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韦秀英
在花钱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出现这样一种怪诞的行为:有的钱花起来大手大脚的,一点也不心疼;有的钱却很小心谨慎地使用,生怕花多了一分。同样都是花钱,为什么人们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行为?经济学家建议人们应该学会理财,要懂得大钱小花和小钱大花,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我们除了银行账户之外,还有一个存在于大脑中的“心理账户”,这一概念是芝加哥大学著名行为经济学家理查德·萨勒提出来的。什么是心理账户?就是人在内心建立的一种金钱分类系统,人们会将客观现实中的支出或者收益划分到不同的账户中去。简单来说,我们会将自己的工资划分到辛辛苦苦努力付出而来的“勤劳致富”账户中,把业绩超额奖及年终奖放在“奖励”账户中,而把抽奖得到的钱放在“天上掉下的馅饼”账户中。这些钱在不同的账户中,人们花起来的态度也完全不一样,比如“勤劳致富”账户里的钱,人们会很吝啬地支出,对于每一分每一毫都精打细算;而“奖励”账户中的钱,人们花起来会比较轻松,会买一些平时不舍得买的东西作为给自己的礼物等;“天上掉下的馅饼”账户里的钱花起来就更加“阔气”了,大手大脚的花费简直不像自己的作为,所以此账户里的钱来得快,去得也快——想想那些中了一千万彩票大奖的人,他们可能平时数着指头过日子,中了一千万之后便开始进行大手笔的消费,实在让人感到惊讶不已。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的消费行为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心理账户的影响,所以在面对等值的钱财时也会采取不一样的态度,做出不一样的决策行为。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五万美元的工资、五万美元的奖金和五万美元中彩票的钱并没有什么区别,可是在心理账户的影响之下却让人们做出了不同的消费决策,而且还包括不理性的消费决策。
心理账户和客观的银行账户不同,它的最大特征就是不可替代性,也就是说不同账户上的金钱是不能被完全替代的,因此使人们产生了“此钱非彼钱”的认知错觉,从而导致不理性的消费行为。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有一位普通文员看上了一件价值五百美元的羽绒服,可是他觉得太贵了,舍不得买,后来他的老婆将那件羽绒服买了下来,送给他当作生日礼物,他却感到十分快乐。这位文员和他老婆的钱都是家庭的钱,为什么同样的钱,以不同的理由开支,人所产生的心理会完全不同呢?就是因为心理账户的不可替代性。如果那位文员自己买了那件羽绒服的话,就属于生活必需开支——购买那件昂贵的羽绒服的开支显然超出了正常的生活必需开支范围,所以会舍不得买,可是用于维系并增进夫妻双方的感情的开支,这五百美元又花得物超所值。这种不可替代性,也会导致人们在消费过程中出现不理性的行为。
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理财,也更加理性地进行消费,我们必须知道心理账户的存在,并且要努力培养换一个角度思考的能力,比如在花费“奖励”账户上的金钱时,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如果这些钱是我们辛辛苦苦努力工作赚来的,而不是公司给的奖金或者中彩票的钱,那么我们还会如此大手大脚地花钱吗?换个角度思考,能够有效减弱心理账户的不可替代性,让我们更加理性地消费。
(小小摘自《那些你不理解的行为,心理学家都有答案》 图/槿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