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光 图/ 周欣欣
我出生在农村,弟兄两个,父母是标准式的农民,母亲还常年有病。我的童年,可以用缺吃少穿来形容。那时,看到别人穿新衣服时,我真是羡慕得不得了。日月如梭,转眼我们都成了男子汉,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但是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父亲听熟人说供销社丁副主任的孩子得了白血病,需要输血。父亲是O型血,他找了去,提出自愿为丁副主任的儿子抽血,条件是能得到一个外国进口的尿素袋儿。经过协商,以抽五次血得到一个尿素袋儿的条件达成了协议。
于是,一个多月后,抽够五次血,父亲把尿素袋儿高高兴兴地拿回了家,只是他本就虚弱的身体更加吃不消,在家一直躺了十多天才恢复了元气。经过母亲的染色、裁剪……精心制作,很快哥哥就穿上了既漂亮又富有弹性的尿素裤(当时的尿素袋儿是化纤布袋子,质地比较柔软),再配上母亲做的白粗布褂,甚是精神。这样一来,哥哥就成了大姑娘的追逐焦点,不久,就经人介绍和邻村一女子谈上了对象,当年的春节期间,就吹吹打打地举行了婚礼。
为了给我也弄来一条这样的裤子,了却婚姻大事,父亲又咬着牙找到了丁副主任。谁知丁副主任这次竟提出要以抽十次血才肯给一个尿素袋儿的条件,理由是愿卖血的人多,尿素袋儿都是分配的,很是难搞。父亲觉得上一次抽了五次血就差点儿要了他的命,这次只得作罢。
后来,在父母的工作下,贤惠的嫂子叫哥哥把那条尿素裤让给了我穿。在尿素裤的作用下,第二年,我也如愿以偿娶了妻。据嫂子和妻子讲,她们之所以嫁给我们哥俩,就是看中了这条尿素裤,只是她们不知道这是父亲冒着生命危险卖血换来的。
改革开放后,哥哥在家办起了养猪场,而我则进城创办了一家土特产公司。如今我们吃穿不愁,住着高楼,坐着轿车,但是那条尿素裤却被我当作珍宝保存了下来,它不但是我艰苦困难时期的见证,更让我忆苦思甜,激励我勤俭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