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理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22-10-18 10:18索俊锋郑海晨陈丹华
关键词:缓冲区文物保护甘肃省

索俊锋,李 振,郑海晨,马 宁,陈丹华

(1.西北民族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2.甘肃省农业建设项目管理站,甘肃 兰州 730046)

甘肃省处于古代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的黄金地段[1],拥有众多历史文化遗产[2].不可移动文物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类别分为六类:古遗址、石窟寺及石刻、古墓葬、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古建筑、其他文物[3].按级别分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未定级文物保护单位[3].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对确定纳入保护对象的不可移动文物的统称,并对文物保护单位本体及周围一定范围实施重点保护的区域,其中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不可移动文物的精华[3].近年来,党和国家提出了一系列文化复兴、文化强国战略,文物古迹旅游日益受到海内外研究人员的关注,已成为旅游研究的焦点领域之一.作为文化核心载体的文物保护单位,其时空分布及开发利用研究成为学者们广泛探讨的热点[4-5],其研究对认识区域文化的产生、发展和演变以及保护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充分挖掘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化价值有利于提升文化自信,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精神需求.

目前关于文物保护单位的相关研究,主要侧重于规划和空间布局[6-8]、对文物本体的介绍[9]、现状调查研究[10]、文物保护和利用[11]、文化遗产旅游[12]、文化记忆演化特征[13]等方面.以考古学、建筑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视角研究的较多,而从地理学视角关注较少[4].基于文物资源时空分布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全国尺度[14-15]和湖北、山西、江西、河南、浙江等省份[16].影响因子分析方面,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描述较少.针对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文物本体或文物考古挖掘过程的介绍[17]和局部区域或单一类别文物空间格局的研究[18],从省域尺度研究不同类别、不同历史时期文物保护单位的空间演变规律较少.因此,以甘肃省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研究对象,基于地理空间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其时空分布特征和影响机理展开研究,有助于提升全民对文物保护单位重要性的认知以及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利用.

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甘肃省地跨北纬32°36'~42°48'、东经92°20'~108°43'的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的交汇地带.分属三个流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及内陆河流域[19].地形呈狭长状,东西长1655公里,南北宽530公里[19].全省设12个地级市、2个民族自治州、86个县(市、区)、17个市辖区.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貌涵盖了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等多种类型,呈交错分布[19],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四类地形区域:河西走廊、陇中和陇东黄土高原、甘南高原、陇南山地,见图1.古丝绸之路横贯甘肃1600多公里,沿途遗存大量极其珍贵的文物资源.

图1 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空间分布与地形地貌叠合图

1.2 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国家文物局公布的8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甘肃省文物局发布的8批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为数据源,剔除升级后重复的、合并的数据,共计696处.空间矢量数据(包括行政区划、路网、水系)来源于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和OpenStreetMap2020年数据,并将其导入Google Earth中与路网信息进行校对,作为路网数据的补充;DEM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空间数据云,分辨率为30 m×30 m.根据官方网站发布的地理位置信息,结合百度地图坐标拾取器获取重点文物的经纬度坐标,对于无法精确标定地理坐标的文物点,则取其所在最低一级行政单位的中心坐标替代,将其坐标转换后导入GIS生成空间分布图.

1.3 研究方法

1)最邻近指数法

最邻近指数R是测度点状地物在地理空间中相互邻近程度的重要指标,反映文物空间分布的集中和离散程度,其分布类型可分为集聚型、随机型和均匀型三种态势.最邻近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1)

(2)

式中,ri、rE分别为实际最邻近距离、理论最邻近距离;A为研究区域的面积;n为测算的点数;D为点密度.若R=1,说明观测事件过程来自于完全随机模式(CSR),属于随机分布;若R<1,表明区域内研究对象呈现空间聚集模式;若R>1,说明区域内的研究对象呈现均匀分布.

2)核密度估计法

核密度估计法认为地理事件发生在空间的任何位置上的概率不一样,在某一区域内其事件发生的次数较多则认为此区域内该事件发生的频率高,反之则低.对于独立同分布的n个样本点,设其分布密度函数为f,核密度计算式为:

(3)

2 结果与分析

2.1 时序变化特征

为了便于统计分析,将整个历史时期划分为八个阶段(见表1),即史前、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国到新中国成立至今,并统计其数量,对于横跨不同历史阶段的文物保护单位以建造时期为准,不重复计数.不同遗存年代的文物保护单位空间分布如图2所示.

表1 各个历史时期甘肃省不同类型文物保护单位数量统计

由表1和图2可知,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时间跨度较大.整个历史时期,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呈波浪形变化,在史前时期、明清时期和秦汉时期形成3个波峰,这三个历史时期的文物保护单位共有477处,占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总数的68.53%.其中,史前时期文物207处,几乎全部为古遗址,占文物总数的29.7%,集中分布在陇中和陇东一带,较著名的有马家窑遗址、大地湾遗址、齐家坪遗址等;明清时期文物数量次之,共有173处,占文物总数的24.9%,且以古建筑类型为主,共有132处,在各市州较均匀分布,其中典型的有万里长城嘉峪关、拉卜楞寺、武威文庙、鲁土司衙门旧址、天水伏羲庙、天水胡氏古民居等.秦汉时期文物数量居第三位,以古墓葬和古遗址为主,二者不分仲伯,分别达到49处和44处,主要分布在陇中、陇东、河西走廊,较著名的有炳灵寺石窟、居延遗址、玉门关及长城烽燧遗址等.宋元时期文物类型多样化,分布相对比较均衡,多分布在陇东、陇中、陇南一带,较著名的有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西夏碑)、兴国寺、张掖大佛寺等.魏晋南北朝时期共有37处,以古建筑为主(20处),占5.3 %,在河西走廊分布较多,主要有敦煌莫高窟、榆林窟、麦积山石窟、南石窟寺、北石窟寺等.民国到新中国成立至今主要以48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主,且以红色革命文化旧址为主,多分布在陇中、陇东一带,较著名的有哈达铺会议旧址、会宁红军会师旧址、瑞安堡等.夏商周时期和隋唐五代时期拥有的数量较少,分别为24处和25处,形成了文物保护单位数量的低谷期.

图2 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按不同遗存年代空间分布图 图3 不同历史时期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心迁移图

2.2 重心演变趋势

地理要素时空分布特征可用“地理重心”加以表征.图3是不同历史时期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心迁移图,由图3可知,不同历史时期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重心,除秦汉时期落入石羊河流域外,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重心轨迹沿丝绸之路一路西移,然后再一路东移,最后折返到兰州市境内.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在流经的区域留下了大量的史迹.史前时期的重心在定西市安定区东北方向;夏商周时期重心一路西移,迁移到相距史前时期重心189 km的兰州市永登县;秦汉时期重心继续一路西行,迁移到距离195 km的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然后重心开始东移;魏晋南北朝时期重心向东迁移到相距119 km的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与青海省门源县接壤的区域;隋唐五代时期重心继续东行,迁移到相距143 km的兰州市皋兰县境内;宋元时期重心继续东行,迁移到相距175 km的白银市会宁县与固原市西吉县接壤的区域;明清时期重心又开始西移,迁移到相距181 km的兰州市永登县东南侧;民国到新中国成立至今重心折返到相距25 km的兰州市皋兰县秦王川一带(现兰州新区).秦汉时期和宋元时期形成重心迁移的两个转折点.

2.3 文物保护单位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分布特征

利用ArcGIS对不同历史时期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最邻近指数计算,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历史时期文物保护单位最邻近指数

由表2可知,除待考证的文物保护单位外,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空间分布的最邻近指数均小于1,P值均小于0.1,表明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物保护单位空间分布类型均表现为“集聚型”.对其进一步做核密度分析,结果如图4所示.

图4 不同历史时期文物保护单位的核密度分析图

史前时期文物保护单位集中分布在陇中、陇东一带,也是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北方古文化发祥地之一,武威市和酒泉市形成2个次热点区.早在60万年前,就有远古居民在甘肃大地上繁衍生息,该时期省级及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古遗址数量最多,境内分布着秦安县大地湾文化、马家窑文化(早期分布在天水、武山、临洮、兰州、临夏,晚期扩展到河西走廊西部)、齐家文化(以陇中为中心,东达泾河、渭河,西达河西走廊东部)等遗址.

夏商周时期文物保护单位空间密度呈现出“一枝独秀”的状态,这一时期全省文物保护单位主要形成以平凉市为中心的聚集大中心,在酒泉市、张掖市附近形成一个次中心,全省其他地区虽有分布但相对较少.夏商之际,甘肃各地陆续进入奴隶社会,受四坝文化的影响,其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酒泉一带.商周之际,周秦部族先后在今甘肃东部崛起并向东发展,游牧生活占据主要的地位,对国家政治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19].春秋战国时期,甘肃东部经济发展较快,生产力先进,中西部逐渐落后.政权的更迭直接影响着文物分布,这一时期的分布规律和此息息相关.

秦汉时期文物保护单位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5市,呈带状集中分布,在陇东南地区形成次中心区.古遗址和古墓葬是这一时期主要文物类型.秦统一六国后,在甘肃省境内共设陇西、北地2郡.汉代的开边政策和张骞通西域成功开通了丝绸之路,成为中西交往的重要通道.河西四郡(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天水、安定、武都、金城诸郡的相继设置,使得甘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时期的文物分布主要受丝绸之路沿线经济发展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4个热点区,以陇东南、河西走廊呈集聚分布,文物保护单位类型以石窟寺及石刻为主.这一时期是古代甘肃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时期,促使了民族大迁徙,民族间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日益紧密.在河西地区,先后建立了“五凉”割据政权,凉州成为佛教文化传播的重要地区,推动了河西文化的繁荣.西秦的统治者笃信佛教,相继开凿了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等,使得石窟寺及石刻艺术得以发展兴盛.

隋唐时期形成以庆阳市和甘南州为中心的2个热点区和以定西市、武威市、酒泉市为中心的3个次中心区.隋唐时期,甘肃成为我国联系西域各国和欧洲的重要通道,佛教得以广泛传播,在甘肃境内兴建了许多佛寺洞窟.河西三大中心城市(武威、张掖、敦煌)成为经济文化繁荣的国际性贸易城市,整个河陇地区农桑繁盛、士民殷富,“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经济的繁荣促使文化遗产形态和分布多样化.

宋元时期主要分布在陇东南、武威市,以古遗址和古建筑为主,酒泉市、嘉峪关市文物分布较少.北宋初年,河西归西夏国统治,设置西凉府、宣化府、番和郡、瓜州、沙洲、会州,甘州卧佛寺是西夏尊佛教为国教的历史见证;北宋重视河西地区开拓经济贸易,设置市易司,鼓励贸易;元朝实行行省制度,1286年,始设甘肃行省.经济贸易的发展催生了新的文物类型,在不同历史时期留下各具特色的印迹.

明清时期文物保护单位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形态,除酒泉市文物保护单位数量较少外,围绕着兰州市、天水市、武威市、张掖市4个中心区,形成多个次中心区,形成文物史迹发展的又一鼎盛时期,文物类型以古建筑为主.民国以来,文物保护单位形成以兰州市、白银市为中心的陇中集聚区和以武威、张掖市为中心区的河西走廊集聚区,该阶段酒泉市西、北部文物分布较少.从辛亥革命开始,甘肃的革命斗争就非常活跃,甘肃是红军长征的主要途经地、战场和目的地之一[20],留下了中国革命史上的重大战役和革命活动深刻的印记,保存下来的革命遗址以红色遗迹为主,主要有南梁陕甘边区革命政府旧址、省府旧址、腊子口战役遗址、哈达铺整编旧址、俄界会议遗址、榜罗镇会议遗址、会宁会师遗址、山城堡战役遗址、高台战役旧址等.

3 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自然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为文化遗产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交通、河流、气候、地形、海拔等因素综合影响着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一般而言,人们喜欢择水而居,依靠河流获得必要的生活保障和方便的水运交通,温暖湿润的平原和低山地区成为人类主要活动区,文化交流频繁,是产生文化遗产的天然福地[14],因此文化遗产具有亲水性[21]和低海拔性.

3.1.1 地形地貌

在ArcGIS中,根据甘肃省DEM生成坡度图,并通过Extract values to points工具提取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程、坡度数据,导出并转化为Excel格式数据,利用CountIf函数统计不同高程分区下历史阶段文物保护单位的数量.根据甘肃省地形地貌特点,将高程分为7级,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和占比见表3左侧所列.统计结果如图5所示.

表3 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高程、坡度信息统计表

从图5和表3中可以看出,随着海拔的升高,文物保护单位的数量经历了先增加后减少的过程,近似呈正态分布,海拔3000 m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寥寥无几,在曲线上表现为第6级~第7级的曲线变化平缓.8个历史时期81.5%的文物保护单位集中分布在1000~2000 m海拔范围、地势比较平坦的河西走廊、陇中、陇东黄土高原、陇南东南部(见表4),尤其分布在高程为1000~1500 m的范围内,几乎占到整个文物保护单位数量的一半.除民国到新中国成立至今和夏商周时期波峰出现在第3级外,其余历史时期文物保护单位数量的波峰均出现在第2级.文物保护单位具有明显的低海拔性,低海拔的平原、河谷、阶地成为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成为文化遗迹的聚集地[4].

图5 历史时期不同海拔高度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变化

在ArcGIS中,以5°为步长,对文物保护单位的坡度进行分区统计(见图6和表3),结果表明:随着坡度增大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呈递减趋势.坡度在5°以下的文物保护单位达到356处,占文物总数的51.15%;坡度在5°~10°的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共有121处,占17.39%;坡度在10°~15°的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共有83处,占文物总数的11.93%;坡度在15°~20°的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共有50处,占文物总数的7.18%;坡度在20°~25°的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共有38处,占文物总数的5.46%;坡度大于25°的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共有48处,占文物总数的6.9%.因此,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大部分分布在坡度小于25°的平坦区域.

图6 不同坡度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变化

综上所述,文物保护单位的分布格局与地形地貌息息相关,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空间上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2000 m、坡度在25°以下的地区,集中分布在地势平坦的河西走廊、陇中、陇东黄土高原和陇南东南部等地区.文化遗产的分布受历史环境、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如古代战事和防御的需要,大多数城池选择险峻的山脉地形依山而建,因此文物遗迹具有高海拔和大坡度特点;和平发展时期,人类生活生产追求较好的自然环境,因此,在水源充足、地形平坦、交通便利、土壤肥沃的地区有利于农业耕作及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文物遗迹也随之集中于该区域.古丝绸之路的开通催生了佛教艺术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丝绸之路沿线佛教寺院、石窟寺也应运而生.多民族聚居和宗教文化促成了各民族文化在甘肃大地的交融,形成了藏、回、汉等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建筑风格,尤其以佛教建筑为主,在省域范围内均有分布.甘肃是红色革命老区,有众多弥足珍贵的革命遗迹,成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的主力军.

3.1.2 水文因素

河流与人类文明的发源、发展和变迁密切相关,文物保护单位是人类活动的遗迹.甘肃省水资源主要分属黄河、长江、内陆河3个流域、12个水系.由表4可知,省级及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主要分布在外流区,其中处于黄河流域的文物保护单位有432处,占文物保护单位总数的62.07%,主要分布在黄河干流、渭河、泾河、洮河等流域的沿河谷地、阶地,或在坡度较小、视野开阔的黄土塬上.处于长江流域的文物保护单位主要沿西汉水和白龙江分布.在内流区,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共有210处,主要分布在黑河、石羊河、疏勒河、党河、北大河流域的洪积扇平原.

表4 按地形和流域文物保护单位数量统计

图7 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与水系缓冲叠加图

为了探讨文物保护单位分布与河流的关系,运用Arc GIS的多环缓冲区工具,对甘肃省5级以上水系建立半径分别为1 km、3 km、5km的多环缓冲区,并与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叠置分析(如图7所示),然后通过交集制表工具统计落入缓冲区内的文物数量(表5).由表5可知,分布在河流5 km缓冲区范围内的文物保护单位数量有411处,占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总数的59.05%.其中,河流1 km缓冲区范围内的文物保护单位有117处,占文物保护单位总数的16.81%;河流1~3 km缓冲区范围内的文物保护单位有180处,占文物保护单位总数的25.86%;河流3~5 km缓冲区范围内的文物保护单位有114处,占文物保护单位总数的16.38%.由此可见,各历史时期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主要分布在距河流5 km为半径的缓冲区内,文物保护单位数量由主要河流水系向外围递减,表明河流是影响文物保护单位空间分布不可或缺的因素,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明显的沿河流分布的特征,且影响程度的大小与距河流的远近有密切关系.

表5 落入不同缓冲区半径的文物保护单位数量

3.2 人文因素

3.2.1 与城市的关系

城市是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集聚中心,具有高度密集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其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产生提供了温床.由表6可知,文物保护单位数量与距城市的距离具有反比例关系,距城市距离越远,文物保护单位数量越少.其中,距离城市10 km范围内的文物保护单位最为集中,数量达到277个,占文物保护单位总数的39.8%;其次是距离城市10~20 km范围,占比26.58%.在距离城市20 km范围内分布着66.38%的文物保护单位,在距离城市60km的范围内分布着97.84%的文物保护单位.

表6 距城市不同距离文物保护单位数量统计

3.2.2 交通因素

1)公路

道路是人类活动空间扩散的基础和廊道[3],便捷的交通促进文化的相互交融.将现有道路系统进行分级,在ArcGIS属性表中分别提取出高速公路、国道或主干道路、一级道路、二级道路、三级道路、其他道路等,并分别按5 km、4 km、3 km、2 km、1 km为缓冲距离权重进行缓冲分析,并与高一级缓冲分析的结果进行合并(Union),然后通过交集制表(Tabulate Intersect)工具进行省级及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数量的统计,结果见表7.由表7可知,高速公路缓冲区范围内的文物数量为250个,占整个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数量的35.92%;高速公路、国道或主干道路缓冲区合并后的范围内文物保护单位数量为377个,占整体数量的54.17%,说明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基本上按照主干道路呈带状分布.如果再将一、二、三级道路系统考虑进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处于道路网1~5 km的缓冲距离内的数量几乎占到整个文物保护单位总数的90%.对照甘肃古代交通和现代道路网络系统,发现国道或主干道路、高速公路与不同历史时期交通干线也相吻合,如312国道、连霍高速(G30)、青兰高速(G22)也是沿古丝绸之路布设.由此可见,约90%的甘肃省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分布在现代道路网络系统1~5 km的缓冲距离内,沿主干道呈带状分布.

表7 不同级别的道路缓冲区内文物保护单位数量统计

2)铁路

铁路因其运力大、时速快、线路平直、受自然条件干扰较小等特点成为连接两地之间的重要交通方式.利用ArcGIS多环缓冲区工具,分别设置1 km、3 km、5 km的缓冲半径,对甘肃省主要铁路整体进行分析,统计落入缓冲区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数量(见表8和图8).由表8可知,落入铁路5 km范围内文物保护单位共计234处,占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总数的33.6%,其中,铁路1 km缓冲区内分布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78处,占文物保护单位总数的11.21%;1~3 km缓冲区分布有98处,占文物保护单位总数的14.08%;3~5 km之间分布有58处,占文物保护单位总数的8.33%.由于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打破了原有的铁路运输系统,因此分别对高铁、主干铁路、支线铁路分别设置5 km、3 km、1 km的缓冲区,并将高一级铁路和低一级铁路的缓冲区进行合并,分别统计落入缓冲区合并后范围内的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在高铁5 km范围内分布有108处,占文物总数15.52%;在高铁5km和主干铁路3km的联合缓冲范围内分布有186处,占文物总数26.72%;在高铁5 km、主干铁路3 km、支线铁路1 km联合缓冲范围内分布有192处,占文物总数27.59%.可见,文物保护单位主要分布在整个铁路网络1~5km范围内,尤其在高铁5km和主干铁路3km联合缓冲范围内分布数量较多.

图8 文物保护单位与主要铁路缓冲区分析

表8 不同缓冲半径范围内文物保护单位数量统计

4 结论

以甘肃省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计量地学统计等方法,分析了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的核密度、最邻近指数,并研究了文物保护单位与海拔高程、坡度、交通、水利、城市等自然和人文因子之间的关系.

1)随着历史的演化,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呈波浪形变化,在史前时期、明清时期和秦汉时期形成3个波峰,这三个历史时期的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占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总数的68.53%;在夏商周时期和隋唐五代形成2个波谷.史前时期文物分布较多,且以古遗址为主;明清时期数量次之,以古建筑为主;秦汉时期文物以古墓葬和古遗址为主.

2)从地理重心迁移来看,不同历史时期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重心,除秦汉时期落入石羊河流域外,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起初重心沿丝绸之路一路西移,然后再一路东移,最后折返到兰州市境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重心的移动与甘肃省经济发展格局以及人地关系有关.

3)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物保护单位空间分布类型均表现为集聚型.史前时期文物保护单位集中分布在陇中、陇东一带,河西走廊形成2个次热点区;夏商周时期文物保护单位空间密度呈现以平凉市为中心的“一枝独秀”的态势;秦汉时期文物保护单位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5市,呈带状集中分布,在陇东南地区形成次中心区;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4个热点区,以陇东南、河西走廊呈集聚分布;隋唐时期形成庆阳市和甘南州为中心的2个热点区和定西市、武威市、酒泉市为中心的3个次中心区;宋元时期主要分布在陇东南、武威市,以古遗址和古建筑为主;明清时期文物保护单位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形态,形成文物史迹发展的又一鼎盛时期;民国到新中国成立至今,文物保护单位形成以陇中集聚区和以武威-张掖市为中心区的河西走廊集聚区.

4)垂直空间分布上,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空间上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2000米、坡度在25°以下的地区,尤其分布在地势平坦的河西走廊、陇中、陇东黄土高原和陇南东南部等地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主要分布在沿河流5km为半径的缓冲区内,表现为“亲水”性,且数量与距河流的远近有密切关系.

5)文物保护单位与城市、交通等息息相关.文物保护单位数量与距城市的距离呈反比例关系,距城市距离越远,文物保护数量越少.几乎所有的文物保护单位都分布在距离城市60 km的范围内.按道路等级进行加权缓冲区分析,约90%的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分布在道路网络系统1~5 km的带状缓冲区内,反映出交通网络对人类活动和文物保护单位具有吸聚作用.

不同历史时期文物保护单位的时空变化,实质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方向性、地域性变化,其数量随着历史的演化出现波动反映了社会经济和政治导向对历史文化的影响.西域文化交流、佛学东渐、丝绸之路的繁荣和衰落,也间接影响着甘肃省不同地域的文化遗存分布及演变.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探讨文物保护单位与古代交通、人口、经济、气候等影响因子的关系,加强文物保护单位时空演化机理的研究,不断提升不同时空尺度下环境变迁、社会发展等对文物保护单位的影响机理的可靠性和科学性分析.

猜你喜欢
缓冲区文物保护甘肃省
丹江口库区加强文物保护(之一)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博物馆与近现代中国文物保护
名胜古迹
基于网络聚类与自适应概率的数据库缓冲区替换*
嫩江重要省界缓冲区水质单因子评价法研究
骨角质文物保护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