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庆立,师亚琴,范春燕,张宇文,杨少伟
(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陕西 宝鸡 722499)
在中国黄淮海玉米夏播区,经常出现大风大雨等强对流天气,造成玉米大面积倒伏减产。李艳琴等[1]研究了夏玉米生育期内的降雨量、风力、风向等因素,认为8月—9月大风降雨容易导致玉米倒伏,风力越大、降水越多,玉米倒伏率越高。李树岩等[2]研究了抽雄期前后不同类型倒伏对夏玉米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认为玉米抽雄前至抽雄后15 d倒伏率较高。8月上旬是宝鸡市夏玉米抽雄散粉期,也是强对流天气常发期,因此选择这个时期进行玉米抗倒性研究。
更多学者[3-7]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农艺性状、抗倒能力及产量,认为随种植密度增加,玉米株高、穗位高增加,倒伏、倒折率增加,植株抗倒能力和产量降低。中高秆、较低穗位、气生根的形成和发育有助于提高抗倒性。借鉴前人经验,本研究选取株高、穗位高、次生根发生时间、倒伏率和产量作为衡量玉米抗倒性的指标。
为了准确评价玉米耐密抗倒性能,不少研究者提出了各自的鉴定方法[8-11]。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通过增大种植密度,过量施用氮肥等栽培管理措施,或采用风洞试验模拟自然条件下风速对作物倒伏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播前旋耕+处理前灌溉使土壤松软,设置了不同的密度胁迫强度,再用农业无人机吹风模拟大风,重点考察倒伏率和产量指标,为实现玉米抗倒性高通量鉴定探路。
试验材料:选用4个不同类型的玉米品种,分别为宝玉229(抗倒性好)、宝玉803(抗倒性较好)、郑单958(抗倒性中等)和先玉335(抗倒性较差)。
试验设备:农业无人机1架(极飞P80,2021款),风向风速仪2台(P6-8232)。
试验于2021年6月—10月进行,地点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基地(东经107.57°,北纬34.45°)。前茬小麦(产量水平500 kg/0.067 hm2),6月15日雨前旋耕施肥(尿素35 kg/0.067 hm2,磷酸二铵15 kg/0.067 hm2),6月19日人工播种。设置无人机吹风处理区和对照区(两区中间设置10 m宽隔离区)。处理和对照均为3个密度:4 000株/0.067 hm2、5 000株/0.067 hm2、6 000株/0.067 hm2,5行区,行长6.7 m,行距0.6 m,小区面积20 m2,3次重复,四周种植10 m宽玉米作为保护区。
8月4日夜间全田喷灌12 h,8月5日上午对处理区实施无人机作业,飞行高度为5 m(距离玉米顶部2 m左右),飞行速度为3 m/s,飞行方向与种植行向平行,作业宽度3 m。将风向风速仪固定于田间立柱距离地面3 m处(横置且与行向垂直、竖置各1),观测风向风速变化。灌浆期测量10株正常对照的株高、穗位高,计算穗位比(穗位高/株高),调查气生根发生时间,吹风当天、吹风后10 d及收获期玉米倒伏率,10月8日收获,10月15日风干后脱粒测产(折合14%含水量)。
横置风速风向仪测得无人机瞬时最大风速为15.3 m/s,相当于7级风,竖置风速风向测定仪测得无人机最大风速为11.5 m/s,相当于6级风。无人机风向主要为垂直向下及其行进方向,二者合力为斜向下方向,对玉米植株产生顺行推力。
玉米抗倒性与株高、穗位高、穗位比、气生根发生早晚等性状关系密切[8,12]。表1列出了上述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其中株高与次生根发生时间呈显著正相关,说明株高越高,次生根发生时间越晚,这可能与其植株形态建成有关;株高与倒伏率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植株越高,越容易倒伏;次生根发生时间与倒伏率呈显著正相关,说明次生根发生越晚,越容易倒伏;穗位高、次生根发生时间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说明穗位越高、次生根发生越晚,越容易导致倒伏减产。
表1 玉米品种抗倒性状相关系数Tab.1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lodging resistance of maize varieties
从图1可知,各品种株高差异明显,宝玉229、宝玉803和郑单958株高接近,先玉335最高。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各品种自身株高变化不大。说明在4 000~6 000株/0.067 hm2的密度范围内,玉米株高并未随密度增减呈现规律性变化。
图1 不同密度下各玉米品种株高Fig.1 The plant height of different maize varieties under different densities
穗位高是体现玉米重心绝对高度的指标。如图2所示,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各玉米品种的穗位高度均呈上升趋势。宝玉229和宝玉803穗位低于郑单958和先玉335,且穗位上升幅度也小于后者。说明宝玉229和宝玉803的穗位高对密度增加敏感程度较低。
图2 不同密度下各玉米品种穗位高Fig.2 The ear height of different maize varieties under different densities
穗位比是反映玉米重心相对高度的指标。从图3可知,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各玉米品种的穗位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从绝对值来看,先玉335的穗位比在4 000~5 000株/0.067 hm2时均最低,但随密度增加上升明显,在6 000株/0.067 hm2时已经和宝玉229、宝玉803接近。郑单958的穗位比不仅是参试品种当中最高的,随密度增加上升也较明显。宝玉229和宝玉803穗位比随密度增加上升幅度很小,说明二者的重心对密度压力反应迟钝,显示出较好的耐密性。
图3 不同密度下各玉米品种穗位比Fig.3 The ear position ratio of different maize varieties under different densities
气生根是支撑玉米直立生长、降低根倒风险的重要器官。从图4可知,不同玉米品种的气生根发生时间差异明显,从早到晚依次为宝玉229、宝玉803、郑单958和先玉335。随着密度增大,郑单958和先玉335的气生根发生时间有逐渐变晚的趋势,而宝玉229和宝玉803没有这种趋势。值得注意的是,无人机吹风处理的日期是8月5日,此时宝玉229和宝玉803的气生根已经生出,而郑单958和先玉335的气生根仍未出现。
图4 不同密度下各品种气生根发生时间Fig.4 The occurrence time of aerial roots of various varieties under different densities
8月5日当天,所有对照的倒伏率均为0%,而吹风处理的倒伏率则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图5可知,随着密度的增加,倒伏率也随之增大,先玉335倒伏最为明显,郑单958次之,宝玉229和宝玉803却未见明显倒伏,宝玉229抗风能力尤为突出,各密度下均无倒伏。
图5 不同密度下各玉米品种吹风当天倒伏率Fig.5 The lodging rate of different maize varieties on the dayof blowing under different densities
吹风处理后,随时间推移,各品种倒伏植株陆续出现自然复直现象。在吹风后第10 d调查倒伏率(见图6),发现多数植株已恢复直立或半直立,在茎基部可观察到明显的向上弯曲。与对照和宝玉229的零倒伏相比,其他品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倒伏,倒伏率高低排序未发生变化。
图6 不同密度下各玉米品种吹风后第10 d倒伏率Fig.6 The lodging rate of maize varieties at different densities on the 10th day after blowing
玉米成熟期再次调查吹风处理和对照的倒伏率(见图7),发现除宝玉229和宝玉803外,各品种倒伏率均有明显上升,吹风处理较对照倒伏程度更高,二者趋势相似,但吹风处理下不同品种、不同密度的倒伏率差异更为明显。倒伏率上升和玉米中后期风雨较多、土壤松软有关,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品种自身的抗倒能力。
图7 不同处理下各玉米品种成熟期倒伏率Fig.7 The lodging rate of various maize varieties at maturity under different treatments
玉米倒伏后,原有冠层结构被破坏,光合作用受阻,籽粒灌浆和产量构成因素均受影响[13,14]。为了评估大风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对各小区每0.067 hm2进行收获测产,见图8。无论吹风处理或者对照处理,宝玉229和宝玉803的产量都随密度增加而增加,这主要和二者耐密抗倒性能力较强有关。宝玉229密植增产效应突出,密度为6 000株/0.067 hm2时仍未出现产量拐点,宝玉803密度为4 000~5 000株/0.067 hm2增产明显,但密度为5 000~6 000株/0.067 hm2增产幅度就微乎其微,且已出现少量倒伏。与前二者不同的是,郑单958和先玉335在不吹风且仅有轻微倒伏时,产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在吹风处理下,由于倒伏严重,产量随密度增加呈明显下降趋势。
图8 不同处理下各品种产量对比Fig.8 The yield comparison of varieties under different treatments
鉴定玉米抗倒性的手段多种多样[8-11],而采用灌溉或雨后吹风的方式更加直观和高效。曾经美国先锋公司就利用鼓风机在小区走道吹风,以及用拖拉机牵引顺行吹风以鉴定玉米抗倒性。与之相比,无人机吹风效率更高,且不受行距和田间低矮障碍物的影响。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的风向与地面平行,无人机的风向则主要是自上而下和顺行方向。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型号的无人机带来的风力大小不同,需要通过预试验确保研究的可靠性,也可结合病虫害的化学防治进行飞行作业。
玉米倒伏的外因有水肥管理、种植密度、化学调控、病虫害等[7],内因有茎秆强度、穗位高度、根系发达程度等。在外因容易导致玉米倒伏的情况下,鉴定玉米的抗倒性更为可靠。因此,本研究采用了播前旋耕、灌溉的方式,让土壤更松软,根系更难支撑;在抽雄前后进行吹风处理,使气生根尚未发生的品种更易倒伏;无人机飞行高度距离玉米顶部2 m左右,已达到安全高度下限,此时风力最大;飞行速度控制在3 m/s,为正常速度的下限,吹风时间更长;设置适宜的密度梯度,以鉴定不同耐密类型玉米的抗倒性。
本次试验中抗倒性突出的品种至少具备以下特征:株高中等,穗位高<100 cm,穗位比<0.38且相对稳定,气生根应在8月初之前发生,越早越好,全田倒伏率<5%,在一定范围内产量随密度稳定增长。从试验结果还可得出,各品种在易发生倒伏地区的适宜密度:宝玉229为6 000株/0.067 hm2、宝玉803为5 000~6 000株/0.067 hm2、郑单958和先玉335为4 000株/0.067 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