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妮 林雨斓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作的悼亡词。该词表现了作者对亡妻绵绵不尽的思念,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把对亡妻的思念体现出来。再结合著名作曲家敖昌群先生的谱曲,使该词蕴藏的情感栩栩再现,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感染力,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作。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发现此首作品相关的文学史料相对丰富,但针对这首作品的音乐特征分析及演唱分析的文章较少。本论文主要围绕古诗词艺术歌曲《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诗词、音乐特征、演唱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词作者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北宋豪放词风的开创者这一,宋代诗词最高成就的代表之一。他为人率真,喜好交友,豁达开朗。他的作品极富创作力,从他的笔下,能深刻地感受到他的多面性与丰富的情感。
苏轼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王弗聪明沉静,知书达理,每当苏轼读书时,她都陪伴在侧,是苏轼生活和事业上的灵魂伴侣,二人恩爱情深。可惜天命无常,王弗二十七岁时就去世了,这对苏轼来说是很大的打击。在写这首词时,亡妻已去世十年,十年来苏轼历经奔波,他不敢思念,但更多的是不能承受思念之苦,不敢去触及思念的弦,心中的沉痛都是不言而喻的。
该词是苏轼为了悼念亡妻而创作的一首悼亡词,苏轼一生共作有三首悼亡词,而这首词是苏轼所写的第一首悼亡词,词中所体现的人文情怀深切,情感真挚。这首悼亡词历来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很高,堪称千古第一悼亡词。
诗词原文: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诗词注释: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相忘。在那千里之外那座遥远的孤坟啊,竟无处向你倾诉满腹的悲凉。纵然夫妻相逢你也认不出我,现在的我已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我已不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自己。这些年的痛楚只想与你倾诉,可又不愿被你认出,让你看到双鬓斑白的我定会心痛。昨夜我做了一个梦,梦中我再次回到了故乡,回到那个当年我们一起生活充满美好的地方,看见你坐在小窗前打扮梳妆。你我二人默默相对惨然无语,只有洒下千行热泪。料想得到我当年想她的地方,就在明月的夜晚,矮松的山冈。
敖昌群,男,汉族,四川成都人,著名作曲家、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原四川省文联副主席,四川省音协名誉主席 ,四川音乐学院第五任院长。从事音乐创作50余载,创作了大量不同风格和体裁的作品,作品涉及声乐独唱曲、交响乐、管弦乐、室内乐、交响合唱等多种体裁。在他的歌曲创作中,包括少儿作品,如《妈妈格桑拉》,有广为传唱的中国艺术歌曲《我爱你,中华》,还有钢琴组曲《童年》,管弦乐《康巴音诗》,还有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青玉案·元夕》等。
该作品为并列单二部曲式,整首作品运用了C羽六声调式加变宫。全曲共47小节,前奏5小节,间奏4小节,尾声6小节,歌曲整体的节奏紧凑。虽上阙与下阙的旋律基本上一致,但下阕节奏比上阙稍快形成对比,并运用了重复的艺术处理方法,更能渲染出作者对亡妻的思念。
作曲家通过对词韵的深入挖掘和理解,将这种词韵美灵活地与当代音乐创作手法相结合,使之既不失古诗词的古韵,同时又符合当代人们的音乐审美。该作品采用曲从文的方式,即先由词作者写好后,再由曲作者谱曲。这首词中苏轼一反惯常的豪迈奔放,尽显婉约静淡的行文风格。从词的结构上来看,该词摆脱了人们通常的写作习惯,运用错落有致的结构,使该词扣人心弦,呈现独特的韵味之美。由现实到梦境再回现实的错落层次结构进行写作,该词丰富细腻的情感,将绵绵不尽的思念表达得淋漓尽致。上阙写实,下阕记梦,后三句又写回现实,进行感慨,突出衬托出对亡妻的思念,加深本词悲伤的基调。
苏轼生活在歌诗合乐的时代,他精通音律,该词整首采用江阳辙的韵脚,词调是着意于音韵的调整,在格式上也很严谨规整。这首词上下篇均为三十五字,八句,四仄韵。 如“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里面的“茫”“量”“忘”为平声,用现代汉语应读成第二声。要求演唱者运用长叹的语气,要像在思考人生和回味人生时发出感叹的语气一般,做到演唱如说话一般自然真切,酝酿出诗词朗诵与歌曲演唱相结合的韵味美。
良好的气息运用是歌唱动力的来源。在一首歌曲的演唱中,首先要讲究气息的运用,以气带声,以情带声。古诗词艺术歌曲《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整体音域不宽,但是对于演唱者气息的控制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如“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话凄凉”在演唱时加入哭腔,充分调动情绪,要求演唱者控制住气息,使哭腔的运用与气息运用相结合。重复“话凄凉”时,可加入更多哭腔的运用,营造出一种步履踉跄的意境,第一个“话”时多加入一些哭腔的运用,有从高处突然落下低处的感觉。“纵使相逢应不识”这一句音较高,一定要注意气息的灵活运用,音色不宜太过尖锐,保持气息的支持,高音由强渐弱来演唱,做渐弱处理。结尾的“短松岗”,用声断气不断的方式呈现,营造出一字一顿的呜咽哽咽之感,气息要一直保持住,做渐弱收尾。
该作品作为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要求咬字清晰,做到“字正腔圆”。不要将字头咬死,这样更容易让声音在腔体里走动。
如:开头的“十年”二字,要求吐字干净,加一些语气处理。该作品作为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要求吐音圆润,收音准确,做到“归韵收音”。如“茫”“霜”“岗”,咬住字头,嘴巴应充分放松,使气息往外送出,不可咬死。如“妆”“乡 ”“凉”是句子的尾音,演唱时应注意收音准确、快速,不能过于缓慢而影响节奏的准确。在演唱这首作品时,不可忽视语言发音的重要性。要做到句子自然、连贯的连接与咬字归韵的准确,要注意语气的一气呵成,不要在整句中随意断句,要符合句子的需要及情感的需要。
该作品采用第一人称写作,因此演唱时应该采用第一人称,身临其境地去表现作品。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我强忍着对你的思念,可是我终究还是难以忘怀,十年的时间里,多数人对逝者仅剩下模糊的记忆,可是你的样子还是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让我无时无刻不去思念。看似矛盾的对话,却彰显出作者最为真实的内心世界,在演唱时要有一种回首往事的感慨和遗憾,唱“十年”二字,注意语气处理,用吟诵的感觉去歌唱。演唱时突出“十年”和“两”字,把苏轼对亡妻深深的情思描绘出来,虽然两人已是阴阳两隔,但他却还在思念、牵挂着对方。“不思量”和“自难忘”表现出了作者对亡妻的感情从不需思考,早已刻骨铭心。演唱的重音应放在“十年”和“难”上,更能表达出作者对亡妻的思念。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话凄凉,话凄凉。”在那千里之外那座遥远的孤坟啊,竟无处向你倾诉满腹的悲凉。我想与亡妻倾诉,可是她的孤坟却在千里之外,我们距离千里,阴阳两隔,可能注定此生再也不能跟你倾诉我满腹的悲凉。表现了作者思念亡妻,可亡妻的孤坟却在千里之外的那种无助与凄凉。在演唱时可适当加入一些哭腔,充分调动情绪,更加烘托出凄凉与凄美的画面。重复“话凄凉”时,注意重拍,强调“凄凉”二字,情感上的推进也要逐渐到达顶峰。
“纵使相逢应不识。”纵然我们能够有缘相见,你应该也难以认出我,我已经饱经沧桑、两鬓斑白。表达出了苏轼想与妻子相见,但又害怕妻子看见双鬓斑白的自己,他清楚地知道此生与亡妻不可能再相见,但又用不可能的假设来安慰自己,内心的那种纠结和无奈。这是全曲第一个情感的高潮,音乐的高音推至G,并且音乐走向是从F、G向上推进的,所以高音的处理应用强弱对比的方法。保持气息的稳定,高音先渐强,再运用高位置的声音,控制住气息的稳定,音量上做渐弱处理。
“尘满面,鬓如霜。”上阕结束,即将入梦,此时的苏轼似已进入半梦半醒之间:“若我们再次重逢,我的妻子,你是否还认得出已满面风霜的我?”这一句似在问他人,又似在问自己,演唱时要有似问似答、喃喃自语之感。演唱时要唱出呜咽的感觉,体会到真正的痛苦不是 嚎啕大哭,而是想哭又哭不出的哽咽。“霜”字可做加重处理,强调字头,表现出想哭却哭不出的哽咽。间奏渐收,下阕记梦: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作者即将进入梦境,梦中他再次回到了故乡,回到那个当年他们一起生活充满美好的地方,恍惚之间,他看见亡妻正坐在小窗前打扮梳妆。在刚进入演唱时,力度较弱,营造出一种梦境缥缈,虚空的感觉,感觉到自己在恍惚之间进入梦境,在梦中与妻子重逢。并且演唱时的速度应稍快,表现出苏轼将与妻子再度重逢时内心中的迫切,营造出一种浪漫、虚无、缥缈的梦境。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千言万语化为无语,只剩下流不完的热泪。这里的情绪逐渐激动,要表达出一种相逢时的激动之情,一时间太多的话想说却又说不出的欲言又止。“料得年年肠断处”是下阕的高潮,此处的高音应用高位置弱声演唱,时值可自由延长,将悲伤氛围渲染得更加浓厚,将苏轼内心积压的痛苦、心碎倾泻而出。
“明月夜,短松岗,明月夜,短松岗”。料想得到我当年想她的地方,就在明月的夜晚,矮松的山冈。两次重复,表现出了作者仍在回味梦境中的美好,仍在遐想与妻子在一起生活的时光,想着妻子在小窗的梳妆台前梳妆的样子。突然梦境幻灭,回到现实中,感受到了自己处境的凄苦,在现实处境和梦境幻灭后的清冷孤寂。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演唱优秀的古诗词艺术歌曲,是陶冶和提高文学修养的必经之路。这首被誉为中国千古悼亡词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作为一名学习民族声乐演唱的学生,除了学习歌唱技巧外,应该更加注重文学修养的提高。笔者希望通过研究和分析该作品,可以提高自身理解作品和演唱的能力,让我国的传统文化可以受到更多学者的广泛关注。
颂雅风·艺术月刊2022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