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海龙,智海英,安晓宁,岳 青
(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太原 030031)
印度南瓜(Duch.)起源于南美洲,是葫芦科南瓜属4 个主要栽培种之一,果实口感甜面,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和多糖多酚等营养物质,在我国各地的栽培和使用较为普遍,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是重要的菜粮兼用作物。据中国园艺学会南瓜研究分会统计,2020 年全国印度南瓜种植总面积约22 万hm,产量495 万t。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南瓜品种的需求已从注重丰产向兼顾优质与丰产转变,近年来国内育种单位选育的国品天香、津蜜栗、红蜜3 号等南瓜新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的优良性状。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南瓜课题组根据山西省南瓜种植情况及产业发展趋势,以选育兼具丰产与优良性状的南瓜新品种为育种目标,育成品质优、产量高的板栗型印度南瓜新品种晋园银栗。
母本Y8 是由DP3(1999 年从引自日本的材料P1 中发现的短蔓变异株后代)与忻州面瓜(1999 年引自山西忻州的农家地方品种)杂交后再系统选育而成。2007 年配制DP3×忻州面瓜F,2008 年开始进行自交分离筛选,经7 年7 代选育,于2014 年育成稳定自交系。该自交系植株生长势中等,早熟,节间短,第1 雌花着生在第8 节,春季露地栽培果实发育期32 d 左右、全生育期98 d 左右。抗病、抗逆性强。果实扁球形,果形指数0.56,果脐较大,嫩瓜皮色绿色、老熟瓜皮色灰绿色,果肉色泽金黄、粉质、甜度高、风味好,平均单瓜质量1.3 kg。
父本Y17 是以农家品种谢花面(1999 年引自黑龙江五大连池市)为原始材料,2007 年开始进行自交分离、定向选育,经8 年8 代选育,于2014 年育成稳定自交系。该自交系植株生长势强,中早熟,第1 雌花着生于第14 节,春季露地栽培果实发育期35 d 左右、全生育期105 d 左右。抗病、抗逆性强。果实扁球形,果形指数0.63,嫩瓜皮绿色、老熟瓜皮银灰色,果肉色泽金黄、粉质、风味优,平均单瓜质量1.5 kg。
2015 年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试验基地(山西省太原市)试配杂交组合36 个,2016 年继续在试验基地进行组合观察试验,其中杂交组合Y8×Y17 产量、适应性、抗病性、品质、口感风味等综合性状表现良好。2017—2018 年在山西省忻州、太谷、榆次等3 个试验点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组合Y8×Y17 表现出产量高、品质优、适应性强、商品性好等特点。2019 年定名为晋园银栗,2019—2020年进行多点区域试验。2020—2021 年进行多点生产试验。2020 年7 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委员会瓜菜作物专业考察组田间考察;2021 年5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认定编号为晋认菜202101。
2017—2018 年在忻州市忻府区、晋中市太谷区和榆次区等3 个试验点进行品种比较试验,早春露地栽培,4 月下旬播种,行距1.5 m,株距0.5 cm,随机区组排列,设3 次重复,小区面积66.7 m,每小区90 株,以红栗为对照品种,单蔓整枝,其他管理同一般大田生产。试验结果表明,晋园银栗植株蔓生,蔓长2.71~2.83 m,第1 雌花节位9.9 节,接近对照品种;果实发育期34.3 d,比对照长1.5 d,全生育期102.5 d、比对照长约2 d。瓜形扁圆形,果柄基部略膨大,嫩瓜皮色绿色、老熟瓜皮色灰绿色,果肉色泽金黄、果腔小,口感甜、面、风味好,品质优良。晋园银栗果形指数0.57,平均单瓜质量1.90 kg,大于对照品种;平均单株坐果数1.57 个,高于对照品种;2017 年晋园银栗折合平均667 m产量2410 kg,比对照显著增产15.3%;2018 年平均667 m产量2172 kg,比对照显著增产11.4%;2 年平均667 m产量2291 kg,比对照显著增产13.4%(表1)。
表1 晋园银栗在品种比较试验中的结果
2019—2020 年连续2 年在山西省境内进行新品种区域试验,在忻州市忻府区,晋城市阳城县及晋中市的太谷区、祁县、榆次区等5 个试验点,早春露地栽培,4 月中下旬播种,行距1.5 m,株距0.5 m,设2 次重复,每小区面积66.7 m,每小区90 株,以红栗为对照品种,单蔓整枝,其他管理同一般大田生产。试验结果(表2)表明,2019 年晋园银栗平均667 m产量2 608.0 kg,比对照显著增产24.64%;2020 年平均667 m产量2 186.5 kg,比对照显著增产34.47%;2 年平均667 m产量2 397.3 kg,比对照品种增产28.93%,5 个参试点均表现显著增产。
表2 晋园银栗在区域试验中的产量结果
2020—2021 年分别在忻州市忻府区、晋中市太谷区、吕梁市离石区等地进行生产试验,早春露地栽培,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3 次重复,小区面积1334 m,以红栗为对照品种,栽培管理方式同区域试验,试验结果(表3)表明,晋园银栗2 年平均667 m产量2 471.5 kg,比对照显著增产18.8%。
表3 晋园银栗在生产试验中的产量结果
2020 年,委托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资源环境研究所进行品质分析测试。测试结果(表4)表明,晋园银栗总糖含量(,后同)15.0 g·100 g、还原糖含量6.02 g·100 g、维生素C 含量73.5 mg·100 g、可滴定酸含量0.07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9%、干物质含量13.3%、水分含量86.7%。经山西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委员会瓜菜作物专业考察组蒸食品尝测试,认为晋园银栗口感甘面(粉质好)、微甜、无异味、风味优,总体品质略优于对照品种。
表4 晋园银栗品质测定结果
2020 年委托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进行白粉病苗期接种抗病性鉴定试验。试验结果(表5)表明,晋园银栗与对照品种红栗病情指数值均在中抗性评价标准之内(35<DI≤55),属于中抗(MR)品种。
表5 晋园银栗苗期白粉病抗病性鉴定结果
晋园银栗为早熟印度南瓜杂交1 代品种,属板栗南瓜类型。植株蔓生,蔓长2.71~2.83 m;第1 雌花节位9~10 节;瓜形扁圆形,果柄基部略膨大,嫩瓜皮色绿色、老熟瓜皮色灰绿色,果肉色泽金黄、果腔小,肉质甘面、风味好。春季露地栽培果实发育期34 d 左右、全生育期102 d 左右,单株坐果数2个左右,单瓜质量1.9 kg 左右,春季露地栽培平均667 m产量2400 kg 左右。抗逆性强、耐贮藏性好。适宜山西省及相同生态条件地区推广种植(见彩插8)。
山西省及其周边省份生态条件相似地区春茬露地栽培于4 月中下旬播种,定植行距1.5~1.8 m,株距0.5 m,667 m留苗800 株左右。667 m施腐熟农家肥3000~5000 kg、复合肥20 kg 作基肥。主蔓伸长30 cm 时,浇伸蔓水1 次,667 m随水施复合肥10 kg;坐果5 d 及15 d,各浇1 次膨瓜水,每次每667 m随水施复合肥10~15 kg,此后直至采收停止浇水。采用单蔓整枝,及时抹除主蔓叶腋中萌生的侧枝,当主蔓伸长至1.6 m 左右时,进行主蔓摘心打顶,单株留果2 个。花期可根据当地情况利用当地野生传粉昆虫授粉或采取人工辅助授粉、蜜蜂授粉、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等辅助手段提高坐瓜率。人工授粉应在清晨开花后至10:00 前完成,采摘当日新开雄花,将雄蕊上的花粉均匀涂抹在当日开放的雌花柱头上即可。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要均匀涂抺子房,避免果实发育不匀称。瓜柄出现纵裂纹时即可成熟采收。苗期应及早预防蚜虫,以防蚜虫传播病毒病;开花坐果期重点防治瓜实蝇;果实膨大及成熟期重点防治白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