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被迫朝令夕改,留下什么警示

2022-10-19 17:25许维鸿
环球时报 2022-10-19
关键词:泡沫强国经济体

许维鸿

为了挽救破纪录贬值的英镑,更是为了挽救自己的政治生涯,英国首相特拉斯当地时间10月17日公开道歉,但表示不会辞职。同在17日,她刚任命的“救火财相”亨特,宣布取消特拉斯政府之前雄心勃勃的减税以刺激经济的计划,让伦敦颜面扫地。那么,为什么金融市场这么拒绝英国的经济刺激方案?这对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经济又有什么警示作用?

首先必须认清的是,英国的朝令夕改,并非出于一票政客的拍脑袋,而是推翻了前财政大臣克沃滕——一位经济学学霸“大胆且缜密”的规划。这位学霸大概有点懵,因为类似方案在英国历史上曾经被撒切尔夫人施行过,并挽救'了英国当时日薄西山的国际地位,让这个帝国曾经的“面子”又多维持了几十年,这次咋就不好使了?原因其实不复杂,只不过是大多数英国政治精英不愿意、也没能力从更高的视野和格局看待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全球经济格局早就发生了深刻变化,发达经济体靠政府举债刺激经济的套路,也早就行不通了。

没错,这里的发达经济体尤其明确指向的就是政府债台高筑的美国和日本:2008年次贷危机的诱因是美国液府“贴息资助”的房地产泡沫破裂,迫使华盛顿用联邦政府信用置换金融坏账,也就是说,美联储印钞票支持政府举债,暂时度过危机;日本的情况也类似,上世纪90年代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政府被迫开动印钞机不断发行国债,形成恶性循环。有趣的是,英美财经媒体一直唱衰的欧元区,得益于3%的政府财政赤字红线,一直保持着对房地产泡沫的免疫,让“老欧洲”维持了经济改革的些许体面。

这些发达经济体的前车之鉴,就是一个国家无论面临何种困境,都要确保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避免陷入用房地产、金融泡沫拉动经济的“发展舒适区”。2022年的中国经济,其实恰恰面临着这种选择:全球经济遭遇恶性通货膨胀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打击,超过一半的经济体很可能将在2023年陷入衰退,为了应对这个局,面,中国经济是否需要增加各级政府债务、通过政府补贴房地产、通过影子银行放松监管呢?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正在召开的党的二十大,也给出了明确答复:未来十年的中国经济要紧扣发展实体经济,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这个回答的另一层含义则是,强国不能靠房地产泡沫,更不能靠政府印钞机吹起来的金融泡沫。因此,这几年即便面临疫情带来的经济发展压力,中国政府也没有像很多人预期的那样放松房地产和经济的“三去一降一补”政策,而是紧守房地产行业的“三条红线”,主动挤破房地产泡沫。用老百姓的话说,这表明我们追求的是长久财富增长的“里子”。

这种实体经济的增长策略,并非只是高端制造业的发展,而是也包括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诸如快递、金融服务、法律服务等服务业、推进乡村振兴所涉及的农业、具有高科技含量和数一字化场景应用的数字中国相关领域,以及“一带一路”倡议为代表的新型全球化等。这些都需要各级政府、企业家和金融机构有所深刻认识。

值得肯定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已.经意识到,依托房地产经营土地的发展路径只会越来越窄,需要主动引导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地吸引和培育科技含量高、绿色低碳、可以带动就业与增加税收的本'地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这需要各级政府审慎节约非必要支出,也需要各级主政者与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家积极合作、共谋发展。

新一代企业家则需要升级自己的知识结构,摆脱房地产产业链的惯性思维,尽力把科技成果转化和金融资本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如果说房地产之前靠的是商业银行的间接融资,那么未来十年中国实体经济如果要从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为参天巨人,更多需要直接融资服务。中国六大国有银行、三大保险巨头这几天已经相继发声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这也是中国金融行业的历史使命。(作者是甬兴证券副总裁)

猜你喜欢
泡沫强国经济体
铭记五四精神 争做强国少年
废弃的泡沫盒
奉献如歌,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课)
70年强国梦圆 70面行业旗帜
有趣的泡沫小实验
泡沫轴使用有门道
工作图什么?
秦晋争霸
新兴经济体分裂为三大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