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璇
走进武汉杨园街道理工大水运社区南区小区,数座新加装的电梯上下运行,居民有序乘梯出入。“加装电梯后,再也不用为爬楼发愁,出门太方便了。”73岁的魏成英买菜回来,脸上挂满笑容。
目前,水运社区已完工电梯18部,正在施工6部,越来越多居民感受到一键“梯”升的幸福。这背后,是听民意、聚民智,党群携手共同缔造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的结果。
水运社区是一个单位型社区,居民大多为武汉理工大学退休教职工,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有2000多人,80岁以上的老人约有400人。加装电梯,是居民由来已久的心愿。
2018年,武昌区实施“助老上楼”惠民工程,南区小区4个单元被纳入加装电梯首批试点。
但是,低層居民普遍反对、费用分摊难协调,加装电梯困难重重。社区便充分发挥退休党员的作用,引导陈定方、魏成英、陈秋芝等一批退休党员成立临时党支部,负责牵头解决加梯难题。
在临时党支部的基础上,每个楼栋3个人为一组,组建党员先锋队,利用晚上休息时间,挨家挨户上门宣传,征集居民意见。
南区小区某栋一楼住户,因为一棵枇杷树强烈反对加装电梯。该住户表示,这棵家门口的枇杷树是母亲生前种下的,不愿移栽。经过党员先锋队的多次劝说,该住户终于松口。如今,这棵枇杷树已移栽至5米外的地方,绿意盎然地见证着居民们实现“电梯梦”。
水运社区副主任祝金萍介绍,社区、临时党支部、党员先锋队形成三级网络,通过优化电梯加装方案和耐心调解,不断化解矛盾,加梯的反对声音逐渐减少。
同时,杨园街道通过“家长里短议事会”,组织街道、社区、学校、居民代表四方共同商议,最后一致同意采纳平层入户和台阶算法分摊费用。
“平层入户,就是在电梯候机平台和居民阳台之间增加一条通道,居民不仅可以直接到家,每户还可增加3平方米左右的空间。”水运社区党委书记陈勇介绍,“费用分摊有基本算法,对于居民有争议的部分,陈教授提出台阶算法,根据每一层需要攀爬的台阶数占总台阶的比例来分摊。”
水运社区在解决加装电梯费用分摊的问题上,充分发挥居民群众智慧,广泛征集费用计算的方案。陈定方教授退休前是武汉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与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博导。他利用自己所长设计出的“台阶算法”在意见征集中脱颖而出,得到街道、社区和居民的认同。
2020年11月底,首批电梯交付使用,60户居民用上了电梯。得知电梯投入使用,家住4楼的沈爹爹,从养老院搬了回来。
“有了电梯,坐着轮椅也能无障碍出行,我每天都下来,在小区里转转,心里别提多高兴!”沈爹爹说。
居民们获得了“上上下下”的幸福,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纷纷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自发参与加装电梯、管理电梯事宜。
“有的关心施工进度,主动去现场监督。有的通过电梯安全管理员考试,成为社区电梯安全员。现在,党员先行,带动居民,大家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共建美好家园。”陈勇说。
眼下,水运社区成立了“加装电梯自治协会”,会长和副会长由居民投票产生,协会成员为楼栋代表。大伙正商量着出台《电梯管理公约》,制作加装电梯流程图,帮助更多居民享受到“直达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