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青青,李玉兰
(1.重庆工商大学 经济学院,重庆 400067;2.重庆大学 图书馆,重庆 400044)
信息素养是人们利用丰富的信息源和信息工具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在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是信息社会中信息制造和利用的主要群体,良好的信息素养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之一,而信息素养教育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颁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加强学生信息素养培育。因此,有目的、有策略地加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是信息化社会发展对高校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的基本要求。注重和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和关注热点。
适应大数据时代信息社会发展新要求,作为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主阵地,高校图书馆基于新理念新模式提供高质量的信息素养教育成为必然趋势,将信息素养教育嵌入专业课程教学成为一种全新的信息素养服务模式。计量经济学是一门以经济理论和数据事实为依据,运用数学、统计学方法,研究经济数量关系和规律的经济学专业课程,是培养经济学专业人才的核心课程。将信息素养教育嵌入计量经济学课程中,探讨构建信息素养嵌入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创新实践教学新范式,目的是在传授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技能,以实现学生专业知识和信息能力的同步提升。嵌入式创新实践教学活动范式,对推动信息素养嵌入专业课程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推广价值。
“嵌入式”概念最早由人类学家波兰尼提出。随着嵌入式理论范式研究的深入,这一概念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近年来,嵌入式理论受到图书馆学、情报学界的关注和重视,并被用于分析和阐释泛在知识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的拓展与创新、信息素养教育模式转型等方面的问题。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是对传统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创新与拓展,最早起源于美国韦恩州立大学图书馆嵌入学生课堂的特色教学实验。根据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的界定,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注重将信息素养教育内容与专业课程及通识课程的教学有机对接融合,突出信息检索、信息知识获取及信息伦理等综合信息素养能力测评与专业课程测评的同步考核,强化信息素养能力和专业课程知识的教学“双目标”任务。ACRL制定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中强调了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课程整合的必要性,认为“信息素养不是附加在学科课程之上,而是融入在课程内容、体系结构与顺序安排之中的,是掌握信息能力的基本要求”。
高校图书馆围绕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的内核与特征、教学研究团队建设、课程整合模式、嵌入式教学方法、在线课程、MOOC应用以及课程可持续性等方面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注重文献信息检索和数据库利用,培养学生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伦理等。在嵌入课程设计、嵌入内容、嵌入方法及可持续性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将信息素养嵌入检测技术和科研实践两门课程的教学过程和竞赛中,并以问卷调查形式对服务成效可持续性进行了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四川大学图书馆将嵌入式教学分为3个阶段,对嵌入过程与课程内容的整合和一致性进行了实践探索。香港高校图书馆根据专业课程需要提供量身定制的信息素养培训和讲座,配合专业教师的授课内容设计课堂练习或作业,编制在线课程指南支持学生学习。美国大学图书馆通过构建课程地图,将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课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相结合,提高针对性和课程质量。实践表明,高校图书馆具有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和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能力和动因。通过图书馆员与专业课教师的合作,将信息素养教育嵌入专业课程教学过程是可行和有效的。
当前,我国对于高校以图书馆为主体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嵌入专业课程,还没有出台统一、规范和适用的标准和测评体系,还缺乏从专业课程教学的视角来探讨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实践范式的系统研究。针对不同类型的专业课程,如何具体深入到专业情境之中,将信息素养贯穿于整个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如何通过专业文献检索和利用的训练,促进和强化专业知识的学习,尚需要进行系统的实践和探索。因此,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图书馆员的协同作用,研究探索信息素养教育嵌入专业课程教学的途径和方法,对于进一步规范和推广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创新实践教学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大学生利用信息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将信息素养嵌入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创新实践教育活动,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把专业信息资源的利用作为课程教学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实现学生专业知识和信息能力的同步提升。为实现这一目标,在进行系统设计时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针对性原则。根据专业课程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创新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嵌入方式。在保证计量经济学专业知识教学的基础上,构建补充教学和拓展教学的多维度嵌入模式,丰富和深化课程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深入了解自己学习的专业课程,应用专业知识和文献检索技能,对专业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2)实用性原则。计量经济学专业课程的创新实践教学对象是大学二、三年级学生,此阶段学生一般已经修完了本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和部分专业课程。通过嵌入创新实践教学活动,结合课程教学的主要知识点进行专题文献检索与利用的训练和案例实作。激发学生学习、研究的热情和兴趣,从而在面对问题时能积极主动地寻找答案,并知道去哪里,用什么方法。
(3)新颖性原则。嵌入式创新实践教学要注重与时俱进,引导学生结合专业知识学习阅读最新的研究文献,使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研究前沿和热点,包括本学科领域研究的新进展、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等。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坚定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心和勇气。
开展创新实践教学改革,需要在原有课程知识体系中嵌入信息素养内容。通过专业课教师与图书馆学科馆员深入交流沟通和通力合作,针对不同专业制定教学方案,设计可操作的实践路径。同时,结合课程知识点设计创新实践教学的案例实作。本文提出的信息素养嵌入专业课创新实践教学活动的实施方案见表1。
表1 信息素养教育嵌入专业课创新实践教学活动方案
在课程教学开始阶段,嵌入专业信息素养概论。针对课程的专业特征讲授科技文献检索方法,介绍专业数据库(不超过2学时),包括Web of Science、Elsevier ScienceDirect、中国知网、中国经济信息网、CCER经济金融数据库等专业数据库的检索与利用。采用案例教学方法,注重检索方法和技能的实践应用和案例教学。以案例教学方式,指导学生根据信息需求选择恰当的数据库并制定有效的检索策略,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文献检索和数据库使用方法。
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借助翻转课堂、在线课程、微课堂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之外构建多维度、个性化的补充和拓展教学模式。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互动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拓展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例如,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举办“翻转课堂”活动,由专业课教师提出主题词,学生分组进行文献检索,并筛选3~5篇核心文献,最后由图书馆学科馆员和专业教师现场讲评,面对面交流和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图书馆举办的信息素养讲座或竞赛,活动情况记入学生的平时考核成绩。同时,向学生推荐3~5本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业学术期刊,鼓励学生课余浏览和阅读专业研究论文。结合课堂教学内容,选择典型的专业研究论文和综述论文进行讲评。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科研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课程结束前,结合计量经济学课程的主要知识点,采用课程作业或课程设计的形式,指导学生进行专题文献检索和案例实作,进行知识点—专业文献检索—专业文献阅读—专业信息分析—文献综述的实作训练。通过整理、阅读、分析、利用、评估专业文献信息,指导学生学习撰写文献检索报告和文献综述,进而使学生对科研活动和研究论文写作产生兴趣。具体做法是由专业课教师基于课程知识点设定若干主题,学生自主选择一个主题独立进行专题文献的检索、整理和分析,并写出文献检索报告或文献综述。案例实作训练要求在一周内完成,考核成绩计入课程最终成绩。实践表明,案例实作训练提升了大学生文献组织、分析和利用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对学科发展趋势和研究前沿的了解,培养了学生利用专业文献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科研基本功得到训练,为后续毕业论文的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课程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形式收集学生的信息反馈,构建课程活动的闭环,从而对后续课程教学环节提出改进意见,不断提升信息素养教育嵌入专业课创新实践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创新实践教学活动的改革,对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及科研意识的树立具有深远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在创新实践教学活动中的收获主要集中在:(1)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得到提高。通过文献检索和案例实作,学生学会文献检索技能,提高了从专业文献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信息技能和实践能力;(2)对学科前沿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实施创新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专业文献的检索和分析,通过阅读专业文献了解相关学科的研究前沿和研究热点,拓展和深化了专业知识的学习;(3)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参与创新实践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和创新意识的养成,对于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训练科研基本功而言,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实践证明,将信息素养教育嵌入专业课程教学,建构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实践教学活动新模式,体现了专业课教师和图书馆学科馆员的优势互补,师生共同受益。
创新实践教学活动的实施和可持续发展,需要专业课教师和图书馆员通力合作,任课教师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成本。同时,课程的教学改革涉及学校和学院相关教学管理部门,需要得到学校的重视和相关政策措施的支持。学校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障课程改革的可持续发展,激发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的热情,鼓励教师将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相结合。可采取以下措施保障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1)设立课程教改项目。制定入选课程的评审、认定和考核制度,学校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对教学改革成效好的课程进行示范推广;(2)计算教改工作量。尊重教师教学改革的劳动付出,合理计算课程教改的工作增量,可考虑在原有工作量基础上乘以1.5~2倍的系数;(3)建立相关奖励制度。对主持和参与课程教改的教师,在学校评职评优与绩效奖励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等;(4)建立长效组织协同机制。由学校教务管理部门负责协同学院、图书馆等相关单位,组织实施信息素养嵌入专业课程创新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学校整体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实施创新实践教学活动,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利用专业文献和案例实作开展研究型学习,培养学生应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创新实践教学的实施也有利于专业课教师信息素养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图书馆学科馆员和专业文献信息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开展创新实践教学改革,任课教师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成本,需要得到学校政策和项目的扶持。学校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障课程改革的可持续发展,加大力度激励教师开展信息素养嵌入专业课程的创新实践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实践表明,嵌入式创新实践教学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和信息素养的同步提升,实现“双目标”培养。同时也加强了任课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与了解,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科学研究精神,对于提高学校整体的教学水平和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