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源问道
——走向内质的素描教学*

2022-10-27 14:44:06姜建勋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学院
美术界 2022年9期
关键词:素描绘画设计

文/姜建勋[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学院]

“素描是一切造型的基础,谁要是不懂或者不承认这一点,谁就没有立足之地。”这是巴鲁兹吉娜引证俄罗斯彼得堡美术学院著名教育家契斯恰柯夫的话,着重指出了素描的重要意义。素描作为美术学院的基础学科,对素描教学的重视不言而喻。我国早期的素描教学不管是“徐蒋体系”还是“契斯恰科夫教学体系”都师源意大利古典主义美术,以自然主义的法则、科学的方法、客观理性的分析为绘画依据,传教释义。改革开放后,学界提出素描教学的若干问题,结合专业特点制定新的教学内容,改革故有的教学模式。至此素描一词被冠以不同的前缀,如设计素描、版画素描等并为美术学界所认可。

设计素描作为1980年后素描教学的一种方向,以设计学的功用性特征、实用性原则展开对素描教学的改革。40年来设计素描在冯健亲、王中义等学者的引领下,不断探索、丰富和完善着素描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取得了积极的教学成效。但随着教学的深化,设计素描在教学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不足,如既渴望多元,又要求规范;既盼望标准,又惧怕统一。本文从三方态势出发,以课程实践为主体,分析当下设计素描教学中的优点和欠缺,阐述素描教学的个体认知和教学立场。

一、思辨,素描教学的时代之问与专业之需

探寻素描的最优化教学,是新时代素描教学改革的目的。当下,素描经过一系列外化之变,内涵和外延被重新定义和不断拓展,其教学也随着时代发展进入新的思考点,在传承与创新的思辨中结合专业需求去梳理整合素描教学的模式和内容,以开拓新的教学知识点,走出一条既符合时代精神又符合国际先进教育的中国特色素描教学之路。

素描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教学的基本属性,它是基础、技能、视觉审美和美术基础知识的融汇,言以简之素描就是对“眼、脑、手”的训练和培育,这是素描教学的基本价值体现,所有教学活动都是围绕以上三点来展开,而待以区别的只是时代发展的诉求和专业的特点之需。但这个看似明了的问题却在现代教学中被各种观点、学说所左右,问题是在质疑传统教学模式、批评保守狭隘之后却又拿不出科学严谨且非常完善的施教体系,自说自话难免会使素描教学出现偏差,使素描教学在传统范式的经典和创新价值的营建中不免徘徊左右。

以江西省井冈山市和抚州市南丰县军峰山作为研究地点,选择4个样地(表1)。研究区域均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14.2 ~ 17℃,最低温-10 ~ -6℃,最高温38 ~ 39℃,年均降水量为1852.6 ~ 1875 mm。土壤为黄壤,一般为酸性[13]。区域内的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优势种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木荷(Schima superba Gardn. et Champ.)、长柄双花木和狗脊蕨(Woodwardia japonica(L. f.) Sm.)等[14]。

如何构建良性的教学体系,走出自相矛盾的内在困境、趋利避害,就必须理顺素描的内在关系和本体价值,以找到素描的普遍性规律,在核心价值的轴线下,根据时代背景和专业需求因时制宜地发展素描的内容和形式,使之符合素描教学的规律和时代精神,走出一条符合时代发展,具有东方话语和科学精神的素描教学之路。

梁思成写道:“艺术创造不能完全脱离以往的传统基础而独立。艺术的进境是基于丰富的遗产上。”“道”作为中国哲学的核心思想,是古人坐忘冥合、虚极静笃、对话心灵、认知万物的一种方式,充满了先哲的精神智慧和生存哲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脉,道法自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本源和中国绘画的理论之基。在道家学说的影响下中国古代文学、绘画、建筑等都渗透着中国美学思想的精髓,流露着古代文人澄怀观道、雅诉心澜的人生态度和精神信仰。例“意理法趣”“神能逸妙”“万物为一”的绘画观无不关照着古人对自然万物的认识所意化形成的精神阐释,“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自然的心灵流动超越了物化的真实,让至情之言无声表露,使之“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美无言”而最终诗画同生、画里画外意蕴无穷。“雅逸妙空”“见素抱朴”“致虚守静”所形成的画面语境成为一种形而上的精神哲学和至高追求影响着中国美术的品格和走向。“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哲学思想让东方美术走向借物抒情、托物咏志的美学情境,“迁想妙得”写意之美韵在似而不似、以意造型、以形写意、含道映物中幻化为以心运笔下的笔墨神韵而灼灼生辉,故“超以象外”“立象尽意”“以气带韵”成为中国绘画意象造型的美学要求。

二、现象之解,设计素描的实践之答

设计素描经过几十年的教学实践,已经逐步成熟,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暴露出一定的问题。比如跟风与模仿的习惯总使素描教学在打破一种模式后又陷入一种模式,以“设计素描”为例,对结构、抽象形式的模仿又何尝不是一种僵化,这样以思维转换为目的训练其创新性总泛于空谈,并无真正意识化的思考和创新。其次设计素描的语义与过去素描所呈现出的“经典”性相比,在人文素养的内涵上总显得苍白,缺乏文化语境的沉淀和人性精神的光芒。再者设计素描抽象扁平的话语会不会对绘画技能产生消解,形式语言的探索有没有建立价值考量的评判点,是任意而为还是规律可循。作为基础教学的实践者面对这些现象和问题是必须辨明亟以解决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素描教学改革的意义。

赵三总是向那个东村的寡妇说,他一看见她便宣传她。他一遇见事情,就不像往日那样贪婪吸他的烟袋。说话表示出庄严,连胡子也不动荡一下:

顾恺之的“以形写神”,张彦远的“玄化无言、神工独运”“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郭熙的“取之精粹”,都是东方美学意象造型的理论阐释和绘画之法。当《马踏匈奴》那浑然天成的雄浑之美以泰山压顶的气势塑造出大汉抵御外患的豪迈气魄;当《击鼓说唱俑》那神态诙谐、憨态可掬的人物造型,以不拘一格的混元之气表露出汉代神韵大于精细的美学追求;当董源的绘画以一山而兼数十百山之形状,至其出自胸臆以幽旷平和的意趣写山水之湖;当李成的寒林之语和虚旷烟林诉说出古代文人对自然万物的认识与态度;当八大山人将孤苦睿智的灵魂融入孤傲高洁的花鸟之貌,可知所融汇而成的精神内质正是对东方意象美学的完美诠释,其内蕴之美皆以博大而精深的文化语性和民族气质屹立于世界美术之林并以不朽的精神给当代美术以底源和借鉴。

西安美术学院的孙宜生老师是意象素描的倡导者、参与者,并结合客观现实形成了丰厚的理论知识供后来学者研习参考。他说:“素描是美学,溯本求源,从周秦汉唐的作品中,找出隔代遗传基因。从民族美学的文化基因中,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找出意象造型的源流。”“中国的意象造型其根本就是在似与不似之间,即超于形似之外,又不出神似之内,寓意于象、以象尽意,并再次提及阴阳共生、刚柔并济的辩证关系和逸、神、妙、能的绘画品格。”在绘画实践中他主张传移模写和应物写生相结合,其画面线性流畅生动、粗细有别,所画物象形态浑厚生动、不拘细节,富有天地之韵和生灵之气,把一种内化于心的客观解读透过笔墨情韵诉于纸面。石鲁作为长安画派的领军人物,其“中发心源”的绘画观继承了中国传统美学的“立意造象”“以象写意”“神韵并在”的美学宗旨,在绘画造型中他主张自然形象为本,艺术形象为变,塑造艺术之诗意形象,让画面存真求意、通情化美。余谓:“艺道,当取余客观、形于主观,不外乎主客融合之理”。

素描作为一种舶来品,一直受“外”学的介入而从未脱离西方美术的影响与规范。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素描能不能摆脱模仿的绊撵而走向具有民族特色的自我之路?显示出东方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民族话语,让东方美学的文化情景走向素描的内质,以丰富活化素描的艺术形态,继承发扬民族精神在素描中的人文之境和内涵之蕴,培育既有国际视野又富有民族文化底蕴的设计人才,成为当下设计素描教学重要的课题和研究对象。

课程内容的构建分理论之基与实践之训两部分。当下,素描教学必须要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避免出现重实践轻理论的现象,要从素描的历史、发展、流变入手以此来丰盈学生的知识体系,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增强对素描的宏观理解和整体认识。在理论授课中以丰富的民族文化为根脉,深挖民族文化的语性特征,解析民族文化的内涵,激发民族文化基因,使现代素描融入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文化基因,实现在当代的传承和创新发展。实践之训作为素描课程的中心环节涉及素描的一切因素,是观察力、思考力、表现力的汇合体,是学生技能拓展、语性创新的试验田,是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改革的最终途径,所以在实践环节要以开放的视野去突破认识力上的局限,以自由的语性去打破传统的绘画习惯,敢于求新求异来拓展素描的表现力,创新素描的绘画语言。素描艺术风格的确立都以绘画语言的探索为先导,背后则蕴藏着深沉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语义,所以说素描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视觉感受必定是素描语言所带来的艺术魅力和人文关怀。在实践环节对材料的介入是拓展素描语言的直接方法,在基础教学中,无论是纯艺术类或者设计类的学习,对工具的了解与掌握都被放到十分重要的环节上。所以,要尽可能去探索不同语性的工具所带来的绘画之变,让物性的美感、材质的肌理来丰富素描的语感,以实现个体语言的构建。素描教学不管是理论学习还是实践之训都是充盈课程、完善教学的基本方法,都是通过新的知识受教以实现个人造型体系的构建。

三、寻根问源,传统艺术精神在设计素描中的介入之义

所有素描的改革都是基于课程内容的完善,一切素描的创新都是主体内质下的价值探索,这是一条万古不变的价值导线,所以设计素描教学必须围绕这条价值导线来设置课程内容、完善训练模块,以“眼、脑、手”的训练来强化“形、体、色”的表达,实现素描教学在当下的改革之义。故课程内容设计要结合时代背景和现实需求,要有针对性和前瞻性,要结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和专业特点,以教育的多维化结合课堂思政来实现素描教育的普遍意义。

CEUS可实时、连续观察病灶及周围子宫肌层的血流灌注、退出过程,通过区分来自组织或微泡的信号,自动将来自组织的基波信号取消、分离,收集来自微泡的谐波信号作为成像依据,从而更加准确地反映病灶与周围组织内的血流情况[2]。宫腔与肌壁间病变不同,其血流灌注形式也不同,所以超声造影具有不同的增强形式,从而较为直观地呈现病灶局部微循环情况,促使超声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分辨率提高。

从素描发展路径来看,设计素描的提出是在继承传统美术教学的基础上,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艺术风格流变演化而来,并以朴素的绘画语言,结构能力的分析,构想能力的表达,黑白灰的艺术基调,完成了素描的形式锐变,活跃了素描的艺术面貌,并让设计学专业特征引入基础教学,使学生感受到设计因素在基础素描中的作用,打破了学生对传统素描的认识,让学生从传统素描的观念中解放出来。它丰富了素描的语性,让素描的艺术风格从传统之韵走向现代之风,从繁杂的表象走向了本体的内在……总之,设计素描作为设计专业素描教学的一种方式,是符合时代发展和专业需求的,其意义是积极的。

辽宁还大力推行BT等方式进行水利建设融资。营口市鲅鱼圈区在河道整治建设中,大胆采取银行贷款、BT等融资方式,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按照“谁建设、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鼓励采取多种形式兴办民营水利,多渠道吸纳社会资本。

中国绘画的意象造型,不局限于关照物象的物理形态,而是置于天地四方无限宇宙空间之中,物我交融,借笔墨的功力、让情思融为一体,以气韵造型的特殊方法,以通感和共性创造出意象和意境。这意象和意境,比具象的三度空间和抽象的四度空间,是更深一层的时空意识,是寓意于象、以象尽意,而打破对光影、空间、具象唯物形体的依赖,是立意造象,以象尽意。作为传统的造型语言,意象在展示东方情韵的同时,给当代美术教学所带来价值参考是民族文化本源价值的体现,是当代教育面对多元格局、立足本元文化、深挖传统艺术精髓以深化素描教学改革、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时代诉求,也是丰富素描理论体系,活化素描理论的具体举措。

如何解决并规范课程建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素描教学在专业中的基础作用?如何避免陷入重复的教学模式,改掉经验主义的教学方法?如何在有限的课时找到素描教学的内质让学生取得更佳的学习成效?作为素描课教师就需要明确素描教学的目的、宗旨,以抓住素描的内质,举一反三,以高屋建瓴的视角,深挖素描精髓,理论与实践、客观与主观、现实与未来相结合,以找到素描教学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以传统的艺术精神和绘画语性,直面设计素描的改革,余以为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更能凸显出民族艺术在现代设计教育中的介入之义,寻根问脉可以深化素描教学的内质,丰盈素描教学的体系,活化素描的语言,以介入自我民族的艺术风貌和绘画风骨,打破千人一面的流弊。笔者以为通过对民族文化的学习更益于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了解民族文化的发展历程和精神内涵,固本才能开源,守正更益创新,素描教学才能达到借一生二,以二生三的目的。这不失一剂良方,让徘徊左右的教学改革以明确的目的和方法在周秦汉唐的遗风中、在宋元明清的格律中寻源问道、借机生花乃至花繁叶茂。

莽草酸分子中NBO分析的化学键二级微扰能数据列于表4,非常明显地C(4)C(5)的反键对分子构型有较大的影响,同时,含有O原子的键的二级微扰能均不少,表明碳碳双键、醇羟基、羧酸官能团是整个分子的核心.

氯化铜溶液加入氨水发生络合反应,生成的Cu(NH 3)42+络离子与铜发生氧化反应而腐蚀铜版。随着浓度降低,可通过不断添加氨水使溶液中一价铜离子转化为二价铜离子,实现循环利用。其腐蚀效果精细、效率高,且不易侧蚀。但因为使用氨水及氯化铵,这种方法仍有一定危害:氨水易挥发,制版过程会释放氨气,对人体有刺激与麻醉作用。

结语

设计素描如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壁垒,走出制约教学的瓶颈,只有面向时代前沿以专业需求为导向,以素描本体为内质,以东方文化精神为根基,以东方美学的情韵写意于设计素描的语性表达,兼容并蓄,才能实现多元文化语义的探索,才能在时代的语境下实现设计素描的本体价值和教育意义。

注释:

面对深沉的“厚土”,民族的精神之光让东方绘画的语性一脉相传,成为民族文化的瑰宝,但丰富宽博的知识体系显然沟壑万重,所以在设计素描的架构中,必在中国文脉的大地上取其传统绘画之精华,通过传移模写、应物写生、借物抒情来增强对中国绘画精神的理解,把一种本元的心语通过线的话语、形的勾勒、体的构造、笔墨的情韵架构于现代素描抒写之中。这在当代文化的发展中、在设计专业的知识积淀和应用中、在完善素描课程的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让素描的语境浑厚、深沉而不失自我。

*项目来源: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校级教改重点课题《基于传统造物思想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20Z 01)。

①索洛维叶夫、斯米尔诺夫、阿列克塞耶夫:《素描教学》,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第9页。

针对偏瘫性肩关节周围炎,通常应用肩痛穴平衡针灸治疗方式。本研究选取了2015年9月—2017年9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68例偏瘫性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将其分为常规针灸治疗组和平衡针灸治疗组,平衡针灸治疗组采用肩痛穴平衡针灸治疗,分析了肩痛穴平衡针灸治疗偏瘫性肩关节周围炎的方式和效果。

②王鹏杰:《素描论》,浙江摄影出版社,2022,第260页。

③王雪青、郑美京:《设计素描基础》,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第16页。

④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第4页。

⑤⑥孙宜生:《意象素描》,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6,第5—42页。

猜你喜欢
素描绘画设计
初夏素描
武汉素描
歌剧(2020年4期)2020-08-06 15:13:32
素描
雨露风(2020年8期)2020-04-26 19:55:51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艺术启蒙(2018年7期)2018-08-23 09:14:18
设计秀
海峡姐妹(2017年7期)2017-07-31 19:08:17
有种设计叫而专
Coco薇(2017年5期)2017-06-05 08:53:16
凡·高的早期素描
读者(2016年23期)2016-11-16 13:27:55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下一代英才(2014年1期)2014-08-16 15:57:49
欢乐绘画秀
下一代英才(2014年3期)2014-08-16 09: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