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博 张怡雅
《论语》讲了人一生不断提高道德修养的过程,由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其影响后世的许多基本思想和理念,如仁义观,天命观,道德观等,都在这本书中被提出并得到阐发。这本书主要讲了儒家提倡的个人人生境界和道德修养,即一个人如何修身养性,最终成为理想中完美的道德标准——“君子”和“圣人”。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论语·为政》)即讲了人一生不断提高道德修养的过程。
同时,它也提出了儒家的治国思想,即个人内在修养达到一定的标准后,以礼义道德教化来治理国家,达到“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的目标。如“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又如“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孔子提倡的“君子”之道德修养,即个人内在不断修身养性,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同时又追求政治上有所成就,惠及天下所有人的道德行为,后人称之为“内圣外王”。具体有如下几个道德标准:
“仁”是《论语》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词汇,在全书中共出现109次,其中105次是作为一种道德标准,可见孔子对“仁”作为道德观的重视。“仁”主要是讲个人的道德修养,即“忠恕”之道,这也是孔子之道一以贯之的思想。它在积极的方面,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尽己为人谓之忠。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另外,孔子也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忠恕”之道着重强调的是一个人的做人原则,如何推己及人,这也就是“仁”的原则。一个人按“忠恕”之道处事为人,也就是践行了“仁”的原则。同时,再把这种原则贯彻到社会政治生活中,来完成治理国家,平定天下的责任和义务。“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这种思想就体现了在为政过程中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
“仁”在儒家思想中是一种崇高完美的道德标准,孔子多次同弟子讨论“仁”,却并不轻许人以“仁”,可见他对“仁”之推崇与“仁”的标准的难以达到。孔子也说:“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论语·里仁》)另外,《论语》中多次提到“仁”,如“仁者爱人”“仁者安仁”“仁者乐山”等,这些都体现了儒家的道德标准,体现了儒家对个人道德修养的内在要求。
在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社会的基础上,儒家把“孝”提到了“仁之本”的高度: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孝悌”的观念在儒家学说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并且在以后的封建社会中被提到了无与伦比的高度,其渊源就是,儒家以“孝”来唤起人们内心对祖先父母的感情,“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又进而将之上升到社会政治生活中,来维护社会的正常伦理秩序。
因此,儒家所提倡的“孝”,并不仅仅是君子个人的道德修养,而是作为一种家庭伦理,是进而在社会政治活动中“事君”的基础。孔子希望以“孝道”来提高人们的伦理道德修养,并借此重新恢复西周时的宗法制,建立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友爱的新的伦理制度。
在君子应有的个人修养中,孔子还十分注重培养人的“弘毅”精神。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这些积极进取,临危不惧,迎难而上,坚持自我操守的精神,鲜明体现了儒家以天下为己任,不以个人安危为念,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强毅刚正之气。所以孔子对自己有强大的自信,当他在匡地被拘囚时,曾说:“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仪封人也认为,“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论语·八佾》)把他看作唤醒大众的警钟。
孔子所处的时代,正是“礼崩乐坏”的春秋末期,他看到当时的现实状况,提出以“礼”来恢复过去的制度和礼仪。孔子所说的“礼”,既包括个人的道德修养,他认为“不知礼,无以立也”(《论语·尧曰》),主张“立于礼”(《论语·泰伯》)。这里的“礼”,即是个人的礼仪举止和道德修养。另外,孔子还积极主张恢复周朝的礼仪制度,使混乱的社会秩序重新归于整齐有序。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对周礼极力赞美,主张建立在周礼基础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的一整套上下等级制度严明的礼制。
在政治活动中,他主张“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君臣之间应以“礼”来建立彼此行为规范的秩序。在祭祀活动中,孔子也很重视“礼”,如“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论语·八佾》)即使是对名存实亡的礼仪制度,也看重其形式,重视其象征意义。所以孔子才对季氏“八佾舞于庭”感到十分气愤,认为“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
《论语》一书,主要通过孔子对其弟子的教导,讲了人如何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成为有德的“君子”,并进而参与社会政治活动,实现“兼济天下”的政治主张,从而达到“内圣外王”的理想标准。
儒家的大部分理论主张,都可经由孔子的思想得以体现,但《论语》的语录体体裁,使它难以最终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而当时混乱的社会状况,以及孔子思想的过于道德化、理想化,都使孔子的政治主张没有成为现实。儒家思想最后成为主宰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的正统思想,是通过后世一代代的思想家、理论家对其不断改造、完善来实现的,是一个渐渐被确立的过程。
董仲舒是儒家思想发展历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他在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统一全国思想的活动中起了重要作用。董仲舒所处的时代背景,正是汉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过程,当时思想上也迫切需要“大一统”,统一各种理论观念以适应社会政治的需要。董仲舒结合各家思想,对儒家学说加以系统化、理论化的改造,使其适合刚刚确立的封建统治的需要,最终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唯一正统思想。
董仲舒的基本思想体系来源于儒家,他的各项学说都可以从《春秋》中找到根据,他对《春秋》的解释使他写出了自己的理论巨著《春秋繁露》。他把儒家的社会政治观与战国时阴阳家的观点结合在一起,又加以辩证法思想,形成了自己论证社会秩序的一套理论。如之前儒家认为,君臣、父子、夫妇三种关系是家庭和社会伦理关系中最为重要的三种,即“三纲”,而董仲舒却把它配以阴阳,他认为,“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与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春秋繁露·基义》)“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儒家所尊奉的基本道德原则,董仲舒则把“五常”和“五行”联系起来,仁和木、东方联系起来,义和金、西方联系起来,礼与火和南方联系起来,智与水和北方联系起来,信与土联系并居中。这就进一步增强了儒家学说及道德观念的实践性、生活性和经世致用性,形成了一套“天人感应”的固定理论体系,也为儒家学说进一步适应封建正统的统治需要提供了理论基础,开始形成完整的体系。
董仲舒还把儒家的天命观改造为人与天的密切联系,认为君权是由“天”授予的,皇帝是上天之子,因此帝王为政不符合天道,不行仁政,必然招致天怒,如日食、月食、水灾、旱灾、地震等。董仲舒的理论,把帝王之权与“天”相联系,使之至高无上,适应了汉朝建立后需要为自己的统治寻找合法依据的现实。他的“天人感应”说,把自然现象和人事中的道德伦常联系在一起,有一套固定的理论体系,符合思想上的“大一统”,使统治者更适宜驾驭臣民。此后,儒家思想正式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董仲舒成为对它进行改造的第一位思想理论家。
到了宋代,经历长时间的发展,儒家思想已稳居正统地位,从各方面深入上上下下人们的内心深处。为了进一步适应和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南宋时的儒学家朱熹又进一步把它发展为“理学”,此后确立了不可动摇的统治地位,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唯一正统思想。朱熹把“理学”阐述得十分明晰,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朱熹把儒家的天命观进一步发展成“理”,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其内在之“理”,在具体事物存在之前,事物的理便已存在,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理”在“气”之先;“理”是事物运行的基本规律,也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另外,理是常存不变的,即“天不变道亦不变”。儒家的伦理道德,三纲五常则成为人们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之理。
而国家作为一个具体存在的事物,也必须有它内在的理,这个理就是从前圣王教导和推行的为政之道。这不是由人主观制定的,它是常存的,无论外界如何变化,理是永恒存在的。统治者治理国家时必须按照它内在的理来进行,遵守天道规则,在社会日常运行秩序中,则把三纲五常作为人们必须遵守的基本社会准则。社会成员需要按照这唯一的“天理”来行事,处理好各种社会人际关系,才能维护社会的和谐。这就是“定分”,即严格固守社会等级制度,社会秩序和社会规范,每个社会成员都要遵守社会道德,接受并坚守自己的社会角色,不可逾越。
在社会道德规范上,朱熹还提出了“道心”和“人心”,道心是出于天理的善心,即儒家所要求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人心则是源于人的各种物质和生理欲望的人欲需求。他要求做人必须要用道心战胜人心,节制自己过度的欲望需求,不被外界的各种物质诱惑所迷,才能成为道德高尚的仁人君子,进而才能维持社会的和谐。
朱熹的学说,为当时已经发展成熟的封建正统观念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和支撑。它把理看作世间一切行为的准则,人们必须依据理来行事,而在现实世界中,封建国家政权便是理的代表,它可以永世长存,并要求人们压制自己的个性,按符合统治者利益的理来行事,这当然十分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因此被作为封建正统思想确立下来。
总之,在《论语》中,儒家的基本道德观念已被提出,但还没有最后形成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孔子更多关注的是一个人如何完善自己的人格修养,达到理想中完美的“君子”的道德标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由于当时混乱的社会状况,儒家思想也并非唯一的思想学派,并没有在思想界取得统治地位。后来随着封建社会的确立并发展成熟,它不断被以后的思想家改造并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由于它适应了封建政权“大一统”的理论和建立伦理统治秩序的需要,最终被作为唯一的正统思想确立下来。这是一个经过后世儒学学者的不断努力,被不断继承和发展的漫长过程。
颂雅风·艺术月刊2022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