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兰
(山西省阳曲公路管理段,山西 阳曲 030100)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公路运输对公路的承载与通行能力的需求越来越高,公路施工质量的不足或者年久失修,势必会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因此,要格外重视公路的施工技术及后期养护管理工作。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为公路建设融入了新的血液,为了适应当代公路建设的需求,促进公路施工效率和养护工作质量的进步,应加大探索新技术、新措施的力度,弥补传统施工及养护工作中易发生的问题,使管控方案更加完整,提升公路的物流效率及承载能力。
当公路投入运营之后,由于路面一直处于室外环境之中,容易遭受暴雨、暴晒、冰雹等恶劣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破坏。还有部分公路在施工建设期间就受到地表下层水源及雨水侵蚀,公路路基出现损坏的概率增加,为后期的使用埋下隐患。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公路表面翻浆问题,造成路面翻浆的原因是路段上因土的特性、季节性水分的运移及气候影响而引发的弹簧状态,在冬季冻胀或者春季融化之后,对路面产生鼓包、弹簧、裂缝等现象,见图1所示。在我国,尤其是西藏与北方地区容易出现道路翻浆问题,面对该问题,需要在完善养护工作的溶蚀,还应当从以下方面入手:(1)对出现损坏的公路土壤进行全面更换,需要重新挖掘处理公路路基。同时对挖掘施工深度进行合理化管控,通常将挖掘深度控制在2 cm范围内;(2)完成挖掘工作后,全面清理翻浆区域内的杂质。之后将具有强稳定性的土壤填入其中。目前应用最为广泛,使用频率相对较高的土壤类型是天然砂砾;(3)路基夯实处理时,应制定科学、细致的隔层夯实方案,同时开展夯实密实度检测,确保压实程度符合相关施工标准[1]。
图1 公路路面翻浆问题
波纹突出是路面的一种常见质量问题,在进行公路养护时可以发现路面经常会出现波纹突出。波纹突出的最大影响是会使路过车辆产生颠簸感,对车辆正常行驶造成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使用养护设备对凸出的表层进行去除,同时铺开沥青进行喷洒处理,如果波纹的表面积比较大,应考虑将波纹表面全部铲平,重新摊铺,填充时用可塑性好的材料,保证公路路面的承载能力。
公路路面裂缝处理是一类比较常规的公路养护项目,不同尺寸的裂缝应采用不同的处置方案。为了将对公路运营的影响降到最低,对小面积的裂缝进行修补时可采用沥青填充的方法,随后将填充路面的表面刮平;出现尺寸面积较大的裂缝时,应当把细颗粒物质作为原材料,搅拌均匀后浇灌到裂缝中进行填充作业,完成后再进行公路的铺设[2]。
从现代公路角度来讲,在施工作业全面开展时,不仅要做好施工质量管控工作,同时还要加强后期的养护管理。通过总结前人经验,结合项目实际情况,构建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使养护工作的覆盖面、养护整体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应该做到管养分离,在管养分离的情况下开展路面养护市场竞争,提升公路路面养护的专业水平,这样不仅能够降低不必要的养护成本,还能推动我国公路养护工程的合理化和标准化。
在养护工作领域,要加强关注公路的实际要求,全面践行专业化管理思想。有的公路部门养护组织本来就是以管理为核心的,但由于在养护专业知识方面比较欠缺,养护的经验不足,未能全方位的涵盖所有路面问题,在兼职多任务的情况下,路面养护与监督管理工作都会受到一定限制[3]。进行专业化管理,使养护组织具备面对极端天气、突发状况的应对能力,具有进行抢修工作的条件,在此技术上,对养护部门组织进行定期的考核,实现养护水平的稳步提升。
公路养护工作中,机械化设备将发挥越发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未来路面养护的发展趋势,逐渐由机械化代替人工作业。基于此,要加强自动化机械设备的装备体系研究,利用现代化设备检测和判断结果。如智能检测路面数据,对路面情况完成数据分析,同时诊断公路内部结构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又如在贝克曼法的基础上,利用设备弯曲化检测公路,对公路的形变程度全面分析,进而利用科学、有效的方式来完成补救。
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很多施工单位都存在施工管理意识薄弱的问题。只追求施工速度,却忽视了最主要的施工质量,对于施工管理和施工工序的把控不够严格,从而导致公路工程容易产生质量问题。以混凝土施工为例,存在配比不标准、灌浆浇筑振捣等操作不规范、集料质量不合格等情况,影响了混凝土的强度,在后期公路运营中易发生路面裂缝等质量问题。路面施工环节,有的施工企业为了尽快竣工,路面压实环节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要求进行,导致路面的承载力不足,存在质量缺陷,在长期荷载和使用下路面产生塌陷、变形、开裂等问题。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突出,安全措施制定不详细,未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检查、执行、监管不到位,安全责任状锁在柜子里。施工项目部编制的安全保证体系、安全施工方案、突发事件应急方案都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东拼西凑,没有根据项目部实际情况严密制定,缺乏实际意义。此外,缺少专职安全员,安全员由其他岗位的人员兼职,缺少安全员应当具备的专业素养和心理素质,看不到工程中出现的隐患,忙于事故的事后处理[4]。
公路养护管理关乎公路的使用寿命,养护的主要作用是避免和减少公路病害问题产生,或是对已经出现的病害第一时间进行补救以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减少由于病害对于公路运营造成的经济影响,保证公路正常使用。当下,某些地区公路建设项目的“面子工程”、“政绩工程”色彩浓厚,基本上都是只注重建设的过程,忽视后期养护工作,没有形成科学的养护体系,养护技术和规范落后,对于养护设备的配置不够充分,操作不够规范。
各个路段普遍缺乏专业的公路桥梁养护专业技术人员,养护人员的数量不足,需要通过临时招聘拉凑人数。同时,养护部门的养护人员中存在一些身体素质不合格、年龄偏大的工作人员,他们没有经过正规培训,也不懂技术含量较高的养护方法,只是简单的打扫卫生和给路面洒水,日常工作中对路面检查不及时、不细致,只能发现变形、裂缝等明显出现的问题,但是对于支座、桥面公路的墩台等一些隐蔽位置的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和做出准确判断。
(1)施工前保障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公路交通事业也开始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同时交通系统的复杂系数明显增加。建设企业为了更好地完成公路施工的相应工作,需要从以下内容作为切入点:①全面调研分析施工现场周边情况,对整个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充分了解施工环境、施工工艺,对有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做好提前预案措施;②综合考量技术成本问题,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案;③从正规的渠道采购原材料,对水泥、钢筋等进场材料进行抽样检查,材料的生产厂家、规格、类型等做详细记录;④对施工设备的规格、生产厂家、设备状态等进行检查,做好人员、材料、设备的按时入场[5]。
(2)施工中保障
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纸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同时做好施工中保障。①全面围绕当地交通系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将新技艺、新的方案应用于施工及管理工作中,与此同时做好施工监测管理;②在施工现场积极开展监理工作,展开实地测验,确保各个流程均满足质量要求;③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施工管控问题,在制定与执行解决方案过程中,应当记录全部细节,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
(3)施工后保障
公路施工完成后,要进行后期质量检查,具体来讲要做到:①规范了解图纸与施工方案,按照规范标准去检查施工现场情况,严格落实公路质量管控制度;②评估现场技术人员作业环境的安全性,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安全预警管理体系,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③检验人员根据检验规范对全部工程项目进行检验,在检验过程中出现不合格的情况,应第一时间向上级汇报,并给予施工单位相应惩罚。
公路养护作业中需要相应的人力和财力,这就会使得养护的成本增加,包含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有的公路虽然表面养护成本较低,但是由于内部结构受到影响而大修,养护的成本也会随之增加。为了减少养护单位的成本支出,应该加强地区的联合作业,便于公路养护部门之间的相互扶持,实现优势互补,缓解公路养护方面的压力。
为使公路养护水平得到提升,企业要对养护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使其掌握丰富的公路养护知识。可以聘请专业知识扎实、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来入企培训,对路面、公路内部结构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讲解,同时督促养护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做到及时发现问题、上报问题、解决问题。也可以组织养护工作人员到其他企业中进行经验交流,实现思维上的碰撞,促进高水平养护队伍的建设。
养护指的是公路的保养与维护,目的是保证公路投入使用后的平稳运营,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当公路竣工投入使用之后,超载车辆长期对公路产生倾轧,对公路的内部结构及路面造成不良影响,久而久之,公路路面出现裂缝的几率明显增加,当出现裂缝后不能及时修补,与此同时公路依然受到车辆碾压时,就会使公路裂缝面积不断扩大。为使该种现象得到妥善解决,要建立完善的公路养护机制,派遣专业的养护队伍定期对公路进行检查与养护,落实责任到人制度,督促养护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发现病害和隐患及时采用修补与加固措施,对面路面表面的微裂缝,采用表面处理法、钢板封闭法和注浆法,对于水流冲击下的基础侵蚀,采用扩大基础法予以加固。
综上所述,公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都存在密切关联,为确保公路的状态,延长公路使用寿命,需对公路开展相应的施工和养护措施,这样不仅使公路使用寿命得到提升,还可以避免公路出现大的病害,诱发严重交通事故。通过提出的几点建议措施,以期能够让公路工程顺利完成后正常开展养护工作,充分发挥公路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