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维修及预防性养护探究

2022-10-19 18:03:54韩玉亮
人民交通 2022年5期
关键词:预防性桥面公路

文 / 韩玉亮

引言

在我国经济机制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公路交通的运输量持续增长。公路运输对于公路桥梁的性能和安全性要求变得越发严格,很多老旧的公路桥梁工程因为使用时间较长,破损现象较为严重,很难满足日益增长的公路交通需求,因此需要强化公路桥梁的维修和预防性养护的工作力度。其中预防性养护是在公路桥梁出现较为明显的病害问题之前就进行全面的养护,从而减缓甚至防止病害的出现,延长公路桥梁的实际使用寿命。对于已经建成且通行的公路桥梁,其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会长期影响公路桥梁的性能和稳定性,因此为了保证公路桥梁的实际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就必须增强日常维修和预防性养护工作的力度。

开展公路桥梁预防性养护的核心内容

构建科学的维修保养工作评价机制

公路桥梁预防性养护机制的建立,不能够仅仅局限于传统公路桥梁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情况,而需要全面的调查公路桥梁的状态,并建立养护工作的相关评价机制。

当今时代正处于信息技术作为主导的时代,人们不断加快的生活速度,社会经济整体的建设速度不断增加,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公路交通压力。想要建立起有效的预防性养护机制,从而缓解公路交通压力,满足经济建设需求,就必须全面的掌握公路桥梁的实际路况信息。

因此,需要实时掌握公路桥梁的交通情况,广泛且深入地应用先进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实现对于公路桥梁的实时性监管,这样不仅能够及时地掌握路况信息,还能够有效地采集整体路况数据,再利用专业的软件进行分析比对,可以为预防性养护工作机制的建立提供有效的路况基础信息。

寻找最为合适的预防性养护时机

公路桥梁工程正式施工完毕之后,只要通过相关的测试就可以正式投入使用,但并非公路桥梁投入使用之后就可以开始运行养护工作机制。

预防性养护机制能否真正的发挥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养护工作的时机。公路桥梁的修建往往取决于当地的地形和地质情况,在开展养护工作之前,需要对公路桥梁的各项性能做更为全面的测试,尽可能完全掌握公路功能开始逐渐失效的时间,从而合理的设置预防性养护工作周期。

经过相关实验证明,在公路桥梁投入到正式使用的一段时间之后,在其整体还处于较为良好的运行情况时,局部出现细微问题,是最适合开展预防性养护工作的时机。

公路桥梁的维修以及预防性养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桥梁部分的修建质量较差

在桥梁建设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一些难以发觉的潜在问题,如果没有利用专业的措施发现并根治这些潜在问题,在桥梁施工交付完成进入正式使用阶段之后,很容易出现桥面裂缝、桥体变形以及空洞沉陷等问题,这些问题在桥梁的日常运行维护过程中很难被有效的修补,因此很容易造成钢筋外露锈蚀、混凝土整片剥落以及桥梁的活动支座失去运行能力等等不同方面的问题。这类问题往往很难根治,而且很有可能快速恶化,最终形成较为严重的病害问题。

桥梁构件损坏时的维修力度不足

大部分桥梁维护工作往往只停留在桥梁的表面部分,对于桥梁结构等的深层次检查和维护力度不足,导致结构性病害对应的加固操作和维修操作不足,很容易加重桥梁构件的损坏问题。

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往往是公路桥梁的日常检查和维修机制不到位,不能够及时地对公路桥梁的运行状态进行综合性的评定,导致公路和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不足。

路面桥面整洁度和平整程度较低

路面桥面的伸缩缝被堵塞没有及时清理,以及表面堆放了较多垃圾泥土和障碍物等等,都很可能引起结构问题,导致路面和桥面的功能受损。与此同时,路面和桥面不平整,很容易导致经过车辆出现颠簸情况,导致车速不断降低,从而增加公路桥梁的主要构件疲劳程度,如果不针对性地改善这种情况,将很有可能导致公路桥梁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甚至还会加重桥头下沉的问题,从而导致桥头跳车现象频发,不仅会导致行车不顺,还会降低行车质量。

公路桥梁的日常检查不到位

由于日常检测机制的不到位,导致公路桥梁的运行状态很难被把握,相关工作人员也很难确定公路桥梁的结构状态和稳定性、安全性等基本性质。公路桥梁日常检查维护力度不足,使得公路桥梁的运行资料不完全,桥梁的技术情况很难明确到位,而且大部分公路桥梁工程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技术资料归档不及时等问题,加重了公路桥梁工程技术资料不全的现象。

完善公路桥梁维修和预防性养护工作的有效策略分析

公路桥梁的维修和养护工作需要按照“以预防为核心,防治手段结合共进”的基本原则,增强公路桥梁的日常检修、日常维护和预防性养护工作力度,尤其是桥面的日常小范围维修和保养以及公路桥梁的排水系统清扫工作。

为了扼杀公路桥梁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隐患问题,需要强化公路桥梁的维修和日常养护力度,一旦发现故障问题,就要及时的维修,并适当的增强预防性养护力度,确保公路桥梁处于正常且稳定的运行状态,从而延长其实际使用寿命:

加快公路桥梁预防性养护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进度

想要全面提高公路桥梁的维修和预防性养护工作力度,就必须增强相关的信息化建设,通过计算机系统和GPS定位技术,全面增强对于公路桥梁故障定位的准确性,以及开展维修和养护工作的效率。根据公路和桥梁的特性,分别建立起对应的信息化治理系统,对治理情况进行实时评价,寻找合适的时机安排公路桥梁的大型翻新维修工程,从而保证公路桥梁始终处于稳定且安全的使用状态,努力营造良好、安全、高效的公路桥梁交通环境。建立健全相应的预警、信息收集、应急保障和应急处理机制。

积极引进更为高效的检测方法

预防性养护工作的开展需要相应的先进检测方法作为基础和前提,先进的检测方法不仅更适合于现代的公路桥梁运行状态检测,还可以在保证检测工作高效率的同时,增强检测到的信息数据的精确性和科学性,并且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关于公路桥梁的信息和数据处理能力。因此想要有效的开展公路桥梁的维修和预防性保养工作,就需要重视起公路桥梁检测机制的质量和效率,对已有的集成性检测技术进行深入的开发和应用,全面完善公路桥梁的预防性养护工作机制。

对桥梁部分进行重点的预防性养护

首先需要对现阶段常见的桥梁预防性养护模式进行具体的分析。如果桥梁的伸缩缝结构或者泄水孔部位出现了堵塞情况,就需要对其进行彻底且及时的清理,避免产生连锁性的损坏现象;其次需要建设全面的桥梁养护管理工作机制。通过建立专门的桥梁养护管理机制,对桥梁的结构信息和基本状态数据进行全面的检测和及时地记录,从而为后续的维修和养护工作提供坚实的信息基础。最后必须实时且全面的掌握桥梁结构的状态,完善的预防性养护机制往往都需要较为全面的检查机制和先进的监测手段作为基础。

建设机械化的公路桥梁养护和维修机制

利用机械化的养护方法,建立公路桥梁的机械性维修和养护机制,可以确保路面桥面的维修养护工作能够优质且高效率的完成。在选择和配置维修养护设备时则需要把握好经济且实用的根本原则,尽量选择专业度强且体型较小的养护设备,从而全面提升维修养护工作的机动性、基本质量和工作效率。

结语

总而言之,公路桥梁工程的维修和预防性养护工作,需要以公路桥梁工程所在地区的整体地质条件和地形情况作为基础。公路桥梁的日常维修和预防性养护工作,是公路桥梁的周期性、经常性的保养措施,需要引起相关工作人员的全面重视。公路交通的各级领导部门需要正确的认识预防性养护工作,不断增强对于公路桥梁预防性养护和维修技术的研究力度,针对公路桥梁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病害类型,以及其严重程度的分类,科学合理的设计维修养护措施。

猜你喜欢
预防性桥面公路
我国建成第三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
中国记者(2022年8期)2022-09-15 12:59:38
“十四五”浙江将再投8000亿元修公路新增公路5000km
石油沥青(2021年4期)2021-10-14 08:50:40
公路断想
人民交通(2019年16期)2019-12-20 07:04:10
桥面施工中平整度的控制
江西建材(2018年1期)2018-04-04 05:26:16
某多跨简支T梁桥面连续化改造研究
上海公路(2018年3期)2018-03-21 05:55:50
桥面防水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中国公路(2017年15期)2017-10-16 01:31:57
公路造价控制中的预结算审核
中国公路(2017年12期)2017-02-06 03:07:33
2015款奔驰R400车预防性安全系统故障
微表处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
馆藏唐卡保管与预防性保护
西藏科技(2015年1期)2015-09-26 12: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