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璇
(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辽宁 沈阳 110013)
脊柱骨折在临床中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相比于腰部其他疾病,脊柱骨折需要实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如果患者在骨折时没有在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其会累及脊椎,同时其病情也会加重,造成脊柱变形,压缩胸腔空间,降低肺活量,进而引发肺气肿以及肺炎等并发症。所以对于脊柱骨折患者,需要实行及时有效的手术治疗,但是因为手术过程中受到麻醉因素的影响,其体温会逐渐降低,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身体机能恢复以及凝血功能,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现代医学研究指出[1],人体的正常体温在36.5℃左右,而在人的体温发生变化后,机体也会随之出现变化。其中,人在接受手术麻醉及治疗时,身体相关部位会长时间暴露,同时患者机体的体温调节机制也会受到抑制,随着体温的逐渐下降,身体的耗氧量、心功能等会发生变化,继而对患者的手术效果、预后恢复造成影响。因此,手术室保温护理对于脊柱骨折患者极为必要。特此,选取本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60例脊柱骨折手术患者开展本次试验,本文的主要目标就是研究保温护理运用于脊柱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具体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60例脊柱骨折手术患者开展本次试验,平均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为(58.46±2.10)岁。观察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为(58.16±2.03)岁。对比2组一般资料,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1)纳入标准:参与研究的患者均经综合诊断确诊为脊柱骨折;符合手术指征;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本次研究;依从性和耐受性良好;临床资料完整。(2)排除标准:手术、麻醉药物禁忌者;合并多种严重疾病者;术前体温异常者;精神病史者;无法完成各项临床调查者。
2 方法
2.1 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对患者实行健康知识教育以及常规麻醉。同时术中密切配合医生对患者的临床操作,加强对患者体温的监测,若患者出现低体温,需要及时告知医生对患者进行护理等。观察组实行手术室保温护理。(1)心理指导:不良情绪会在一定程度上使患者的体温产生波动,低体温风险较高,因此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和患者保持密切交流,告知患者手术的安全性以及基本操作,缓解其紧张焦虑情绪,进而缓解由于精神因素所造成的低体温现象。(2)术前保暖:术前做好对患者的保暖工作,确保患者术前的体温能够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同时要在患者术前对手术室的温度予以设置,具体可以将手术室温度设置在22℃-24℃,并要确保手术中手术室的温度变化幅度在2℃以内,此外在进行保温、保暖的过程中,还要避免温度过高的问题发生。术前20分钟,患者若出现体温下降,要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确保体温无异常后方可实施手术。(3)适当遮盖:手术过程中,要做好消毒以及麻醉工作,给予其加湿加温的氧气,并且落实好保暖工作,可以使用毛毯对其非手术部位进行遮盖,防止肢体过于暴露而造成热量散失。与此同时,还要结合患者情况对手术室温度和湿度进行动态调整,使患者体温保持在稳定状态。患者术中若是出现低体温,应及时对电热毯的温度进行调整,避免患者体温降低。另外术中巡回护士还要注意加强对患者体温变化的观察,若患者发生低体温便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防止患者的体温过度波动,最大限度实现发生低体温患者的保温、升温。(4)液体加温:对于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输注血液,要将其事先放置到温度为37℃的水浴箱中,之后再使用库血。在这种温度下,血清钾含量以及游离血红蛋白不会增加,并且不会对红细胞的完整性造成影响。在输液期间,可以使用恒温箱对没有使用的静脉输液袋进行加热,但是为了能够防止产生过敏反应,不要过长时间存放。(5)气管导管保温护理:接通湿热交换器,使患者的呼吸道温度和湿度保持在稳定状态,之后利用循环泵加压带以及脚套对患者实行下肢保暖,进而促进其静脉血液回流。(6)加热手术台:手术前1小时使用加温毯加热手术台,手术过程中要对患者的体温变化情况进行严格观察,如果患者体温超过37.5℃,则可以停止加热,同时按照患者的体温变化情况对是否继续加热进行确定。(7)其他护理:在患者手术进行的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开门的次数,确保室内温湿度的相对恒定,并且要密切配合手术操作,最大限度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患者在低温环境中的暴露时间。患者术中若是出现中枢性高热,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包括冰袋、冰帽等,高热严重的患者应按照医嘱对患者用药。(8)术后体温护理:术后要及时清除患者身上的血迹,帮助患者穿好衣服,再将患者运到病房前,应对病床以及被褥进行预加热,对于术后手脚发凉的患者,可以先在患者的手脚处放置暖水袋。
3 观察指标:对比2组的苏醒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体温状况,同时对其并发症情况进行记录,主要包括呼吸异常、寒战以及心律失常。采用科室自拟的调查问卷于患者术后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满意度=(十分满意+较满意)/例数×100%。
5 结果
5.1 2组的苏醒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对比:观察组临床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2组的苏醒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对比
5.2 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33.33%,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2。
表2 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5.3 2组患者鼻咽温度比较:观察组患者术中30分钟、术后鼻咽温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2组患者鼻咽温度比较
5.4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4。
表4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脊柱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此种骨折创伤在临床上多见于男性,通常多由间接外力所致,亦有少部分创伤因直接外力造成。脊柱骨折本身的创伤程度较重,且恢复时间较长,创伤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截瘫的情况,继而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威胁。临床表现上,脊柱骨折发生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局部疼痛、活动受限、畸形、压痛等表现,有部分患者虽然能避免截瘫,但患者很有可能在治疗后遗留慢性腰痛等后遗症。当前,在对脊柱骨折患者实施治疗时,临床所采用的主要就是手术治疗的方法,实践表明,手术治疗对于保证患者的疾病治疗有重要意义。临床在对脊柱骨折患者实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一般都是对其实行全身麻醉,因为受到术中出血量多以及手术时间长等因素的影响,手术过程中需要大量输液输血,因此患者体温也会随之受到影响[2]。而患者体温的降低,其机体耗氧量则会越来越高,很容易导致心肌缺血等不良事件。此外,如果人体长时间处在低温状态,其凝血功能障碍发生率则会显著提高,进而增加出血事件。
目前的医学研究显示[3],术中低体温是麻醉与外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而脊柱骨折手术本身具有全麻、手术时间长、暴露范围大以及术后出血量多的特点,所以术中发生低体温的风险更高。另有报道指出,脊柱骨折手术患者低体温的发生与多种因素存在关联性,包括:麻醉方法、麻醉药物等多种因素。首先,全身麻醉的方法会阻断身体大部分神经传导,此种情况下机体很难根据环境温度变化调节体温,故而在环境的影响下患者就会发生低体温。其次是麻醉药物,麻醉药物会对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造成抑制,并且麻醉药物还多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这会加剧患者身体热量的流失。另外还包括手术因素,手术室温度控制不合理,容易加剧患者身体温度的下降,同时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消毒时,消毒液的蒸发也会带走人体热量。并且,手术时间过长、暴露范围大等因素,同样也是患者体温丢失的重要原因,而患者术中若是输入未加温的液体、血液,便会造成“冷稀释”的问题发生,并且输液输血越多,患者体温的下降就会越明显。除此之外,患者术前的情绪也会影响到体温控制。有研究显示,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会对心回血量造成影响,同时在心理应激状态下,患者的产热率会大大低于散热量,这也会加快患者机体的散热。术中低体温是众多手术常见的并发症,而脊柱骨折患者因多种因素的影响,极易发生低体温,而低体温发生后则会对手术效果造成制约。有研究显示[4],低体温发生后会降低代谢率、氧气供应,此种情况的存在会导致氧传送能力下降,造成机体严重缺氧,并且低体温本身还会对人体的肝肾功能造成影响,这会导致麻醉药物在人体的代谢速度减慢,并延长患者的苏醒时间。另外术中低体温本身还会增加出血发生的风险,这是因为37℃是人体各类凝血酶最理想的作用温度,而低体温的存在则会对凝血缓解进行抑制,并会对血小板功能带来影响,致使血液不凝等情况的发生。最后,轻度的低体温本身会导致血压升高,造成心率加快,若患者体温持续降低,则会造成心率减慢,重度低体温在发生后会造成心功能异常,严重者可能会发生室颤,继而导致患者死亡。并且低体温本身不仅会导致患者的手术风险增加,还会作用于患者的手术后恢复,这是因为,低体温的存在会导致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并且还会造成蛋白质消耗与胶原合成抑制,使患者切口抗感染能力下降,从而增加患者发生感染的风险,并使患者的康复时间延长。另外低体温本身对患者的影响,往往涉及众多器官、系统,其中,对患者神经系统的危害十分严重。有研究指出[5],患者体温降低1℃,脑部的血流量便会相应减少6%-7%,并会导致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判断力损害等问题。而术后寒战的发生,对于本就心肺系统疾病的患者更是会有直接的影响。有学者表示[6],在对患者实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给予患者手术室保温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体温降低这一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术中保温护理可以在手术期间对保温毯加以应用,也可以对手术室温度进行合理调整,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要对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冲洗液实行加温处理。这样一来,可以使患者的低体温情况得到有效改善,对于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体温是对人体生理情况进行衡量的重要标准。一般情况下,人体主要是通过丘脑下部以及大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以及神经体液的作用来使散热以及产热保持在平衡状态,就算是外界温度产生了变化,其中心体温依旧可以得到有效维持[7]。中心体温的稳定对于使人体生理机能以及常规代谢保持在稳定状态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手术治疗患者,其低体温现象依旧存在,尤其是对于失血量过多、手术时间较长以及没有实行体温保护的患者,其术中低体温发生率较高,因此术中保温护理的实行,对于保证患者的中心体温以及减少并发症的产生都是极为有利的[8]。其中,在手术室保温护理实施后,医护人员可以及时通过心理指导的方式,弱化焦虑、紧张情绪对患者体温的影响,避免患者发生低体温,以此来保证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使患者术前能够维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另外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于本就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患者,更是应注意与其进行积极沟通,消除患者的消极情绪,防止患者血压、血糖等指标受心理应激影响而出现波动的情况,所以在对患者实施相应的心理指导后,可以降低患者发生低体温的概率。其次,手术室保温护理的应用还强化了对手术室温湿度的控制。医学研究指出[9],在对手术室温湿度进行有效干预后,有助于延缓患者的散热,并能促进患者复温,继而保证患者生理的稳定性。而在术中保暖护理措施应用后,还可以通过遮盖、电热毯等方式,减少皮肤的散热量,确保患者体温的相对稳定。而在患者术中输注的液体中,若不对输注的液体进行加热,便会增加低体温发生的风险。国外有报道指出,将输注的液体温度加至37℃,对于预防低体温的发生有积极作用。故而在手术室保温护理开展后,需要注意对输注液体的加温预热,其对于保证患者体温恒定简单有效,但对于输血的问题要进行严格控制,因为温度过高的情况下,血液中的成分很容易受到破坏。而在气管导管护理的应用中,手术室保温护理同样可以发挥理想的作用。通常的情况下,此类手术患者本就容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发生低体温,而在加热加温的情况下,患者的呼吸系统稳定性可以得到最大限度保证,并且还能对患者的静脉回流起到促进作用。加热手术台的方法则能实现对温度的动态调整,即根据患者术中对温度的需要,应用加热手术台的方式,确保对患者体温的有效干预。最后在通过医护人员加强对其他方面的护理干预,深化护理细节以及术后干预,便能确保患者围术期体温的相对恒定,减少多种因素对患者体温的影响。另外还要特别注意的是,脊柱骨折患者手术后通常要进行低流量的吸氧,而对于呼吸功能差的患者来讲,应该采用加压给氧的方法,确保血氧饱和度>95%。这是因为,缺氧本身会造成代谢障碍、缓慢的问题,此类问题在发生后,多会影响到体内残留麻醉药物的代谢,并会使患者的体温恢复受到影响。有报道显示,在通过保暖、复温的基础上,可以大大降低术后寒战发生的概率。反之,若患者已经发生寒战,临床就可以采用高浓度氧气吸入的方法,并结合患者的临床需要,按照医嘱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以此来应对术后寒战[10]。本次试验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苏醒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33.33%,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在脊柱骨折手术患者的护理中,手术室保温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苏醒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避免患者体温波动,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同时对于改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护理效果显著。但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研究亦有不足存在,(1)此次研究的样本量有限,所以研究结果本身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性。(2)低体温的发生同患者的耐受程度、基础疾病等亦有一定的关联性,但此次的研究指标并未充分考量此类因素。因此,还有待日后增加样本数量、指标,以便开展更为深入地研究。
综上所述,手术室保温护理可以避免患者术中体温波动,改善手术指标,降低并发症风险,且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