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城区道路改造工程设计分析

2022-10-27 08:35
科学技术创新 2022年31期
关键词:人行道片区路面

郑 辉

(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厦门 361000)

引言

老旧城区道路沿线地块开发基本成熟,场地现状存在较多的影响因素,影响到旧路改造方案设计。结合丰泽-后坂老旧片区改造工程等工程设计实践经验和设计理论知识,为老旧城区道路改造设计提供一些设计思路及设计要点。

1 影响老旧城区道路改造的因素分析

1.1 老旧城区道路的现状交通分析

对片区现状路网及交通组织方式进行梳理分析,存在以下问题:

(1) 现状道路:片区对外通道单一,现状片区内部可南北向贯通道路仅美食街,无东西向可贯通道路,田安路无法经片区内部路网快速到达温陵路。东环城河两岸交通连通性差。内循环不畅,内部行车通道不成系统,连通性差;内部集散通道缺失,高峰时段内外交通压力分布不均,外不畅内不通的交通现象显著;路内停车现象严重,道路通行能力大打折扣(见图1)。

图1 片区道路现状交通组织图

(2) 现状道路运行:早晚高峰片区机动车、非机动车流量大,通学、通勤交通聚集混行,交通压力大,运行不畅。

(3) 现状慢行系统:片区内部仅美食街、丰泽新村主要通道及津坂路设人行道,其余路段无设置慢行道;片区内道路无设置非机动车专用道。

(4) 停车现状:片区道路资源被机动车占用,压缩了行人空间,影响道路通行能力,片区夜间停车状态除美食街和津头埔路,各条道路基本达到饱和状态,停车位供不应求,停车缺口巨大。

综合分析,由于项目位于中心城区,周边土地开发成熟,未来片区交通出行量基本稳定;同时项目位于老城区道路拓宽条件困难,因此原则上应基于现状道路空间条件下,合理改造道路,完善相关设施,加强交通管理,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1.2 老旧城区道路的改造条件

(1) 片区内道路格局基本上固定,周边土地开发成熟,可供道路改造的空间有限,且后坂街有省级保护古树需避让。

(2) 片区内建筑建设的时代不一,原市政道路也经过多次翻修,道路与建筑物相对高程已明了,且建筑物是紧挨着道路修建,道路周边大部分建筑物的室内标高比道路略高或者基本齐平,局部还出现比道路低的现象。

(3) 片区内道路经路面调查,路面破损状况评价等级为优,局部路面破损、裂缝、坑槽等病害。

(4) 片区内道路地势较为平缓,路基存在不均匀沉降,局部路段道路纵坡小于0.3%。

(5) 道路地下市政管网已由当地水务集团改造完毕。由于老旧城区现状管线密集,分布情况错综复杂,部分管线埋深较浅,检查井多,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护地下管线,并较好地保证路面结构施工的质量,市政管网改造后将砼路面恢复至原路面标高,再由我单位进行路面“白加黑”改造。

1.3 老旧城区道路改造的居民意愿

老旧城区道路沿线的建筑物是紧挨着道路修建的,道路高程的变化,建筑物与道路相对高程关系也随之改变,原先建筑物室内标高比道路平的,可能道路改造后路面会比建筑物高,会出现雨水倒灌建筑物和影响店门开启,为了便于后续施工方便及项目的正常推进,在设计阶段应多与沿街商家及居民沟通,征求改造意见,让周边居民参与老旧城区道路改造中,共同完善改造方案,提高方案的实施性。

2 老旧城区道路改造总体设计思路

(1) 首先结合规划对现状交通组织方式进行分析,以确定路网的合理性,道路等级的划分符合用地功能,交通组成及道路断面功能划分合理。

(2) 根据确定的道路等级设置道路平面、竖向,在各项技术指标满足相关国家标准、规范、技术规程等要求,因地制宜,尽量减少征拆设计,灵活设计,不片面追求高标准。

(3) 结合老旧片区特点,进行“微改造”设计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保障慢行连续性、舒适性,引导交通结构调整,形成慢行为主导的出行方式。

(4) 建成地区城市道路现状慢行空间不足时,可通过优化交通组织、缩减车道数量和宽度等方式增加慢行空间。

(5) 结合交通组织分析结果,打通断头路,完善片区内部交通“微循环”,缓解片区内交通压力。

(6) 根据交通量预测定量和定性分析道路沿线交叉节点,论证其功能定位合理。

(7) 道路横断面布置方案,在现状道路通行能力满足远期交通量预测需求的前提下,考虑到现有管线的利用及施工难易程度,尽量与现状断面布置一致。

3 老旧城区道路改造设计要点分析

3.1 道路平面设计

道路周边建筑物已成形,道路、地块红线分界清晰,道路走向基本上已固定,结合规划对现状交通组织方式进行分析,片区内部路网中哪些断头路优先打通,能较大缓解片区内交通压力,再综合考虑工程实施的可行性、难易程度,权衡利弊,以小代价大优化片区交通环境,明确改造目标。

旧路改造要重视道路选线,在满足相关规范的条件下,结合现场实际制约性因素综合分析,布设新线位,尽量拟合现状道路中心线,因地制宜灵活设计,不片面追求高标准,兼顾工程经济性,尽量减少征拆。

打通东涂街断头路,缓解片区内东西向交通压力。东涂街的路线方案从规划、工程造价等方面考虑,提出两个路线方案(见图2,图3)。

图2 东涂街路线方案一

图3 东涂街路线方案二

通过表1 可见,方案一的路线线形虽然较方案二差点,但房屋总拆迁量少了588 m2,方案落地实施可能性高,且工程造价较低,故东涂街路线按方案一执行。

表1 东涂街路线方案对比表

道路边线应根据现状地形顺沿线建筑布置,若沿线建筑为骑楼式,从道路整体景观上考虑,建议将走道纳入改造范围内。

3.2 道路纵断面设计

老旧城区道路改造纵断面设计时,首先确定路面结构改造方案,得到沥青路面加铺层厚度。接着,就是寻找加铺“最不利线”,其过程一般是在确定超高等横坡后,对横断面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判断横断面上各点与横坡的关系,寻找设计高程线上对应的最高旧路面高程点。根据这些高程点,直接进行拟合纵断面的纵坡以及竖曲线,这样即可保证同一断面上沥青的最小加铺厚度满足强度要求,减少返工的过程。在拟合纵断面时,应尽量照顾平纵线形组合要求。平竖曲线一一对应、平包竖是比较理想的组合状态,当平、纵面指标较低、坡度反向且坡差较大时,应强调平纵组合设计;当平面线大于不设超高最小半径时,平纵组合从宽掌握[1]。

片区内道路地势较为平缓,考虑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因素,局部路段道路纵坡小于0.3%,若为了满足纵坡最小值0.3%的要求,需要将局部路段路面的沥青调整层加厚,可能会使道路改造后路面会比建筑物高,造成路面雨水倒灌建筑、不便于沿街店面出行等问题,也增加工程造价。建议旧路改造项目可适当降低道路纵坡最小值标准,最小值按0.15%控制。

3.3 道路横断面图设计

老旧城区道路横断面的设计,需认真对待,直接关系到道路通行能力、道路现有的人行道地下市政管网是否需迁移或保护、沿线交通设施及城市家具是否可利用、现状乔木是否可利用等方面问题。

道路横断面设计时,首先要对现状道路交通量进行调查及统计分析,接下来综合分析改造后道路的功能定位、交通需求、出行特征、造价以及施工难度之后才可以确定道路横断面布置形式[2]。若在现状道路通行能力满足远期交通量预测需求的前提下,从造价及施工难易程度上考虑,建议在现状断面基础上进行微调,根据需求及建设空间进行功能性划分。

(1) 道路改造后路面较建筑物高的路段建议采用下沉式人行道(见图4),为了尽快排水,人行道横坡取2%,并在人行道内侧增设线性排水沟确保路面排水顺畅、不积水。

图4 下沉式人行道示意图

(2) 道路改造后行车道路面较建筑物略高或齐平,人行道无法按常规做法设置立缘石的路段,从工程造价、社会影响等方面考虑,该路段机动车道与人行道采用同水平面设计,为了保证行人的安全,在交界处设置一些条石坐凳、景观花箱等城市家具,不仅起到隔离、警示作用,还为街道景观增添靓丽色彩。同时在交界处增设排水设施,保证排水顺畅,路面不积水。

3.4 交叉口设计

道路平面设计应转变“车本位”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把道路作为重要城市活动空间进行设计,以人的活动为主导,提供舒适的活动空间。为了解决片区内部慢行空间不足的问题,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时在保证涉及车辆最小转弯半径和正常通行的条件下,采用较小的路缘石转弯半径,以缩短行人过街距离,提升行人过街安全,增加街角公共空间,右转路缘石半径建议值参见表2。公交大巴较多路口转弯半径可取12m;大型货车较多路口转弯半径可取12~15 m。

表2 交叉口机动车右转缘石半径(单位:m)

3.5 机动车道路面结构设计

现状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处治和如何缓解、消除反射裂缝的发生,直接关系到机动车道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处治之前应由建设单位委托相关检测单位对现有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详细的调查,路面调查内容:路面破损状况调查、路面承载力调查、水泥混凝土板的强度、模量测定等方面。路面破损状况调查内容:破碎板块、开裂板块、板边角的破损状况,调查纵、横向接缝宽度、错台位置与高度、板底脱空位置等。用弯沉仪进行测定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承载能力、接缝传荷能力与板底脱空状况。水泥混凝土板的强度、模量测定内容:选择典型路面状况,分层钻芯取样,测定原混凝土的强、模量等,分析破坏原因。

根据上述路面调查报告,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病害处治后再加铺沥青路面,病害处治方法有:更换破碎板、修补开裂板块、脱空板灌浆、压缝填封等[3]。

为了进一步预防、减缓路面反射裂缝的发生,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处治后再设置一些防止反射裂缝发生的措施,具体措施:

a.对横缝、纵缝进行清缝,再采用聚氨酯填缝料重新填缝;b.在横缝、纵缝及修补裂缝处贴抗裂贴;c.在沥青路面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之间铺设2 cm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

3.6 人行道路面结构设计

为了推进当地海绵城市的建设,人行道路面大部分采用了透水砖进行铺装,满足了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因透水砖的性质及功能决定了透水砖被油脂污染后难以清洗,故不建议在菜市场及沿街具有较多餐饮店面路段的人行道路面采用透水砖进行铺装。

4 结论

老旧城区道路改造设计是一项相对比较复杂、繁琐的工作,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需大量的前期调查工作、多次现场踏勘核对资料,多思考,多与参建人员探讨,将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解决,保证项目施工顺利。旧路改造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线形指标、路面质量、安全设施、道路景观等设计上充分考虑作为道路使用者司机、乘客的感受,降低道路建设对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提升道路交通行业的整体形象。

猜你喜欢
人行道片区路面
跟踪导练(一)
微裂均质化处治再生技术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应用
创新又贴心
官宣:临港新片区管理49条
上海自贸区新片区“新”在哪里,“特”在何处 ?
世界最宽人行道:40米
路面上的新科技
大决心
五个小段落组成的自传
蓝光TO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