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2022-10-27 20:58:38张晓花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2年2期
关键词:监测数据污染源环境保护

张晓花

(青岛市生态环境局西海岸新区分局,山东 青岛 266555)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环境,生态环境保护是人类不可推卸的责任。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实力增长趋势明显,国家对环境污染的重视度不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国家发展总体布局。目前,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科学手段的运用几乎涵盖各个领域,其中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具有实时监测和预警的功能,利用计算机应用系统、专业分析软件、自动测量技术以及先进的传感器技术,监测结果科学、准确。相比于污染源手工监测主观性强、耗时较长的缺点,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有效提升了监测效率,实现了实时监测,广泛应用于污染源监测中,为环境监管提供执法依据。

1 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概述

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是一个具有多项功能,涵盖多个子系统的复杂系统。该系统以自动分析仪器为核心,利用计算机应用技术、自动监测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最终运用专业分析软件和通信网络组成一个综合性的自动监测系统,实现对污染源的实时连续监测,并远程传输监测数据到污染源自动监测信息平台。

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具有稳定性高、可靠性强、远程化的特点,并且能够实现大数据共享,有利于提升监测效率,最大化地提高污染源监测水平,解决了人工监测无法实时开展以及雨雪天气无法监测的难题。因此,该系统在企业烟气监测、废水监测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监测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对排污单位而言可以达到监测数据预警的作用,对监管单位而言可以实时了解监管对象的污染物信息,为环境监管提供执法依据。建立和完善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搭建科学有效的环境监测管理系统,组建高素质、专业的自动监测人才队伍,是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切实发挥技术优势的关键。

2 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优势

2.1 稳定性高,可靠性强

随着各种技术的不断更新和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越来越完善。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可以实现实时监测,具备连续在线、全天候运行的优势。通过污染源自动监测信息平台,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可以清晰、精准地定位污染源信息的发送位置,有效避免监管死角,避免企业偷排、漏排和超标排放,减少了生态环境部门的人力支出,有效提升了污染源监测水平和时效。人工使用传统监测设备进行监测,具有一定主观性,需要经验积累,同时难以连续开展。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依托多种现代技术手段,可以有效进行数据的交换处理,保障污染源监测连续有效进行,弥补了人工监测的不足。

2.2 便于大数据共享

近年来,大数据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有必要建立科学、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满足环境监测预警、污染源监测执法和生态保护需要。各级管理部门可以最大化地保障污染源监测数据的合理共享,降低人力资源支出。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借助信息传输系统和数据分析平台,统一建设和运营污染源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集中存储、处理、加工各类污染源监测数据,实现各部门污染源监测数据有效集成、互联共享,统一发布信息,提高了政府环境信息发布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

3 生态环境保护中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的应用价值

3.1 为环境监管提供执法依据

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主要由企业安装的自动监测设备及其辅助设施、生态环境监控平台和通信传输网络组成。目前,企业均可以采用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实现污染排放的在线精准监测。污染源监管由过去的随机、粗放式末端排放监控转变为实时精准的污染治理全过程监控,监与控相结合,充分发挥自动化系统的作用。对于环境管理者而言,通过生态环境监控平台,可以全面掌握企业特征污染物实时监测数据,第一时间掌握超标数据,实现测管联动,形成全链条管理,倒逼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促进生态环境改善。近些年,全国重点排污单位基本均已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自动监测数据已广泛应用于排污单位的超标处罚,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落实排污单位主体责任、提升执法监管效能发挥重要作用。

3.2 为排污单位发出排污预警

通过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排污单位可以实时了解自身污染物排放情况及需要改进的地方,稳定实现达标排放。通过信息技术,依据环境污染源监测标准设置相应参数和相应的数据异常及超标报警机制,当自动监测数据超出标准的数据范围时,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将发送超标信息,以达到预警功能。随着自动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安装自动监测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对污染物排放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同时也是企业达标排放的证明。因此,企业越来越重视自动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以有效保证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的顺利运行。

4 生态环境保护中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应用存在的问题

4.1 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质量参差不齐

近年来,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应用越来越广泛,市面上自动监测设备的品牌也越来越多,技术性能参差不齐。部分企业出于资金考虑,选择价格相对低且技术性能相对差的自动监测设备,设备故障率较高,导致数据准确性和有效传输率较低。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的发展需要相应专业设备和管理系统等软硬件的支持,因此要严格把控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的质量,提升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安装验收质量。要督促企业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传输率,推动其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4.2 排污单位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部分排污单位被动地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没有意识到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运维管理的重要性,心理上抵触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的使用,认为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会影响正常经营。因此,一些排污单位即使安装了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也不会安排或者委托专业运维人员进行日常维护,设备出现故障时也不及时维修,或者为了降低成本,选择规模较小、专业性不强的运维企业,导致自动监测数据准确性低。有些排污单位甚至人为干扰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的运行,弄虚作假,他们只是把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作为应对生态环境部门监管的一种方式,根本没有发挥其环境监测预警作用。因此,在日常监管中,要强化排污单位落实主体责任的意识,加强法律意识宣贯,提高其对污染源自动监测和管理的认识,保证自动监测传输数据的真实有效性,充分发挥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的作用。

4.3 运营维护人员技术水平不高,运维不规范

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具有多项功能,涵盖多个子系统,涉及多种现代科学技术。生态环境保护与计算机技术、自动化设备、仪表仪器专业相差甚远,这就需要专业的运营维护人员对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障自动监测设备的正常运行,从而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传输率。运营维护人员需要经过专业培训,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运维规范对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进行安装、调试和验收。目前,不少运维人员未经专业培训就上岗,或者不按照运维规范对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进行定期标定、校准,严重影响自动监测数据的准确率。因此,要加强对运营维护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加强技术研发,进一步提升自动监测技术应用质量,督促运营维护人员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强化环保责任意识,保证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有序可靠运行,确保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真实、可靠、有效,为生态环境保护创造良好条件。

4.4 监督检查力度不够

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的有效运行离不开生态环境部门的监督检查。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数量众多,基层生态环境部门人员数量不足,自动监测专业知识储备不够,不能有效地对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进行有效监督检查。因此,要构建完善的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加强对污染源自动监测相关专业业务的技能培训,培养具备较高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的人员,以便有效、科学地对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进行监督检查。同时,生态环境部门应加大现场检查力度,定期对设备运行情况和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开展比对监测,不断推进自动监测质量的提升,使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真正发挥作用,达到准确监测、及时预警的功能,为环境监管提供可靠的执法依据。

5 结论

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作为环境监管的辅助性手段,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具有很大的优势,在当前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下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提高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的利用效率,应加强对自动监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完善污染源自动监测的相关软硬件设施,不断提高自动监测设备运营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环保责任意识,引导排污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强化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全面保障污染源自动监测的有效实施。同时,应加强生态环境监测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完善污染源自动监测建设和运行投入机制,加强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强化自动监测科技创新能力。政府部门与排污单位要协作配合、共同努力,使污染源自动监测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准确有效的数据支撑,为环境监管提供可靠的执法依据,推动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有序地发展。

猜你喜欢
监测数据污染源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品牌研究(2022年29期)2022-10-15 08:01:00
持续推进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全覆盖
GSM-R接口监测数据精确地理化方法及应用
基于污染源解析的空气污染治理对策研究
十二五”期间佳木斯市污染源排放状况分析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看不见的污染源——臭氧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福建轻纺(2015年3期)2015-11-07 02:52:38
GPS异常监测数据的关联负选择分步识别算法
基于小波函数对GNSS监测数据降噪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