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芳芳
( 天津市天津医院 , 天津 300180 )
相关调查表明,近年来,在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各类机动车数量不断激增,从而导致了意外事故数量的直线上涨[1]。根据相关统计数据,高空坠落与交通事故已经成为了我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重要隐患[2]。另一方面,除了车祸以外,建筑物塌方导致的挤压伤、高处坠落、顿锐器击打等问题同样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创伤问题,其同样不利于患者生命安全的合理关系。其中,在此类事故中,患者出现重症胸部创伤伴创伤性休克的情况相对较为常见,如果不能及时得到合理治疗,则该情况会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从而造成患者的死亡[3]。医疗人员指出,重症胸部创伤并发创伤性休克这个疾病十分危险。总的来看,在人体胸部位置肋骨中包含了心脏与肺部等大量重要身体脏器,这些脏器的功能往往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在日常生活中,重症胸部创伤往往会出现大量失血问题,容易导致人体机体血容量灌注得不到满足,从而诱发心肺衰竭,不利于身体各个脏器血氧供给需求的合理满足,其对于患者健康造成了极大影响。另一方面,部分重症患者的创伤情况相对较为剧烈,肋骨可出现断裂,且容易对身体内部脏器造成极大损伤,其同样会对患者生命构成影响,基于此,合理做好对于该病患者治疗模式的探索往往对于患者生命安全的保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就目前而言,我国对于该病的主要治疗手段是采用药物与择机手术的方式进行干预,以便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然而,经过长期实践,医疗人员表示,择机手术后,患者伤口的愈合时间相对较长,且其在预后往往容易出现不良反应与复发情况,从而不利于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的优化[4]。针对这一问题,通过积极探索,医疗人员提出了采用急诊手术对患者进行干预的构想,旨在以此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5]。总的来看,急诊手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及时对患者进行合理治疗并帮助其实现止血和创伤部位修复的目的,对于患者生命安全的保障具有良好的促进意义。在应用这一手术模式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通过积极开展引流管的设置并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工作,可以帮助患者进一步实现对于病情的合理评估。与此同时,通过有效实现对于呼吸道阻塞物的及时清理,可以确保患者呼吸道的畅通,从而避免其体内氧气供应量受到影响,在此期间针对胸部受创严重且肺部功能受限的患者,应及时采用呼吸机对其进行辅助吸氧,从而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有研究表明,基于急诊手术治疗模式下,患者愈后健康可以得到显著提升,但是,对于择机手术和急诊手术二者孰优孰劣,医疗领域中仍存在一定的争议,基于此合理做好对于相关问题的探索显得至关重要。本次研究中,研究人员以医院收治的重症胸部创伤伴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于择机手术与急诊手术2种治疗模式所取得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现将相关研究内容总结整理,旨在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中,研究者在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入院治疗的重症胸部创伤伴创伤性休克患者中选取11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随机的方式,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男性31例,女性24例;患者年龄21-52岁,平均为(30.22±4.13)岁;在受伤类型上,22例交通事故伤;15例高处坠落伤;10例挤压伤;8例利器划伤。观察组男性36例,女性19例;患者年龄18-50岁,平均为(27.12±5.34)岁;在受伤类型上,27例交通事故伤,16例高处坠落伤,7例挤压伤,5例利器划伤。在基本资料上,以P>0.05,证明2组研究对象之间的差异在统计学中无意义。(1)纳入标准:①研究对象经诊断后确诊为存在重症胸部创伤伴创伤性休克;②研究对象经家属确认无重大器质性疾病;③研究对象家属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④研究内容上报伦理委员会并获得通过。(2)排除标准:①研究对象存在药物过敏史;②研究对象在近1个月内接受过其他药物的治疗干预;③研究对象精神状态存在异常,无法完成后续监测与随访工作。
2 方法:在入院后,2组患者均进行呼吸道堵塞的治疗干预,以便保障其呼吸功能,同时对患者进行术前准备,主要内容包括进行通气与开胸处理。在此期间,医疗人员应在患者呼吸道内进行胸腔闭式引流管的设置并及时对患者身体其他情况进行合理检查,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与相关临床指标,若患者出现器官受损问题,则应及时采用气管插管的形式帮助其进行辅助通气。与此同时,应及时引导患者进行超声波、CT以及X线等一系列的临床检查活动,从而进一步明确患者伤情严重程度并有效判定其是否存在合并伤问题,继而为后续手术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与参考。对照组选取择机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主要治疗内容如下:采用抗生素、激素以及补液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干预,在此过程中,适当增加患者补液的速度,以便帮助患者有效稳定血压,确保血压数值不低于90mmHg,当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趋于平稳状态后,选择适当时机对患者进行手术干预。观察组选取急诊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通过限制性体液复苏疗法的应用,实现患者静脉通路的有效开放,具体治疗内容如下:帮助患者实现2条静脉通路的开放,同时选取林格溶液对患者进行补液干预,补液量为1000ml,与此同时,使用血浆胶体液对患者进行补充,血浆胶体液的用量为500ml。在此过程中,医疗人员应对患者血压数值进行密切关注,待其血压值恢复正常并稳定后,对点滴速度进行适当调整,并及时对血浆胶体液的用量进行合理控制,待患者情况稳定后,根据其实际情况,立即对其进行急诊手术干预。
3 观察标准:(1)患者治疗效果。治疗效果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可以将其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等3类,显效表示治疗后患者伤口完全愈合,且临床症状彻底消失;有效表示患者伤口基本愈合,且术后7天内无不良反应情况,各项生命体征明显好转;无效表示手术后患者伤口无恢复迹象,且临床症状无好转。(2)患者伤口愈合用时。依据其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3)患者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炎症、渗血以及呼吸窘迫等3种。(4)患者生活质量。采用问卷调查,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其生活质量越好。(5)患者治疗满意度。采用满意度量表调查,得分越高表示其治疗满意度越好。
5 结果
5.1 2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治疗结束后,在治疗效果上,观察组患者的显效数量为39例,有效控制数量为13例,总有效率为94.55%;对照组患者的显效数量为25例,有效控制数量为15例,总有效率为72.73%。由此证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针对上述研究数据间存在的差异,以P<0.05,证明其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数据详见表1。
表1 2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5.2 2组伤口愈合用时对比:在伤口愈合用时上,观察组的用时为(3.01±0.87)天,对照组的用时为(4.22±0.71)天,由此证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针对上述研究数据间存在的差异,以P<0.05,证明其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数据详见表2。
表2 2组伤口愈合用时对比
5.3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在不良反应上,观察组4例患者出现炎症,4例患者伤口出现渗血情况,2例患者出现呼吸窘迫情况,不良反应率为18.18%;对照组6例患者出现炎症,8例患者伤口出现渗血情况,7例患者出现呼吸窘迫情况,不良反应率为38.18%。由此证明,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针对上述研究数据间存在的差异,以P<0.05,证明其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数据详见表3。
表3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5.4 2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在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50.25±3.21)分,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50.33±3.58)分,2组患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23,P=0.902);经过治疗后,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提升,其中,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84.33±3.05)分,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75.68±3.12)分,由此可见,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03,P=0.000)。
5.5 2组患者治疗满意度对比:观察组的55例患者中,30例表示“满意”,23例表示“基本满意”,2例表示“不满意”,总满意度为96.36%;对照组的55例患者中,22例表示“满意”,25例表示“基本满意”,8例表示“不满意”,总满意度为85.45%。由此可见,观察组对于治疗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60,P=0.047)。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发生巨大的变革,其主要表现在,传统生活模式出现了相应的转变,同时,机动车数量呈现猛涨态势[6]。与此同时,各类生活模式的转变,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意外伤害事件的增加,从而对于我国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构成了相应的威胁。相关研究显示,近年来,我国重症创伤患者的数量逐年增长,该病症已经成为了我国人民群众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总的来看,医学上认为,重症创伤大部分是由于当事人受到出现交通事故、高处坠落以及受到挤压和利器伤害所造成的急性病症[7]。通常情况下,此类病症具有发病突然且病情相对严重的特点,如果不能及时加以干预,则有极大可能对患者身体器官造成损害,更有甚者,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影响。
在临床过程中,由于受到该病影响,患者可出现大量失血问题且伤处伴有较为明显的疼痛感,基于此在常规治疗过程中,医疗人员通常会对患者进行止血和补液治疗,从而有效促进其体内有效血容量的合理满足,帮助患者实现对于身体各个脏器功能的有效维持。与此同时,对于疼痛较为明显的患者可以采用止痛剂对其进行干预,从而帮助患者合理实现舒适度的保障,促进其在治疗期间配合性的提升。在急救过程中,为了进一步促进患者生存概率并降低不良事件问题的发生概率,医疗人员在对患者创口进行消毒处理后还需使用抗生素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从而有效降低细菌感染问题的发生概率。就目前而言,在临床领域中,对于此类病症,医疗人员主要采用输液复苏疗法与择机手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部分调查资料表明,在输液复苏治疗过程中,传统的择机手术方式往往容易导致患者相关部位的病情难以得到第一时间的处理和应对,从而增加了患者手术期间的风险性,对于患者治疗工作目标的达成造成了一定影响。与此同时,部分研究资料显示,该疗法虽然可以实现患者血压数值的有效恢复,但是无法对其病情进行有效缓解,从而不利于患者死亡率的有效降低[8]。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医疗人员提出了使用急诊手术对患者进行干预的治疗模式。相关治疗模式指出,在患者入院后应及时引导其进行相应的临床检查工作,以便有效实现对于患者伤情的合理明确,并对其是否存在合并伤进行分析,在此期间,针对创伤面在心脏和胸壁等危险区域的患者,应及时对其给予急诊手术治疗,严禁待血压回升后再择机进行手术,基于此,可以进一步帮助患者实现对于临床问题的合理改善与及时解决对于患者休克概率的降低,具有良好的促进意义,在此过程中医疗人员表示急诊手术治疗期间患者气管插管与开腔检查应同时进行,在手术治疗期间,医疗人员应及时依据患者实际情况,有效选择相应的晶体液对其进行补液干预。若患者存在多器官衰竭问题者,应及时进行对症治疗,以便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在此期间,医疗人员在对胸腔闭式引流管进行放置的过程中应积极结合患者实际需求选择气管切开术、纤维支气管镜吸引术以及环甲膜切开术等模式,帮助患者实现呼吸功能的合理维系,从而确保其身体各个脏器血氧供给需求的合理满足。有研究表明,由于此类患者容易在临床过程中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问题,因此,在急诊手术治疗期间,除了应用呼吸机对患者进行辅助通气治疗外,医疗人员还可以根据患者实际需要对其使用适量的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在糖皮质激素使用问题上,医疗人员应积极遵循用量递减、短程、静脉注射以及药物适量的原则进行使用,从而确保患者治疗效果的进一步提升与优化。另一方面,部分研究资料显示,在进行手术治疗前,医疗人员应首先应用液体复苏式的形式帮助患者进行各类血管活性药物的充分给药,以便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合理改善,为其体内酸碱平衡的合理保障提供助力,确保患者体内电解质的充分优化。在这一问题上,部分研究资料显示,在患者伤后5分钟内及时给予急救措施,并在30分钟内进行相应的急诊手术,有助于促进患者伤后生存率的全面提升,对于重症胸部创伤患者而言具有良好的促进意义。从患者的角度来看,通过积极做好对于相关治疗工作的全面推行,有助于帮助其进一步实现对于临床症状的合理缓解,对于患者预后健康的恢复具有良好的促进意义。另一方面,在急诊手术治疗模式下,患者的出血情况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有利于确保其身体脏器血氧供应需要的,合理满足对于各个脏器功能性的保障与患者预后健康的恢复,具有积极价值。有研究表明,与传统的治疗模式相比,急诊手术治疗可以尽早帮助患者脱离危险,对于患者生命安全的维系具有良好的推动意义。研究表明,通过该治疗方法的应用,可以有效为患者争取抢救时间,同时,对于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具有积极的意义与价值[9]。此外,有研究表明,通过急诊手术干预后,患者预后并发症情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对于患者具有重要价值[10-11]。在治疗效果方面,大量研究资料显示,通过相关疗法的科学应用,有利于促进患者治疗效果的合理改进,对于患者治疗目标的充分优化具有良好的推动价值。本次研究所得的结果表明,与择机手术治疗模式相比,通过急诊手术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得到了相应的提升,同时,不良反应情况得到了有效的缓解。由此证明,急诊手术对于重症胸部创伤合并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对于患者而言,通过结合这一模式进行合理治疗,有助于促进其术后生活质量水平的全面提升,对于患者治疗满意度的优化具有良好的促进意义。
综上所述,在临床过程中对于重症胸部创伤合并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急诊手术模式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且对于其预后同样具有积极作用,因此,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