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水仙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 急诊科,云南 曲靖 655000
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是一种密闭式体外循环治疗法,该种治疗方式所涉及原理为:以弥散及吸附等方式将患者体内的致病菌及多余水分进行清除,保持机体内环境[1]。这一治疗方法常被用于抢救病危患者,由于技术要领较强,操作步骤较繁杂,需要医护人员的积极配合才能实现。血液净化技术的操作相对复杂,风险性极高,需要护理人员具备超高专业技能和熟练的操作水平,只有严格、标准、熟练操作,亲和的交流,方能展现专科护士优秀的准业素养和人性化护理[2]。本研究即针对连续性床旁血液净化治疗患者,实施安全管理与护理措施干预展开探讨,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详细报道如下。
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0例患者(均为连续性床旁血液净化治疗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31~47岁,平均(36.15±0.13)岁;病程1~3年;病因包括:胰腺炎8例、肾衰竭12例、其他5例。实验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30~45岁,平均(36.27±0.22)岁;病程1~2年;病因:胰腺炎10例,肾衰竭11例,其他4例。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病因)进行比较,显示其差异有可比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体患者对此次研究完全知情,均自愿并同意参与本研究,同时本院伦理委员会也批准了本项研究的开展。
入选标准:①经确诊符合连续性床旁血液净化标准的患者;②已办理住院手续且病历资料齐全的患者;③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展开研究的患者。
排除标准:①患有急性传染疾病的患者;②存在意识认知障碍或精神状态不稳定的患者;③住院手续不完整以及病历资料缺失的患者。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手段,实验组患者则采用安全管理与护理措施干预。
在安全管理层面,要对为患者服务的全体医师和护理人员都开展健康教育和技能培训,努力营造出卫生舒适的医疗环境供患者休养,对参与治疗的医疗器械和设施进行全面消毒;定期排查导管连接情况,防止出现漏液现象,检查医疗仪器是否能够正常运转等各项事宜。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成立护理小组,组内成员明确细化工作任务,运用各自擅长的专业技能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患者的护理工作保驾护航。
(2)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根据患者的过往病史以及过敏史,在体检报告的基础上汇总各项数据,形成一份综合护理方案,便于护理期间的治疗开展。
(3)优化护理流程,对治疗期间的护理手续进行简化,减少患者在接受护理过程中的麻烦,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4)治疗前要对所有设备进行调试,查看管路与血滤器的连接情况,定期为患者提供全面体检,护理人员需要全程参与治疗监护,提早预备应急方案。期间由专人护理,持续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建立特护记录单和静脉血液滤过观察记录单,根据病情随时调整置换液配方,确保患者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治疗效果。密切观察患者体征变化,尤其是上机时,其血压的变化,谨防低血压的出现,引起脑灌注造成严重后果。记录好血滤装置的动静脉压、跨膜压、滤器压等指标,根据指标变化情况,及时调整超滤量。
(5)严格遵守无菌步骤操作,为患者适时调整舒适的体位,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符合手术要求,对患者生命特征数值的变动进行观察并记录;加强观察穿刺部位皮肤变化,避免出现红肿,甚至渗血情况。保证病房内的空气流通顺畅,及时做好病房卫生清理工作,再辅以消毒水对病房全面消毒。做好院内感染控制和管理工作,避免造成感染。定时查房,询问患者是否存在不适感和不良反应。护理人员应使用温柔的语气与患者交谈,注意沟通时的正确措词和用语,减轻患者在护理期内的心理压力,降低患者及其家属对手术治疗的负面影响,让患者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
(6)在用药方面,医护人员要及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治疗药物的药效和疗程,对用法用量进行相应的指导,密切监督其用药情况,防止其出现药物错服、混服的状况。与此同时鼓励家属参与其中,做好督促的作用,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的用药行为。
(7)对其不良饮食结构也需要及时纠正,严禁患者在治疗期间食用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禁烟禁酒,并注重膳食合理搭配,摄取身体所需的蛋白质及维生素含量较高的果蔬蛋奶等食物,保持护理阶段的营养均衡。
(8)治疗过程中,应当对血滤器凝血指标进行严密监测,一旦发现凝血先兆应当立即增加肝素的用量;若仪器管路凝血严重,应立即采用生理盐水处理。对于无肝素者,应当用1000mL生理盐水加40mg肝素对预充滤器和管路进行处理,以保证肝素吸附,从而起到凝血预防作用。对于预充管路和滤器也要保证将各个管路内部的空气排尽,若有必要可对仪器进行重复预,最大程度降低凝血事件的发生。
(9)做好血液透析管和管路的安装、检查工作。首先检查仪器和相关设施有无破损,是否完好。按照无菌原则进行操作,依照体外循环的血流方向依次安装。利用密闭式预冲方式排尽透析管路和透析器血室内气体。推荐预冲生理盐水直接流入废液收集袋中。建立体外循环,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期间一定要注意血管通路的准备中观察有无红肿、渗血、硬结等情况,摸清血管走向和搏动部位后再确定穿刺点。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连接过程注意用注射器回抽导管内封管肝素,推注在纱布上检查有无凝血块。如果导管回流不畅,应及时查找原因,严禁使用注射器用力推注导管腔。
(10)准确记录出入量,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根据患者各功能和机体状况,先设置100mL/min为宜,再逐步调整血流量等参数指目标治疗量。因为超滤量过多可导致低血压,甚至休克,不利于肾功能恢复。而输注液体量过多可导致心衰、肺水肿。所以一定注意出入量的平衡关系,定期检测血液生化指标,以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主治医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考核,采用百分制作为标准,分别从护理熟练度、护理安全性以及设施操作精准度三项进行评分,同时对护理人员工作态度、职责、操作技能以及管理强度进行满意度评分,采用百分制评分。另行血液感染情况检查,比较两组的血液感染发生率。
把各项统计数据输入SPSS 20.0软件中进行分析比较,用t检验计量资料的对比结果,并采用()表示,计数资料的结果采用χ2检验比较,用率(%)来表示,P<0.05表示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通过本研究的护理质量对比,可以看出实验组在护理质量的三项评分上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护理质量对比()
表1 两组的护理质量对比()
比较两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情况,实验组在满意度的四项评分上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对比()
表2 两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对比()
比较两组的血液感染情况,实验组血液感染率(4%)和对照组血液感染率(24%)相比,前者明显更低,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的血液感染率对比[n(%)]
近年来,连续性床旁血液净化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受到诸多专家的认可[3]。因为其在医治危重症患者时取得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所以在最近一段时间内应用频率较高。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也称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是一种连续、缓慢清除体内水分和溶质的方法[4]。它能够改善血液循环中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并且能够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改善氧合,有效清除代谢产物等[5]。因其进行连续平稳,机体血容量在单位时间内的变化量较小,患者能持续耐受[6]。这是血液透析发展而来的一项新技术,通过医护人员的配合,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针对连续性床旁血液净化治疗患者,传统的护理方式是提供常规性护理,这一方式虽有一定的护理成效,但护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患者常常因为对自身病情了解不充分,从而对疾病产生了畏惧心理;再加上对护理团队专业性的不满意,拒绝接受护理治疗,对医护人员滋生了抵触情绪。于是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采用安全管理与护理措施干预的方式。使用这一方法参与护理工作,能够在安全性上给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保障,并且治疗效果也更令人满意。通过专业医护人员的耐心开导,和对患者以及家属关于病情、护理等方面的详细科普,逐渐拉近医患双方的距离。在心理辅导中为患者答疑解惑;在饮食结构上为患者补充日常所需的能量;正确引导健康教育,使患者对自身病情有更加完整的、系统的认识,一步步达到提升护理效果的最终目的。通过本研究还发现,接受安全管理与护理措施干预的患者,在护理质量得分上要显著优于仅仅接受常规性护理的患者,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并且血液感染情况也大幅下降。本研究发现,护理人员熟练的业务能力及操作水平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关键,建议临床护士要不断加强自身业务水平的学习与培训,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并增强自身综合素养,保持高度的责任心,为患者生命的抢救和疾病的恢复赢得更多的时间和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综上所述,实施安全管理与护理措施干预的手段,可显著提高连续性床旁血液净化治疗患者的护理效果,更具安全性、可靠性,患者满意度也更高,临床使用价值较高,值得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