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走进平江原居享老新生活让老年人收获“稳稳的幸福”

2022-10-19 05:12陈佳慧通讯员周进
现代苏州 2022年19期
关键词:平江姑苏重阳节

记者 陈佳慧 通讯员 周进

金秋时节,在传统文化深厚的姑苏古城内,感受着幸福夕阳红的平江老人也迎来了一个收获满满、趣味多多的重阳节。这个尊老爱老的日子,折射出了平江原居享老生活的魅力。

欢度重阳,姑苏老人“打卡”古城

国庆节前,为弘扬尊老爱老的光荣传统,倡导健康充实的晚年生活,由姑苏区社保基金管理中心主办,平江街道人社中心承办的“寻宝古城街巷 赓续千年文脉”重阳主题活动在平江路沿线展开。这一天,来自姑苏区八个街道的50余位老人一起漫步古城街巷,品浓郁秋韵,赏胜景依旧,过了一个别具特色重阳佳节。

秋日的清晨,带着微微凉意,老人们热情高涨,早早“赴约”。本次活动将平江路沿线的名人故居、老街古巷串联起来,形成了一条精品“寻苏”线路。大家身穿比赛服、手拿答题卡,依照线索提示,沿着平江路寻找答案。活动采用定向拓展的方式,将姑苏城的历史、名人、建筑、美食和戏曲等知识设置成谜题,老人们依据提示,一边行走一边寻找答案,通过这种“沉浸式”的方法,了解家乡深厚的历史文化。活动积极搭建老年朋友的交流平台,充分展示平江历史街区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

寻访街巷结束,老人们还来到位于钮家巷社区的活动主会场,在这里大家一起插茱萸、赏菊花、饮菊花茶、吃重阳糕。在现场,苏州老年大学民俗知识讲师、民俗专家徐荣兴为大家介绍了重阳节的节日起源及民间习俗,并精选古往今来多篇与重阳节有关的诗词,与登高、赏菊等习俗相结合,带领现场观众感悟“重阳”节日背后的悠久传承。

不少老人表示,虽然之前每年都会过重阳,但是对重阳节的习俗其实不是特别了解,这天跟着名家一起充分了解了重阳节,获益良多。“在重阳节前举办这样的活动,就是为了让传统文化焕发生机。”活动承办方、平江街道人社中心相关负责人廖莎维介绍,如今的老年人,吃穿不愁,更希望得到精神层面的关怀。通过寻访古城街巷,体验重阳民俗,大家加深了对家乡的了解,增强了文化自信,可以说是收获颇丰。

无独有偶,重阳节前后,观前社区、东园社区、齐门社区等纷纷开展了节日活动。老人们或相聚品糕团,或细细学衍纸,或快乐展歌喉,用不同的方式迎接金秋。

文化打造,养老生活更添韵味

细心的人们发现,位于古城核心位置的平江街道里,老年人的生活正在变得越来越舒适,越来越有文化味。

据了解,截至2022年7月,平江街道拥有百岁老人数列姑苏区第一,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占比高达40.57%,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为9012人,属于深度老龄化的街道。在此基础上,平江街道已建成梅巷社区、北园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以及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7家、助餐点4个、助浴点4个,助餐服务率为100%,可实现辖区养老全覆盖,“10分钟为老服务圈”已初步形成。

同时,老人们在解决了吃饭、医疗等诉求后,已经开始在文化、旅游上得到满足。街道充分利用辖区旅游资源,探索起“文旅+养老”模式,其中,街道的为老服务中心成为重要载体。北园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是今年平江街道新添的服务于老年的平台。它位于古城中心普福寺路27-5号,总建筑面积1878平方米,以“苏州小院”为主题进行改造,设有幸福食堂、老年课堂、服务驿站等功能场室。中心提供囊括老年人日间照料、文化休闲、老人助老、智慧养老等多重服务,探索“家庭养老床位”养老新模式,打造了乐养、康养、医养、智养四位一体的姑苏样板。作为打造集文化、旅游、服务为一体的养老地标性产业,北园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打造了苏式养老小院,并引入苏州博物馆“老物件”展览、智能化居家养老体验、“北园公子IP形象展示”等文旅融合类项目,带动为老服务中心成为适老化改造示范基地。

为了在智能互联网时代引导社会理解、接纳、关怀老年群体,北园社区还通过与辖区内1981文旅产业园、苏州市第六中学(艺术类高中)结对共建,将丰富的文化资源提供给老年人,满足老年人对新鲜事物的了解需求,让老年群体兴趣多元化、观念新颖化、心态年轻化。同时依托为老服务中心的平台,由社会组织和辖区内专业机构长期开展电影放映、手工制作、书画兴趣班等文化活动,让集体生活更有意义。

重阳的欢乐“打卡”和“苏州小院”式的为老服务中心,都是平江街道原居享老生活的缩影。今后,平江街道将按照南中北三个片区,集约利用优势资源,串联功能区域,加强区域性养老服务,进一步激发低效资产活力,打造养老载体“新引擎”。古城核心处的“夕阳红”,将更有幸福韵味。

猜你喜欢
平江姑苏重阳节
悠悠姑苏情,酥脆“蟹壳黄”
虎丘剑池,流淌在姑苏血液中的音符
核酸检测点上,有最可爱的平江人
一城一心,原创歌曲《姑苏同行》致敬苏州
毛泽东为何特别关注平江惨案
陪爷爷奶奶过重阳节
游平江路
“平江晒书节”开启“24小时”不打烊
重阳节
重阳节为什么称为“重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