏之中,不知不觉地实现身心疗愈[47-49]。
多种客观因素,如声级、频谱、音高、时长、粗糙度、尖锐度等,都被证明与声景评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时间动态因素在声景评价中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为寻找描述声景时间动态特征的客观物理参数及其与人的主观听音感受之间的相关性,采用贝叶斯聚类集成算法,依据从声景声信号的涨落谱和自相关函数中提取的时间动态参数,将声景信号分为不同的簇,并进行心理声学主观听音评价试验。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出“正面评价-负面评价”、“富于变化-缺乏变化”、“节奏感强-节奏感弱”、“动态范围大-动态范围小” 4个主成分。逐步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时间动态参数可描述主观评价数据总方差的30%~50%[50-52]。这些结果可为声景学科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从光景的历史文化源流、典型光景的特征及其建构手法,到基于“人-光-环境”三者相互作用的光景感知和评价方法、创新性地提出光景漫步的手段等多方位展开探索,并在广州、深圳、南京等地进行光景资源现场调查及记录工作。
通过文献研究探究具有特殊文化内涵的典型光景(图10),包括自然光景中的月色光景、萤火光景、人文类型的民俗光景以及新时代新技术背景下的光景新形式[53],挖掘其文化背景、审美风尚和发展源流,同时基于“人-光-环境”三要素及其内在关系,分析光景的视觉与文化语境特征、营造手法及其场景构建模式。
图10 典型光景示列
2.1.1 月色光景
赏月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从原始时期作为自然祭祀、科学历法、农业和天文等方面的重要社会活动,到魏晋时期旷达风流、乐山好水之风盛行下士人们争相效仿而成为审美性质的事件,最终形成了常态化的围绕人、地、物、事而至“赏月、玩月”境界的雅趣[54]。月色光景在古今中外的环境景观,尤其在园林中以其丰富的营造意匠构建了诸多光景范式。在东、西方月文化背景下,大量以月色光景为主题的文学和美术作品虽在场景审美、时空语境和语义情感上不尽相同,但在引起人类强烈的情境共鸣上两者却极为一致。
2.1.2 萤火光景
萤火光景指由萤火虫发光为核心元素所构成的景观,因其独特的地域、生态和社会文化背景形成了有着特异表征的光景类型[55]。在萤火光景的构建中,“因地制宜,巧于因借”的造景手法契合了中华传统造园文化中“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重要策略;依托植物、水景等映衬萤光,在满足萤虫生存的生态需求下更可形成层次丰富的视觉效果;与各类建、构筑物以及小品的结合则常造就出洋溢着追扑之趣的人、景、情浑然一体的和谐萤光场境;与声景、香景融合形成多元景观也是萤火光景范式中的经典画面。
2.1.3 民俗光景
民俗光文化是民俗文化和活动中与光相关的传统和现象,其中由光、影所形成的景观即为民俗光景。民俗光景体现的载体有夜间照明、经济活动、景观欣赏、传达讯息、预测未来、祈福消灾等[56],并通过光景文化内容、光景器具、光景氛围营造以及光景空间分布等具体手段来实现。民俗光景的保护、运用和创新是保存民族历史和文化记忆、留住乡愁的重要方式。
许多以光为主题的经典景观展现出我国传统园林中多样化的光景营造手法。月色清美、夕照壮丽一直引发着历代文人墨客的无限情愫;人工山水园林通过对水中倒影、镜借、漏窗、树影等手法的巧妙运用,实现了空间层次的极大丰富[57];经典著作《红楼梦》中,对于自然和人工光景的体验和运用、呈现形式及其在古人生活中所引发的心理感受有着精彩描述[58];造景植物在自然光下形成具有独特地域和时间特性的光景[46],引生出灵性的“动”感:风动则影动,日动则荫动,时动则色动[59],季节更迭带来园林的形、色变化,是时间性设计中最具代表性的场景之一。
光与影的变化在城市与建筑空间的构建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60],建筑光景结合建筑空间、材料和构造的特殊方式形成诸多独具匠心、灵动的空间和形态[2],并彰显其中深远的地域文化以及社会审美含义。
当今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媒体建筑光景以其创新的形式和强大的表现力,展现了多样化的地域文化和美学语言。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媒体建筑光景可提升并丰富使用者的审美感受[61];媒体建筑因与人、环境的互动、渗透而建立三者之间更密切的关系并互相作用;其表述形式和内容的独特性、人文内涵的丰富性对作品的成功至关重要。
对城市开放公共广场、传统历史街区、节庆灯会、岭南公共园林以及高校校园等多个空间类型场所开展了光景感知评价研究,原则上采用首先基于定性、再用定量方法补充定性技术的方式。在借鉴和优化传统景观学以及声景、香景已有对于环境感知评估手段的基础上,在探究人在光景场所中的体验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中运用了一系列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同时引入光景漫步、环境行为分析以及环境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和多样的统计分析方法,初步总结了不同空间类型中影响光景感知的主要因子,包括主观情绪、环境氛围、光照强度以及光色内涵等维度,初步构建出基于光景潜在维度、光景类型喜好及其与环境因素、社会因素、时效因素等相关联的光景感知评价模型[62-64]。通过理论构建和实地应用,团队所提出的“光景漫步”手段在光景感知评价、光景实验性设计的运用中发挥了良好的效用[65]。
2.4.1 “光景漫步”(Lightwalk)及其实验
“光景漫步”的定义:“光景漫步”(lightwalk)[65]指以观赏光景为重点的步行探索特定区域的方法,是一种参与者主动、积极地体验光景的方式。作为探索光景、获取人与光景之间的感知、反应以及体验结果的手段,光景漫步可以在有组织、有领队的情况下开展;期间除了运用系统化的问卷调查与访谈、直接观察与行为记录,漫步者尚可采用特定技术对现场环境进行记录,包括拍照、录像、地理信息以及相关客观指标的获取等。
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光景漫步实验:从多个维度的体验出发,探究在不同时段中校园光景的类型识别与感知评价差异(图11),了解受试者对校园光环境的总体印象以及和昼、夜不同时段光景的体验差异,以及校园光景的典型类型及其喜爱度与整体光景感知之间的相关性等。
图11 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光景漫步路线与过程图
肇庆七星岩风景区光景漫步:通过问卷调查、结构性访谈以及实地踏勘等方法获取景区的光景类型、总体评价、光景基调感知以及周围环境因素评价等资料数据,采用层级回归方法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归纳出城市风景区中光景感知的不同维度对多项主观情绪感受的影响及其相互关联。研究还分析了客观光照条件变化对感知评价、人的主观情绪的影响,以及光景基调、光景类型偏好以及主观光学特性评价与光景感知的多维度中若干因子的影响关系。
2.4.2 光景资源实地调研
对广州西关历史街区、广州花城广场和肇庆七星岩景区等城市公共区域以及广州、深圳和南京三地元宵灯会场所开展实地调研,同步收集相关文献和图档资料,系统梳理光景资源数据并建档,为后续构建基于地理信息的光景数据库提供基础材料。
2.4.3 光景感知评价研究
通过对城市公共开放广场、岭南传统街区、城市公共园林、媒体建筑以及民俗灯庆等若干类型空间场所进行光景感知评价,筛选并初步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探究影响光景感知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广州花城广场:探究不同使用者对光景的喜好差异、对光景的重要度感知排序,以及使用者特征、光环境要素与光景舒适度之间的相关性[62]。得知人对光景的体验优劣与场所氛围、景观内涵、目标光源和背景亮度比等有着较高的关联性。在研究中设计了由自然与人工光景构成的昼、夜“光景漫步”路线(图12),重塑和激活了部分之前被忽略但实际上受喜爱程度颇高的光景景点[62,66]。
图12 广州花城广场光景漫步路线
西关历史街区:围绕广州传统历史街区光景的氛围感与满意度、美景度、意境感之间的相互关联作用进行探讨(图13)[63,64,67]。了解不同社会特征人群对光景偏好的差异性,以及光色丰富度、视觉亮度、暖光倾向等因素与光景满意度、美景度、意境感的感受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关注街区更新后的文艺文化氛围、安静氛围、商业化氛围以及传统或现代氛围感对光景感知的影响。
图13 荔湾湖公园夜间光景分布图
民俗光景:通过线上和线下问卷、访谈、现场踏勘,搜集广州、深圳和南京三地对元宵灯会这类民俗光景的评价和反馈。通过主成分因子分析提取并探究各感知维度与光景满意度之间的关联性。得知光景文化表达、光景灯具外观、光景器具形式、光景营造方式等均影响元宵灯会民俗光景的整体特色满意度;游客偏好和期待的民俗光景特征也得到总结。
媒体建筑:通过对广州市3个具代表性的LED屏类媒体建筑开展现场研究,探讨影响该类光景的视觉体验舒适度、视觉吸引力的因素;明确设计的趣味性、地域性和文化性对于媒体建筑光景的关键影响,以及媒体建筑与背景的亮度比对于体验感的重要性。
中国拥有悠久的香文化传统。焚香熏香、欣赏花木香气是古人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营造出独特的香景,成为文人清心悦性的触媒,并最终指向了生命颐养。纵观中国传统造园史,香景营造与审美虽未形成专门的知识体系,但古人对芳香植物的配置有独到的见解,对园林嗅觉环境的感知与审美体验十分丰富,以“香”为主题的佳构不胜枚举[68]。目前团队的主要工作内容及阶段性成果如下。
探索中国传统园林香景营造思想、营造模式以及审美特征,尝试建构中国传统园林香景研究理论框架。
3.1.1 明清江南园林典型植物香景营造意匠
通过考察《广群芳谱》、《花镜》等明清专著中对江南植物的香气特征描述,并与大量明清江南园记互为佐证,梳理出明清江南园林芳香植物102种,其中梅、玉兰、橘、牡丹、蔷薇等15种最为典型。指出明清江南园林在“因、借”的基本法则,以及“体、宜”的目标追求下,对芳香植物的生态习性、文化性格、趣味特征以及实用功能等综合考量,形成孤植、点植、丛植、群植、编屏、结架、依墙、凭石、盆栽、瓶供等不同栽植形式,与山石、水体、建筑、路径等造园要素有机结合,形成了一系列的营造范式,成就出“香雪海”“寒香径”“蔷薇屏”“荷风亭”“梧竹居”(图14)等一系列经典的园林香景[69-71]。
图14 明清江南园林典型香景营造范式
3.1.2 清代岭南园林典型植物香景营造意匠
岭南自古被称为“众香之国”,芳香植物品种丰富,并且有别于江南与北方地区。梳理岭南园林典型的芳香植物,对梅、荷、荔枝、花眼、含笑、茉莉、夜合、素馨等典型芳香植物的园林应用进行考察,凝练出“擘红小榭”“素馨花田”“鹰爪栏架”“荷香满楼”等岭南园林典型香景营造范式,揭示其务实开放、兼容并蓄的造园思想下的岭南地域性园林香景特征。此外,深入研究典型个案,例如考究“十香园”的历史,对有争议的“十香花”品种进行辨析,厘清“十香园”与“十香花”的关系,同时比较不同画家、不同版本的《十香图》,揭示岭南“十香”的文化特征。
图 16 清晖园不同时间香景地图
3.1.3 明清戏曲、小说中的园林香景
梳理《红楼梦》、《金瓶梅》、《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等明清戏曲、小说中的香源、场景及故事情节,总结古人用香、赏香的方式,探讨香与园居生活的关系;从香之“虚”与生活场景之“实”,以及“情”与“景”的交错重叠关系,揭示香景艺术境界,管窥女性园林空间特质及情感寄托[72-74]。
3.1.4 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香景哲理意蕴
通过对历代园林诗文绘画及匾额楹联的梳理考察,发现宋代以降,受理学、禅宗、老庄思想的影响,植物香景往往被赋予深邃的哲理意蕴,突出体现在“静观生意”“闻于无香”“参香通禅”“听香”4 种审美观照中,其核心在于透过植物散发香气,窥见大化流行的勃勃生机,从而感悟生命本真,臻入物我为一的超然境界[72-74]。
3.1.5 中国传统园林香景的养生特征
芳香植物与日常香品大多具有药用价值,熏香焚香、欣赏自然花木之香,是园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养生文化背景下,基于“形神共养,养神为本”的养生法则,解析传统园林香景在“养形”与“养神”方面的特征。指出在“养形”方面,古人认为香气具有“醒脾安胃”的作用;在“养神”方面,古人认为“香养性情”,对于香景的欣赏能够满足人的自然天性,使心情愉悦,神志舒畅。这对当今健康人居环境营造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3.2.1 构建中国传统园林香景资源库
梳理不同历史朝代、不同地域园林的主要芳香植物,建构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香景资源库。目前已初步完成明清江南、岭南园林典型个案特定时期的芳香植物梳理,并结合个案所在地理位置,尝试结合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建构具有地理信息和园林史料图文信息的香景资源库,为香景文化展示提供平台,同时链接个案,为开展中国传统园林香景比较研究提供基础。
3.2.2 中国传统园林芳香植物的应用历史
对中国传统园林中典型的芳香植物的应用历史进行研究,探析植物类群发展、应用方式转变、配置手法演进以及审美趣味变迁,对象落在较少被园林学界关注的蔷薇、梧桐、国槐、橘、素馨等香花植物。指出蔷薇从早期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野蔷薇,发展到具有重要观赏价值的类群;配置手法从简单走向丰富,日益同其他景观要素有机融合;审美趣味从早期对蔷薇色、香、姿的笼统描述及艳情意趣,发展到对蔷薇格韵的高下品评,以及对不同配置手法的雅俗鉴赏[75]。梧桐从早期作为制琴良材的实用价值向观赏价值发展;审美趣味从早期对梧桐叶色、树姿的视觉观赏,发展到雨打桐叶的听觉体验、桐花香气的嗅觉体验,以及文学意象的艺术意蕴等等。
目前针对岭南园林及江南园林开展探索工作,具体内容如下:(1)对园林遗产芳香植物的品种、位置、生长状况等信息进行系统记录,采集相关照片。(2)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的方法,对传统园林植物香气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建构植物香气指纹图谱数据库(图15),并结合香气分子的嗅觉阈值及感官评价探索主要呈香物质。(3)借鉴西方现代城市香景漫步(smellwalk)的调查方式结合微气候监测,对园林遗产进行调查,记录植物香气分布状态,绘制香景地图(smellmap)(图16),结合游客感知评价,探讨香景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76],为园林植物香景遗产的保护更新提供基础数据。
图15 不同香花香气成分的总离子流图
论文简要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三景”团队在吴硕贤院士带领下,围绕声景、光景、香景深耕多年的学术成果[77]。旨在促进“三景”融合的多元景观体系建构,“继续弘扬传统文化,提升人居环境品质”。最突出的贡献在于突破了传统感官视野的物理性,将其纳入时空交互的动态生命过程中考察,使其身心健康价值及生命颐养功能得以阐明。结合生态文明时代的健康环境建设,就未来工作思路展望如下:
(1) 中国传统“三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中国传统以生命颐养为核心的园林文化,成就了“三景”融合的多元景观体系。目前遗存的大量“三景”遗产,其形成与变迁过程表明,当前保护与传承之瓶颈,在于工业化发展带来的人类生存模式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文化断裂与生态系统退化。相关保护与传承不只是感官环境修复,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建,有助于推动一种生命过程与生态过程融合的,全社会参与的健康生活方式。这不只是“三景”文化传承的基本要求,更为生态文明时代的健康环境建设提供了重要抓手。
(2)“三景”融合的现代多元景观理论体系建构
中国拥有“三景”融合的多元景观营造传统,为建构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型景观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等前沿理论发展,视觉、嗅觉和听觉等感知信息与人体身心健康的影响机制逐步被揭示。结合人与自然和谐的健康人居环境建设,以及各类现代技术的合理应用,建构“三景”融合的现代多元景观体系,可为健康人居环境建设提供重要途径,并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基础依据。
(3)智慧时代的健康环境监测与评估
声音、光线、气味等,是人居环境及自然生态系统重要环境构成要素。“三景”作为健康人居环境的基本构成要素,可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暗夜保护等提供新维度的环境监测与评估方向,是智慧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片来源
图1:参考文献[10];
图2:作者拍摄;
图3~5:王国平.西湖文献集成:第4册清代史志西湖文献专辑[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232-233.
图6:参考文献[34];
图7:参考文献[41];
图8:http://www.thelatinlibrary.com/waterorg.htm.
图9、11、12、15:作者绘制;
图10:参考文献[54]-[57];
图13:参考文献[68];
图14:明·沈士充《郊园十二景·凉心堂》、明·钱榖《求志园图》、明·仇英《梧竹书堂图轴》、清·赵之壁《平山堂图志》。
图16:作者改绘自:夏昌世, 莫伯治. 岭南庭园[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