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骁波 齐 清 郑双雁 /文
初见张克,戴一副近视镜、朴实无华、不善言辞,一名普通科技工作者的模样,但他的人生经历却并不简单。
2001年7 月,张克从华北工学院毕业后,满怀希望地来到208所,成为一名普通的科研人员。
他进入单位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跟随中国工程院院士、95式枪族总师朵英贤编写某型号项目纪实,这是他科研事业的启蒙,从那时起,他就一头扎进了“枪弹的世界”中,整天甘之如饴地沉浸在工作中。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转眼20 余年过去了,当年那个背负被褥奔赴前程的少年也已步入了中年。在对技术日复一日打磨、对工作无限追求卓越的过程中,他已由一名普通的科研人员逐渐锤炼成为一名行业内的科技带头人,并多次获评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5 项。
在这20 多年间,他见证了我国轻武器行业从“十五”到“十三五”的发展历程,他说“我有幸将提高国防实力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我很自豪。”作为多个型号项目的参与者和负责人,张克始终坚守“我为国防事业献装备”的使命担当,带领团队突破了系列关键技术、获授权专利几十项。他所在的某系统创新团队荣获2019年国资委党委第二批“央企楷模”称号和兵器装备集团第二届“最美兵装人”称号。
熟悉张克的人都知道,这一切并非偶然:踔厉奋发、笃行不息,心怀责任、勇于担当,这是他逐渐成为行业骨干的秘诀!
在208 所科研人员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干一个型号脱一层皮”。确实,干型号项目需要付出的艰辛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知道!从项目研发开始的那一天起,所有科研人员就要全身心的投入到项目论证、设计、试制、试验、攻关、协调等一系列工作中。
为完成党和国家交给任务,为给部队提供好装备,为实现最终目标,每一位科技工作者都会全力以赴、不由自主地朝着目标奔跑!从开始工作的那天起,张克同志就一直和型号项目赛跑,这一跑就是20 余年。
2020年,某重点型号项目迎来了最后的冲刺——“后墙不倒,年底必须完成定型!”系统包含的20 余型产品的两项重大试验尚未完成、部分问题需要归零,疫情严重,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如何完成项目研制任务?诸多问题需要解决,这一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张克担负着带领团队拿下这项艰巨任务的重要责任。从年初项目计划制定,到年中各个节点落实,再到年底的最后冲刺,他始终保持着吃苦耐劳、越战越勇的精神,带领团队攻克了诸多技术难题,圆满完成了一个又一个重要任务。
在疫情肆虐期间,他克服种种困难,带领兄弟单位技术人员冒着酷暑、顶着严寒,多次奔赴成都、汕头、湛江、孝感、固安、广州、白城等10 余个地方开展试验。往往一个地方的试验刚刚结束,又要奔赴下一个试验点,跟战士们同吃、同住,对战士们进行耐心指导培训、开展技术保障。在连续奔波3 个月后,他身体出现心悸症状。医生建议在家休养一段时间。可是项目时间紧、任务重,他放弃了休息,再次扑到繁忙的工作中。
2020 年11 月底,某大型试验结束了,但试验问题的梳理、确认、归零、评审等一系列工作必须尽快完成,才能确保项目完成年度目标。留给团队的时间只有短短的1 个月,在这种紧迫的情况下,张克又带领项目团队组建了突击队,吹响了“十三五攻坚”冲锋号!
2020 年12 月3 日凌晨,会议室内灯火通明,座无虑席。张克正在带领着十几个单位的同志们奋力修改报告,为第二天的会议做准备。他们干劲十足,激情饱满,时而集中讨论,时而沉默思考,时而飞速的敲击键盘......等准备好材料,已经是凌晨4 点多了。张克和同志们这才感到身体已经疲惫不堪,简单收拾一下,打了个盹儿。第二天上午8 点,张克同志匆匆洗把脸,就开始向专家们汇报研制工作。会议结束后,针对专家意见,他又带领着兄弟们开始了新一轮的工作......
为保证顺利完成任务,他选择了住在单位,这一住就是40 多天。他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放弃了与家人共处的时光,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衣服脏了,就叫爱人从家里送过来;晚上加班困了,就下楼跑两圈,提提精神;看到兄弟们累了,就给大家打打气“兄弟们,再坚持几天,胜利就在眼前!”。
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他的工作量是最大的,工作是最累的,但他的工作精神却是最饱满的,身上永远透着一股冲劲,被领导笑称“拼命三郎”。他这种精神感染着整个团队,也正是这种精神让他和他带领的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功夫不负有心人,2020 年底,该重点型号项目完美收官!
“成绩是丰硕的,但他背后代表的是汗水和青春的热血!每一个重大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团队的精诚协作、努力奋斗。”张克时常这样说。
“越是在艰难的时候,党员同志必须不忘初心,勇担使命。”——这是张克同志常常挂在嘴边激励自己和团队的话,他自己更是身体力行。
在某型号顺利完成定型后,张克终于可以松口气,多些时间回家,弥补对老人、妻子和孩子的亏欠。
但这样松弛有度的日子还没过多久,2021 年年底,单位领导找他谈话,希望他接手另一个在研的型号项目。大致了解这个项目情况后,张克的眉头轻轻地皱起,陷入思索。首先,从技术角度看,这个项目虽然同属一个领域,但与他从事20 余年的技术方向差异很大;另外,从管理角度看,这个项目前期时间跨度大,有诸多遗留问题,并且涉及不同军种机关、不同行业,横向沟通协调难度大;最重要的是,留给这个项目的时间非常少,需要在一年时间内完成常规条件下几年的任务。
面对这一系列未知的困难,他深知,领导在如此关键的时刻找到他,是对自己的信任,绝不能有任何俱怕和退缩。短暂思索后,他答应下来,先是坦诚了对项目难度的分析,然后坚定地讲:“感谢单位的信任,这个项目既然交给我,那我就想尽一切办法完成!”
从接手这个“硬骨头”项目的当天开始,张克又一次回到了“工作狂人”的状态。他在工位上一坐就是一整天,逐份查看前期项目材料,常常与团队成员沟通,熟悉各项情况;他从遇到的一个个技术问题点入手,查阅资料、请教专家、组织讨论,日复一日,对该领域的技术重点和难点有了清晰的认识:他对各项复杂的工作任务和任务之间的关系抽丝剥茧,层层剖析,梳理出一个140 余项的工作计划。渐渐地,他已经不觉得当初那些“难点”有多难了,剩下的就是朝着目标挺进!
对着工作计划表,张克日日对照,条条跟踪,件件落实,有问题绝不过夜,有困难寻找资源。他多了一个口头禅“咱别等,马上想办法协调!”。记得去年农历腊月二十八,项目突然出现了一个问题,需要紧急向上级机关上报情况说明。他紧急组织项目组开会到晚上十点多,他妻子担心他的身体,打电话说:“都要过年了,不要加班了!”他笑笑回答:“遇上事儿了,不解决,年都过不好啊!"
项目推进过程中,他已经把“日清日结”这项高效的工作习惯内化成为了行为习惯。当别人问他:“你是怎么把事情推得这么快?”他竟然说:“我没有感觉到什么特殊的,我每天只是想把该做的事做完才踏实”。原来,他已经“习惯成自然”,而这个自然,成为他有效推进百余条工作事项的行动基础。
在做好在研项目的同时,张克高度关注装备发展需求,密切跟进国内外发展趋势,近年来针对现役某领域装备能力有待提升、特种装备短缺、军贸产品推广应用前景广阔等情况,牵头或参与多个型号/预研/基金/外贸项目论证争取工作,为持续夯实行业基础、不断打造新型装备、加快拓展军贸市场贡献个人力量。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张克所在的团队不仅有他这样奋勇前进、精耕细作的核心成员,也有崭露头角、出生牛犊不怕虎的青年英才。他始终坚持融入团队、支撑团队、带动团队,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坚持做好“传、帮、带”工作,对年轻科研人员毫无保留、倾囊相授,帮助他们快速成长,培养正、副高级工程师各1 名,集团公司青年标兵1 名和科研骨干多名。他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永不言败的做事风格,敢于担当的工作作风,知难而进的工作精神,更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批又一批兵器青年。
一路走来,挥洒青春热血;一路走来,成就事业梦想;一路走来,肩负重大使命。张克说:“‘中共二十大党代表’不是我个人的荣誉,这个荣誉属于我们团队、属于208 所、属于兵器装备集团、更属于全国各行各业普普通通的科技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