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昭民
进入新时代,山东省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供给质量更高、效益更好、价值更大,有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此背景下,如何更好进行需求侧管理,形成新消费引领新需求、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新供给带动新产业的发展闭环,对未来更高质量发展尤为重要。本文通过需求优势、需求潜力、带动产业三个层面对新时代需求侧管理进行了思考。
供给与需求的关系是认识和理解经济活动的基本方式,需求是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量,供给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供给侧和需求侧都有,本文从需求侧寻找动力,研究需求侧管理,挖掘部分重点领域的需求潜力,目的就是改善供给结构,提升供给体系质量,消除无效供给,创造适应新需求的有效供给。山东经过多年的接续努力,各领域、各行业的基础条件和发展前景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比较优势逐渐显现,但是短板弱项也日趋凸显,尤其是叠加国内外极为复杂的市场环境,未来发展可能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迫使必须加强需求侧管理,实现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对接,打通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推动经济社会有序、稳定、健康发展。
山东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户籍人口、常住人口“双过亿”,市场主体超过1100万户,消费领域挖潜空间较大。从医养健康消费领域看,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山东省60岁及以上人口占20.9%,其中,65岁及以上占15.1%,分别较十年前提高6.2、5.3个百分点。未来,20世纪60年代第二次生育高峰所形成的更大规模人口队列将相继跨入老年期,初步预测,到2030年,山东省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达到30%左右,其中65岁以上的占比将达到21%。到2040年,60岁及以上的占比将达34%,其中65岁及以上的占比将达28%。“三孩”生育政策实施后,幼儿数量将再次增加,“一老一幼”群体数量占比将进一步提升,助推医疗康养消费需求快速释放。从传统消费升级角度看,当前,山东与南方一些省(市)相比,消费的供给,尤其是高端精品消费的供给,远远不足。“十三五”时期,山东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十二五”时期增长44.9%,年均增长7.7%,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加之“房住不炒”有效抑制房价,住房消费对居民财富存量的挤压效应逐渐消失,农产品、餐饮、住宿、旅游等传统领域消费的升级需求将释放出巨大潜力。比如,绿色健康农产品需求快速释放,有机、绿色农产品市场份额大幅提升。高端餐饮需求强劲,黑珍珠上榜餐厅、料理居酒屋、音乐餐厅座无虚席。主题民宿、主题旅游、游学旅游等精品旅游需求旺盛,部分高端民宿、尼山圣境游学、蓬莱葡萄酒旅游等虽然价格不菲,但仍一席难求。从新兴消费领域看,随着5G基站布局加快,5G网络高速化体验有望接近1Gbps,对企业而言,工业互联网等应用需求将快速释放,有利于企业整合产供销、连接上下游,为企业节本增效提供强大助力。对消费群体而言,尤其是80、90、00后年轻消费群体,超前化、智能化、新奇酷炫的迭代产品需求将蓬勃释放。无人驾驶汽车、智慧家电、智能化穿戴设备、虚拟实境等,都将带给消费群体超越以往的新奇、便捷、舒适消费体验,从而激发强大的需求潜能。
当前,在新旧动能转换纵深推进,产业转型变革、升级改造步伐加快的总体背景下,企业需要加快技术改造、转型变革,需要补链延链强链,实现向高端迈进,在这一过程中,将会产生大量的投资需求。从投资数据可以看出,企业技改升级投资需求快速释放,2021年,山东纺织业、食品制造业技改投资分别同比增长20.1%、20.8%,分别高于全部投资增速14.1、14.8个百分点,计算机、通信制造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39.8%,大幅高于全部投资33.8个百分点;2021年9月,山东省技改投资项目数量已超过10000个,同年12月达到12481个。同时,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也蕴藏着巨大的投资需求,一系列城镇化建设、区域协调、城乡统筹融合投资需求将进一步加速释放。
山东发挥产业门类齐全、产能规模较大优势,积极开拓海外市场,进出口对全省经济稳定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目前看,在进出口领域有两大需求增量赋能可期。一方面,《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外部市场开拓需求。RCEP生效、中欧投资协定或重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加深,将进一步提升山东省外部市场开拓需求。从产业优势看,山东产业基础实力雄厚,且大部分处于高、低端中间地带,既具有向下顺向流动的优势,又具有向上逆向整合的潜力,能够借助庞大的供给能力、完善的产业体系、突出的比较优势,上下互济、双向发力。对RCEP成员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通过精准化产业对接,推动差异化产业布局,实现外部市场的协同化扩量,新兴市场开拓布局投资需求将快速扩大。比如,商超直连精深食品加工需求旺盛。日韩等国家对小分量、深加工、直接进入厨房的精深食品加工需求巨大。境外投资需求强烈。山东省国企、民企对RCEP成员国优势能源、矿产、林权等领域拓展投资需求将进一步增强。另一方面,黄河流域国际循环的贸易服务需求。山东开放区位优势明显,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成效显著,进出口规模较大,在融入和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将更好发挥为沿黄九省(区)、西北内陆腹地省份提供出口贸易服务作用,以通关服务、涉外咨询、法律服务、金融服务、商务服务为代表的进出口贸易服务需求将快速放大。同时,山东省跨境电商、海外仓集货分销、国际中转等贸易新业态发展迅速,贸易便利化程度较高,也有利于吸引黄河流域其他省份更多的贸易服务需求。
当前山东缺乏四通八达、畅通无阻的铁路货运路网,与港口连接不足。南北向只有津浦线和京九线,两条铁路一条横穿山东中西部,一条途经山东西部,与能源原材料主产区的东部沿海相隔甚远,难以有效发挥贯通南北效能。东西向主要是一条百年胶济线,且止步于济南,西去不通邯郸,西北向到不了山西,无法实现山东与西部内陆铁路联通。同时,山东全省现有铁路运能偏低,大部分铁路运能停留在千万吨级别,与港口动辄上亿吨级的吞吐量相比,陆海运力极不匹配。数据显示,山东境内全部铁路年均货运能力仅为山东港口集团年吞吐量的1/10,难以满足能源原材料市场大规模运输需求,货运铁路布局、运能提升投资需求巨大。
山东经济结构存在“产业偏重、能源偏煤”等特点,能耗资源束缚较为严重,自身绿色升级投资需求较大。加之又是黄河奔腾入海的终点,海陆相交、湿地生态环境良好,生物多样性较强的生态环保重点区域,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投资需求将倍增。可以预见,未来生态环保、绿色发展将有较大投资需求,一是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修复、黄河口国家公园建设、沿黄其他区域保护修复、湿地公园建设等投资需求将大幅增加。二是环保产业布局投资需求。根据调研显示,山东省部分企业环保制剂、设备环保升级零部件均要去其他省(市)购置,增加了成本。三是山东能耗约束较大,企业节能减排、减少碳消耗积极性高,需求大。
当前,山东发展瓶颈主要集中在科技、水、电、人才方面。从科技看,全省基础创新能力不足,科研投入占比较低,关键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卡脖子”情况时有发生,科创投资需求较大。从水资源看,山东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6,仅为世界的1/24,属于联合国确定的人均占有量小于500立方米的严重缺水地区。全省平均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左右,但山东的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却分别占全国的7%、6%、9%左右。这导致山东高度依赖外调水,外调客水比例逐年增加,已占山东年水资源量的40%以上。预计到2030年,正常年份全省将缺水68.9亿立方米,现代水网建设亟需发力加速。从电网看,山东煤电占比高,煤电机组改造升级投资需求空间潜力巨大。从人才看,高知高技人才和一线技术工人均存在较大缺口,人才“引育留用”需求较大,尤其相对于庞大的产业规模,“柔性引才”和职业工人培育明显不足,未来投资需求较大。
居民收入上连生产、中承分配、下接消费,不仅体现国民财富分配效力,更能通过提升消费贡献率拉动经济增长。其中,增加收入是扩大消费的基础,是将消费欲望变为消费现实的前提。因此,要推动消费扩容增量、提高消费率就必须要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逐步缩小城乡、区域、群体收入差距,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形成中等收入群体占主体的收入分配结构。
促进居民消费的重点在于恢复居民的消费信心,保证居民较好的消费预期,而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能够有效缓解居民预期支出压力,消除居民后顾之忧,激发个人进行长期投资和生产积极性,进而促进消费需求稳定增长。
乡村消费作为消费环节的重要一环,不可或缺。近年来,山东乡村消费市场加速崛起,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速持续高于城镇,但乡村消费品零售额仅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0%左右,扩容空间很大。因此,加快农村消费挖潜,是促进消费稳定增长的重要着力点。应抓重点、补短板,多方面施策、多角度着力,全面促进农村消费市场潜力释放。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居民住房需求持续增加。而较高的房价收入比使得家庭杠杆率快速上升,高房价对消费的挤出效应占据了主导地位,降低了居民对未来消费的预期。扩大消费须坚持“房住不炒”政策,防止房价过快上涨和居民高杠杆对消费的挤出效应,为居民收入及消费增长创造稳定的宏观条件。
当前,山东省已进入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创新的新阶段。以传统消费提质升级、新兴消费蓬勃兴起为主要内容的新消费,蕴含着巨大发展潜力和空间。因此,应加快培育新兴消费,打造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新增长点,增强消费后劲。
大力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打造令人放心的消费领域,既是增强经济活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繁荣国内市场的必由之路。因此,要针对市场环境中影响消费信心的薄弱环节,大力打击假冒伪劣、提升产品质量、加强市场监管,营造放心消费、安心消费的良好环境,增强居民消费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