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鑫
(陕西秦农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38)
纺织服装经济是支撑国内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产业,随着近年来中国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纺织服装产业在逐渐壮大发展,纺织服装内需消耗已经成为了产业经济来源的主力,同时纺织服装出口产业经济也在不断增速,成为了最具潜力与活力的市场之一。
纵观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现状,可窥南北地区产业经济发展悬殊,北方地区的纺织服装产业远远不及南方产业经济兴盛与行业运行态势健康,这其中既有天然环境因素也有地域管理的影响。如何在当下激发北方地区纺织服装产业的经济活力,值得深思探究。
纺织服装产业经济伴随着国内流行趋势发展、电商兴起、服装海外市场与零售模式的升级,纺织服装市场规模越来越大,纺织周边产业也在不断开拓,国内纺织服装市场呈现出发展快、聚集性、多元化德国特点,产业经济规模在不断提高。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 年1~12 月我国限额以上单位服装类商品零售额累计9974.6 亿元,同比增长14.2%,两年平均增长2.4%,同期,线上服装零售保持较快增长,穿类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3%,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5 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7.0%。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近两年受到了疫情冲突、纺织服装原料涨价以及全球经济趋势下滑的影响,目前我国纺织服装经济增长缓慢,且地区产业经济间发展十分不平衡,产业波动较大,例如北方地区东北、西北地区的物流集散中心受到了疫情影响长期闭市,无疑也加剧了纺织服装产业地区经济间的不平衡,市场成交额明显下滑。
目前,我国纺织服装经济分布以南北地区最为市场分割线,具体划分为了华南区域、华东区域、华中区域、西南地区、华北区域、西北地区、东北地区等,其中南方地区以华东区域和华南区域最为明显,华东区域纺织服装产业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皮革鞋靴产业与纺织市场的兴盛,加之高新技术及产业集群效应发展使华东地区纺织服装产业成为了国内重要的产业经济大区;华南地区则以广州福建为主,纺织服装经济以批发作为主要产业,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而北方地区的发展,则以华北地区与东北地区为主,主要分布在京津翼区、山东及东北区域,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主要以纺织加工过、服装制造、代工生产为主。
随着纺织服装行业的竞争越来越大,南北地区产业经济发展态势有所不同,南方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但是普遍竞争压力趋向于内卷,北方地区产业经济停滞不前且制造工艺水平相对落后。
目前,随着纺织服装产业纷纷升级转型,低品质、耗能大、高污染现象不仅影响了服装产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对自然环境和资源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坏[1],纺织服装经济发展趋势受到了大环境的影响,低碳发展、智能制造、电商销售、行业拓展、产业升级是目前的主要发展趋势。
北方地区纺织服装经济产业的最大问题就是经济发展不平衡,南北地区产业经济差异巨大,北方地区普遍市场份额占比较小,根据中国服装协会数据显示,2019 年服装产业各省份所占份额统计图,其中华北地区以北京市为例,仅占全国纺织服装市场的1.81%,而华东地区的江苏省则占据了19.37%,差异性较为明显。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北方地区纺织服装经济之间的区域差异性也较大,例如在市场份额几乎忽略不计的新疆地区,纺织服装经济非常活跃,一方面由于自身是棉花原料的主要产区,另一方面则是浙江省援疆的机遇,纺织服装产业集聚规模逐渐扩大[2]。
目前,纺织服装产业活跃地区主要以区域集群性产业群带动行业发展,而当前纺织服装市场上的知名品牌主要来自上海、广州、浙江和深圳等南方地区[3],北方地区仅仅以北京、天津等地有一些知名服装品牌,整体来看北方地区的服装品牌影响力十分有限,在全国纺织服装市场中知名度较弱,市场占比小,无法对北方地区纺织服装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北方地区纺织服装经济由于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服装交易市场,产业不够聚集,纺织服装产业上下游产业链衔接度不足,导致了产业集群性效益较弱,无法打造大规模的交易市场与生产基地,同时对纺织服装的周边产业没用起到带动作用,无疑对产业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纵观南方地区,纺织服装民营企业往往抱团扎堆,竞争力较强,专业度高,企业之间为了竞争常常更新技术深化合作,有利于行业与产业经济发展并行。
纺织服装属于密集型制造产业,其生产规模与生产环境对厂房建设、环境大小有一定的要求,北方地区普遍地广交通畅达,闲置空地较多,特别是像山东地区、东北地区等省市拥有大量的闲置土地,有利于整合纺织服装产业上下游建设集群产业群,进一步开拓纺织服装生产基地、纺织服装旅游小镇以及纺织服装电商营销中心建设,具有一定的天然生产环境优势。
北方地区的生产成本与人工成本具有一定的优势,例如在黑龙江生产了大量的化纤、亚麻、黄麻,新疆地区生产高质量的棉花,河北地区生产高品质的棉纱等,给北方地区纺织服装企业提供大量的原料供给,价格上具有一定的原料成本优势。
同时,北方地区由于人口众多、工作缺口大,企业用人成本具有一定的优势,北方地区人均工资水平远远低于南方地区,企业用工方面人工成本具有一定的优势,进一步节省企业的运转成本。
目前,北方地区大多数省市都出台了相应的政府扶持政策,例如河北地区出台了服装企业资金借贷、政府融资的政策;吉林地区对纺织服装等轻工业税收方面实行优惠政策;河南地区对纺织服装企业建立绿色通道,支持产业集群扩展,建立电商营销中心等,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推动纺织服装产业的成长壮大。
同时,北方地区的物流交通运输优势在逐渐凸显,伴随着电商的兴起,北方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相互链接,经济由东部向西部推进阶梯形发展,以河南郑州地区为例,陇海铁路干线和京广铁路干线贯穿而过,物流交通运输十分方便,河南纺织服装产业具有广阔的辐射能力和潜力[4]。
为了更好的使北方地区纺织服装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产业经济在发展中过程中要完善服装产业链系统性,保障产业上下游衔接度,政府引动地区市场健康发展,积极推动政策扶持,为为服装产业链的完善提供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首先,完善服装产业链系统性,目的在于对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基础、协调能力和可持续性方面相关产业进行融合[5-6],融合过程要了解产业发展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具体内容如图1 所示;其次,要对纺织服装产业所带来的产业自身发展、外部经济条件、社会环境关系进行思考,引导纺织服装产业的健康发展,避免生态资源的污染与影响;最后,要对北方地区纺织服装经济与区域社会发展进行紧密联系,积极带动产业劳动力、产业融合方面的推动作用,使纺织服装产业的综合性增强,促进产业经济的活力。
图1 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影响因素Fig.1 Factors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xtile and garment industry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数字化与化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不断深入发展与应用,制造业也在经历深度融合和快速发展的新变革。数字化技术驱动使产业向智能化转型升级,搭建的数字化制造平台有利于推进企业数字化技术在制造领域的全应用,搭建的工业互联网体系实现智能制造过程的透明化、精细化与高效化。
首先,北方地区纺织服装企业在建设纺织工业互联网过程中,要对制造模式进行创新,具体如图2 所示,制造模式创新是产业升级的第一步;其次,要建设纺织工业互联网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积极挖掘客户需求与行业需求,对行业的发展数据进行智能决策;最后,要建设工业互联网端与端的融合,集成上下游产业链、供应商及生产制造为一体的产业融合模式,从而促进北方地区纺织服装经济的互联网模式发展。
为了更好的促进北方地区纺织服装经济发展,要强化纺织服装品牌建设,推动纺织服装企业健康发展,加强纺织服装品牌的影响力与知名度。
首先,北方地区不同省市要根据自身纺织服装特色进行品牌培植,重点扶持可孵化的纺织服装品牌;其次,要落实品牌特色与战略,争创开发优质产品质量,积极研发高科技纺织服装产品,使更多的消费者通过购买产品来认识品牌;最后,要加大拓宽品牌曝光度,尝试新渠道、新模式营销方式,例如在互联网中打造专业商贸对接服务平台与直播营销宣传,在线上和线下取得卓越对接和营销拓展成效,进一步增强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间接促进北方地区纺织服装行业的经济拓展。
图2 纺织工业互联网Fig.2 Textile Industry Internet
近两年来,受到疫情冲突、国内经济形式下滑以及消费降级诸多因素的影响,国内纺织服装产业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下滑趋势,且行业间竞争压力较大,导致北方地区纺织服装产业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但是,值得欣慰的是当前北方地区各省市已经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提高了对纺织服装产业的重视,纺织服装类企业也在纷纷转型数字化制造,加强电商营销与互联网工业建设,努力推动纺织服装技术的科技创新。同时,在推动纺织服装产业的集群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在对纺织服装品牌不断加大建设,相信在未来,北方地区纺织服装产业可以迈向新的发展,形成强而有力的品牌集群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