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清 王键 王欣然
新冠疫情期间,发热门诊的就诊效率、流线布局、功能设置等因素直接影响疫情防控结果。当前对于发热门诊的患者、医护人员、药品流程、会诊流程,以及污染物(医疗垃圾、普通垃圾等)处理问题已有较多讨论,但是基于行为者心理需求的发热门诊功能空间流线设计,依然有很多优化空间。开放诊室内往往医患分离,医生坐在办公桌前,患者围绕医生问诊,流线迂回,通行效率低下。为此,本研究从患者的就医流线出发,试图寻找“患者不动,医生来动”的反转流线及相应的医疗单元组合形式,从诊室的微更新设计出发,提出更为高效的设计方法,为突发疫情时开放式诊室的应变改造,提供一种可行性方法。
发热门诊诊室从功能上可以分区为患者活动区、医生活动区以及两者之间的卫生通过区。发热门珍一般应满足三大防控要求,呼吸道发热门诊需防止飞沫和空气传播,肠道发热门诊则主要防控接触传播。根据《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 311-2009),医护清洁区与污染区之间的半污染缓冲区域是发热门诊的设计重点,卫生通过区是保证医护人员免被感染的重要屏障,在设计中要遵守“穿脱分离”的原则。常规发热门诊的就医流线,尤其在患者新冠病毒检测阳性后,对医患分离的缓冲区要求更高,但患者之间的隔离要求较少被考虑。传统诊室中,患者在挂号、候诊、看诊、缴费、化验过程中不断来往,大大增加了交叉感染的机会。如何让患者进入相互隔离的就诊单元,避免发热病人的非必要移动,让未患病、位于洁净区的医护人员围绕病人服务,可能是发热诊室未来的设计方向(图1,2)。
发热门诊可根据功能分为导诊、诊室、留观、医技四个核心板块,在应急情况下,可将尺寸分别为2 950mm(长)×2 950mm(宽)×2 450mm(高)与5 900mm(长)×2 950mm(宽)×2 450mm(高)的集装箱拼合。其中诊室是医生与病人直接或间接接触的空间,也是交叉感染的高发地点。将隔离间植入诊室模块单元,形成医患流线互换的新范式,有利于提高空间通用性,降低空间组合的障碍,尤其利于应急情况下的快速建设(图3)。
发热门诊作为筛查烈性传染病的“哨兵”,宜发挥其“首诊”优势,分散大型综合医院的就诊密度,避免重要医疗资源“挤兑”现象。发热门诊在筛查发热原因时,需要收集患者尿常规、血常规,以及影像信息等。由于发热病人在诊疗过程中需要被强制隔离,如果在诊室内一次性采集病理信息会提升空间效率。在模块化设计的趋势下,通过诊室多功能整合设计实现功能单元之间的协整,是新范式诊室的设计重点。
区别于传统“患者走两边、医生走中间”的诊室单元模式,本案提出在就诊模块中设置带有隔离手套箱、洁污分流传送带的操作夹层。通过传送带将自诊工具包、采血工具、处方药物等诊疗物品传送至患者所在区域,从而对患者的通过性进行管理规划(图4),增加了发热门诊的空间利用率,并保证“强隔离、重防护”的空间安全可靠性。
鉴于发热病人之间的隔离需求,可通过人脸识别系统控制诊区内所有自动门,使就诊区的每个单元空间内仅有一位患者,病人在专属空间内完成就诊和检查。
传统发热门诊往往设置多个小型通过间,用于隔离与缓冲,但是医生与患者在诊室内的直接接触,往往也会造成安全隐患。因此通过柜台式的线性隔离,增设空气设备,形成隔离操作夹层,成为设计原则中很重要的一环。
隔离操作夹层内包括安装在隔离窗上的手套箱、放大镜,洁净气动物流传输管、污染物气动物流传输管等诸多设备。所用的检查工具(血压计、听诊器、采血管等)可以医用工具包的形式,通过气动物流运输管道传送至患者专属空间。患者完成就诊后,隔离操作夹层自动关闭,夹层内部开启负压消毒模式,尽可能减少医患直接接触,并在无形中增加了就诊面。该方案在疫情结束后同样适用,多个医师同时负责多名患者,增加了诊室设计的使用韧性。
医患互换流线诊室内,患者就诊流线为:1)人脸识别进入;2)自动测温、导诊;3)就诊廊等候;4)进入就诊单元;5)进入暂时隔离间(兼卫生间);6)取药离开。医生看诊流程为:1)助手问诊;2)查阅电子资料;3)护士采血、化验;4)助手开药;5)助手操作影像设备(图5)。
医患互换流线诊室从患者就医的全流程设计出发,遵循上文中的诊室设计原则,通过智慧物流、智能信息采集识别设备,协助医患高效完成诊室内的活动(图6)。患者的具体就诊过程分为如下步骤。
患者通过网络挂号,按预约时间可提前10分钟通过人脸识别进入导诊厅。厅内设有体温检测仪,如患者体温过高,将被提示前往建筑外部的特诊区。在等待看诊期间患者无法进入诊室区域,到号前5分钟内可激活自己的人脸识别信号。
患者进入专属诊区,同时气动物流传输管将专属医用工具包传送至隔离夹层。诊区内的大屏幕及语音系统将引导患者进行自诊,检测血压、脉搏等。自诊完成后,由医生助手进行问诊,医疗团队的其他成员可开展其他工作,如阅读病例、记录病例、准备工具、为其他窗口的患者看诊等。患者的病例信息将被录入计算机,通过AGV行驶机器人与医疗团队成员同步运动。
1 两种门诊流线对比
2 两种诊室的空间对比
3 发热门诊导诊模块、留观模块、医技模块
4 发热门诊医患互换流线诊室空间平面图
5 发热门诊医患互换流线诊室流程示意
诊室检查一般分为采血、影像、尿检三部分。患者留在就诊区等待,护士为隔离夹层的手套箱套上一次性手套,使用患者专属医用工具包内的工具对患者采血,将采血管放入采血箱,通过气动物流传输管传送至检验科,医疗污物则通过专用传输管传向处理室。化验结果将同步推送至诊区大屏幕、患者移动设备和医疗团队的电脑系统。患者看诊后留在诊区,通过移动便携式X光机拍片,围护墙兼做成像板(图7)。
根据医嘱,除部分患者被转移到重症监护室或留院观察外,普通发热患者必须完成以下步骤:1)缴费取药,所开药品通过气动物流传输管打包传送至该诊区;2)选择复诊日,诊室配备的系统可自动安排复诊时间,患者也可通过手机APP预约下次就诊。候诊厅的大屏幕将显示本次就诊记录,提示复诊时间,并及时通过就医系统线上备案所有信息。在患者离开后,诊室门将自动关闭并进行消毒。
在后疫情时代,发热门诊面临严峻考验,建筑师们在应对疫情的实践中逐渐总结出对工程设计经验。本文通过对以往设计的反思,采用整合式门诊医患空间,提出一站式门诊就诊单元,创造新型的就诊空间及高技派的就诊单元,体现出对病人及医护工作者的关怀。
6 医患互换流线的诊室平面设计
7 就诊区内部设备使用示意图
1-7 作者自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