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务“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新机制研究

2022-10-21 06:51赵芷竺
辽宁警察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勤务警务

徐 嵩,赵芷竺

(鞍山市公安局 监所管理支队,辽宁 鞍山 114000)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不移走改革强警之路”“把新时代公安改革向纵深推进”的总体要求,公安部在“情指联动”“情报导侦”的基础上,提出了“情指勤舆”一体化理念。“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是以指挥中心为核心,通过合署办公、合成侦查等方式推动警种协作、部门联动,实现扁平化勤务指挥,确保决策更精准、指挥更顺畅、勤务更规范、应急处置更高效的现代化警务机制[1]。该机制有利于建立以情报引领,全方位、立体化、宽领域的情报预警体系,最大限度发挥警务活动的枢纽引擎作用,实现对社会面和网络全时空全方位掌控[2]。

一、国内“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典型经验

2021 年7 月,全国公安机关深化警务机制改革推进会在京召开,时任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赵克志发表讲话,提出要深化推进“情指勤舆”一体化实战化运行机制改革,进一步提升警务运行质效和实战能力。对此,各级公安机关进行了全面部署和有益尝试。

(一)浙江:“公安大脑”

“公安大脑”建设是浙江公安数字化改革代名词,意在全面构建起基于新技术的智慧公安新机制、现代警务新体系。“公安大脑”按照一体化、智能化的要求,打造统一的平台中枢,最大限度对系统、数据、手段进行深度融合,从规划、建设、管理、运维,一体推进。浙江模式的核心关键是依托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化技术,集成打造融合共享的“数智中台”,以大情报全面主导警务运行体系,配套重塑“处突、打击、治理、服务、保障”五大方面,实现警务工作“数字化赋能”[3]。

(二)江苏:“一号作战体系”

“一号作战体系”是以“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为中心,打造“一号预警室”情报中枢,以信息研判产品提高风险预判能力;打造“一号指挥部”联合指挥模式,以警务指令“总开关”形成纵向贯通、横向联通、高效畅通的实战指挥体系;打造“一号执行力”勤务保障,以制度规范保障线下勤务顺利进行;打造“一号突击队”人员配比,以高精尖专家队伍和最小作战单元及复合型警务单位形成强力支撑[4]。特别是苏州市局制定了“1、2、4、8”推进策略,即制定“1”套机制、升级市县“2”级联合指挥部、固化“4”种实战场景模式、健全“8”大实战机制,其中以“星链”赋能的特色警务实战平台将发挥巨大作用。

(三)湖北:“情指勤舆”一体化开启现代警务大门

湖北公安通过打通部、省、市、县、所队五级公安情报指挥渠道,搭建数据模型,各地公安机关一体化专班可以随时调用模型内数据,突破层级、警种、地域壁垒,实现人、案、事、域全要素底数清、情况明。同时,湖北聚焦公安执法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阻梗环节,以“情指勤舆”一体化实战化为牵引,用好绣花功夫,项目制管理推进,引导全警扣好执法“第一粒扣子”,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湖北打下坚实基础,截止去年7 月,全省情报线索同比增长143%,预警人数同比增长101%,响应速度同比提升3.2 倍[5]。

二、“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瓶颈

“情指勤舆”一体化运作是“数字警务”和“智慧警务”的具现化表现方式,是一项高聚合、高层次、高含量的系统化、持久性工程。受限于科技水平、硬件配置、人才储备和信息化应用水平的制约,“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仍有待提高,依然存在机制体制不完善、基础设施不全面、科技应用不到位、平台系统不支撑等瓶颈性问题和阻梗堵点[6]。

(一)情报信息的准确性

从情报导侦、情指联动到现在的“情指勤舆”一体化运作,情报工作在整个警务活动中一直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然而,无论是传统摸排走访方式,还是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数据研判,都受限于信息采集渠道、时效性和准确性的制约。特别是现有的数据挖掘和分析模型并不完善,数据算法过于简单,诸多因素都没有考虑到位,推算结果不甚理想。加之,很多数据时效性较强,无法及时更新,严重影响了数据产品的准确性和实战应用价值。

(二)警务指挥的局限性

现有的警务指挥方式多以垂直指挥(“省-市-县-所”四级指挥)和扁平化指挥(可视化指挥平台和4G、5G 移动图传终端)两种为主。除重特大事件和重大安保任务外,各地公安机关仍采用垂直方式安排勤务,如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下发勤务方案或通过指挥中心层层落实部署,该方式属于条线调度,存在区域局限性、警种部门分割性和警令传达延时性等特点。110 指挥中心根据报警人表述派警,经常出现管辖权交叉、出警准备不充分等问题,影响了接处警效能。

(三)勤务活动的延迟性

在现实工作中,很多警务活动的开展存在滞后性。有的是因为指挥层级过多导致信息传递时间过长,有的是各层级公安机关缺乏应急响应预案,调警过程采用摊派方式,经常出现人员调动不及时、人员调配不充足、装备保障不到位等情况。除此之外,因为临时召集,很多参与勤务的民警、辅警缺乏必要技能和应对技巧,需要一定时间适应勤务过程,导致勤务开展效能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四)舆情引导的规范性

随着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全民媒体形势愈发明显,公安部也出台相关规范,要求全体民警、辅警要适应在聚光灯下开展工作,新时代舆情引导和应对标准更加严格。但在日常工作中,部分民警角色转换不到位,缺少应对社会监督方法与技巧,言语行为仍有不规范之处,极易引发社会关注。同时,少数情报、网安部门对网络热点敏感性不强,没有第一时间跟进,导致舆情被不法分子和网络水军利用炒作,造成严重社会影响。

三、“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新机制

“情指勤舆”一体化运作新机制是以“情报、指挥、勤务、舆情”四大要素为核心,融合公安绝大多数勤务工作,以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为情报研判、风险防控、指挥调度等传统警务工作进行数字赋能和流程规范性重塑,进而全方位提升警务效能,是现代警务变革的重要组成,如图1 所示。

图1 “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新机制示意图

(一)构建以数字信息为核心的情报中枢

警务信息是情报的核心和关键,为进一步发挥数字信息的价值,推送出更多的情报研判产品,我们设计了信息交互、风险预警、情报研判三个方面。

1.推动警务数据融合、实现信息交互现代化。信息交互是现代情报的重要组成,也是保证警务信息时效性的必要手段,更是服务基层实战、实现精准情报引导、确保勤务高效运行的重要途径。

(1)构建大数据交互中心。为适应信息时代需求,全国各地公安机关全力推动公安大数据中心建设,如浙江“公安大脑”就是典型代表。可以说警务数据是智慧警务的“灵魂关键”,更是现代情报研判的“源头活水”。为进一步提升公安大数据应用水平,实现数据源汇溪成海,我们应强化三个方面:一是共享性。就是将情报中枢全面对接公安“大数据中心”或“云计算平台”,实现警务信息的全方位调取、查询以及反馈修改等功能,真正打通“部门墙”,突破数据壁垒。二是保密性。警务信息大多涉及公民个人隐私,为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严防泄密失密情况,中心设计必须明确职权内调取权限,可根据注册用户的岗位职能、行政级别等设置相应调取范围。三是真实性。中心调取的数据绝大多数为情报研判提供支撑,真实性是保障研判结果科学、可靠、准确的前提,如果数据严重滞后甚至虚假,必将导致研判结果“南辕北辙”,以至于发布错误指令,干扰勤务开展,造成大量警力、物资浪费,甚至贻误战机。为保障真实性,中心设计过程可以参考“区块链技术”,如利用警务区块链技术,当需要修改的数据与其他警务综合性系统存储的数据发生矛盾时,通过系统内部的纠错模块可以及时调整,并删除系统中过时、过期或错误警务信息,保证各系统警务信息存储的真实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7]。

(2)实现探测前端交互应用。探测前端主要包括高清视频探头、人像识别设备、小区安防设施等具备人、车、物轨迹探测能力的电子设备,更是物联网技术在警务工作中的重要应用。目前,各地均采用3D 矢量图层的方式将各设备标准在可视化电子地图上,方便及时调取查询。然而探测前端交互应用方式不能满足于单向调取,更应通过设定特殊算法、模型方式,赋予探测前端“思考”与“判断”智能,如利用动态监测、步态识别、人像比对等方式在重点区域、人员密集场所和交通枢纽地区对可疑行为进行监测,对街区小巷、案件高发区域进行特定行为监测,一旦发现可疑情况和突发事件,立即弹出对话框标识,类似行车记录仪车体震动主动保存记录方式一样进行视频影像保存,方便查询调取。通过交互应用可以大幅提升街面管控能力,实时发现监控社会危害行为,有效解决人工巡查时效性差、存在死角盲区等问题。

(3)完善民警查询交互渠道。信息查询是警务情报系统支撑一线的最基本功能,全国较为普遍的是使用身份证识别机、警务通等移动警务终端。此类系统的局限性是可查询的内容较为单一,且无法实现一键联查。对此,新机制设计基于角色权限分类,由从事公安情报工作多年的业务专家、骨干提出情报研判模型算法,根据查询需求和关联数据提供一站式、表链式信息反馈,即满足民警查询内容需求,更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关联可能需要查询而忽视的重要信息,最大限度满足实战化需要,降低了对民警查询经验要求,提高警务处理效能,有利于妥善开展个性化、多元化勤务。

2.强化警务数据深挖、实现风险预警实战化。基于大数据的预测性警务兴起,是全球公共安全治理转型中最值得关注的趋势。目前,犯罪学界推崇用于宏观预测的方法主要有专家预测法(又称特尔裴法)、相关因素分析法等,常用的犯罪微观预测的方法主要有伯吉斯再犯预测法、格吕克再犯预测法等。从预测类型上来看,预测性警务工具主要包括预测犯罪热点地方,以及针对个人的风险评估。但受限于客观变量的不可控性特征,现有的犯罪预测系统表现未达到人们预期目标。如英国警方研制的“严重暴力犯罪预测”系统,采用超1TB数据、近1400 个预测指标、历时两年研发,但因测试结果与现实情况差距较大被停止研发[8]。因此,风险预警必须符合本国实际,才能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实战化效果。如通过数据深度挖掘,对发现的可能采取犯罪行为的人员、车辆进行后台跟踪,由前端探测设备对其可疑行为(如奔跑、徘徊、翻越等)再次预警判断,最终决定是否开展阻断式行动,而非臆断性直接采取主动干预行为。

(1)创建数据型风险预警。一是动态跟踪功能,基于大数据海量“信息池”,重点围绕高危人员、异常行为、不合理轨迹等各项指标,通过模型算法进行一定范围内的“合理”判断,最终生成关注指令,调动周边探测设备加强主观监测。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模型算法的设计,我们应该组织业务专家和公安专业人才,通过“诊脉-开方-抓药”的方式,对现有的影响因子和客观因素进行专业分析,建立地区性判断标准。二是风险等级控制功能。对系统后台发现的异常行为人、可疑车辆进行初判,根据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等级定义风险等级,再依据等级科学设置前期干预行为,依法依规采取管控措施,减少可防性案件特别是多发性侵财案件发生。三是涉网犯罪干预功能,主动对接各大移动通讯运营商和主流网络交互平台及应用程序,通过特征码发现电信诈骗、网络赌博、网络卖淫等涉网犯罪,特别是对电信诈骗及时启动止付和电话提醒功能,最大限度减少公民财产损失。

(2)完善传统型警务预判。不同于单纯的大数据分析技术,研判的核心和关键是“人”,最终成效是通过数据深挖获得的信息产品。对此,可以强化三个方面:一是强化高精尖人才培养。完善高端人才引进计划,各地公安机关可以通过职务职级保障、人才引进计划等方式,广泛吸纳业务水平高的数据挖掘师、精算师、分析师进入公安队伍,争取最短时间内组建一支公安大数据精英团队,尽力缩小人才缺口。二是强化同类案件串并。由专业数据团队调取辖区范围内已发案件信息,实时汇总基层民警获取的查询信息,对同类案别、同类手段违法行为进行并案判断,形成系列案件数据链条。三是强化特征性案件跟踪。专业人员开展数据挖掘,从中找到案件高发区域、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布控或者加强街面巡逻,不断强化震慑力,避免同类案件发生。

3.加强警务数据分析,实现情报研判精准化。情报研判是警务数据深加工的重要手段,也是情报中枢系统较高层次应用的具体表现,属于事后处置范畴。

(1)110 警情研判。传统110 报警平台主要是针对报警人身份信息、事发地点、发生事件三要素进行询问,随后根据属事、属地原则安排基层单位处置。随着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有的地区公安机关 110 报警平台已从电话指派方式升级成可视化平台,指挥中心可通过4G、5G 图传或警务通讯设备实现扁平化调度一线警力、车辆,大幅减少了接处警时间。新机制设计在以上功能基础上,增设了警情研判功能,即通知一线警力接处警同时,根据警情涉及打击犯罪、处理突发事件、群众求助、非警务活动等内容进一步研判处置,如打击犯罪和处理突发事件实时调取现场视频,根据需要组织周边警力配合或直接查询案发地时间维度内情况,第一时间收集固定证据;再如根据群众求助或非警务活动内容,迅速联系市政有关部门或相关单位协调处置,减少非警勤务对警力影响。

(2)案件信息研判。警情发生后,根据接处警单位、民警反馈信息,如构成违法行为可立案侦查,立即启动案件信息研判模块,通过合成侦查手段开展侦查互动。现阶段较为普遍的做法是,在可视化指挥中心内设置网安、技侦、刑侦、经侦、治安等专业警种席位,通过合署办公的方式第一时间联合开展侦查活动。该模式比较适用于省、市一级或经济发展较好的县区,有条件设置完善的指挥中心。部分县区分局因经费紧张,无法建设现代化指挥中心,对此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或分布式原理,由系统对报警信息和接处警情况通过关键词分流的方式,导入各专业警种值班部门,由值班部门进行专业查询研判后将结果反馈至主系统,并生成研判信息数据产品,最终发送至办案单位提供全方位情报支持。

(二)构建以应急响应为引导的指挥中心

公安指挥系统是警令、政令传达的重要途径。相比传统警务指挥方式、110 指挥中心和最新型可视化视频指挥平台,新机制的关键是以应急响应模型和预案为核心,通过引入智慧指挥方式,有效提升警务指挥的精准度和高效化。

1.健全应急预案、构建应急响应数据库。区别于现有可视化指挥平台和“省-市-县-所”层级传达调度模式,新指挥中心运行的核心和基础就是内设应急预案。我们经常谈及应急响应机制(是针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而设立的各种应急方案,通过该方案使损失减到最小)或应急响应预案(指面对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等),这里的应急预案主要是指安保、维稳、重大案件处置、个人极端暴力事件处置等日常警务活动中可能遇到的各类突发案事件的处置流程和规范,主要包括调动的警力、车辆、装备和前中后期处置办法等方面具体操作。各类预案、方案和操作模式均由各方面应急处置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讨论后形成标准化流程模型,绘制“E-R 流程图”,并录入应急响应预案数据库。如发生各类案事件,满足触发点条件,则调取该数据库,提取响应流程标准,指挥相关单位按照预案开展处置工作。同时,为保障该模块预存预案准确规范,应设置预案调整、修改、删除、增加接口,方便管理员调整需修改的预案和增加新预案、删除旧预案。

2.夯实基层基础设施,完善警用物联网。参照“云仓”模式,推动公安物联网建设,将警用车辆、装备、武器和公共安全点位、电子围栏、人像识别等设施纳入公安物联网,通过数据算法,提供巡逻防控、应急处置等警务活动最优方案,有效减少接处警时间和跨区、市调动警力、武器装备时间,最大限度提升警务效能[8]。同时,组建专业人员物联网数据库,将狙击手、排爆手、谈判专家、新闻发言人和网安、技侦等专业技术人员所属单位和家庭住址纳入数据库中,遇到特殊勤务和突发案事件,根据预案调取信息,并自动拨打电话通知最近专业人员参与。此外,如专业人员不在填报的单位和住址时,通过系统反馈重新调度其他就近人员。

3.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多元化指挥调度。主要包括智慧指挥、可视化指挥、高级权限指挥三种方式。

(1)智慧指挥。智慧指挥是应急预案数据库和警用物联网的中间桥梁,也是实现“零秒”反应和自动化处置的关键所在。主要原理是按照数据库存储的应急预案流程模型,再通过物联网调动相应的人员和警务资源,最终实现自动化警务指挥效果。该方式将设置突发元素反应算法,通过连接高清探头等各类前端探测设备,对符合条件的异常行为如发生火灾、大规模人群聚集、打砸抢烧等自动指挥相关人员处置,并提醒应携带、佩戴的警用装备、车辆、武器。

(2)可视化指挥。该方式与现有的可视化指挥平台功能和设置方式基本相同。未来,可视化指挥发展方向是加强现代化通讯时段在移动警务终端的应用,如华为等公司推出的最新VR眼镜、带视频探头功能的头盔和带图传功能的执法记录仪等,方便指挥中心实时了解现场情况,第一时间下达处置指令,远程提供处置方案。

(3)高级权限指挥。针对跨区域、跨部门、跨警种等特殊勤务要求,高级权限指挥是指拥有高级权限的上级指挥单元可以直接指挥使用下级单位的指挥系统,也可以通过加密渠道直接指挥特殊单位和人员参加特殊勤务,确保指挥过程全程保密,行动绝对安全。

(三)构建以实战单元为支撑的勤务调度

勤务调度不等于公安指挥,通常是指日常警务活动的开展,新机制主要包含执法执勤、内部管理、警务监督三个方面。

1.打造多样化作战团队,全面提升公安执法执勤规范化、高效化、专业化。公安机关作为维护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依法保障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和切身利益的主力军。为更好地履行职责使命,通常会开展巡逻防控、打击犯罪、维稳安保、行政审批、普法宣传、场所管理等勤务,即我们常说的“打防管控服”五大方面工作。新机制设计理念就是紧贴实战化标准,全方位打造特种作战团队,全力支撑勤务开展。

(1)以最小作战单元支撑街面巡逻防控。巡逻防控的核心要素就是加强街面管控力,有效降低可防性案件发生。为进一步提高,街面见警率和管事率,继推出了“警灯工程”后,各地公安机关着力发展最小作战单元,并将日常警情由派出所出警改为警务室、警务点、派出所内最小作战单元处置。最小作战单元具有机动性强、专业技能强、配合默契、处置规范等优势,更能释放警情对基层派出所压力,让派出所专项办理管辖案件,很多地区警情转移率已经超过80%。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应加强三个方面:一是实时掌控巡逻警力分布和具体勤务开展情况,这就要求勤务调度系统能全面对接高清探头、可视化移动图传设备、单警装备、移动警务终端等设备,通过定位系统、打卡系统等方式了解巡逻警力途径路线和实时位置,方便调整。二是导向型巡逻路线,区别于传统盲目式、定点式巡逻方式,系统应全面接收情报中枢风险预警信息,并根据辖区特点、高发案件区域、时段以及特殊勤务要求动态调整巡逻路线和方式,第一时间将巡逻要求发送至一线警力。三是能对接前端探测设备,高效接收指挥中心指令,第一时间查看指定区域可疑人员、车辆异常行为和轨迹,进行落地核查确认,并反馈情况。

(2)以复合型专班支撑打击违法犯罪。打击犯罪是公安机关核心业务,也是维护国家法律公平正义的最重要手段。为进一步强化打击效能,提高案件侦破率,各级公安机关都应着力打造多警种组成的复合型侦查专班。复合型侦查专班是指在现有合成作战模式基础上,全面培养专班成员跨警种思考方式,逐步转变单一警种侦查思维,通过熟悉掌握各警种侦查技巧,探寻情报线索交叉点和突破点。为配合专班工作,我们必须对接现有的各类警务综合应用系统或平台,承接情报中枢110 警情研判和打击犯罪研判信息,能准确传达至具体办案单位及相关民警,通过人机交互或人人沟通方式反馈最新进展,并有效减少现行层层报批、不及时反馈造成的困扰。

(3)以突发情况快速反应团队支撑维稳安保工作。维护社会稳定是公安机关的主要职责任务,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新常态,各类风险隐患依然存在。对此,我们应根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要求,组建突发情况快速反应团队。所谓快速反应,就是能妥善、高效处置各类突发情况。快速反应团队主要依靠巡特警和武警队伍,组建多个群体性事件、个人极端暴力事件、涉恐涉爆事件处置专业团队,通过各类场景模拟训练,提高团队成员协同配合能力和现场处置水平。为配合团队勤务,我们应配套设计快速反应系统,并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全面接入前端探测设备,通过指挥中心对异常行为进行精准定位。二是根据危害等级,第一时间通知各执勤单位和街面警力开展现场处置、交通管制等工作,全面切断事发地与外部联系,避免事态升级扩大和危害其他公民人身财产安全。三是根据应急预案需要,自动接入其他政府职能部门,通过协作框架和协议方式要求相关单位派人处置。

2.突出实战场景演练,构建“战学练”一体化内部管理模式。一是加强实战单元组建与培养。按照巡逻防控、打击犯罪、维稳安保等勤务活动需要和组建标准,以系统的方式科学调配相关单位人员或各单位内部相关人员组建警情处置、排爆处突、维稳安保、个人暴力犯罪、涉恐活动等实战单位。二是加强场景模拟和技能培训。参照苏州模式,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各类实战场景,不断提高各专业队伍在不同场景间的现场处置能力和水平,不断磨合团队成员间的默契度。三是建立内部管理平台。通过平台,可以清晰掌握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储备情况,各实战作战单元的人员配置、装备配比,及时增加人员、补充装备,确保勤务正常开展、处置完全保障。同时,平台全面对接指挥中心,方便各指挥方式随时调动专业团队开展现场处置活动。

3.完善线上线下警务监督,切实提升勤务规范化水平。警务监督是规范公安民警执法行为,严防肆意用权损害公民合法权益的根本保障和基本方法。各级公安机关设置了纪检、法制、督察等部门进行管理,接受公民日常信访与投诉。

(1)勤务“回溯式”监督。通过现有的警务综合应用系统、执法记录仪云平台对已完成的执法执勤活动进行倒查。一是通过平台回溯式查看民警接处警、侦查办案、抓捕嫌疑人等执法活动,及时发现纠正民警违规行为。二是通过警务综合应用系统,跟踪案件办理全过程,对采取刑事行政强制措施、询问讯问等执法行为进行约束。三是通过法制监督平台跟踪法律卷宗质量,对存在的证据不足、法律适用错误、违规办理调解等问题进行纠错和监督。

(2)警风警纪线上监督。主要由督察部门负责,通过移动警务终端、4G、5G 图传等方式对民警执勤活动进行线上监督,对工作纪律、警容风纪进行现场纠正,不断提高民警综合素质。

(3)群众投诉线下监督。外部监督是强化社会监督的重要手段。通过各类警务监督系统,全面核查群众投诉和举报,并根据实际情况监督执法行为。

(四)构建以网络阵地为基础的舆情监测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蓬勃发展,网络已成为基于现实世界外的第二生活空间,特别是相继推出的虚拟现实视觉技术和元宇宙概念,现实与网络的区别逐步缩短,人们在网上活动的时间逐步超过现实,因此加强网络阵地建设、维护网络安全、净化网络空间已成为公安机关新的、更为重要的任务与挑战。舆情监测主要通过对网络行为实时监测与管控,不断净化网络环境,有效规范网络行为,严厉打击网上违法活动。

1.网络行为监测。比较常见的手段是通过特定关键词进行判断,从而发现网络违法行为。新机制除关键词检索外,更应对网络异常行为进行跟踪判断。我们可以利用人工免疫学原理中的游离态免疫机制,设立特定行为反应报警方式,进而加强对网络诈骗、网络组织卖淫、网络赌博、网上虚假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现和处置能力。举例来说,可以针对网络账户(包含各类社交应用软件、网络聊天室、网络直播平台)频繁向多账户发送包含链接的信息、频繁转账交易、大额资金交易、多互联网协议地址向网络主机频繁返回信息、通过网络软件无固定目标拨打移动电话或发送短信等异常行为设立监测反应点,并根据相应规则自动报警跟踪。

2.网络阵地建设。网络阵地是公安机关有效应对网络舆情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网络阵地可以包含官媒、微博官方认证账号、民警网络账号、自媒体平台账号,等等。目前,比较著名的如近期的反诈骗主播老陈、四平警事等。我们应聚合全国各级公安机关网络力量,通过平台协作加强账号运维,提高网络知名度、认可率,增加关注度,鼓励支持公安机关民警、辅警经营自身账号,建立民警网络账户集群,并以数据库方式统计,不断凝聚增强公安民警网络力量,形成网络正能量矩阵。

3.网络舆情引导。全面关注网络舆情信息,加强对辖区网络热点、突发事件、负面信息的检索和过滤,通过网络阵地建设,以集群方式应对少数别有用心人员和网络键盘侠、网络水军恶意炒作热点事件进行正面引导和有力回击,实时回应社会关注,有效净化网络环境。

综上所述,“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新机制进一步明确了“四大要素”联动方式,有助于公安机关警务、勤务高效、顺畅、规范开展。未来,“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将逐渐向智慧化、数字化、协作化发展,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和水平将逐步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将大幅提升。

猜你喜欢
勤务警务
新形势下警务战术指挥
民用航空器勤务工作的问题探究及改进策略
关于消防救援队伍拓展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勤务的思考
针对低消耗航材的两级库存调拨方案
探析智慧交通在交管“情指勤督一体化”勤务改革中的应用
家事警务的介入机制初探
浅谈警务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建立与运行
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东西湖区分局:警务技能教官深入派出所培训实战技能
探究警务战术的本质、知识生成与运用
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