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张燕
繁忙的广州港南沙港区
7 月28 日,全球首个江海铁多式联运全自动化码头——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全自动化码头正式投入运行,这也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全新建造的自动化码头。
2017 年7 月,《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签署,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式启动。5 年来,从中央到各地,一系列支持大湾区建设的政策举措相继出台,粤港澳三地加速融合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与世界其他三个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是融合发展难度最大的湾区,因为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法律制度、三种货币”,其复杂程度在全球绝无仅有。
随着一系列制度安排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粤港澳三地全方位深化合作,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高效流动,“制度之异”正不断转化为“制度之利”。
2021 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约12.6万亿元,比2017 年增长约2.4 万亿元,大湾区以不到全国1%的国土面积创造出全国12%的经济总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一个发展潜力无限的世界级活力湾区,正从美好愿景变为生动现实。
2021 年9 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和《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相继出台。今年6 月,国务院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
广东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朱伟表示,横琴、前海、南沙作为粤港澳合作的三个重大平台,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都肩负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合作的试验示范作用,是拓展港澳发展空间、支持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载体。南沙地理位置优越,产业基础良好,港口航运发达,拥有803 平方公里的广阔空间,可以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与港澳实现全面合作。
一年来,横琴合作区紧紧围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牢牢把握服务澳门、推动琴澳一体化的发展要求,加快布局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产业体系,进一步深化粤澳民生领域合作,不断完善粤澳共商共建共管的体制机制,推动合作区建设实现良好开局、稳健起步。一年来,横琴新增澳资企业700 多家,总数现已超过5000 家。在横琴就业的澳门居民数量同比增长54.4%。得益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双15%”及澳门居民个税优惠政策落地实施,横琴澳门居民整体税负下降达七成。
前海合作区则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在“一国两制”框架下先行先试,推进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丰富协同协调发展模式,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稳步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推动合作区开发开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今年上半年,前海实际使用港资33.22 亿美元,占实际使用外资的94%,同比增长23.6%;对外开放方面,“一带一路”贸易组合港加快打造,跨境贸易大数据服务平台获批建设,面向港澳的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抓紧制定,金融、建筑等领域进一步对港澳扩大开放。
“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南沙,也在加速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致力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更好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今年6 月,广州南沙发布“强芯九条”,从重大项目落户、企业融资、完善集成电路产业链等9 个方面对芯片产业进行扶持。7 月,“元宇宙九条”发布,最高奖补2 亿元扶持,首设产业集聚区,加速元宇宙行业向南沙集聚。8 月,《南沙区氢能产业扶持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征求意见,见证南沙抢抓“氢”机遇。同月,南沙在广州国际投资年会上重磅首发“探天九条”,最高补贴1 亿元助力南沙探索苍穹。9 月,南沙“科创十条”发布,最高奖励达1 亿元,进一步提升南沙区科创政策对高端科创资源和人才的吸引力。
随着横琴、前海、南沙三个合作区建设一体推进落实,各展所长、相辅相成,必将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再次插上腾飞的双翼。
在香港新界大埔区白石角,毗邻白石角海滨长廊,坐落着一座约有400 万平方公尺的园区。在园区内大大小小的楼宇里,来自23 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 多家企业正在这里孵化成长。这就是被称作香港走向创新科技中心里程碑的香港科学园。
在距离这里大约30 公里的深圳福田区市花路32 号工地,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正在抓紧施工,计划在年内建成并投入运营。未来,这里将设立“大湾区创科飞跃学院”“大湾区创科快线”“国际孵化器”等科研平台,更多来自香港的科研项目及创新企业将陆续入驻。
粤港澳大湾区目前已建成4 条公路跨江通道,从北往南分别是黄埔大桥、南沙大桥、虎门大桥、港珠澳大桥。
今年9 月1 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正式开学,这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获批正式设立的第一所内地与香港合作大学。从6 月底获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到开学短短两个多月间,港科大已相继与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福田)、思谋科技、广东联通、佳都科技、方纬科技等签订合作协议。
近年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的推进,“港澳高校—港澳科研成果—珠三角转化”这一科技产业协同发展模式被广泛复制。目前,以广深港、广珠澳科创走廊(两廊)和深圳河套、珠海横琴创新极点(两点)为主体的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框架已经基本建立,香港、澳门在脑科学、智慧城市物联网等领域的20 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内地合作不断深化。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导引下,粤港澳大湾区内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关键要素加速流转,一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不断涌现,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能力正得到全新提升。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孵化器、众创空间数量全国最多,发明专利的有效量、PCT 国际专利有效申请量居全国首位;“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在全球创新集群百强排名中蝉联第二名。2021 年,大湾区内珠三角9 个城市研发支出超3600 亿元人民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5.7 万家,专利授权量达78 万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近10 万件。
粤港澳大湾区5 年来经济总量
据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报告预计,到2030 年,粤港澳大湾区走在世界前列的全球性科创巨头将超过10 家,“专精特新”企业将超过1000 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将达到万亿美元级。
世界500 强企业数量变化
大湾区建设启动以来,粤港澳三地基础设施“硬联通”、体制机制“软联通”、加快融合、同向共进。
9 月23 日,在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交通枢纽深中通道建设现场,两根长约3 公里的主缆,从伶仃洋大桥东、西两座主塔上方一跃而过,跨越1666 米的宽阔水面,两端在百万吨海中锚碇上牢牢锚定。
这标志着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主缆索股完成架设,这座世界级工程又实现一个重大建设节点突破。
按照计划,这个全长24 公里的大湾区超级工程将在两年后落成,建成后从广东深圳到中山的车程将由原来的2 小时缩减至20 分钟。
从广深港高铁、港珠澳大桥等大型跨境基础设施相继开通,到横琴口岸、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创新实施“一站式通关”,大湾区城市间联系更加紧密,“1 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
“硬联通”持续推进的背后,粤港澳三地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软联通”也在不断深化,粤港澳三地合作更加深入,进入融合发展的新阶段。
大湾区积极探索“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规三地”,大胆闯、大胆试,努力变制度差异为改革红利。广东在《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框架下对港澳实施更短的负面清单,基本实现与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目前港澳企业在法律、会计、建筑等领域投资营商享受国民待遇,港澳企业商事登记实现“一网通办”,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1个工作日内办结。目前,已有1 万多家港澳企业通过便利途径实现登记备案,3100 多名港澳专业人士取得内地注册执业资格。衔接港澳、接轨国际的营商环境加快形成。
三地口岸通关效率大幅提升。粤港澳三地口岸创新实施“一站式通关”“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等便利通关模式,2/3 出入境旅客通过自助方式通关,基本实现排队不超过30 分钟。大湾区世界级的机场群和港口群正在加快形成,粤港澳三地机场旅客吞吐能力达2.2 亿人次、港口集装箱年通过能力约8500 万标箱。
粤港澳金融和市场领域互联互通不断推进,人民币已成为粤港澳跨境收支第一大结算货币。5 年间,债券通“北向通”日均交易量从约20亿元增至300 多亿元,增长超过10 倍。香港、澳门居民通过代理见证开立内地银行个人账户超18 万户。拓展银联港澳版“云闪付”手机应用、微信等移动支付应用场景,让大湾区居民享受跨境金融服务更加便利。
截至2021 年,大湾区进入世界500 强企业25 家,比2017 年增加8 家;广东省现有高新技术企业超6 万家,其中绝大部分都在粤港澳大湾区,比2017 年净增加2 万多家……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软”“硬”联通的纵深推进,粤港澳三地合作更加深入,促进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关键要素流通,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呈现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