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嘉雅•米尚
美国《纽约时报》10月16日文章,原题:当一个国家的烹饪成为一种文化出口时“我们有草莓、人参和泡菜”,韩国女团“Wonder Girls”在2011年单曲《韩国美食派对》中边唱边欢呼道。韩国粮食、农业、林业和渔业部将她们招券为全球大使:这是韩国政府赞助行动的一部分,使命是将韩食提升到最受世界喜爱的顶尖烹饪行列。
虽然这首歌没走红,但韩食振兴院报告称,海外韩国餐厅的数量确实呈指数级增长,从2009年的9253家增至2017年的33499家,非韩裔顾客超过3/4。纽约大学食品研究学者克里斯南杜・雷分析的数据显示,2022年,值得列入纽约《米其林餐厅指南》的韩国餐馆数量是2006年的4倍,餐费中位数为63美元,仅比法国餐厅低1美元。这使它们跻身“口味等级的顶端”,尽管这仍远低于餐费中位数高达235美元的日本寿司。
除了这些显而易见的数字外,韩国政府大举向其他国家推广韩食有何意义呢?韩国并非首个开展所谓“美食外交”的国家,“美食战”可能用在这里更合适,因为韩国的最终目标显然是超越其他国家并使其他国家的美食“相形见细”。这一切都是为了推进“国家品牌”,该概念由英国营销咨询师安霍尔特1996年正式确定,如今演化出衡量国家声誉的“安霍尔特-益普索国家品牌指数”,它在一定程度上由抽样人群如何看待每个国家的遗产与文化价值,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愿意购买其产品来确定。2021年,德国、加拿大和日本在该指数中位居最前列,韩国在60个国家中排名第23位,明显高于2005年接近最末位的排名W
一个国家的品牌可能对国内更重要,也就是说,对那些认同这个国家的人而非外人更重要,这个国家在世界上的品牌知名度越高,他们对该国的认同和忠诚程度就越高。安霍尔特表承,国家品牌无法通过广告来培育,只能通过相关政策和行动才能真正获得。美国社会学家米凯拉•德苏西曾将“美食民族主义“界定为对全球化和消除差别的回应,将菜肴和食材奉为类似于艺术或文学的文化遗产。这些对人们的归属感来说,要比地图上的边界更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根据韩国2007年的《食品工业促进法案》,“传统韩国料理”、被定义为根据韩国传统食谱,以韩国农渔产品为主要原料或食材生产、加工和烹制的食品。但什么是真正正宗的韩餐,有各种不同的看法,这需要政府部门的引导。按照韩国政府保护遗产档案的定义,第38号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能是一碗粥。
几千年来,烹饪传统不断跨越边界、被改变并推陈出新。如今,各国纷纷要求让其传统美食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者利嘉雅•米尚,丁玎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