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格局下基于需求导向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研究

2022-10-17 04:45:56闫富雄李宝礼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电商

闫富雄,李宝礼,陈 晨

(安徽科技学院 财经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近年来,跨境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一枝独秀,其蓬勃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典型特征,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一环。目前跨境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急需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支持,而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滞后性,存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跨境电商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基于需求导向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研究就成了解决跨境电商人才供需矛盾的重要举措。

1 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状况

1.1 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增长迅猛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夹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形成了对中国经济的巨大干扰,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运筹帷幄,稳住经济发展基本盘,实现经济正增长,跨境电商表现尤为突出,市场规模再创新高。如图1所示,2020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69万亿元,增长31.1%。其中,出口1.12万亿元,增长40.1%;进口0.57万亿元,增长16.5%。其中,从结构层面来看,发展主体方面,跨境电商批发占比仍然较高,但零售市场势头表现强劲;从贸易地理方向来看,仍以发达国家为主体,但东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洲、拉美、中东等新兴市场潜力无限。

图1 2020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及增长情况(单位:万亿元)

1.2 国家支持跨境电商业态的政策频频迭出

2012年以来,国家密集出台监管优化、试点海关、基础建设、支付结算、减税降费等多项政策,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尤其是2020年以来,为了应对新冠疫情冲击,国家层面跨境电商利好政策连续出台,有力推动了跨境电商逆势上扬,如表1所示。

表1 中国跨境电子商务支持政策一览表

2 跨境电商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

如前所述,中国的跨境电商连续多年实现快速增长,随之而来的,就是对人才的巨大需求缺口,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具备基本操作素质的人才数量存在较大缺口,二是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比较欠缺。

2.1 跨境电商人才数量需求

我国跨境电商领域,当前的人才存量及人才结构明显跟不上跨境电商发展的要求,存在较大的人才缺口,在未来的5-10年内中这个数字还将要继续增大。在货物供应方面,几家大的跨境电商平台已经解决了通关与物流的人才需求,而在获得订单、优化贸易条件方面的人才依然供不应求。具体而言,首先,我们需要营销主管人才来负责货品选择推广、对订单进行管理等工作,另外,亟需跨境电商的合伙人来帮助获取订单、进行商务运营操作,最后,为了优化对外贸易条件,我们需要小语种的涉外人才、精通计算机技术的专业人员,而以上两种人才同时需要具备一定的商业知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复合型人才。综上所述,跨境电商经营对人才的需求是紧迫而庞大的。根据相关机构的调查,在51job、智联招聘等大型招聘网站2021年5月份某天的跨境电子商务相关工作的需求量接近5000个岗位,主要以中小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为主,巨大的人才缺口严重制约了跨境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

2.2 跨境电商人才专业需求

跨境电商业务的最大特点在于其综合性,同时融合了对外贸易、市场营销、跨国文化、宏观经济等多种学科,这一特点决定了跨境电商人才要求的复合性、综合性。全面的跨境电商人才素养应当涵盖如下内容:国际贸易方面要掌握国外市场和汇率的情况,对外营销方面要洞悉对方国家交易规则、市场文化乃至国民信仰,除此之外,由于跨境电商实行的是电子交易,从事跨境电商的人员还需具备计算机相关知识,最后,跨境电商业务中多与境外人员打交道,这就要求从业人员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甚至于具备一定的网络技术专业背景。就目前而言,跨境电商从业人员的专业背景普遍比较单一(图2),多局限于某一类专业如经济学、计算机技术、外国语等等,无论是实操能力还是问题应对能力,大量毕业生尚未达到跨境电商业务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形成了复合型人才需求的较大缺口。

图2 跨境电商人才专业需求

2.3 跨境电商人才素质需求

图3 跨境电商企业对大学生需具备的素质要求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素质需求也越来越高,除了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对其他素养提出要求,包括沟通能力,需要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要有良好的工作执行能力,做事积极主动,效率高;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够学会合作。此外,对跨境电商人才的创新能力需求不断升级,能够根据不断更新的市场环境,不断创新,改变传统思想,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这种复合素质的需求对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

3 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人才培养的质量决定了经济发展的水平。就高等教育目前现状来看,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除了为数不多的高校设立了专门的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外,绝大多数只是通过相近专业设立培养方向来实现,即在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和商务英语等专业中打“擦边球”。事实证明,各类院校开展跨境电商教学的入手点一般也都在这三个专业中。很多高校对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常见的“1+1+1”模式,即理论教学、案例分析与实习实训并用。具体而言,理论教学倾向于填鸭式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多局限在课堂和书本案例范围;实习实训方面则是迫于各类评估检查要求,与部分关联企业展开合作,而在企业类型的选择方面重视不足。该培养体系导致的结果是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内容、方法过于传统,实习实践环节所占比重不足,另外,高素质师资队伍的缺乏也是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3.1 未形成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

经济全球化局势下,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对跨境电商专门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更迫切的需求,该背景下,高校都致力于国际贸易人才数字化转型培养。但受制于客观和主观条件限制,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对于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大多停留在设立培养方向层面,未能设立专门的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因而缺乏正规的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和完善的人才质量评价指标。从实际情况看,仅仅通过设置专业方向课达到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目的,远远达不到社会、企业的需求。跨境电商所需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不是靠几门课就能实现。现有模式下,没有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支撑,师资力量不足、课程开设能力有限,教材建设不到位,学校、老师畏难情绪严重,改革创新动力不足,人才培养效果欠佳等,都是制约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

3.2 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不能满市场需求

根据企业的跨境电商人才需求调查资料显示,只有复合型人才才能符合大部分企业对跨境电商从业人员的需求。这里的“复合型”是指,跨境电商从业人员除了基本的相关专业知识技能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外语沟通能力、商务谈判技能、多文化知识底蕴、市场监管能力等等。我国很多高校目前仅仅以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为培养方向,从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和商务英语这三个专业入手,开展跨境电商相关课程教学。上述专业培养可以使学生具备网络数据技术、市场营销素质和技巧,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国内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但远不能满足复合型跨境电商人才的要求。在培养高素质的跨境电商人才过程中,各大高校仍需加强学生在国际商务市场分析、商务英语沟通、谈判策略等方面的专业素养。

3.3 跨境电商的师资力量薄弱

高校跨境电商培养最明显的问题在于师资队伍薄弱,不仅表现在教师数量的欠缺,还体现在教师专业素质的不足,尤其是实操能力的欠缺。高校跨境电商教师很多是来自于国际贸易、工商管理等专业,本身可能存在专业背景单一的问题,对于新兴的跨境电商理论教学了解不够深入,缺乏教学经验,尤其是实践教学经验,对于跨境电商教学而言,实践教学尤为重要,也构成了高校跨境电商师资的短板,尽管有些高校为老师们开设了跨境电商实操的相关培训,但受到教师职业属性的限制,缺乏跨境电商实战经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往往难以完成仿真交易的要求。

3.4 实践教学效果未达到预期

跨境电商属于实践性很强的行业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求以实践性课程为核心,包括跨境电商实操、商务英语、网页制作、物流、货运代理等方面的核心课程,还包括、跨文化礼仪、人文历史,以及创新创业等课程。各高校进行跨境电商实践培养存在两大难题,一是实操平台建设成本高,软件购买、设备购置等存在资金限制,学生进行实操训练的硬件条件不够完善;另一方面,由于人才培养扩张过快,高校未及时增补专业人才培养所需的实习实训基地,校内实习实训场所数量不足;最重要的是,由于企业追求利润、控制经营成本、优胜劣汰,定岗定位的理念,有别于高校培养人才、保证教学资源、公平教育、全面教学的理念,使得校企产教融合育人面临较大挑战。综合两方面的原因,涉及跨境电子商务方向的实践教学效果没有得到应有的保证,学习积极性不高、成效差。

4 新发展格局下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对策

4.1 以新文科建设为契机,重视跨境电商专业内涵建设

当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发展阶段,举国上下,需要用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高质量发展。这就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高等教育急需顺应新发展理念,以新阶段、新格局中的高质量需求为导向,以新文科建设为契机,全面深化改革,重视跨境电商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如前所述,跨境电商作为新型的外贸增长模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却受制于人才培养供给端的束缚。因此,具备线上操作技能的新型外贸人才的培养就显得至关重要。一方面,高校在现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基础上,以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建设为契机,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优化跨境电子商务方向,制定全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方案,凸显“跨境电商+创新创业+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国家层面尽快出台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国家标准,为专业建设指明方向,鼓励有条件的高校积极申报,全国范围内更多成立有针对性的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依据国家标准,根据行业最新发展方向,不断完善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面向产业转型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以强化学生职业胜任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深化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方式方法、保障机制等。推进“引企入教”,合作式、任务式、项目式、企业实操教学等培养模式综合改革,促进课程内容与技术发展衔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融合。协调推进多主体之间开放合作,整合多主体创新要素和资源,凝练产教深度融合、多方协同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理论结合实践、以实践为主的课程体系,建设与时俱进的应用型教材,搭建满足条件的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和质量评估标准。

4.2 整合师资力量,打造“双师双能型”教学团队

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国际贸易类专业教师要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将国贸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相融合。具体而言,采用引进来和走出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教师的培养。高校在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方面之所以存在畏难情绪,一直满足于现状,迟迟打不开局面,关键在于缺少专业的教师队伍,尤其是实践教学师资匮乏。因此,在明确了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方案后,首先要着力调整国贸专业师资队伍结构。一方面,加大教师培训力度,积极鼓励和引导专业教师参与跨境电商培训与交流,通过培训与交流,学习借鉴先进模式,提高自身人才培养能力。另一方面,支持中青年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甚至可以全脱产挂职,了解跨境电商发展的最新动态、企业运营流程和规则,提高专业教师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最后,注重引进跨境电商行业专家、企业骨干及业务精英人才加入跨境电商专兼职教师队伍,甚至打破常规,拿出少许编制,放宽条件,提高待遇,吸引企业优秀人才担任专职教师。此外,兼职教师通过学术讲座等传递理论知识,通过担任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学科技能竞赛指导老师等,传递实践技能。通过校内外教师的有效合作,最终打造兼具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的功能型师资团队。

4.3 创新教学模式,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需要综合考虑理论指导和实践训练。理论教学方面,创新教学模式,开发校企合作课程。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教材编制和课程建设,设计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加快课程教学内容迭代,关注跨境电商行业创新链条的动态发展,推动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交易流程等产业需求科学对接,紧密结合产业实际创新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增加综合型、设计性实践教学比重,把行业企业的真实项目、产品设计等作为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的选题来源。引入成熟优质课程网课,尽量缩减传统课堂讲授模式,加大案例教学、研讨式教学、模拟式教学的比重。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其一,利用仿真软件开展全流程课内实训,通过建立服务于实践教学、科研、创业于一体的多学科交叉的体验学习平台,使同学们掌握最基本的跨境电商运营流程;其二,参加跨境电子商务相关的学科技能竞赛及创新创业大赛,以赛代练,以赛促学,在赛事竞争中强化学生跨境电商实操能力;其三,结合企业真实业务场景的全岗位实战。最后,改革考评机制,评机制的完善,离不开正确的评价观。对于国贸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来说,除了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考查外,更重要的是对其外贸职业技能和创新精神的考查。细化实践教学业绩评价标准,业绩抵成绩、换学分,通过多样化教学模式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对学生跨境电商技能的考查,要从产品、浏览量、成交订单量、总金额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全面检验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

4.4 强化学科研究,强化学生应用能力培养

推进教学与科研结合、课程与课题结合、教学团队与科研团队结合,鼓励学生进课题组、进实验室、进科研团队,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推进科研成果进教材、进课堂,各类科研项目要主动吸收本科生进行科研训练,启迪学生的科学思想、引导学生追求真理。国贸学生从大一入学,就组建6人左右的学习小组,前期学习经济学、管理学、国际贸易理论、国际经济学等专业理论知识;后期强化练习专业英语沟通能力、跨境电商运营能力、网络营销能力等,之后过渡为跨境电商团队。该团队由专业教师带队,学校以创业园为依托,为他们提供办公场地及相关设施,进行跨境电子商务实际操作,最后,综合平台、选择产品、进入市场、接洽顾客、营销产品、成交订单、赚取利润等给与相应的考核成绩。

4.5 产教融合,多途径建设实践教学平台

跨境电子商务校企协同培养人才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校企在育人理念上存在差异,但育人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培养满足跨境电商需求的专业性人才。由于跨境电商企业在需求一线,知晓最新人才需求,因此在实践性强的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因此正视校企差异,促进通力合作,产教协同育人,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校企合作,一方面学校提供场地和人力,吸引跨境电商企业进校园建立实战实训平台,让所有学生体验真实业务环境下的实训教学,运用企业的真实账号并利用其提供的产品流、资金流及物流,在校内开展实战教学,切实掌握跨境电商操作技能;另一方面,与本地对口企业合作,基于行业企业的产品、技术和生产流程,创新多主体间的合作模式,构建基于产业发展和创新需求的实践教学和实训实习环境。统筹各类实践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科技产业园、行业龙头企业等优质资源,构建功能集约、开放共享、高效运行的专业类或跨专业类实践教学平台。通过引进企业研发平台、生产基地,建设一批兼具生产、教学、研发、创新创业功能的校企一体、产学研用协同的大型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形成以校内实训为基础,以校内、校外创业园区为主要支持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消除政府、本科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壁垒,推动专业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合理衔接,利用企业真实岗位,通过企业员工导师老带新,传授岗位经验、专业实操技能,进而全面提升学生跨境电商实践能力,摆脱校企之间人才供需脱节的情况。

猜你喜欢
跨境电子商务电商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11-09 23:18:44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中国外汇(2019年20期)2019-11-25 09:54:56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中国外汇(2019年14期)2019-10-14 00:58:28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中国外汇(2019年21期)2019-05-21 03:04:14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电子商务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电商下乡潮
机电信息(2015年28期)2015-02-27 15:5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