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术贵在细节和创新
——莫派传人莫少仙的艺路历程

2022-10-21 14:38木曰雨
上海采风月刊 2022年3期

■ 木曰雨

莫少仙演出照

莫派魔术第三代传承人、著名魔术师莫少仙,是当代海派魔术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魔术讲求在细节上下功夫,虽然一个节目往往只有短短数分钟,但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一定向观众交代得明明白白,精心铺垫之下让观众体验作品有头有尾的完整性。他的另一大特色是善于创新,或者说善于在老节目中寻找新灵感,将传统节目中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通过技术革新令节目升级换代,找到了一条在传承中寻求创新发展的魔术之道。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一下他艺术成长道路上的一些经历。

最难忘的演出

魔术是一种互动性很强的艺术,表演者经常需要与观众“打”成一片,许多故事就这样在台上台下的交流中发生了。在谈及职业生涯中最难忘的演出回忆时,莫少仙动情地讲述了他曾经参加昆明军区战地文工队,去前线宣传和演出的经历。

那一次,莫少仙要去慰问演出的是西双版纳军分区中最艰苦的一支边防连队。从驻地到演出地要徒步25公里山路,有时连路也没有,有时只能蹚水前行。往往是一大早出发,到目的地已经暮色深沉。莫少仙坦言,当时的自己从来都没有吃过这样的苦。

有一天,演员们抵达演出地时,已经个个累得筋疲力尽,一整天的跋山涉水,显然已经耗尽了演员们的体力。宣传队领导见状,本想干脆将演出推迟到第二天,但眼前发生的一幕却让他无法作出这个决定,所有演员也因这一幕而深受感动,决心克服疲惫,打起精神,无论如何要完成预定的演出。

1979年莫少仙在中越边境参加战地文工队

眼前究竟发生了什么?原来,那些住在边境的少数民族同胞们,听说这里有演出,居然走了两三天的路,带着干粮、拿着米菜、背着棉被,长途跋涉来观摩他们的慰问演出!与这些群众一起等待演出的,还有长年累月地生活在艰苦环境里、守护边疆的边防战士们。

莫少仙说:“那个壮美的场景、那些期待的眼神,是我永远都不会忘记的!相对于他们,我们吃这么一点苦算得了什么?”

其实,他们事后才知道,当地很多观众都是生平第一次看魔术表演。难怪表演结束后,有观众惊叹道:“大军会搞鬼哟!”莫少仙还在观众的强烈要求下,上台又演了一次。台下观众的眼神与第一次一样,依然是如此惊喜,同时又写满问号。看到他们的神情,莫少仙发自内心地感到高兴和欣慰。

那年,莫少仙22岁,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感到,自己与观众之间有一些奇妙的“化学反应”发生了——原来,变出让观众惊喜的魔术是件让人这么幸福的事情!

1976年,莫少仙在西双版纳傣族村的一次演出中表演六连环

1981年,莫少仙在上海杂技团演出

吃尽苦头的手

不过,要做到每次演出都能打动观众,都能令观众欢喜,从来不是件容易事。为了台上的几分钟,这位“会搞鬼”的魔术师在台下绝对下足了功夫。以《六连环》这个魔术为例,莫少仙坦言,自己在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吃了不少苦头”。

所谓“六连环”,是指魔术师以不可视的手法,让六个铁环“藕断丝连”地来回穿梭变幻,以产生奇妙的视觉效果。表演过程中,道具环在魔术师的手中还会勾连出帽子、花篮等各种造型,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就在观众还没想明白上一个铁环如何与其他铁环“失连”时,它又与下一个铁环连到了一起……

“《九连环》流传两千多年历史,是我国的经典魔术。九连环变化不是非常多,所以现在一般都用六个环进行表演。不过,六连环要求的动作太复杂,变化太多,比较难掌握。所以,很多国外的魔术师就把它简化成了‘两连环’或‘三连环’。”莫少仙说,练习“六连环”是很艰苦的,稍不留神,手指就会与铁环亲密接触。冷铁打热肉,结果可想而知。“年轻的时候,练习‘六连环’,我的手经常会练到皮开肉绽,甚至血流不止。”莫少仙平静地回忆道。他希望用现代表演方式展现给观众。

于细微处作创新

莫少仙出生于上海著名魔术世家——莫派家族,祖父莫悟奇是中国现代魔术的先驱者,父亲莫非仙是蜚声中外的著名魔术大师,他们的魔术造诣一直影响着莫少仙。耳濡目染下,莫少仙逐渐明白:技巧仅是影响魔术成败的因素之一,要想节目经得起推敲,魔术师还得在表演细节上下功夫。

以莫派魔术中的两个经典作品《指套迷踪》和《三绳奇术》为例,“这两个魔术都是我父亲原创的,道具都很简单,每个人都可以做,但我父亲的演出效果却总是跟他人截然不同”。莫少仙说,这其中的原因大致有二:其一是因为父亲的舞台风度和气质不凡,用现在的话说就叫“自带气场”;其二是他的表演擅长铺垫、交代清晰,三根长短不一的绳子变化得天花乱坠又天衣无缝,让观众丝毫无法察觉你在手上做过的动作。“父亲一直跟我说,表演时,需要交代的手法一个都不能少,多余的动作一个都不能多,要大方、干净。这也是我们莫派的特色。”

1921年莫悟奇表演《吊笼遁人》

百年珍藏照:莫派魔术创始人莫悟奇

莫派魔术第二代传人莫非仙

这种“经得起推敲”的细腻风格,正是莫派魔术的主要特色和精华所在。

“以前学魔术的时候,父亲特意教我在表演时要先让观众看到我的手是空的,然后再从手里变出一样东西来。这样更有说服力、感染力,观众的新奇感也会因此比较强烈。”莫少仙说,现在很多魔术师在表演的时候什么都不交代,就“唰”地将道具变出来——这不是不可以,而是少了完整性。“只要重视表演的完整性,演出效果一定会更上一层楼。实际上,这也体现了细节的重要性,所谓‘细节决定成败’。”莫少仙说。

如今,莫派魔术已经成为海派魔术的代表流派之一。莫少仙说:“莫派之所以能拥有今天这样的影响力,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坚持魔术节目的创新,不断有新的节目出来,这样就不会让观众觉得魔术总是老三样,老是那么几个节目翻来覆去演。不断地创新是魔术发展的原动力。”

变魔术,做公益

莫少仙不仅是一位具有深厚家传的著名魔术师,作为当代文艺工作者,他也扎根人民群众,热心公益事业。今年上海疫情期间,莫少仙第一时间向小区居委报名做疫情防控志愿者。考虑到莫老师已近七旬,一开始社区只让他“原地待命”,随着对志愿者需求量的加大,终于轮到他“上岗”服务。除了魔术,莫少仙还是个专业的针灸师,有二十多年的医疗经验,相对更快了解核酸检测操作流程,积极为居民服务。

在家时他继续钻研专业。最近,他集中精力于魔术节目创作,在之前已做过大量准备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构思、完善设计,最终成功突破瓶颈,制作展示出新节目《失重的红酒》和《剪帕还原》。

《失重的红酒》对老节目进行了创新,对关键技术节点作了重大改进,魔术手法更为流畅合理。魔术设计专家周炳林认为:莫少仙创作的《失重的红酒》,道具简单,盒子六面板很薄并且全面打开交待,酒杯就是透明玻璃杯,表演动作也简洁明了,特别是最后竟把盒子脱手向上一抛。莫派表演特色淋漓尽致。

《剪帕还原》则首次攻克百余年来这一节目的技术难点,当众将手帕开洞,并当场予以还原。看了节目后,周炳林在留言中评论道:《剪手帕》是老节目,但莫少仙精益求精重新解释了“剪手帕”——可以真剪、真复原。他几年前问过我:能真剪吗?我当时哑然。想不到他一直在琢磨这个节目,今天终于出了成果。这种精神值得我们追求和学习。

“《剪手帕》是我父亲莫非仙在1972年教我的莫派保留节目。之后在多年的表演中,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由于不是真剪,就不能完美地交待手帕。渐渐地,我就因此产生遗憾,”莫少仙感慨道,“2009年,我开始构思:一定要真剪,而且还要让观众看清楚手帕中间确实有一个洞,然后再还原。”

在这个传统节目的创新过程中间,莫少仙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失败,乃至无奈……现在,总算取得一点成功,并得到了杂协和同行们的认可和鼓励。“我深感欣慰,感谢大家,感谢周炳林老师!”莫少仙说。

莫少仙在表演魔术《失重的红酒》

莫少仙在表演魔术《剪帕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