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俊江 邹子平
2013年9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和提名奖获得者时,饱含深情地讲述了江西一位老红军不当将军当农民的故事,他就是甘祖昌。1957年,甘祖昌因身体原因辞职回乡,带领家乡人民开荒山、改水田、修水库、建电站、架桥梁、办厂房,极大改变了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从那时起,甘祖昌的事迹就受到媒体的关注和报道。据不完全统计,从1958年《江西日报》刊发《是将军又是普通农民——记退伍少将甘祖昌同志》至1986年甘祖昌去世,二十九年间省级以上媒体对甘祖昌的报道多达119篇。每年报道情况大致如下图:
从上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甘祖昌生前曾有两个时段受到媒体的集中报道,同时也有两个时段没有相关报道。本文试对相关具体情况做一介绍。
甘祖昌解甲归田后,省级以上媒体第一次对他进行集中报道是在1959年到1961年间。据不完全统计,1959年到1961年间,省级以上报纸媒体对甘祖昌的报道共有25篇(不包括转载),其中1960年 就 多 达15篇,1961年10篇,在当时媒体阵容不大的情况下,围绕一个人有那么多篇报道是非常少见的。这一时段媒体聚焦甘祖昌,有着很重要的经济社会原因。
(图一)
众所周知,由于受“大跃进”运动以及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从1959年开始,我国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挫折,农业大面积减产,进入“三年困难时期”。这三年间,我国的粮食产量大幅下降,1959年和1960年粮食产量分别下降15%和15.6%,1961年粮食产量尽管有回升,但仍只有1958年粮食产量的73.8%,全国出现了粮食供应紧张的局面,很多地方缺粮,严重一些的地方甚至出现农民食不果腹的情况。
为解决粮食危机,党中央不断下发文件,鼓励城市富余人口向农村转移,全社会都来支援农业 生 产。1960年11月 至12月间,《人民日报》连续发表16篇主标题为“送支援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同志”的系列文章,对加强农业生产发出最强音。在此背景下,江西主流媒体敏锐地捕捉到:甘祖昌是一个“积极参加农业生产”的好榜样。1960年10月,江西日报社记者吴家鸿从省城南昌来到偏远山区莲花实地采访在家乡务农的甘祖昌将军。不久,《江西日报》刊发《老红军的本色——记甘祖昌少将回乡参加农业生产三年》,并配发评论《学习甘祖昌同志的高贵品质》,称赞甘祖昌将军艰苦奋斗的品质,号召广大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以及每一位革命工作干部,在党中央提出要大办农业、大办粮食之时,“都应当以甘祖昌同志这种崇高的革命品质来要求自己,在各个工作岗位上发扬这种优良的革命传统”。这篇报道推出不久,《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等报刊对其进行了转载。同年11月14日,《人民日报》刊发《南征北战三十载杀敌为国解甲归田三年多造福子孙》及评论文章《永远和人民在一起》,旗帜鲜明地向全国人民报道甘祖昌扎根农村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的先进事迹。这是迄今为止我们在《人民日报》上发现最早的两篇关于甘祖昌的文章,甘祖昌也开始由一位省内闻名的先进人物,成了全国关注的先进典型。12月7日,《人民日报》又发表《踏遍青山人未老》一文,在肯定甘祖昌将军高度的革命热情的同时,号召大家要对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充满信心。
据当时的报纸记载,这些报道刊出后,报社编辑部几乎每天都收到来自全国各地读者投来的书信。在这些来信者中,青年人占了绝大多数,他们在信中表示要“坚决响应党提出的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号召,决心到农业生产第一线上去,到最艰苦的地方,以甘祖昌同志为榜样,为建设美好幸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自己的一切力量”。可见,甘祖昌事迹被当时报纸媒体广泛报道,对动员城市青壮年劳动力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解决农业生产劳动力短缺问题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省级以上报纸媒体对甘祖昌的第二次集中报道出现在1974年至1976年间,目前已见的报道多达57篇,其中1975年一年就有44篇,远远超过其他年份。这与“文化大革命”后期经济政治方面的一些发展变化有着密切关系。
甘祖昌带领村民参加生产
“文化大革命”后期,经周恩来提议、毛泽东批准,邓小平复出并实际主持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日常工作。在毛泽东、周恩来的支持下,邓小平着手对“文化大革命”爆发以来的各种乱象进行全面整顿,特别是1975年1月第四届全国人大会议再次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后,邓小平反复强调“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是全党的一个大局,并旗帜鲜明地批评“只敢抓‘革命’,不敢抓生产”的错误观点,大力推动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要求全党“坚持抓革命、促工作、促生产、促备战的方针,把国民经济搞上去”。“抓‘革命’、促生产”,一时成为宣传报道的主基调。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甘祖昌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农业战线上的杰出代表,自然而然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甘祖昌自1957年回乡至1975年的18年里,带领当地村民建起4座水电站、3座水库、25公里水渠、3条公路、12座桥梁,以及水泥厂、碾米厂、农科所等设施,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农村发展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一个缩影。对此进行报道,无疑能够生动展示党领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引导全社会把主要精力转到经济建设中来。1975年4月17日《江西日报》刊发江西日报社记者和新华社记者联合撰写的长篇通讯《万里征途不歇脚——记红军老战士共产党员甘祖昌》,用了将近6000字的篇幅详细介绍甘祖昌回乡后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以及他带领老百姓搞建设所体现出的大公无私、艰苦奋斗、重用人才、心系百姓的精神品质。次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河南日报》等众多报纸媒体纷纷对这篇通讯进行转载。1977年,江西等一些省份将这篇文章选入中小学课本,供中小学生学习。除此之外,这一时段,省级以上媒体还刊发其他相关报道。相比第一次集中报道,这一次对甘祖昌的宣传更为深入、更加立体,不仅仅是将其作为一位回乡务农、扎根农村的典型,而是作为发展经济、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典型进行报道。
与此同时,1974年至1976年间,我国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出于引导社会舆论的需要,当时各地报纸媒体纷纷组织开展对一些知名人士的采访访谈,请他们发表对当时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看法,甘祖昌就是受访对象之一。采访访谈的话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问题上:一是对兴办“共大”的态度。1975年7月30日,党中央发出关于大办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七·三〇”指示后,考虑到甘祖昌1965年曾主动请缨担任莲花“共大”名誉校长,江西日报社立即对甘祖昌进行采访,随后刊发《进一步学习和贯彻执行毛主席〈七·三〇指示〉:高举共大的战旗胜利前进》一文,详细介绍了甘祖昌对“七·三〇”指示的看法。二是对毛泽东逝世的吊唁性发声。甘祖昌是井冈山斗争时期的老红军,对毛泽东的感情非常深厚。毛泽东去世后,《江西日报》及时对甘祖昌进行采访,并刊发甘祖昌的署名文章《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学好毛主席著作,万里征途不歇脚》等。三是对打倒“四人帮”的态度。《江西日报》刊登甘祖昌的署名文章《“四人帮”是一伙不肯改悔的复辟狂》。
此外,“文化大革命”末期,针对当时全国派性严重、社会动荡的状况,邓小平反复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增强党性,恢复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甘祖昌这样一位清正廉洁、克己奉公、永葆本色的老红军,自然备受媒体关注。此时,一些媒体刊发《老红军带头冲锋》《让思想冲破牢笼》《万里征途不歇脚》等一系列报道。在当时“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还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这些报道难免或多或少打上一些政治印记,有的报道标题或正文中有极少量文句出现了“斗私批修”之类的字眼,但从报道内容来看无不是报道他如何保持老红军本色、传承红色家风、严管家属子女、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事例。这些报道不仅符合当时全面整顿的内在要求,对教育引导干部群众有积极意义,其主旨在当今时代仍没有过时,而且愈见其耀眼的光芒。
甘祖昌与村里年轻人交谈场景
以上我们着重介绍了甘祖昌生前媒体对其进行集中报道的一些情况,这些报道真实生动地展示了甘祖昌不忘初心、艰苦创业、严于律己、永葆本色的崇高品德,在全国人民面前成功树立起一位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光辉典型,激励和影响了几代人。从图一中我们还发现,1967年至1971年和1983年至1985年间,省级以上报纸媒体对甘祖昌的报道为零,出现了明显的沉寂期。这两个时期甘祖昌在干什么?为什么这两个时期甘祖昌不为省级以上报纸媒体所关注和报道?我们不妨做些探究。
“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一下子打乱了原来的政治与社会秩序,使全国陷入严重的政治危机,对国民经济也造成重大冲击。起初,甘祖昌还一度被红卫兵当作偶像人物,一些串联的红卫兵和青年学生赴井冈山或韶山时,会顺道去莲花县访问他,大家以能见到他为荣。随着“文化大革命”不断推进,甘祖昌慢慢发现这场政治运动的“左”倾色彩与错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开始纠偏与抵制。近年来出版的一些书籍中有过不少这方面的事例记载。新疆军区后勤部编著的《一代风范——将军农民甘祖昌和夫人龚全珍》一书收录了一篇时任莲花县计委主任谢稳玉的文章,回忆“文化大革命”时期甘祖昌抵制一位“支左”的省委书记的事例。这位省委书记来江西任职后,不顾农业和生产实际,盲目推行禾苗密植和矮秆化。甘祖昌深知这种做法推行开来,不仅不会增产,反而会造成大面积减产,给农民群众带来灾难性后果,因而未予支持。这位书记恼羞成怒,在多个场合攻击甘祖昌“越老越修,越修越右”,是个蜕化变质的修正主义分子,是“唯生产力论”的典型代表,决心要拔掉甘祖昌这面红旗。龚全珍所著的《我和老伴甘祖昌》一书也对此事有明确记载。此时的甘祖昌身处漩涡和危局中,他一下子消失在当时的省级以上报纸媒体中是不难理解的,直到1972年这位书记因与九一三事件有牵连被撤换后,省级以上报纸媒体对甘祖昌的报道才又开始多了起来。
甘祖昌将军和妻子龚全珍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甘祖昌已进入古稀之年,身体日趋衰弱,再难以像以前一样生龙活虎地参与经济建设和社会事务。随着他的建树越来越少,媒体对其报道也逐渐减少。1977年至1982年间,省级以上报纸媒体每年还会刊发一两篇对甘祖昌的报道。例如,1979年2月28日《江西日报》刊发《在新长征的道路上立新功——退休老红军甘祖昌办电记》一文,反映甘祖昌如何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投身当地的电力建设;1980年8月5日《光明日报》刊发《甘祖昌重视农业科研》一文,反映甘祖昌如何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当好“四化”建设的勤务兵;1982年8月2日《人民日报》刊发《优良传统仍在他身上闪光——红军老战士甘祖昌二三事》一文,反映甘祖昌的高风亮节;等等。到了1983年至1985年间,甘祖昌大部分时间在与病魔作斗争,这几年他开始淡出媒体的视线,省级以上媒体对其报道再次沉寂下来。
1986年3月,甘祖昌溘然病逝。斯人虽逝,风范长存。将军去世后,有关他的报道不仅没有绝响,反而弦歌不辍,余音绕梁。仅在其去世后不久,省级以上媒体有关甘祖昌的报道就达6篇。很多采访、接触过甘祖昌的记者,都对他难以忘怀。新华社记者蒋秋生说:“我曾多次采访报道甘祖昌,用的都是传统的人物通讯形式,但自己总感到那些报道“严肃有余,而活泼不足”。为此,将军去世后,他和青年记者杨健先写出了传记式长篇通讯《一代风范——缅怀甘祖昌将军》,一个多月后又试用散文笔法,以《井冈山下夕照明——追记老红军甘祖昌在最后的日子里》为题,追记甘祖昌在最后日子里鲜为人知的“家常小事”。甘祖昌逝世一周年之际,此文再次被国内报刊刊发,表达了世人对这位可敬的将军的深沉怀念。此后,媒体不时有关于甘祖昌的报道,充分反映人民对这位老红军发自内心的敬仰与怀念。党的十八大以来,甘祖昌将军为国人和媒体所瞩目,有关甘祖昌的报道一下子猛增。这位党的优秀儿女、革命老前辈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通过媒体的广泛报道,正日益化为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奋进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