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溢
艺术的形式与内容是相互依托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并且两者的主次地位不断转变。只重形式会让艺术品显得片面单薄,只重内容会让艺术品沉闷疏离。艺术的形式是其内容的外化表现,艺术的形式最先传达给观众,恰到好处的艺术语言吸引观众阅读艺术品的兴趣,内容借助形式“站”出来;艺术内容为形式提供内涵支持,使形式不片面单薄,让艺术品更有生命力。将此干系放在时间空间领域纵横来看,在分歧阶段,形式与内容的主次关系是不同的。从艺术创作到艺术展示的过程中,艺术的形式与内容的主次地位不断转变,互为支撑。
以作者角度,在艺术家创作艺术品时,最先是受到了某种触动,受感性冲动影响,本能性地想要表达出来,然后以该触动的直观感受为基础,以内容为重点,进行思考和研究。在积累到一定情感和深入了解触动自己的事件后,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借助一定的手段传达出来,或绘画或写作或歌唱或舞蹈又或是雕塑等等,艺术手法不受限制。
在创作中期,理性冲动逐渐压过感性冲动,选择最适合的艺术语言进行表现,再在该艺术门类中选择适合的技法进行外化展示。最后再给作品取一个最能表现核心内容的标题。艺术创作的过程是作者将某特殊的情感从心中唤醒再以自己独特的个人经历为影响条件加以影响,最后转换出来,展示给观众的过程。此时作者逐渐将自己的视线从表达自我转向观众的感知,形式的选择更胜于丰富的内容。
以观者角度,观众在阅读艺术品时必定是先被艺术品的外在形态所吸引,艺术品引起了观众的阅读兴趣,观众阅读艺术品后进一步了解艺术品的内容,并且通过阅读艺术品的形式和内容产生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情感。这时重心由形式到内容转换。正如《艺术概论》一书中,彭吉象先生所说“在艺术鉴赏活动中,人们的审美感受又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表层向深层、由感性到理性、由外观到内蕴逐渐发展深化的。在艺术观赏时,只有到了审美升华阶段,才会更加一体。”
无论作品的重心是在内容还是形式上,作为艺术品而言,关键是要有作品的灵魂,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痛点”。没有“痛点”则难以在观众达到对作品视觉满足后引起对作品深度的思考。所以在作品创作时作者的思考由“内容——形式”作为一个思考周期,在作品创作中会经历无数次循环,不断深入,直到该作品的内容和形式都恰到好处才算完成作品。作者的思考周期循环次数主要与其自身的知识储备,思考时间,个人经历等因素有关,受影响因素大多来自作者自身。
观者的思考也是不断循环的,其思考方向和作者恰恰相反,由“形式——内容”作为一个思考周期,但是观者思考周期的循环次数受其自身和作品的共鸣度影响,共鸣度高,周期循环次数多,共鸣度低,循环次数少。受影响因素不仅与自身有关,也与其所观看的作品有关。
从作者的角度来分析艺术形式与艺术内容的主次关系转换。这里以我个人创作的思维过程为例,曾经到重庆大足石刻收集素材,先从自己感兴趣的地方一点点开始思考。从内容开始,我看到石刻经过几百年的沉淀,被自然赋予了独特的“生长性”于是想表达岩石的生长经历。人与自然以岩石为媒介,人将岩石变为石刻,自然再将石刻变为岩石,人与自然交替改变岩石形态,表现人与自然相继争夺主权的过程。
随后深入形式的思考,我最开始想到以大量重叠的亚克力板为媒介,每一层亚克力板代表不同时期的石刻变化,最后一层亚克力板上是原始的岩石形象,随着亚克力板的重叠,岩石的形象逐渐变成石刻的形象;再继续重叠,石刻的形象被侵蚀还原;继续重叠,人类修复石刻。循环往复,最后从这些无数重叠的亚克力板的正面看过去,只有一个隐隐约约的,似石刻似岩石的形象呈现在最靠前的亚克力板上。此时,一个思考周期已经结束,但是作品还不够完善,于是我进入第二个思考周期。
再次进入对内容的思考,我想到以“窥探”为内容。人与自然从来没有面对面过,自然太大,人类太多,只能概念性表现,所以人和自然通过时间在互相窥探,随后进入形式的思考,我以民国老式胶片相机的两端分别作为人类和自然的视角为形式,当人类在拍摄的角度通过民国老式胶片相机观看相机另一端时达成跨时空两端对望的形式。第一次思考周期里出现的亚克力装置将出现在相机的另一端。随后我进入第三个思考周期。
拉康的“凝视”理论和镜像阶段理论中。“拉康坚决主张,言语既不来自自我,也不来自意识,而是来自无意识。语言则来自他者(Other),而不是来自个人,因此,任何将我视为我的话语的主人的观念都是一种幻觉。作为能指的我是一个模棱两可的词语,它既指示言说的主体,也指示陈述的主体。这样的主体于是就在这两个层面上被撕裂了,就在言说那个幻觉的统一体我的言语行为中被分裂了。”
第三次进入思考周期我思考到,除了“你”“我”以外,还有“他/她/它”的存在。那么这个“他/她/它”是谁呢?有时候我们总感觉有人在看着我们,跟着我们,是否真的有人看着我们,跟着我们呢?人类时而认为自己可怜无助,时而认为自己可以主宰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一类类资源被挖掘榨干,一种种动物被“物尽其用”。人类也不过是地球上的一种生命,需要主动去维持与自然微妙的平衡。人类不主动维持平衡,便会有“他者”来维持平衡。生物相处讲究“平衡”,也就是生态平衡,人类必须意识到这一点并且小心翼翼地维护这“微妙的平衡”。人类和自然的关系不仅仅限于互相博弈的状态,不是斗争而是共处。
第三次思考形式的时候,我决定将之前的形式全部抛弃,重新思考艺术表现形式。因为之前的思考仅仅限于人与自然互相“窥探”,互相争夺主权的观点,没有将“微妙平衡”的观点挖掘出来,艺术形式和手法是可以随着思考的深入而随时改变和抛弃的,关键在于作者究竟想说什么,有没有一击即中地说出来。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不能被创作手法限制,比如,如果我用某种艺术手法或材料表现某个艺术作品时绝不单单是因为我只会用这种艺术手法或材料,而是因为这种手法和材料是表达我想法的最好途径。艺术手法和材料只是一种媒介,可以随时被转换和替代。
因为要表现“微妙平衡”的观点,所以“微妙”“平衡”是作品的两个重要关键词,由此想到曾在宋画《秋庭戏婴图》见过的“推枣磨”,将一枚大枣横向去掉一半果肉,枣核与剩余的果肉不可分离,且要保留枣核尖。将枣的 切开面朝上,在底部插入三根约2厘米长的细簸儿,插入位置似等边三角形的三个点,安置在地上。再折取约20厘米长的一段细篾儿,两端分别固定上一枚重量相当的大枣。将长细篾儿的中点放于枣核的尖部,使挑有两颗大枣的细蔑儿平衡在枣尖上。用手拨动长细蔑儿,使其平稳旋转。
由此思考我创作了一个名为《停》的影像作品,时长13秒。印象中的装置是从推枣磨中提取的平衡原理,和在这种情况下的“微妙”现象构成。该装置由两个夹子,一根木棍,一根针构成。将夹子以相同重量和距离夹在木棍两端,并将针立在木棍中心,该装置便能以微妙的平衡旋转起来。旋转时不会非常稳定,木棍看似左右倾斜但不会完全落下。转得太快和太慢都会落下,只有找到平衡点,才能一直旋转。该录像通过剪辑分为三个部分,1.平衡旋转越来越快,极速时黑屏噪音。2.极速旋转几乎崩溃,最后在快要崩溃时黑屏噪音。3.回到最初的平衡旋转。
该作品名为《停》主要侧重表现“微妙平衡”的概念,平衡木偏偏倒倒,却始终在千钧一发的时候黑屏然后恢复平衡,旋转从始至终都没有停下。人类以为每次都能幸免于难,千钧一发然后恢复如初吗?机会不会永远在人类手上,要小心人类会悄无声息地消失,地球会恢复如初。生物相处讲究“平衡”,也就是生态平衡,人类必须意识到这一点并且小心翼翼地维护这“微妙的平衡”。自觉叫“停”人类错误,不要被“第三者”叫“停”。
我在创作过程中以“微妙的平衡”为核心内容,虽然有了很多思考的内容,但是怎么简单明了地表现出来却是大问题,这时不得不考虑表现形式,怎么表现既能充分表达我的思想又能简洁直观,我对作品的表达形式处理偏艺术概念,所以没有选取架上绘画的手法,而采用影像艺术的形式,让观众看见平衡木偏偏倒倒,却始终在千钧一发的时候黑屏然后恢复平衡,旋转从始至终都没有停下中“微妙平衡”的概念。
观众观看的影像是作品的形式,看完后会结合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得出作品表达的内容。我在创作时进行了三次将重心从内容到形式的转变,观众观看时又会进行将重心由形式向内容转换。所以概念上的“内容——形式”和“形式——内容”的完整转换,需要作者和观众共同参与。
但是并非所有艺术都是由内容开始思考,艺术品不是严肃的物品,艺术是灵活生动的。艺术家也可以从有趣的形式而联想到某些内容。比如直接在夏日户外的地上泼一盆水,由水逐渐蒸发的过程联想到时间流逝,由此为灵感进行艺术创作。也可以将“往地上泼水”的事件,和“逐渐蒸发的水”的现象提取,将“水”“地”等物象进行转换,以“水墨”“重叠至几米厚的宣纸”代替,不改变“随温度而蒸发”的随机条件。将“在夏日户外的地上泼一盆水”改变为“在重叠至几米厚的宣纸上反复泼未调匀的水墨”,便可以将日常生活的事件,转换为水墨艺术创作。
艺术创作不是数学公式,不能单单以“内容——形式”或者“形式——内容”来概述,这种表述是对艺术形式与艺术内容的主次关系转换的抽象化概括,但不是全部形式。艺术形式与艺术内容的主次关系转换中还包含许多不确定因素和随机现象。每位作者都有自己独特的创作习惯和思考顺序,但是无论是作者还是观者,最终都会在内容和形式中选择一个角度作为自己的思考方向。无论最开始落脚于形式和内容中哪一个,另一个角度都会紧随其后。
形式和内容互相交替转换,在人们对艺术品的思考中交替出现,二者缺一不可,但是在艺术品创作过程和观看对象变化时,艺术形式与艺术内容的主次关系常常互相转换,交替主次角色。作者在创作作品时常用“内容——形式”的思考模式,而观众在观看作品时常用“形式——内容”的思考模式。概念上的“内容——形式”和“形式——内容”的完整转换,需要作者和观众共同参与。
颂雅风·艺术月刊2022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