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三维解读

2022-10-22 00:16:01杨越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济南250000
公关世界 2022年16期
关键词:本质命运共同体

文/杨越(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济南 250000)

一、人学维度:人的本质理论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人学基础

1.人的本质理论内涵

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体,“人”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自从人类诞生以来,关于人本质的研究不胜枚举,黑格尔曾指出:个别性,在我们此处所要论述的本质中,有着一般的自我意识的含义,不是随便一个什么个别的意识。因此,在伦理实体,在这种规定下,是现在的实体,是在实际存在着的意识的复多性中实现了的绝对精神。费尔巴哈则认为:真正的存在着,应该是思维着的、爱着的、愿望着的存在物。这些研究都是建立在脱离实际生活,从一种抽象的、先验的视角观察人、总结人的本质,并没有为我们真正揭示出人之为人的特殊所在。马克思在吸取德国古典哲学精华的基础上,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人学问题的思考当中,彻底地回答了人的真正本质。

在人的诞生中,劳动起着根本的决定作用,反应特性是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属性,刺激感应性是低等生物所具有的属性,感觉、心理是高等动物所具有的属性,而意识是只有人才具有的属性,其中劳动是关键因素。正因为劳动是一种在意识支配下的活动,是带有一定的目的性、选择性以及趋利避害性才使人和动物从根本上分离,使人成为万物之灵长,从无机物到有机物再到高等动物最后到人,之前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只是生存,而人的生命活动才可以称为是生活,生活是可以实现从“无”到“有”的,原本不可能的事物在人的努力下可以变为可能,生存只能是从“有”到“有”,之前大自然所有的可以为其他一切物种所利用,但是没有的依旧没有,不可能出现。生存是无奈的,生活是意义的,生存是模拟的,生活是创造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生命活动不同,所以人与动物的本质也就不同,动物只能按照自己的本性适应自然界,自然地理环境、气候特征等决定了动物的生命状态,优越的生存条件则可以大大促进动物的繁衍,恶劣的生存条件则不然,甚至会导致物种灭绝,而人则可以按照任何类的特性改造自然,创造属于自己的人为自然,即使自然条件再恶劣,人类依然可以通过发挥聪明才智变“废”为“宝”,变“坏”为“好”,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就是思维,思维是实现自然变革的必备“武器”。

人的本质具有现实性,并不是空幻的,而是单个人所处的所拥有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单个人本质的揭示,具体到一般的个体,单独的个体,个体的本质是由其所属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的,这也就决定了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使是同一家庭、同一背景、同一社会关系的人,其也是不同的,正是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才造就了不一样人生道路,每个人的人生正是别人与众不同人生的表现,个人的存在和印证都是以他人为基础的,他人的存在也才可以验证自己的存在。

2.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人的本质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世界各国人民在本质上是息息相通的,是荣辱与共的。人的“类”本质: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各国人民要实现永续发展,必须依靠实践,实践是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是人的生命活动,而实践本就是一种社会性的,是一种群体性的活动,为了建设更有利于人类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需要各国人民团结一致,积极发挥自身最大价值,形成不分彼此、齐头并进的结合体。

在“个体”本质上,为了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同样也离不开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人的个体需要才造就了人的“个体”本质。人不光有维持基本生存的需要,还有满足更高需求的需要,人不光有外在的需要,还有人生境界提升的需要,甚至在物质文明早已发达的今天,内心的充实、愉悦也早已占据人类生活的主体,成为人类追求的主要目标。而要想实现内心的真正富足,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美必不可少,或者说这是一项人所享有的基本权利,有人说,人生来孤独,孤独是最高境界,其实不然,无论生理还是心理,人都是来自群体,来自社会,所以得到别人的肯定是人生的莫大财富,但是这项基本权利的获得并不容易,是以人的付出为前提的,是以人的义务的履行为前提的,这也就说明了,人并不是单个的人,独立的人,即使是类似于鲁滨逊那样地与世隔绝的人,也离不开社会,离不开他人,很多科学发现往往是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发现的,也有很多的科学发明往往是一个人灵感的迸发,但是其所需要的生活资料来源于他人,来源于社会,其所运用的语言表达方式也来源于社会,其所创作的作品、所发现的真理、所表达的观点又会以社会性的方式重回社会。人与人、人与社会不可分离,是一个紧密结合的联合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正是对人的“个体”本质的又一次阐述和深化。

二、自然维度: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自然观基础

1.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

首先,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早在人类社会之前,自然界就已存在,经过无数次的更替、变迁、演化,人类才得以出现,自然界是我们人类社会得以诞生的前提和基础。人作为一种“客观物质实体”,是不可以脱离自然而产生、存在和发展,就人同其他物种一样的自然演化而言,其大脑、身体机能等等是存在于自然中的。同时,作为人产生的最大标志——意识,也是离不开自然界的,要想形成意识,必须得先有可供主体反映的客观实在,自然界作为一种感性的、直接的、外在的客观世界,是形成意识反映对象的天然基础。

其次,人类要得以延续,必然需要借助自然满足其基本的生存需要。人类即使再有创造性,再有能力,一个基本的大前提就是活着,所以,活着是人类出现之后所面临的第一个大难题,这个难题的解决直接决定后续人类的一切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自然的伟大力量不容小觑,这也就说明了人必须依靠自然而生存、发展,如果没有大自然的哺育,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大自然所提供的满足人类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需要的物质资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

最后,我们也要看到,人在自然面前并不是毫无作用力的,是可以通过自己让自然界成为自己的一部分的,并不会被动的像其他物种一样适应自然。自然不会自发地、自然而然地满足人的一切需要,人类是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但是,前提是自然界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其本身必然有其内在的运行规律,自然的优先存在性决定了其对我们人类发展的约束性。所以一定要摈弃那种将人和自然割裂开来,认为人可以为所欲为的错误观念,遵循自然规律办事。

2.自然观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题中应有之义

人类一旦伤害自然,后果将不可想象,即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人类可以利用技术创造之前不曾有的巨大的财富,但是我们仍然逃脱不了自然界。随着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其所暴露的“现代性”问题越来越多,伴随着科学理性的工具化和功利化,科学技术变成了资本家追逐超额利润的工具,自然也被作为资本资源无节制地开采和利用,自然的商品化和无限地吞噬和破坏,生态危机已日趋严重,全球气候的变暖、水源和能源的枯竭、各大物种的灭绝等等事实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反思人类将何去何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正是在探索解决世界“现代性”问题的过程中所提出的一项全新方案,也是吸取西方国家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所提出的中国现代化发展理念。

生态文明是一个包含多个层次的最高意义的文明,它不光包含自然环境也包含人文环境还有人类社会,自然环境的建设根本取决于人文环境的建设以及人类社会的和谐程度,所以要想建立清洁美丽的新世界,需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只有全世界各族人民站在世界本是一家人的高度,不分彼此,融为一体,才可以实现人类社会的高度文明。

自然界不会属于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它是全人类共有的自然资源,它也有自己的承载力,也需要自我更新和自我修复,人类在追求自我利益的时候,一定要在坚持自然优先性的前提下再进行行动。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共处于一张世界网,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光从横向上将整个人类联系在一起,更是在纵向上将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其中涉及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这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讲究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全人类共同发展,世界已成为全人类的共有家园,谁都不可以脱离别人而“独善其身”。

三、社会维度: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形成的社会基础

1.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首先,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形态。唯物史观相比较唯心史观最进步的一点就是其将实践的观点引入社会历史领域,为我们真正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奥秘,推动社会发展的不是某种神秘的超自然的力量也不是某些杰出人物的主观意志,而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基本矛盾。生产力是人类为了生存而对自然界的一种改造的能力,一种变革的能力,生产关系是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与人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协调的,也可能是带有欺骗性的,但是不管怎么样,这都是由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并不是由人所能控制。在整个人类社会中,社会关系是涉及方方面面的,比如母子关系、恋人关系、朋友关系等等,但统归到底,还得归结于生产关系,所有的社会关系都是建立于生产关系之上,没有生产关系,也就无所谓其他的一切关系,因为最开始的交流就是为了完成生产,为了能活着,生产当中所形成的关系也可以说是人类最原始的关系,也决定了人类根本上的不可分割性和不可孤立性,以及人类的一致性和统归性,这又归于生产力,所以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决定力量是生产力,是客观的实实在在的,那么其必然就有规律运行,这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按照生产关系性质不同,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形态进行了划分,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共产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实现了全民所有,可以最大程度地实现生产力的解放。

其次,世界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走向。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为了更好地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开始向海外寻求原料供给和商品市场,狭隘的民族界限开始打破,相互隔绝的地区和国家开始走向彼此相互联系的世界历史,世界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这时的世界历史只是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的为了谋求自身发展的世界历史,广大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还是处于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是一种不平等、不平衡的世界历史,所以这就需要当时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联合起来建立全新的世界历史。

最后,“真正的共同体”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共同体也称联合体,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人们往往为了抵御外敌的入侵和野兽的袭击而形成一定的共同劳动、共同生活的共同体,但这大多是依靠血缘或地域而形成的局部共同体,是人的依赖性社会,是受制于外部环境的。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私有制和资本逻辑主导一切,从而产生了“虚幻共同体”,这种共同体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共同体,而是剥削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既得利益,用欺骗的手段将单个利益和国家利益分割开来,将国家利益和全体利益又进行模糊,借以混淆视听,稳定局势,“虚幻的共同体”是资产阶级榨取人民群众剩余劳动的“美丽的外衣”,无产阶级在异化中被物奴役,资产阶级被资本奴役,整个人类社会处于一种扭曲的被一种外在的事务所控制。只有消除三大差别,消除不平等,建立“真正的共同体”,人类才可以实现真正的解放和自由,社会也才可以到达个人全面发展的人的依赖性社会。

2.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供了方向指引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正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而提出的一项具有前瞻性的理论形态,其本质是坚持全人类共同利益至上,实现全人类的共同解放,是一种全面的融合。

世界历史本应该是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惺惺相惜、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守望相助的相互依存、相互帮助的共存状态,但由于当今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旧活跃,世界历史变成了一种互相排斥、暗中竞争、不能相容的状态,并且南北差异还在扩大,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不稳定因素也时有发生,所以,一种新的全球政治经济治理体系亟需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正是以世界历史理论为基础,天下一家、天下大同,突破西方国际话语体系,建构以人类命运为向心力的协商、共同治理、公正合理、长久和平的国际政治新秩序,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以新的态度实现求同存异,谋求最大限度的良政善治。

“真正的共同体”即“自由人联合体”,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形态,在这样一个全新的社会里,每个人都会成为自己的主人,不会再受资本的奴役,每个人都将物质充足,心情愉悦,人和人之间不会再有猜疑,劳动也将变成心甘情愿,是人的一种自我需要的满足,所有的矛盾都将得到根本的解决。而“真正的共同体”的实现是建立在生产力极度发展的基础之上,显然,现阶段我们是达不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就是为了迈向“真正的共同体”,其讲究全球意识和国际一体化,是在生产关系方面的变革,是为了提高各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当人类目标一致、协同一致之时,也是生产力潜能最大释放之时,所以,我们要打造全球性的共同建设、共同承担、共同进步、共同享有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猜你喜欢
本质命运共同体
爱的共同体
命运的更迭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10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环境(2021年9期)2021-10-14 07:51:14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1:36
共同体的战斗
回归本质
童年的本质
命运秀
海峡姐妹(2018年12期)2018-12-23 02:38:48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WUU——让“物”回归其使用本质
工业设计(2016年4期)2016-05-04 04: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