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华,张 阳,田 鸣
(1.河海大学 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0;2.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企业国际化发展),江苏 南京 211100)
自1978年起,中国先后提出改革开放、“引进来”、“走出去”等战略,经历内向国际化、外向国际化尝试并加速融入全球产业链。内向国际化是母国企业通过吸引外商资金、技术等要素,使母国企业在本国内实现与国际市场对接。外向国际化是以母国企业为载体,突破地理界线,通过直接或间接出口、建立海外子公司或办事处、并购、绿地投资等形式参与全球市场。2015年,中国外向国际化规模与内向国际化规模达到相近水平,并趋于稳定,中国进入到双向国际化并重的发展阶段,也表明中国双向国际化格局正式形成。
面对中国双向国际化发展新阶段和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头在外”的传统国际循环路径已难以持续。为稳定中国经济发展,继续深度参与全球产能合作,2020年中国政府提出构建以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内循环强调挖掘国内消费潜力,扩大内需,促进产业升级,实现高水平的供需平衡;外循环强调更深层次参与国际生产与分工,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体现了中国将推动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双向国际化既是“双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联通“双循环”的纽带,国有企业在此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提出,更加拉近了双向国际化的关系。
近年来双向国际化逐步得到研究学者的关注,开始注重两者之间的协同性,但总体上针对内向国际化和外向国际化的研究还是以独立进行为主,忽略了两者间的协同效应。在企业经营实践中,双向国际化并非独立存在,许多企业都同时存在两种国际化行为,并且随着中国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需要,企业双向国际化行为更加日益普遍。当下中国已经进入到两者并重的新阶段,更需要关注两者之间的作用关系。对于国有企业而言,跨国经营始终走在民营企业前列,在双向国际化中扮演着排头兵的角色。但国有企业在经营上存在模式固化、效率低下、创新不足等问题,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时灵活性不够。在国有企业经营弊端显著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国有企业双向国际化发展战略和路径面临重塑和调整的现实要求下,探究国有企业双向国际化的协同效应尤为重要。本文以国有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国有企业双向国际化的协同效应以及“双循环”与双向国际化的内在联系,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国有企业双向国际化由规模式增长向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同发展转变,开启高水平、高质量双向国际化提供参考。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路径与国家融入全球经济的战略规划相呼应,这体现了企业发展与国家战略之间的协同关系。企业国际化发展是渐进决策的过程,中国国有企业国际化历经内向到外向再到两者并重的演化过程。改革开放是中国融入全球经济,开始大范围参与全球贸易的“破冰行动”。但在改革开放前,中国就以国有企业为载体开始通过内向国际化与外商进行合作,尝试参与全球贸易。
自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中国政府通过3次大规模的外商引进直接促进了国有企业的诞生与国际化知识的学习。一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加入以苏联为主的社会主义阵营,得到苏联“156项重点工程”援助;二是20世纪70年代的“43方案”,国家规划引进43亿美元成套技术设备;三是1978年签署了“78协议”,签署对外引进78亿美元成套技术设备协议。这一时期中国受制于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企业国际化主要来自以苏联为主的经济和技术援助,几乎没有企业对外投资。在此背景下,诞生了许多大型国有企业,在政府的引导下,通过内向国际化积累了一定的国际化知识。这一时期的国际化经营规模小、范围窄,一些学者认为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经营。
1978—1996年,是以“引进来”为主的内向国际化规模增长期。这一时期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确定,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孕育并确定了这一时期企业国际化的基本方略——按产业政策吸引外商投资,实施以“市场换技术”的引资战略。“引进来”战略的确定使中国内向国际化规模爆发式增长,外商年投资数由改革开放初期的300个增加至1993年的8.3万个,创历史最高。这一时期对外经济合作权限仍由政府主导,因此企业跨国经营行为仍以国有企业为主。此阶段国有企业也开始通过开展外向国际化探索海外市场,但规模较小。据统计在1979—2000年间,累计只有41.32亿美元的对外投资额,这是中国外向国际化的初步尝试,为后期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国有企业开展外向国际化是在“走出去”战略背景下落实的。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要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鼓励对外投资。2001年,“走出去”战略被写入《第十个五年规划》,正式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同年中国成功加入WTO,开启参与全球贸易新阶段。在此背景下,国有企业作为响应政府宏观战略安排的载体,迎来开展外向国际化的战略机遇期。这一时期内向国际化热度有所下降,投资规模出现小幅下滑,国有企业通过多年的内向国际化,具备了开展外向国际化的经验和能力,开始扩大对外投资规模和行业,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跨国并购、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等多种外向国际化形式。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使国有企业外向国际化迎来加速追赶期。随着内向国际化的持续深化使得“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国有企业在国内的垄断地位和市场份额受到挑战,国有企业只有走出国门才能获得更大发展空间。同时随着全球经济互联性持续加大,国有企业外向国际化成为提升全球范围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这一时期特点就是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2003—2015年,中国对外投资复合增长率达35%,外向国际化与内向国际化差距日渐缩小。
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首超外商直接投资流量,外向国际化规模与内向国际化规模持平,双向国际化进入协同发展新常态。此阶段,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保护主义、逆全球化趋势抬头,以美国为首的部分西方国家加大对中国的技术封锁,贸易战频发,中国企业国际化面临巨大压力。在此形势下,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国有企业再次发挥示范作用,积极响应对国家战略安排,调整发展中心,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形成优势互补,实现双向国际化平稳发展。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中,国有企业承担50%的合作项目,完成70%的合同额,在中国企业国际化总布局中长期发挥先锋作用。
图1 国有企业双向国际化阶段划分
在双向国际化进程中,国有企业始终走在前列,21世纪以来,随着民营企业崛起,挤压了国有企业双向国际化空间,但在规模上,国有企业仍占据半数,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双向国际化对国有企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但内向国际化与外向国际化对国有企业发展既存在协同效应,也存在不同影响机制,如图2所示。
图2 双向国际化对国有企业发展的影响
内向国际化是国有企业最初大规模参与全球贸易的主要方式,对国有企业发展的影响也最久远、最深刻。内向国际化是以外商直接投资国内企业为主要形式,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机制主要存在两种形式。其一,资源引入视角下的协同效应。能够开展国际化的企业大多在创新、管理、市场信息获取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因此内向国际化伴随着优质资源的引入,与国有企业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由于受制于制度环境、创新资源、发展时间等原因,与发达国家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存在较大差距,国有企业在此方面劣势更为明显。因而国内企业试图通过引入外商投资来获取发达国家企业的知识、技术等创新资源,既增强承担创新风险的能力,亦达到提升自身创新绩效的目的,从而提高企业经营水平。此外外商所拥有的全球销售网络极大增强了企业获取全球市场信息能力,通过内向国际化与外商合作,提高本土企业获取信息效率,降低市场波动率,可以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和改善公司治理能力,对企业投资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二,竞争视角下的挤出效应。内向国际化在实现优势资源引入的同时,也必然伴随着强竞争对手的进入。具有强竞争力的外商企业不仅在市场占有上对本土企业产生挤出效应,导致市场份额丧失,在企业研发与创新上也存在挤出效应。这种挤出效应在行业层面和微观层面都存在,这将会动摇国有企业在母国的优势地位,加大国有企业生存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国有企业的危机感,激发企业主动发展。
外向国际化包含了国际化广度(企业海外经营覆盖的范围)和国际化深度(企业针对特定市场资源投入的程度),是企业走出国门以更加主动的方式参与更广、更深层次的全球贸易。外向国际化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对于中国国有企业而言,相对于发达国家,开展外向国际化面临两种东道国选择。因此基于东道国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将外向国际化对国有企业发展的影响机制分为两种形式。其一,比较优势视角下的协同效应。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指出,企业开展国际化需具备所有权(ownership)、内部化(internalization)和区位(location)3种优势。对于发展水平低于中国的东道国企业而言,国有企业利用自身技术、管理等比较优势与东道国企业协同发展,以此赢得东道国市场和资源支持,促进国有企业发展。近年来,中国外向国际化投资区位正在由欧洲、美洲向东南亚和“一带一路”沿线转移,这表明中国与这些地区企业正在发挥更加积极的协同效应。其二,学习视角下的逆向溢出效应。相比较发达国家企业国际化路径,中国国有企业在不具备OLI 3种优势的背景下,也积极进入发达国家,寻求与发达国家的企业合作。通过外向国际化,与发达国家企业实现研发互动、技术合作、成果传递,对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全要素生产率都具有显著的逆向溢出效应。而企业吸收能力的强弱则影响着逆向溢出效果的发挥程度,进而影响国有企业经营绩效。
双向国际化之间同样存在两种作用机制:其一,内向国际化对外向国际化的促进作用。对于新兴经济体而言,内向国际化是外向国际化起点,影响并决定外向国际化的成功。李磊等利用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证明了内向国际化对外向国际化的显著促进作用。其原因主要包括内向国际化能够降低海外信息不对称程度,可以发挥监督功能,提升治理水平,能够带来高标准的资源投入承诺和经验。对于国有企业而言,由于与政府之间具有强关联性,独立市场地位屡遭质疑,这成为国有企业开展国际化的“先天劣势”。但通过与外商开展内向国际化合作,能够有效降低各东道国将企业视为“政治组织”的可能性,从而增强企业开展国际化的合法性,并且对于外商母国,这种合法性的增强效应会更加显著,从而达到对外向国际化的促进作用。其二,双向国际化之间的协同作用。外向国际化能够提高企业技术追赶绩效,而内向国际化在此过程中具有积极作用。李琛等以省级层面数据对双向国际化的协同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双向国际化的协同效应通过技术优势培育和产业转型优化进行实现,协同效应对出口竞争力的提升具有显著影响。李勃昕等的研究结论也支持了此观点,他认为双向国际化存在显著的交互创新溢出,LUO等验证了内向国际化和外向国际化的双向流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李琛、李勃昕和LUO都指出了双向国际化协同效应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际化形成了“两头在外”国际大循环为主的发展格局,如今中国与发达经济体的关系由互补合作为主向互补与竞争合作并存转变,催生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提出。“双循环”强调一是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稳定并把控国内产业链、供应链;二是进一步挖掘国内消费潜力和推进供给侧改革,实现高水平的供需平衡;三是要推动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和更深层次参与国际生产与分工。双向国际化既是“双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联接“双循环”的纽带。伴随着中国与世界经济关系的转变和发展格局的调整,将对与国家战略具有高度依存性的国有企业双向国际化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践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双循环”将改变“两头在外”的旧格局,国内市场进一步打开,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供需水平进一步提高,这对于在国内市场趋于饱和的国有企业而言,将迎来扩大市场份额的机会。中国巨大市场规模也将对各国外商产生虹吸效应,而在国内具有更强合法性优势和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成为外商合作的重要目标。此外“双循环”注重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这为在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的外商提供了发挥优势的平台。并且随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自主性不断增强,也增强了对外商的吸引作用。自“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出以来,对内向国际化起到了明显的助推作用,在全球国际化贸易大幅下降的情况下,中国实现了逆势增长。根据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1—8月,中国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22.3%,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增长30.2%。
“内循环”是“双循环”的主体,“外循环”是“双循环”的重要支撑。随着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强,中国正在由“外循环”为主向“内循环”为主转变,这并不意味着要轻视或者放弃外循环,虽然近年来逆全球化趋势有所加强,但长远来看全球经济的超互联性和全球化仍是大势所趋。在以往的外向国际化中,中国企业充当了代加工的角色,处在产业链低端,虽然中国的外向国际化规模居于世界前列,但企业的外向国际化行为非但没有取得充分的经济效益,反而降低了企业利润率。国有企业的外向国际化大多集中于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运输领域,投资回报期较长且可持续性收益不够,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强的现状下,势必增加国有企业开展外向国际化的难度。“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提出,进一步提升企业国际化的战略高度,对于国有企业而言,能够响应国家战略安排,顺势而为,必将增强企业开展外向国际化的信心。近年来中国相继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成立亚投行、签署RCEP等,不断拓宽外部空间,稳定外部环境,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互为支撑,助力企业参与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全球贸易。“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2020年对外投资同样实现逆势上涨,同比增长12.3%,跃居世界第一。
“双循环”虽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但是“内循环”与“外循环”互为促进关系,这也反映出当下中国仍要把握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新发展格局表明中国进入了高水平改革开放新阶段,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是双向的,对于企业而言,也要实现双向国际化发展并重。从国家战略上讲,中国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提出了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发展战略,但在企业实践中,仍未真正实现两者并重。当下全球双向国际化都面临极大压力,OECD指出2020年全球共推出近18 000项干扰全球贸易的措施,是前两年的1.5倍以上,这表明各国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的意愿正在下降。新发展格局下,国有企业应将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联系起来,以“内循环”为跳板,通过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引力吸引外商优势资源进入,与国有企业合作共同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以此增加国有企业开展外向国际化的底气和能力,拓宽国有企业外向国际化的业务领域,提高产业链层级,用“内循环”化解“外循环”的不确定性,用“外循环”打造国有企业全球影响力,增强对“内循环”的引力作用,强化双向国际化的互动关系与协同发展,推动中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
根据当前国有企业国际化经营所处阶段和面临的关键问题,结合中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战略部署,建议通过“四个协同”强化国有企业双向国际化互动关系与更高层面协同效应的发挥。
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区)是由主权国家或地区在境内规划出特定地理范围,本国及国外货物可以自由出入,其本质是由海关施行特殊监管政策的区域。该区域具备货物的仓储、贸易、装配、制造、加工、金融等功能,成为各国政府开拓对外经济的一种重要手段。自贸区可以通过外国货物免税进口,吸引外资设厂,发展出口加工企业,允许和鼓励外资设立大的商业企业、金融机构等,有效降低贸易壁垒、优化资源有效配置,对促进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扩大国家对外开放具有积极意义。截至当前中国共设立21个自贸区,形成了全域协调、陆海统筹的开放态势。2021年上半年,21个自贸区实际使用外资1 008.8亿元,占全国外资比重17%,在助力内向国际化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境外园区是由中资控股企业在境外设立的享受特殊的贸易政策,具有显著的集聚和辐射效应的产业园区。中国已在46个国家建立113个境外园区,其中国家级境外园区20个,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和推动全球产能合作的重要载体。自贸区和境外园区建设都是中国推动高水平开放新局面背景下的战略安排,在环境不确定性增强的情况下,为各国企业提供了抱团发展、规避风险的平台。国有企业作为践行国家战略安排的重要载体,要积极利用好两个平台,以自贸区和境外园区为依托,实现国内外需求对接、信息对接和技术对接。
国有企业因长期受政府主导,对国家战略发展具有高度依赖性,从图1可以看出,国有企业双向国际化路径受国家战略主导,服务于国家战略,其布局、定位以及模式更加倾向长期战略价值的实现。虽然国有企业双向国际化已经取得了较大发展,但长期以战略驱动为主导,更容易增加国有企业的垄断程度,由于缺乏市场竞争,对于国有企业能力提升、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均产生不利影响,这将直接影响国有企业开展双向国际化的质量。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不断释放国有企业自主性,提高国有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程度。因此国有企业在开展双向国际化过程中既要服从国家战略安排,也要注重对市场机会的把握,及时洞察市场动态,了解市场需求,激发国有企业市场行为,提高产品多样性与生产效率,实现国有企业双向国际化由战略驱动向战略与市场驱动并重转变,提高国有企业双向国际化的灵活性。
在短时期逆全球化趋势加强的情况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占据主导地位。随着要素自由流动程度上升,国内国际都将诞生新一阶段的要素聚集。在国内,已逐步形成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中部地区5个要素集聚区,这些具有优势资源和规模市场的区域成为国有企业与外商合作开展内向国际化的重点区域。在国外,中国正在不断谋划、主导、加入区域一体化组织,主要包括亚太经合组织(APEC)、上合组织、“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等。2021年9月,中国又向新西兰提交了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书面信函。中国正在全球范围内谋求并深化区域合作,这些由政府主导的区域合作,安全系数高,成为国有企业开展外向国际化的目标区域,通过在区域范围内站稳脚跟实现区域内合作→区域间合作→全球合作发展,形成产业互补、资金互支、区域互联、技术互享的国有企业双向国际化全球合作生态。
中国双向国际化规模已经居于世界前列并保持稳定,疫情之下,中国高效的防疫措施和强大的经济韧性使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了复工复产,双向国际化规模更是逆势上涨,但长期以来中国双向国际化效益并不理想。尤其对于大多集中于建筑、交通、能源等工程行业的国有企业,资金投入大,投资回报期长,并且许多海外项目具有援助性质,效益甚微。同时在生产制造类行业由于缺少技术优势,大多充当代加工角色,利润大头也被外企所得,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低端位置。“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疏通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互动的堵点,国有企业作为联接内外市场的关键载体,不断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提高生产能力与产品质量,满足国内外市场中高端消费需求,发挥制造优势,提高各类商品国际定价权。同时国有企业要充分利用政府支持,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越性,集中突破受制于西方国家“卡脖子”的关键技术,提高在全球价值链的位置,推动国有企业双向国际化由规模优势向规模和质量并重的目标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