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革命年代的青年运动谈对企业青年工作的几点思考

2022-10-21 08:05
中国共青团 2022年15期
关键词:思想工作企业

文 | 冯 程

中电莱斯信息系统有限公司团委书记

时代的洪流浩浩荡荡,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回望百年奋斗征程,砥砺前行勇气力量,党的百年风雨和奋斗光辉,充分体现了建立一个优秀政党的艰辛历程,展现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而期间一批又一批胸怀理想的青年前赴后继,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斗争中冲锋陷阵、抛洒热血,让我们更加清晰、透彻地了解到青年的觉醒和行动对一个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的重要作用。

鸦片战争后,积贫积弱的中国就不断受到西方列强的欺压和侵略,中国人民就在风雨飘摇中艰难度日,在多方势力割据、军阀混战、政府软弱无力的19世纪初,一部分先进分子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陈独秀、李大钊、鲁迅、钱玄同等以北京大学为根据地,以《新青年》杂志为宣传载体,以思想启蒙为目标,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希望以青年为先锋,唤起民众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找寻到一条挽救民族危亡的道路,得到北大师生和广大青年的热烈拥护,为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积蓄了力量,奠定了基础,而五四运动更是为党的成立做好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可以说,没有这一段时间的艰苦求索就没有百年大党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历程。在这个广泛而深刻的历史变革中,在中华民族濒临灭种灭族的危难之际,青年们挺身而出,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旗帜,站在与列强、内患斗争的第一线,最终找寻到了救国救民的道路,唤起了民族的觉醒,掀开了救亡图存的崭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把青年工作作为党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一百年来,我们党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用极大力量做青年工作,党的队伍始终活跃着怀抱崇高理想、充满奋斗精神的青年人,党的事业始终洋溢着一往无前、敢于胜利的蓬勃朝气,党的建设始终葆有勇于自我革命、勇立时代潮头的青春特质。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这是对包括企业青年在内的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动员令,把工作做到党政的痛点上,做到青年的心里去。企业的青年工作就是要把提升青年精神素养、团结凝聚广大青年,激励青年接续奋斗作为重大课题。学习百年党史,汲取前进力量,在踏上第二个百年奋斗的新的赶考之路上,如何能够引发青春之思,唤起青春之行,汇聚青春之能?在建团百年之际,在青年人才培养被提到历史性新高度之时,为党政聚人心、为企业留住人成为企业青年工作的主攻方向,同时也是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落脚点之处,革命年代的青年运动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勤于观察调研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的讲话中,对年轻干部七种能力的要求,排在第二位的就是调查研究能力。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就不可能形成对于问题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更谈不到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无论是陈独秀、李大钊,还是鲁迅、毛泽东,他们都对身边的学生、工人、贫民的生活、思想进行了周密细致的观察,进行了广泛深刻的调研,甚至是长时间与他们同吃同住同生活,才清晰地认识到中国社会的“病”在哪里,才能找到“治病救人”的药方。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追求经济效益成为企业发展的目标,快节奏、高效率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常态,青年工作很多时候流于表面,并未真正做到在大局中谋划,向中心工作发力。这就需要我们首要紧跟国家、集团、单位党政重点任务和发展规划,精准对接企业需求,聚焦在发展的重点、难点和痛点上,把党建引领做深做实,开展企业、行业改革发展的宣贯引导,多种方式调研反馈,将青年的合理化建议转化为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创新举措,把青年的特点转化成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亮点,强引导、建机制、压担子,让青年在重大工程任务中勇挑重担,锤炼品格,脱颖而出,为想干事、能干事的青年提供干成事的事业平台,实现青年与和企业同频共振,相互赋能。其次,真正走进青年,精准对接青年需求,将青年工作的触角通过党团组织延伸到青年工作、生活细节中,从行为方式、工作习惯多方面了解青年最真实的想法和诉求。针对青年员工离职率高、“躺平式”“内卷化”开展专题研究,找到企业文化与青年思想、价值追求的碰撞处,找到激发青年工作干劲的着力点,在青年自我意识突出、个性化彰显的现在画出青年与企业的最大同心圆,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地采取针对性措施,做到“家底清”“症结准”,最终实现“措施实”“效果佳”。

勇于探索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政法大学时曾对青年们提出了要勇于开拓实践、勇于探索真理的要求,足以见得探索实践对于青年人才成长和培养的重要作用。在那个民众尚未觉醒、救国之路尚且未知的时代,陈独秀从二十年不谈政治只为思想启蒙,到了解俄国十月革命,了解马克思主义,找寻适合中国的药方;李大钊从留日接受新思想,到在工人阶级中广泛发动,到最后形成完整的马克思主义观。革命先驱们在历史的大潮中深刻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把先进的革命思想、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摸索,最终照亮了整个中国。但是探索之路也布满荆棘,陈延年一直坚信无政府主义,组织的工读互助社最终以失败告终,这种失败亦是一种成功,用实践成功地检验出了这不是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和实践性,让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之光更加闪耀。

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我们要根据行业的最新形势、企业的发展要求,青年的鲜明特点探索新的青年工作方法。以思想引领为例,传统的集中学习、填鸭式课堂学习可能已经无法引起青年们足够的兴趣,寓教于乐学、身临其境学、行知合一学更能满足新时代青年对于学习的认知和理解。诚然,探索可能会失败,但对于青年工作,我们更是要拿出敢闯敢试的精神。一方面要善于谋划,把过去的经验当作解决当下问题的基础,更要让面临的挑战成为创新改进的抓手,在党政关心的难点、痛点方面勇于尝试;另一方面要敢于实践,为好的思路找到切实可行的实践载体,尤其在企业改革发展的重难点任务上,企业青年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发挥问题上,选取试点项目和实践载体,进一步丰富和深化已有的“号手岗队”的品牌活动内涵,以项目化的思路开展实践,形成策划-实施-评估-改进(PDCA)完整闭环,让实践成果在企业的中心工作中得以显性化体现。

抓住关键少数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把我们党建设好,必须抓住“关键少数”,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就等于抓住了“牛鼻子”,足以见得关键少数在工作推进和组织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新文化运动的初期,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赵世炎、葛树贵等进步学生和工人代表这几个关键少数,成为了将马克思主义真理旗帜插遍神州大地的旗手。无论是新思想的传播推广,还是在五四运动中对学生、工人的广泛发动,他们都充满斗志、饱含激情,将新文化的思想带到全国,最终带动了工人阶级走上历史舞台。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也是从最初的50多个党员一步步发展壮大,成为今天9500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光辉成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燎原之势不可阻挡。

企业的中心工作是生产经营,企业的青年,尤其是军工科技型央企的青年有着高学历、高素质,但由于业务工作繁忙、工作环境封闭,存在想法很多但活力不足的问题,如何有效地发动青年,凝聚青年,一直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青年群体一般由“自燃”“可燃”“绝燃”三类人组成。“自燃”是指那些主观能动性、想法多、执行力强,具有感染力和带动力的领袖类青年,“可燃”是指自身想法不多,但愿意被带动,组织粘性较强的青年,而“绝燃”是指思想封闭、固化,不为外物所动的青年。针对每一类青年,我们要采用不同的话语体系,分众式的引领带动方式,提升组织整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而在这其中,我们对关键少数,“自燃”型青年的引导和把握就显得尤为关键,“自燃”带动“可燃”,“自燃”和“可燃”带动“绝燃”,把工作对象转化成工作力量,让他们在保持自身活力的同时激发出身边青年的活力和热情,不断扩大“自燃”青年的比例,实现正向的转化循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把握团干部、青年业务骨干和新员工三个“自燃”型青年占比较高的关键群体,团干部思想觉悟高,组织、沟通、交流能力强的,是我们开展青年工作的最重要抓手,可以在组织活动中发现青年,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年。青年业务骨干一般是某类型业务单元的核心人物,如组长或是科室主任,在带动青年创新创效、岗位建功方面是管理者,更是身边榜样,要让他们成为共青团工作融入中心、服务大局的有力抓手;新员工是企业中最富朝气活力的群体,是企业发展的最新鲜血液,要通过价值观引导最大程度地保护他们的热情,服务好他们的现实需求,使其成为营造企业昂扬向上精神风貌、活力自信文化氛围的最重要抓手。

新时代青年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参与者、见证者、受益者,又是在新的赶考路上的奋斗者、实践者、奉献者。企业青年工作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要求,胸怀“两个大局”、聚焦“国之大者”,深刻洞察企业改革发展特点,牢牢把握青年成长规律,勤于观察调研,勇于探索实践,抓住关键少数,团结引领广大企业青年创新创业创造创效,争当立足岗位精益求精的实干家、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和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领头雁。

猜你喜欢
思想工作企业
企业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企业
企业
思想与“剑”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