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凝结
——读康雪诗集《捕露者》

2022-10-21 08:55周水寿中山大学
散文诗世界 2022年8期
关键词:人世露珠诗人

周水寿(中山大学)

事物的凝结并非易事。遇冷的水汽在叶尖凝成露珠,当我们陷于赞叹——往往忽略这点小惊奇的历险。“凝结”背对“蒸发”,此种姿态的选择也暗喻着诗人写作时的努力。康雪的诗不扮演未触及事物的蹴鞠者,它扎实又灵动。继“苹果”(康雪《回到一朵苹果花上》)之后,“露珠”成了她抒情的新伴侣。捕蝉捕蝶,或是捕露,重要的是“捕”所带来的契机,亦可言奇迹。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自溺,憋气,吐气,需要才、胆,更考验识与力。自溺后,能有佳作浮出水面,本就属幸事。特别是当语言的“变形”魔法不施,口语的喉道里又去戏剧去华丽,作诗的难可见一斑。此种“难”,若让写作者不再写作,那么她放弃的必然是语言的荆棘花。作为日常生活的沉潜者,康雪以忧伤与善意丰盈着广袤的现代之海。而“露珠”的取得或曰自勉,正是这番劳作后的产物。

作为抒情对象,露珠婉转于时间之镜中,“朝露晞,芳时歇”的象征警示着人世的限度。然而短暂的晶莹是不易且珍贵的。“每一滴新的露珠/都在挺立的草尖上/获得了一种我无法企及的高度”(《捕露者》)。这种不易的饱满,展现出惊心动魄的高度之美。此时,诗人回顾的不再是有涯的人生,而是将露珠作为横阔人间的标记,扬其美之不易,美之恩惠。如《满地珠子》写日复一日赶地铁的“我”,突然瞥见草丛的露珠:“啊,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幸福/又是怎样无法启齿的悲楚——//上天为了取悦我这样/一无所有的人//到底有多煞费苦心”;再如《庚子年,二月末》写疫情下“我”不能给予别人帮助的歉意:“大雾迷漫,我那么无能为力/脚边的植物,浑身挂满了水珠”。作为悲伤的遗留物(如《路过你的坟墓》),露珠以“泪珠滚滚”的形象藏落于草叶间,这是诗人以己观物后的直写之词。而“露珠”所抵达的极致,才是诗人择其为意象的深层原因,“露水是怎么爬上叶尖的/是怎么从破碎、无形,到达美的极致”(《白露》)。实际上,露珠之美的要害在于随意,“一种圆满,就在任意一棵草上”(《白露》)。圆满随时在邀请失败,易碎、渺小的身影中,它在坚持什么?是凝结,是保持。为可持续的露珠奋斗(《新鲜空气》),这是康雪的自勉。

“露珠”又乃“阳光”(如《我为什么突然喜悦》)、“落叶”(如《日常礼物》)、“夜晚”(如《好人都该这样》)的同行者,“露珠”的特异性何在?如何让日常生活成为诗意生成的锚地,“面向凝结”作为露珠的成因,也是作诗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日常生活审美给新世纪诗歌带来了一种新的敞开的秩序”(刘波《日常生活审美与新世纪诗歌的生产性》),而如何处理修辞与日常间的敌意与诚意,成了诗人叩问自我、纾解自我的要径。

日常之重复、琐碎,令人难忍。——扮演他人,成了我们惯常的生存密匙,对“我”的诘问消隐于热闹的环境,孤独便不再频繁而至。“这是一种让我望尘莫及的能力/我从来没法,让一个孤零零的肉体/看起来热闹”(《特异功能》)。孤独的自治中,“忍受”反对“享受”,闪烁出别样的光茫:“昨夜的我/仍坐在今天的自己中间/倍感孤独是真的/带者百般忍耐的光茫”(《雨的幻觉》)。孤独的时刻仍在少数,多数时刻“世界以一种疲倦的力量/抓住了我”(《想哭的两个瞬间》)。世界让人疲倦,这并非诗人给读者的一般印象。但除去那些温暖,生活的锋利也未缺席于康雪的诗作。如《房奴生活》写还款逼促下丈夫的节约,如《第三种意味》写煮妇的“我”沾满鱼鳞的手。这些或大或小的俗事,被记录下来,作为诗的佐料也作为诗本身被保留。

无论是孤独地忍受(意味着超离),还是满手的鱼鳞(意味着进入),都不必然构成“康雪”之诗。调味料激增的时代,康雪诗作的洁净曾令人耳目一新。相比于雪的覆盖,露珠展露了“水”的另种姿势:面向凝结。康雪的这部诗集呈现出朝向自然、迈向人世和走入自我这三种趋向。

朝向自然。“存在与占有的区别更像是两个社会精神之间的区别,一个社会以人为中心,另一个社会围绕物质旋转。”(弗洛姆《占有和存在之区别》)同样是面对花朵,“占有”作为社会精神,倾情于折取以自藏;而钟情“存在”的人,渴望的只是凝视中的合一。后者如松尾芭蕉所写:“我凝神贯注,/矮篱上/荠菜花开放。”康雪的诗与大自然为伍,那些常见的不寻常,如阳光、雨水、落叶、蚂蚁、蓟马皆是她关心的对象;对于它们,诗人的述说充满着“毛茸茸”的爱意。反过来,这些自然的事物亦让诗人感受到爱。如《日常礼物》写树叶的礼物,“一棵你从未留意的树/竟用自己的痛苦——//做了一片美丽绝伦的树叶/送给你”。“物我相融”的世界屡屡呈现于康雪的视野中,成了她自叙的所兴之处。

迈向人世。除了外界的驳杂讯息(或战争或灾害或疫情),自身产出的“我”更需把玩。这些茂盛不息的“婴儿树”(借用自昆德拉小说《庆祝无意义》中“夏娃的树”),纠正着成人对世界的感知,却也是“苦难”的成因。人世的爱与痛,在孩子身上获得了有效的投影,这片近身的悲喜让康雪的写作有了新材料。“她能替她不再哭泣的母亲/保持住一种哭的能力”(《我尝试讲道理》),写孩子的哭泣;“大多数时候,她蹲在桌子边喂/一只橘猫”(《女儿与羊》),写孩子的吃饭;“当时的小/已经有能力/伤害到一只苹果的甜蜜”(《野蛮的快乐》),写孩子的玩乐……孩子这一产生自“我”的他者,改变了世界与“我”的惯常距离,这也使诗人与人世有了更为切近的通联。如《野蛮的快乐》写幼时的“我”敲摔苹果,这样的行为是否伤害到了“苹果”的甜蜜?——这份认识便是通过观察孩子(敲摔苹果)得来的。

走入自我。“我更希望这水面空无一物/起风时,我还能专注于/自身的孤独”(《午间的人工湖》)。在孤独的锻炼中,人为自己的感情找到位置。如《星期一说明书》写自己是杂志社的编辑,又是照顾孩子的母亲,但在忙完琐事后“我蹑手蹑脚地离开了自己”。康雪的诗袒露内心,在消费与卖弄情感的时代,自陈的孤勇将带领诗人重温“赤子”的世界。如《番茄》写一株为自己开花的番茄,写其衰败与不能得到救治的现实,“它比我更了解/没有一个人,会为了救一株番茄/而倾尽全力”。诗人所写皆是“我”在不同时刻最为私密的话语——“我把很多该对别人说的话/只对自己说”(《沉默》)。写诗如搭建与自己的沉默之谊,“忍耐”作为必须为诗人所自觉:“但我要忍耐/我知道我为什么忍耐”。

以上三种趋向的奔赴中,“面向凝结”作为隐匿的希冀与内在动力,为我们捧露出诗人独特的脸庞。梅洛·庞蒂曾举形容词“蜜一般的”,来表明“物”的统一性:“蜜所拥有的各种性质并非各自独立地码在蜜里,恰恰相反,这种种不同的性质是同为一体的,因为所有这些性质都是在表现蜜的同一个存在方式或曰行为方式。”在此,我们可略作仿造——“露珠”作为状态(“露珠一般的”),其所代表的绝非简单的水汽与温度的骤降。依庞蒂所见:“每一个物都向我们的身体和生活述说什么,每一个物都穿着人的品格(顺从、温柔、恶意、抗拒),并且,物反过来也活在我们之中,作为我们所爱或所恨的生活行为的标记。”(梅洛·庞蒂《知觉的世界》)面向凝结的露珠不同于早些年“表达消逝”的露珠(另见诗作《寒露》),在诗人懂得爱与孤独的能力后,露珠拥有了不一样的诗学趣味。

格律缺失后,如何树立新的诗艺法则的疑问,时常骚扰当代的诗人。分行的日常语言如何传情达意?“言语的美在于明晰而不至流于平庸。”(亚里士多德《诗学》)康雪的写作为我们提供了某种启示:即面向凝结。作为自身的引导词,诗人写诗的旅程犹如抵达高地前的人间历险。当词语被经验召唤,写诗的荒谬也终将在缪斯俯身中得到消解。仍需警惕的是,经验之为经验的自我圈地运动。如“露珠”之美不在于圆满,诗意(诗艺)亦是如此——这或许是诗人“打破风格”的起因。调校字词,拿捏不定,有些惶恐的写作心态,既朝向某首诗的完成,也像是在打开新的诗作。此种临身的困境,多次显现在这部诗集的语词间。我们有理由相信:康雪的大可爱与小智慧正在为现代汉诗留下珍贵的言说。

猜你喜欢
人世露珠诗人
“诗人”老爸
雨还在下
愤怒
小露珠
人间的事
露珠
与世隔绝的人世
如果相爱
露珠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