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国
牢固树立以案件查办贯穿联通“三不”一体推进的工作理念,是省纪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明确的三大工作理念之一。眉山市仁寿县纪委将“三不”一体理念贯穿案件办理全过程,通过强化办案引领、提升办案质效,抓好省纪委“三个工作方案”在仁寿落地落实,着力推动全县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不断深入,违纪违法行为呈现出领域多元化、手段隐蔽化等新特征,发现线索的难度持续加大,必须多渠道提升发现问题线索的能力。
强化科技赋能。2018年,县纪委监委建立惠民监察大数据平台,将全县42项惠民惠农资金归于平台上,截至目前,累计发放资金77亿元,发现和交办异常数据6.3万条,查实问题数据1.2万条,查处830人。惠民惠农领域信访举报逐年下降,与2018年相比,2021年下降84.38%。
强化协作聚能。持续完善与公检法、财政、审计、巡察等机构的线索移送机制,明确应当移送线索的范围、程序,每季度发函提醒,做到应移尽移、当季清零。
强化监督提能。建立“一统筹、三集中”工作机制,即县纪委统筹调度,全县纪检监察集中力量、集中时间、集中目标开展专项监督攻坚,累计开展专项监督14项,发现问题线索567个。与2017年相比,2021年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线索在线索总数中的占比上升21个百分点。
基层纪检监察队伍存在专职干部不专、干部流动性大等问题,县纪委监委采取“先选人、后培养、重使用”的整体思路,增强办案力量。
完善人员选配机制,解决“谁来干”的问题。明确提出乡镇(街道)纪检监察组织“三专三兼”的配备标准,全县27个乡镇(街道)单设纪(工)委书记,共配备专职纪检干部71人、兼职纪委委员59人,结构、学历、专业层次明显优化。
完善人员培育机制,解决“能够干”的问题。采取“政治请领导讲、理论找专家教、业务靠师傅带”的模式,组织纪检干部集中学习培训1000余人次;通过以案代训、抽调办案等方式锻炼队伍,选派优秀人才90余名干部到省市县纪委机关“跟班、跟案”学习。
完善片区协作机制,解决“怎么干”的问题。将27个乡镇(街道)、14个派驻纪检监察组划分为7个监督执纪协作区。协作区运行后,全县消除了乡镇“零立案”,与2017年相比,2021年整体成案率上升13.59%。
案件质量是纪检监察工作的生命线,特别是法法衔接和推行“乡案县审”后,对审理提出更高要求,要确保每一件案件经得起事实、纪律、法律和历史的检验。
把好前端调查关。建立“案件审查质量考核”制度,坚持“谁调查,谁负责”的原则,实施责任倒查追究机制。加强办案程序审查监督,建立案件质量由参与办案人员集体会审机制。与2017年相比,2021年审查调查中发现的问题线索数量上升28.21%,占线索总数的比例上升7个百分点。
把好中端审理关。建立案件质量乡镇(街道)自审、协作区初审、审理室定审“三级把关”机制。采取一般案件抽评、重点案件必评、优质案件选评、参与办案同志互评等方式分层分类开展“案件评查”工作,2021年,评查案件49件,整改问题86个。
把好后端司法关。认真贯彻落实《法法衔接意见》,建立与检察机关、审判机关联席会议机制,监委成立以来办理的34起留置案件均实现了移则能诉、诉则能判、判则有罪。
深化以案促改,做好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是落实“三不”一体理念的内在要求。实践中,仁寿纪委深化“四个结合”,取得良好效果。
查改结合。把发现问题、分析原因与查办案件同步推进,安排相应专业的监督检查人员进入专案组,负责“以案促改”。在查办卫健系统系列违纪违法案后,印发纪检监察建议书,提出具体整改建议,有效斩断了利益链条。
督建结合。推动县委开展全县“制度建设年”活动,督促各单位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已查处的案件“以案促改”出发,修订、完善、新建制度367项。2021年,县纪委监委对住建、国资、发改3个领域制度建设成效开展“回头看”,督促整改“建而未用”问题3个。
警教结合。通过正面引领和反面警示结合抓教育。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县召开警示教育会300余次,拍摄警示教育片8部。其中,县人民医院警示教育大会后,258名医护人员主动说清问题,上交红包礼金共计53.97万元。
研治结合。通过案件分析,针对性开展了涉农保险清理、党员干部吸毒、公职人员违规参与民间借贷、公职人员违规挂证等11项专项清理,共处理529人,并推动建章立制,堵塞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