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
我国小微企业的发展长期受到融资难、融资贵的掣肘。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部分金融机构已开始推动数字化转型,探索通过数字技术手段,着力解决小微企业贷款难题。本文分析表明,金融数字化转型可以成为破解小微企业贷款难题的手段之一,但面临五大挑战需要应对。
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然而,长久以来,我国小微企业始终存在贷款难的问题,其获得的贷款规模和占比与其在经济中的地位很不相称。近年来,我国金融系统努力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2022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印发的《关于推动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的通知》中特别提到,要推动科技赋能和产品创新,提升会贷的水平。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部分金融机构实际上已经开始推动数字化转型,探索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数字技术手段,着力解决小微企业贷款难题。然而,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能否成为“灵丹妙药”,破解小微企业贷款难题呢?本文分析表明,金融数字化转型可以成为破解小微企业贷款难题的手段之一,但是面临不少挑战。
小微企业是我国发展的生力军、就业的主渠道、创新的重要载体。我国小微企业整体呈现出“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小微企业贡献了全国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GDP)、70%以上的专利发明、80%以上城镇就业和90%以上的企业数量。小微企业的发展不仅能提高居民收入,而且有利于推进共同富裕。研究表明,在地级市层面,小微企业数量每增加1000家,本市就业人员将增加0.68%,工资水平将提高0.78%。即便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我国小微企业依然是支撑经济运行的关键力量。数据显示,2022年1—5月,全国新办涉税市场主体554.7万户,同比增长6.2%,其中99%是中小微企业。
然而,我国小微企业的发展长期受到融资难、融资贵的掣肘。为此,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监管机构持续优化金融政策体系,督促引导金融机构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和政策安排,加大对小微企业金融支持。就贷款而言,我国监管机构综合运用支小再贷款、支农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和政策安排,加大对小微企业发放贷款的力度。受益于多项举措,我国在解决小微企业贷款难题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简称OECD)发布的《中小企业融资2020》,我国中小企业贷款占比为64.96%,高出样本国中位数24.55个百分点。因此,从整体上看,我国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情况已经显著好于世界平均水平。就小微企业获得的贷款而言,截至2022年6月,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5.8万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1.8万亿元,同比增速22.64%,较各项贷款增速高11.69个百分点,如表1所示。截至2022年6月,拥有贷款余额的小微企业户数为3681万户,同比增长19.3%;获得普惠小微贷授信的小微企业户数为5239万户,同比增长36.8%。总体来说,最近几年,我国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质效进一步提升,小微企业贷款继续保持“量增、面扩、价降”的态势。
表1 我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与占比
在解决小微企业贷款难题方面,我国金融机构尽管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由于一些深层次问题并没有解决,贷款供需还存在不协调、不匹配的情况,我国小微企业获得的贷款数额与占比仍然与其在经济中的地位极不匹配。如表1所示,截至2022年6月末,我国小微企业贷款占全部本外币贷款余额的比例为26.28%,低于30%,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的占比仅为10.27%,刚刚超过10%,这与我国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五六七八九”的作用是极不相称的。为了进一步破解小微企业贷款难题,2022年5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其官网上发布《关于推动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的通知》,明确要求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升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意愿、能力和可持续性。这为下一个阶段破解小微企业贷款难题明确了方向和路径:一是要健全容错安排和风险缓释机制,增强敢贷的信心;二是要强化正向激励和评估考核,激发愿贷的动力;三是要做好资金保障和渠道建设,夯实能贷的基础;四是要推动科技赋能和产品创新,提升会贷水平。特别是针对如何提升会贷水平,监管机构明确提到,要强化金融科技手段运用,合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手段,创新风险评估方式,提高贷款审批效率,拓宽小微客户覆盖面。这充分说明,对于金融数字化转型可以破解小微企业贷款难题,金融监管机构不仅是认同的,而且是寄予厚望的。
众所周知,小微企业贷款难是一个长期性、世界性的难题,我国也不例外。多年来,为破解小微企业贷款难题,国内外政府部门、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等都积极尝试和探索,但迄今为止,尚未找到终极解决方案。追根溯源,小微企业的自身特点、其融资需求的特征以及金融机构传统信贷模式难以触达小微企业,是导致小微企业贷款难的根本原因。
第一,小微企业贷款难与其自身特点有关。小微企业普遍具有规模小、寿命短、资产轻、竞争力弱、管理差等特点,这直接决定了小微企业的发展存在不确定性大、经营风险高、规模效应弱、信息不对称性强等天然缺陷,进而决定了小微企业在信贷市场必然处于弱势地位,其信贷需求自然难以通过传统授信方式得到满足。一是规模小。根据工信部制定的小微企业划分标准,虽然不同行业具体标准各异,但总体而言,以营业收入和从业人数来衡量,绝大多数小微企业的规模比较小。以住宿、餐饮业为例,从业人员100人以下且营业收入4000万元以下为小微企业,其中大多数企业从业人数少则只有几人,多则几十人,营业收入少则甚至只有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几百万元。二是寿命短。有研究表明,我国小微企业的平均寿命为3.8年,只有2%左右的小微企业能够生存10年以上。另有一项研究表明,我国小微企业平均在成立4.3年以后才能获得首次贷款,因此,至少有一半的小微企业在生命周期内未能获得任何信贷资金支持。三是资产轻。一般地,小微企业没有太多的固定资产或其他有价值的重资产,难以提供银行在发放贷款时所需要的可供抵押或质押的物品。四是竞争弱。小微企业通常处于产业链末端,处在长尾市场,技术不强,缺乏核心优势,市场竞争力往往较弱。五是管理不规范。小微企业在信息披露、治理机制、经营管理等诸多方面存在不规范现象,往往受制于企业主个人的能力、偏好和价值取向。一般地,小微企业向银行提供的财务数据,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较低,小微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较强,小微企业难以取得银行的信任,必然导致小微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存在“贷款难”,银行面向小微企业也会感到“难贷款”。
第二,小微企业贷款难与其融资特征有关。小微企业自身特点直接决定了其融资需求的特征。如前所述,小微企业规模小、寿命短等特点决定了其发展存在风险高、规模效应弱等缺陷,相应地,其融资需求呈现出规模小、频度高、时间急等特征。一是融资规模小。小微企业由于自身经营规模小,当有外源性融资需求时,融资规模通常也不大,贷款额度主要在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之间,甚至还会更低。对于金额这么低的贷款需求,按照传统授信模式,银行基本上是无利可图的,因此,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意愿极低。二是融资频度高。在经营过程中,部分小微企业经常会出现临时性贷款需求,用于临时周转,往往金额不大,占用时间不长,但频率较高。对于这类贷款需求,按照传统授信模式,银行放贷意愿也不高。三是融资时间急。小微企业突发性需求多,融资需求难以通过应收账款及其他支付工具解决,希望通过贷款资金解决生存发展问题。此外,小微企业的贷款需求,无论是金额,还是时间周期,波动都非常大,时不时地、很意外地会出现贷款需求,基本上没有规律可循,这也是造成其贷款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的原因之一。
第三,小微企业贷款难与金融机构传统信贷模式难以触达小微企业有关。很显然,小微企业属于长尾客户,大多数甚至处于长尾市场II,如图1所示。从供给侧角度而言,面对小微企业,传统信贷模式实际上存在短板,金融机构难以触达小微企业。在传统信贷模式下,金融机构首先覆盖的是主流市场,其次能覆盖部分长尾市场I。主流市场中的借款主体通常是大中型企业,很大一部分是国有企业,不仅风险低,而且贷款规模大,多则每笔授信几亿元、几十亿元,甚至更高,少则每笔授信也在千万元量级。对于金融机构而言,这类信贷业务规模效益强、成本低、收益可观。然而,长尾市场中的借款主体,特别是长尾市场II中的小微企业,其贷款属于零售业务,不仅风险高,而且贷款金额低。在传统信贷模式下,金融机构很难下沉到长尾市场,尤其是长尾市场II。按照传统信贷模式,每笔贷款都需要经历严格的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管理等程序,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就小额贷款而言,不但成本高,而且风险大,特别是当贷款利率受到限制时,金融机构无法覆盖放贷的成本和风险,显然会逆向选择,即优先向大中型企业发放贷款,而向小微企业发贷的意愿会非常低。实际上,这是小微企业贷款难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近年来,尽管有些传统金融机构从供给侧不断提升金融服务,逐步开展小额普惠贷款业务,可以覆盖更多中小企业,逐渐能下沉到百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长尾信贷市场I,但要继续下沉到几万元、几千元的长尾信贷市场II,显然力不从心。
图1 基于风险-收益匹配关系划分的信贷细分市场
根据前面的分析,从供需两端看,小微企业贷款难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和必然性。小微企业贷款难,主要表现为:一是小微企业属于长尾客户,触达难;二是小微企业与银行之间信息严重不对称,取得信任难;三是小微企业贷款规模不经济,实现盈利难;四是小微企业贷款风险高,风险控制难。为了破解小微企业贷款难题,必须着力解决上述四个难题,即解决如何触达、如何实现信息对称化、如何实现规模效应以及如何有效管控风险的难题。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元宇宙等数字技术蓬勃发展,部分金融机构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试图通过数字技术手段破解小微企业贷款难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无论是传统头部银行,如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还是新兴互联网银行,如微众银行、网商银行,它们发展数字信贷业务的实践都证明,金融数字化转型为解决小微企业贷款难提供了可能。
一是从线下转线上,破解长尾客户触达难题。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非接触式金融服务日益普及,许多业务从线下转到了线上,如材料线上提交、合同在线签订等,使得远程办理贷款成为可能。无论对于金融机构而言,还是对于小微企业来说,交易成本都大大降低了,因此,线上办理贷款的业务模式逐步成为越来越多小微企业主的选择,同时也为金融机构触达长尾客户提供了解决方案,可以通过线上实现精准获客和精准营销。一方面,借助互联网、物联网、卫星遥感等数字技术,金融机构可以建立全流程、易触达的线上服务触点,突破传统信贷业务中存在的物理网点、人工评级、线下审批等时空限制,推动金融服务下沉并渗透到长尾客户,提高小微企业信贷的覆盖面和可得性;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可以通过线上和线下协调模式,借助人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等数字技术,准确辨别小微企业的真实融资需求,创新推出丰富的金融产品和业务场景,为小微企业提供多元化、易获得的信贷服务产品。
二是从小数据到大数据,破解信息不对称难题。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小微企业的经营行为已经普遍触网、上线,其日常支付、结算、转账流水、物流、电子商务、税收、工商注册与变更、司法等方面的信息,甚至是小微企业主的个人行为等信息也被互联网时时记录,从而产生海量的替代数据,可以作为财务报表等传统数据的有益补充。这些数据都可以被“捕捉”到小微企业档案之中,成为反映小微企业经营情况的有效信息。商业银行可以基于这些数据,通过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批量化、自动化地追踪、分析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将传统上对财务报表的单一审查转变为对商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等大数据的综合审查,以破解小微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解决因为难以取得信任而出现的“放贷难”问题,并且可以对每笔贷款实现精准定价。此外,在满足数据合规使用及隐私保护的前提下,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基于相对健全的数据基础和技术能力,通过构建多维度模型算法,穿透小微企业应收账款、存货或预付账款等底层资产,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虚假破产、恶意逃废债等道德风险。
三是从人工到机器,破解规模不经济难题。在线上化、数据化的基础上,金融机构可以进一步借助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探索形成标准化、批量化、规模化、机器化、智能化的小微企业信贷服务模式,可以有效解决传统信贷模式存在的严重依赖人工处理、程序复杂、成本高、效率低以及操作风险大等问题。在贷前调查环节,金融机构可以综合运用传统意义上的财务报表数据和基于互联网产生的大量替代数据,结合人脸识别、身份认证、图计算、自然语言处理等数字技术,对小微企业经营情况、资信状况相关的资料和数据等进行批量分析、审查和传递。在贷中审查环节,金融机构基于贷前调查的结果,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对小微企业的贷款申请进行全线上化、机器化审贷处理。对于审核通过的小微企业,金融机构可以进一步借助电子合同、电子签章、数字账簿等技术手段,实现全线上化放贷处理,款项自动批量发放。在贷后管理环节,金融机构还可以借助大数据风控等技术,对小微企业的风险进行实时跟踪和精准防控。通过从人工到机器的转换,采用标准化、批量化、智能化作业,金融机构可以解决小微企业贷款规模不经济难题,真正实现金融“活水”对小微企业的精准滴灌。
四是通过降成增效和精准风控,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回报”不匹配难题。通过有效运用金融科技手段,金融机构可以对小微企业的放贷流程进行智能化改造,总体上既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也可以管控风险,降低损失。一方面,基于开放、共享的多维度大数据和可重复使用的业务操作能力,金融机构可以推动审贷与放贷流程实现自动化、智能化,以机器来替代人工,对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综合研判,不仅可以降低小微企业信贷审批的边际成本,而且可以大幅提高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办理效率;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可通过多维度收集小微企业的业务场景数据,借助智能风控等技术推动贷后管理实现实时化、智能化,突破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现有的风险管理瓶颈,有效而精准地管控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风险。因此,通过数字化技术,金融既可以实现降本增效,也可以实现精准风控,从而缓解金融机构在发放小微企业贷款时面临的“高成本、高风险”问题,有可能使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与回报实现匹配,进而拓宽金融机构信贷业务的发展空间。
尽管数字化转型为金融机构破解小微企业贷款难题找到了一条出路,但是,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并不能一蹴而就。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金融机构在基因、数据、技术、制度、经济等五个方面面临着不小的挑战,需要应对。
第一,基因上的挑战:业务须重构。伴随数字化革命推动企业生产模式和居民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以用户为中心”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典型特征,构建更加简洁、易用、高效的客户服务平台是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关键。金融机构应顺势而为,遵循互联网精神,用互联网思维培养数字基因,真正洞悉用户行为和需求,从用户角度出发,重新构建符合数字化发展要求的金融业务底层逻辑,按底层逻辑来架构银行战略、组织架构、业务流程,才能让科技投入、技术人员真正用在“刀刃上”。
第二,数据上的挑战:使用非中性。数据是对信息的记录。与劳动力、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相比,数据具有无限复制、使用非排他、非竞争和利用无损耗等特点。当前,在人工智能三支柱中,算力在提升,算法在进步,然而,数据的“能量”还没有得以充分释放。一方面,数据处理行为的主体是多元的,包括数据处理主体和数据记录信息涉及的主体。在数字化过程中,数据被过度采集、非法共享、随意滥用、非法交易等现象层出不穷。另一方面,数据使用涉及的利益主体也是多元的,包括科技平台公司、平台用户、数据服务商、数据使用者等,部分主体缺乏隐私保护意识,存在数据管理不严、风控机制不强等问题。近年来,尽管我国已经制定了《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征信业务管理办法》等涉及数据使用方面的法律法规,但是对数据权属界定、数据利益分配机制、数据产权保护等还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数据使用过程依然存在隐私侵犯、各利益相关方责权利不对等、数据滥用、非法交易等乱象,加大了数据使用的成本和挑战。
第三,技术上的挑战:成熟度不够。纵观全球市场,人工智能、云计算等诸多数字技术还在不断更新迭代和完善之中,部分技术还不够成熟。技术成熟度的不足将严重影响客户体验,为此,金融机构被迫不断地更新软硬件或经常给信息系统打补丁,这不仅会增加技术使用风险,而且也会加大技术使用成本。长期以来,我国金融机构对数字技术的使用和研发始终处于跟随状态,比如商业银行的核心信息技术(IT)系统,基本上都来自于国外大型技术公司。在逆全球化和国际大脱钩的特殊阶段,我国金融机构在核心IT系统等技术使用方面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近年来,在核心IT系统的国产化替代方面,我国金融机构做了很多努力,但是,与国际头部技术公司相比,国内技术公司提供的替代技术在效能、效率和可靠性等方面还存在极大差距,不仅技术成熟度不够,而且部分技术还存在空白,国产化替代之路挑战重重。
第四,制度上的挑战:法律待完善。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数字信贷领域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潜在风险,如数据滥用、隐私侵犯、金融消费者权益受损、歧视定价、平台垄断等。为了保证数据安全、保护个人隐私、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防止出现不当竞争和垄断行为等,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等。上述法律法规颁布实施,无疑对数字信贷业务规范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在数字经济浪潮下,数据成为最重要生产要素,要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场景优势,就需要进一步夯实法律制度基础,在明确产权、隐私保护、合规审查等方面建立起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安全保护机制。同时,数据本身无价值,而在使用中才有价值,因此,需要处理好促进发展和规范监管之间的关系,避免对数据使用规制过重,从而阻碍数据顺畅流转,增加数据交易成本。
第五,经济上的挑战:转型成本高。在推进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金融机构需要在技术上进行长期的、持续的重投入,如硬件设施、系统开发与运维以及科技人员队伍建设等,固定成本很高,要经历一个成本大幅增加的“转换期”,如图2所示。这无疑给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带来了经济上的挑战。不同金融机构的经营规模和经济实力差别较大,相应地,数字化转型路径也不尽相同。大中型金融机构在资金、人才、能力方面较强,可以选择自建模式推进数字化转型,并大概率可以跨越“转换期”。 中小金融机构受限于业务规模和资金实力,自建模式难度极高,很难度过“转换期”,应该选择外包模式推进数字化转型。一旦成功跨越“转换期”,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业务规模和效率将大幅度提高,边际成本将大幅降低,甚至趋于零,数字化转型将带来成本的极大节约。
图2 数字化转型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