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海涛、梁孟孟、钱光耀、杨彩伟、张达
(中建七局国际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510000)
市政道路与高等级公路的区别在于,市政道路的配套设施较多且复杂,地下管线错综复杂,在有限的施工范围中需要多家配套工程单位和道路施工单位一起配合完成施工,若是各单位之间无法做好协调沟通,那么就必然会导致施工流程上发生矛盾。市政道路工程是城市中的基础设施,直接关系到城市化发展进程。本文对影响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市政道路施工阶段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的处理对策,以此保证市政道路施工的整体质量。
工程项目施工的前提就是要做好工程设计,要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就要先保证工程设计的质量。根据市政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由经验丰富的结构工程师负责项目设计和施工,确定设计的概念,制定合理有效的工程设计方案,以此为提高工程质量保驾护航。
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前,相关机构要制定完善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并且由监理部门审核,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同时,市政道路相比其他工程有很大的不同,市政道路会受到拆迁、征地等因素的影响。
工程施工参与人员包括工程主管、施工人员等,这些人员对项目质量产生巨大的影响。良好的市政工程施工人员不仅能够充分掌握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还能充分理解设计意图、控制施工进度,在施工中能及时发现问题,并且针对异常情况进行处理。反之,能力差的施工人员则无法保证工程顺利施工,给工程的质量带来不良的影响。
项目招标是建筑工程领域常用的手段,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建筑企业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来选择施工单位,不过由于招投标过程中存在不合理的问题,如中标而报价过低、中标价格低于合理成本等都会对工程施工质量带来巨大的影响。
要保证新建市政道路及配套设施工程施工质量,就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第一,施工准备。施工开始前,要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充分了解设计文件内容,并且做好现场的核对以及勘察,在过程中发现问题就要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查与解决。编制使用的施工组织设计,然后交给业主审核,并且提交开工报告,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方案。做好生产、生活用房的建设,并且保证通信、电力以及水源的供应,提前准备好需要的施工设备、施工材料、生活用品等,在必要区域设置标志牌。
第二,施工测量。首先,在开工前要做好充分的测量工作,如轴线、水准点的测量和复测,增设水准点,保证测量的精准度符合要求。其次,做好高程控制测量。施工测量利用精密光学水准仪完成测量工作,按照三等水准测量规范以及流程进行操作。在平面II级导线点测量的时候,要测量每个控制点的高程,并且在沿线临近永久性建筑物上测量相应的高程点,然后结合相关数据制作成果表,以备不时之需。
第三,做好场地的清洁。施工前要按照施工要求将施工区域中的杂质、垃圾清洁干净,并且将这些杂物运输到指定的地点或废弃点。施工临建占用场地要做好合理的规划,施工结束后也要做好占用场地的清洁,注意保护施工区域的环境。
施工放线采用的设备是全站仪和水准仪各2台。测量需要在总工程师的指导下完成,并且采用能够达到工程精准度要求的测量仪器。施工现场要对坐标点、水准点等所有永久性标桩以及放样和检验工程需要的标桩做好充分保护。
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在施工区域中构建临时的办公室、休息室,也要准备好材料、器械的堆存区域,解决好水电问题。正式开工前要办理好相关手续,建设临建工程。
要组织施工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充分研读图纸,派遣有经验的施工人员进行现场的勘察,规划好施工所用机械设备的临时存放点。
第一,施工测量放样。在工程开工前要做好现场恢复,并且针对导线、中线以及高程等固定路线进行复测,水准点的复查和增设、横断面的测量、工程量复核等都要提前做好,确定施工现场路基边缘和坡脚的具体位置,标明轮廓,由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和审批。路中线、路边线要采用木桩为控制桩,每隔20m放置一个断面桩,平曲线段每隔10m放置一个断面桩。在施工现场以外设置两个控制桩,为促进现场恢复提供依据,避免控制桩的损坏。
第二,做好施工现场的清理。路基范围中的房屋、道路、电力设施、各种管道以及其他建筑物都要与相关部门协调后进行拆除或改造。路基周围的危险建筑物要做好加固处理,路基范围中的树木等要在施工前进行砍伐清除处理。
第三,路基防水和排水。路基施工阶段,要做好施工现场的排水工作,构建临时的排水系统,以免路基工程及周围建筑物受到雨水的冲刷而影响工程的稳定性。设置排水系统可以应用临时排水系统与永久性排水系统相结合的方式。
填方路基地面和路堑段路床土质较差、土质含水量较高等都要进行换填处理,具体操作方法由设计单位在现场勘查完成后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选择级配较好的粗粒土、砂类土以及碎石土等作为主要施工材料。不可使用含有草皮、生活垃圾以及树根的不良土进行填筑。
首先,该工程路基边坡的坡度比为1∶1.5,在填方多于8m的时候,路堤边坡的坡度比为1∶1.75,挖方路段中的路堑边坡比为1∶0.5。在施工前要按照土质变化情况,对土质的颗粒构成、塑性指数、压实后最佳含水量以及最大干容重等指标进行评估,收工前要将含水量控制在+2%以内,保证土质压实的质量。
其次,压实度以及压实标准分析。关于路基的压实需要按照《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中的标准进行操作,采用重型击实标准控制压实度,具体数据见表1。道路红线区域中的路基要一次成型,路基填筑前要将原地面中的草皮、杂物等清除干净,地面要扩大和整平,过深、过大的基坑要分层填土压实,基层底部的土质松散时也要做好压实处理,才能保证路基的整体压实度符合要求。施工前需要根据设计线位进行分层填筑、压实以及检查。每层最大的摊铺厚度不可超过35cm,填筑到路基最后一层的压实厚度不可高于8cm。路基填筑的宽度需要宽于填筑层设计的20cm,压实宽度要在设计宽度内,避免路基填土遇到宽度不够的问题采用浮土帮宽。
表1 路基压实度标准
挖方路段的边坡比为1∶1.5。结合路堑深度、长度、土质、土方情况、挖掘设备的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开挖方式。如果路堑比较浅,则可采用单层横向全宽挖掘法;如果路堑较深,那么可以将横向分成几个台阶后进行开挖;如果路堑长且深,那么先进行纵向分段开挖,挖出一个通道后再开挖两侧,保证各层都有能独立的出土通道和排水通道。开挖的过程中要严禁发生超挖、乱挖的情况,不管工程多大、多深,都不可用爆破法进行土方开挖。在开挖的过程中遇到土石方时,要先测量其分界线,然后记录资料后对施工方案和挖掘方案实施修改,修改后的方案要交给监理单位进行审核,通过后再进行施工。土方路段的路床顶面标高要考虑到沉降量的问题,具体数值可以通过试验获取。路床顶面下300mm的压实度以及路床顶面下换土超过300mm的压实度都要高于95%。在土方开挖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做好地下管线、古迹的保护,通过有效的手段保护土方开挖周围的环境,以免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第一,砂砾垫层的施工流程为:验收路槽—运输砂砾—推土机初平—测量放样—人工配合实施平地机整平—碾压成型。
第二,关于施工材料。垫层天然砂砾中0.075mm的颗粒含量不可超过5%,砂砾最大直径不可超过60mm,因此要求砂砾为级配砂砾,砂砾中的砾石压碎值要在30%以下。
第三,施工方法及施工要求。将天然砂砾的符合性试验结果报告给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再进行施工操作。选用的砂砾材料需要符合一定的级配才能保证碾压成型。在正式摊铺砂砾层前要做好试验路段的铺筑,确定松铺系数后才能确定松铺的厚度,碾压完成后检测其压实度不可低于95%。压实度未能达到要求就要分析原因,直到压实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后续施工。对正在铺筑的垫层要进行高程、厚度、宽度以及平整度的管控,铺筑后要做好全面的检查。
新建市政道路及配套设施工程的资金主要来源是政府,而且政府对市政道路质量、施工进度也带来不小的影响。市政道路设计需要按照城市发展的长期规划完成,对排水、电力、燃气等做好合理的分配与布局,避免其影响管道布局,也避免在市政道路施工中发生矛盾。设计中,施工单位要与设计单位保持密切的沟通,保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施工人员对质量的关注度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要培养质量观念,重视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员工的责任意识,提高工程质量。施工单位要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定岗位责任机制,人员上岗都要经过严格的培训与考核,能够满足岗位的需求,才能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
市政道路与其他工程一样,材料的选择和管理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材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材料的应用给予严格的管控,加强对材料使用的监督,才能为提高工程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要保证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就要构建完善的监理机制,充分发挥监理的作用。在合同中也要明确监理工程师的职责,保证监理工程师能够按照要求履行监理的职责。同时,监理工程师也要明确管理的要点,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与管理,保证工程质量。
市政道路的畅通与平整直接体现了城市化水平。市政道路及配套设施施工阶段,对其造成影响的因素有很多,本文通过分析对质量带来的影响因素,制定合理的管理对策,并且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通过施工准备、制定施工方案等保证工程顺利完工。通过加强对工程中的管理,充分发挥监理工程师的作用,能够保证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按照规范进行施工,以此提高市政道路及配套设施的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