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毕松涛
追尾是道路交通事故中比较常见的事故类型之一,其中小轿车追尾大货车的危险系数更高,更容易导致小轿车驾乘人员伤亡。国家标准《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7258-2017)、《汽车及挂车侧面和后下部防护要求》(GB 11567-2017)对重吨位货车、挂车安全防护装置的形状、尺寸、安装位置、固定方式等作出了明确要求,依法规范安装后下部安全防护装置,对减轻后方追尾小轿车和驾乘人员的危害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笔者所在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为例,结合辖区实际及亲身工作经验,就如何加强大货车后下部安全防护作如下探讨。
通过对路面行驶的大货车进行检查发现,不按规定安装后下部防护装置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形态:一是货车后下部未安装安全防护装置,或者以车辆本身结构等部件替代防护装置,完全不能满足安全防护要求。二是防护装置构件形状、尺寸等不符合标准要求,防护强度不够、力度不强,尤其是采用格构式结构的后下部防护装置,缺少斜撑,结构强度明显不足。三是防护装置安装位置不符合要求,防护范围不够,或安装的固定方式不可靠,焊接力度不足导致结构强度下降。四是防护装置明显破损不全,未有效进行修复或更换,部分驾驶人甚至在大货车通过年检后为减少车身自重又自行拆下,让防护装置成为一种摆设。
(一)设计生产准入制度执行存在缺陷。货车生产企业对国家标准的执行力度参差不齐,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有的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往往在后下部防护装置的制造或采购环节未严格按照国标执行,亦或是送往检测机构检测的样车与批量生产的车辆不能保证一致性,结果是送检车辆的后下部防护装置是合格的,而实际交付顾客的却是不合格品。
(二)车辆检验机构把关不严格。在我国大货车每年都要进行例行年检,但是一些机动车检测站在车辆上线检测时,往往更注重于车辆行驶、制动等性能有关参数的检测,甚至有的未按规定安装后下部防护装置的大货车照样能通过年检关。
(三)处罚力度不够。《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一条规定,“驾驶人驾驶机动车上道路行驶前,应当对机动车的安全技术性能进行认真检查;不得驾驶安全设施不全或者机件不符合技术标准等具有安全隐患的机动车。”违反上述规定,对未安装后下部防护装置或虽然安装但达不到要求的大货车可以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条进行处罚,“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显然,这样的处罚力度尚不能引起驾驶人的高度重视。
(四)大货车驾驶人重视不够。很多大货车驾驶人平时只注重对车辆转向、制动、灯光、轮胎等车辆部件的检查,而忽视对车辆后下部防护装置的检查,并且认为追尾事故是后方车辆的责任,和自己没任何关系,导致在日常工作中对后下部防护装置有无或者功能好坏不予重视。
(一)加强对汽车生产企业的管理。由国家汽车生产主管部门出面,督促汽车生产企业必须在新出厂的相关车型货车和挂车车身后下部安装符合标准的防护装置。同时,推动质量监督部门介入,对后下部防护装置的相关质量要求进行检查,对不安装后下部防护装置或者安装不符合标准的企业报请国家有关部委撤销企业产品生产许可,增强警示震慑效果。
(二)进一步严把车辆注册登记和检测审验关。在办理车辆注册登记和年度安全检测时,要对车辆进行严格查验。对未按规定安装后下部防护装置,或者安装质量不符合要求,高度、强度明显不足、破损不全的车辆,一律不予办理注册登记和核发检验合格标志,并要求车主限期改正。对不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验或违规出具检验报告的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要会同质检部门予以严肃查处;同时,会同交通运管、安监等部门,对运输企业和场站进行监督检查,对未按规定安装后下部防护装置的大货车所属单位下发整改通知书,对逾期不改的,禁止其上路行驶。
(三)加强对大货车未安装后下部防护装置的查处力度。组织民警加强对大货车未安装后下部防护装置的查处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整治行动,对发现有大货车未安装符合规定的后下部防护装置,或安装的防护栏强度明显不足、破损不全的违法行为,严格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一条及第九十条的规定,对机动车所有人及驾驶人予以处罚,督促机动车所有人和驾驶人按规定安装和更换,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
(四)进一步加强大货车安装后下部防护装置的宣传工作。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媒体,在普及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同时,大力宣传机动车安全运行条件的法规和技术标准。将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制成挂图,张贴在车辆管理所、交通违法处理窗口、交通事故处理岗位、机动车检测站、货运站场等明显位置,提高广大车主及驾驶人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督促其规范安装后下部防护装置。
(五)探索大货车后下部防护装置的优化设置。防护装置的重量直接影响到大货车的自重,以致影响大货车的运输能力,并加大了大货车的功耗,这也是大货车驾驶人不愿意安装的原因之一。故在满足防护装置强度、刚度等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轻后下部防护装置的重量,以求更好的车辆碰撞相容性。可以探索实行防护装置的非结构性设计,采用目前在汽车技术上广泛应用的液压及气压技术,研究设计大货车后下部防护装置的缓冲装置,通过液压或气压机构的泄压原理完成能量吸收达到防护要求;也可借鉴在轿车广泛应用的安全气囊系统,根据安全气囊吸收能量的原理来完成能量吸收以达到防护要求。
(六)尝试安装追尾预警系统。因为大货车外形庞大,驾驶人对车辆尾部视野存在盲区,容易导致无法预知和感知追尾事故的发生,致使其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避免事故的发生;另外,由于盲区的存在,追尾事故发生后,可能存在小汽车钻入大货车底部后仍被继续拖行,造成更大伤亡的情况。因此,可尝试安装追尾事故预警系统,一旦后方有车辆靠近,大货车就及时发出警示信号,提醒驾驶人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发生追尾,从而有效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