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璟颉,刘宁晖,刘春安
(黄山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
文会,又称文社,是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的社会组织,具有悠久的历史。[1]隋唐以前,文会多为文人饮酒赋诗、切磋学问的聚会,隋唐以后,科举盛行,文会演变成士子应付科举的对策组织。明清社会,文会组织更为繁盛,[2]其规模、数量、分布和影响力都达到了高潮,对社会和文坛风尚产生重要的影响。
徽州文会是徽州地方传统自治组织,在社会运作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遗存的徽州方志较为详细地记录了徽州文会的历史源流与运作实态,借助地方志及相关文书、史料记载,对徽州文会进行全方位地梳理、概括和剖析,加以整体把握,清晰地展示徽州文会整体全貌,深刻反映文会的整体特征,再现文会在当代社会文人结社的历史地位和社会影响。“迄今百十余年,人文郁起,为海内之望”,徽州文会与其他会社相比,其形态完整、组织发达、时间久远、角色独特,具有典型意义。对徽州文会的研究是徽州社会研究中不可忽视的内容,为徽州基层社会研究提供契机。[3]本文立足当代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历史根源,参稽徽州地方文献,从徽州文会组织源流、传统定义与类型、历史运作与社会功能、管理与区域分布、文会与社会变迁等方面对明清徽州乡村文会状况进行了考察与研究。
文会的研究可以上溯至20世纪初,李元庚、朱倓、谢国桢等人就对文会进行考察和探析,其中以谢国桢的《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胡怀琛《中国文社的性质》以及何宗美系列著作最为突出,较为详实地考证了明清之际的复社、几社等多种文社。[3]
1.徽州文会组织源流
文会,因其“置会有地,进会有礼,立会有条,司会有人,交会有际”而成为徽州社会的重要组织。据史书记载,于元泰定年间,徽州歙县沙溪较早产生了北园文会,明初官府“诏天下乡民立社”,[4]歙县先后设置南山、斗山、玉泉等诸多文会。明中叶后,徽州文会进入兴盛时期,至明末,“承东林、复社之流意,凡有井水处皆有文社”。[5]在徽州一府六邑,诸多乡村文会得以设置,文社结社活动蓬勃兴起,发展到鼎盛时期,无论数量还是规模以及地域分布的广度和社会影响力上都是其他社团所无法比拟的。文会在当时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历史影响力,至清初因“士习不端,结社订盟,把持衙门,关说公事,相煽成风”,[6]文社结社活动有所收敛,但应对科举考试的文会、文社长盛不衰。由此不难看出,徽州文会存在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根源。徽州文会的生成及其有效的运行填补了府衙与乡村农民联系的空白,维护着社会秩序和社会的稳定。
2.明清文会传统定义及类型
经遗存地方志及有关史书查阅,明清文会至今都尚未有被确定的定义。从传统文会研究来看,众学者所处角度不同,定义也各有差异。葛庆华、胡怀琛等根据地方志及史料研究后认为,文会最初是文人结会的学术交流团体,后演变成士子应付科举的对策组织。就类型而言,徽州文会作为一个地方的社会组织,其类型不是单一的,具有多元化特征。据相关记载,徽州文会多依据宗族性或地缘性社区而建,因而徽州文会以血缘性的宗族文会为主,地缘性的社区文会、合都文会也为数可观。
3.明清文会历史运作和社会功能
乾隆《沙溪集略》卷一《古迹》中记载:歙县沙溪儒士凌庆四在村南的八亩坵创办北园文会,与槐堂唐仲实、双桥郑玉两位先生相往还,讲述阐明程朱之学,这是迄今为止关于古徽州文会最早的文字记载。[7]从文会存在性质看,是生员和士绅际会和读书之所,人员多为读书明理、道德高尚之“贤者”,是“乡绅”阶层主要组成部分,因而文会被大家认为是处事公平、比较超脱和公正的组织。随着文会的发展,其功能有所扩大和增强,并逐渐发展成为农村的自治组织。在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特别是能入仕为官的有功名的人士是构成乡绅阶层的重要来源,他们除了议儒家经典或讨论文学,积极宣扬儒家伦理,又致力于研习课艺、精研八股、揣摩文风,并选文刻书供士子诵读模仿。如此,文会承担起科举辅导之功能,助士子科考谋取功名(如明清时期,歙县雄村共产生举人进士54人,其中进士30人,举人24人)。文会运作在政治方面对明清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徽州文会在承担实施慈善、周恤贫困作用外,还担负着调解乡邻间纠纷之功能,如文会一旦调解无效,诉诸官府衙门,文会调解的“公论”也往往被官府所认可,视为解决争讼的重要依据,这就更加强化了文会发挥乡村基础组织之功能。
4.明清文会管理和区域分布
徽州文会在组织管理上制定规约以规范社团活动以及成员的言行,特别是文会地域和人数不断扩大时,文会组织设定这样严密的文会约定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歙县雄村竹山书院,大厅右侧留有清乾隆二十四年镌刻有“文会条约”的石碑(见图1)。[8]该条约是文会发起者及会员共同协商制定的,以维护文会正常运行或管理。
图1 “文会条约”石碑
明清文会在徽州的分布区域广泛且呈明显的不均衡性。古徽州贾而好儒、文风颇盛,人文积淀著称于世,刺激了文会的生成,也使得徽州文会数量众多、分布区域广泛、社会功能突出,并全面繁荣、广布城乡。徽州文会之所以能够从元代生存至明清,并得以繁荣,是由于徽州文会有严格的会规、会簿、会首和会产的管理和经营制度。
对于徽州区域各邑的文会分布情况,方志中有所记载。通过表1可知,[3]文会在徽州区域分布不均衡,深究其原因,主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学术文化昌盛、宗族势力强盛的差异和当地文人数量多少相关。
表1 文会所在区域分布情况
5.明清文会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明中叶以后,徽州社会发生了重大社会变迁,传统的社会生活被打破,社会贫富分化严重;乡绅势力不断膨胀,增强了地方自治的倾向,使得百姓的自主意识得到了觉醒。因此,百姓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急需一个新的组织的产生,而徽州文会正是基于这种社会变迁的背景下产生和兴盛起来的。
徽州文会的发展变化与明清时代社会变迁息息相关。明清时期,地方基层管理与实务多由民间自我承担,基层自治组织社会化趋势明显,组织化程度较高,使得宗族及会社等社会组织广泛存在。在徽州,不同宗族间的纠纷,往往通过文会进行调解,徽州文会的诉外定分止争机制,在维持宗族内部秩序的同时也参与了对明清社会乡村秩序的维护。在徽州文会兴盛与明清社会变迁相互关联的背景下,徽州文会对于打造新时代自治、法治、德治的乡村治理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7]
徽州文会的形成时间久远,角色独特,作为徽州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历史上徽州人的生活实貌,透视出徽州人隐秘的精神世界。对徽州文会的研究能够解析和厘清徽州文会的组织源流、传统定义与类型、历史运作与社会功能、管理和区域分布、文会与社会变迁的复杂关系,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同时,也能够让民众充分了解徽州文会形成的历史背景、运行状态及时代内涵,提升民众对于徽州文会作为活态文化保护及传承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