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宇,张志宏,张昌文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天津 300211)
阴囊Paget病又称阴囊湿疹样癌,是一种罕见的皮肤恶性肿瘤,其临床表现与阴囊湿疹、皮炎、真菌感染等疾病类似,易被漏诊、误诊。现对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7例阴囊Paget病患者的诊疗进行总结,探讨其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
自2014-2021年,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共收治阴囊Paget病患者7例,年龄60~82岁, 平均70.3岁;病程2~36个月, 平均16 个月。患者主要表现为阴囊上方类圆形皮肤溃疡(图1A),病变范围1.0~5.0 cm。阴囊超声(图1C)提示:阴囊壁患处部位阴囊壁增厚。全腹CT均未见淋巴结肿大。患者治疗前均无远处转移。7例患者均行阴囊病变皮肤的广泛局部切除(wide local resection, WLE),切缘距病灶边缘2~5 cm,切除深度达深筋膜。病理均为阴囊Paget病(图2A),其中3例侵及真皮层,1例侵犯皮肤附属腺,1例伴浸润性腺癌;免疫组化:CK7(+)(图2B), CK20(-)(图2C),GCDFP-15(部分+),AR(部分+),CK19(+),EMA(+),CEA(+)。患者手术部位愈合佳(图1B)。
阴囊Paget病由CROCKE[1]于1889年首次报道,好发于50~80岁,发病率为(1~24)/1 000万[2]。表现为病变皮肤面积缓慢增大且不对称的白色或红色斑块,可引起疼痛、瘙痒、溃疡及出血,常被误诊为炎症、湿疹及真菌感染等,延误治疗。
阴囊Paget病的病理表现为Paget细胞在表皮内的异常增生,根据HE染色可分为两种亚型:①经典型(A型):泡状核,核仁明显,胞质丰富;②印戒型(B型):细胞核偏心移位,有大的细胞质黏蛋白滴。根据发病机制分类有原发型和继发型两种:原发型Paget病是一种与潜在的恶性肿瘤无关且起源于表皮或顶泌汗腺的上皮内肿瘤,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进展为侵袭性或转移性疾病,通常表达CK7(+)且CK20(-),GCDFP-15(+);继发型Paget病较原发型少见,是由潜在皮肤病变附近的真皮附属腺体或器官的恶性肿瘤向表皮浸润进展所致[3],表达CK7(+)且CK20(+)。
阴囊Paget病常用的分期法为RAY[4]于1977年提出的四分期法:A期指A1病变局限于阴囊, A2病变侵犯邻近结构(阴茎、会阴、睾丸或精索等);B期有区域淋巴转移但可切除或存在可切除的区域淋巴结转移;C期有区域淋巴结转移病变,已不能切除;D期有远处转移(超过区域淋巴结)。
A期和B期的阴囊Paget病患者,病变皮肤的WLE手术是治疗的金标准,但术后复发率高达30%~61%[5]。Mohs显微手术(Mohs micrographic surgery, MMS)可更清晰分辨肿瘤边缘,术后复发率低,仅为8%~26%。为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建议切缘距离肉眼观察患处与正常皮肤分界5 cm以上[6-7]。该病以淋巴转移为主,淋巴结转移可作为术后总生存期的预测因子,淋巴结阴性的患者5年生存率为100%,而淋巴结阳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24%[8]。
对于不愿或不能耐受手术的A期和B期患者,或临床分期为C期及D期的患者可选择药物治疗、全身化疗、局部放疗(radiotherapy,RT)、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和CO2激光或Nd∶YAG激光治疗等方案。常见的局部外用药物有咪喹莫特[9]、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10]、博来霉素等。常用的化疗药物有紫杉醇(paclitaxel,PTX)、表柔比星(epirubicin,EPI)、顺铂(cisplatin,CDDP)、长春新碱(vincristine,VCR)和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等。研究表明HER-2在Paget病组织中高表达[11],因此,曲妥珠单抗单药或联合化疗也可是该病的可选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阴囊Paget病是一种罕见的皮肤恶性肿瘤,其临床表现与阴囊湿疹、皮炎、真菌感染等疾病类似,易漏诊、误诊。对阴囊皮肤病变迁延不愈怀疑Paget病的患者,需尽早行皮肤活检。病变皮肤广泛局部切除术是A期和B期阴囊Paget病的首选治疗,对于C期及D期的患者需制定个体化综合治疗。该病易复发,术后应积极监测疾病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