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书 鲜木斯艳·阿布迪克依木 陈飞 刘强
1.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2.江西理工大学江西省稀土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江西 赣州 341000
世界各国高校近年来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呈现出共同的发展趋势,即在课程标准上关注学生发展,强调加强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所需的核心能力。目前,在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中,国内外高校普遍采用的办法是构建基于“核心+方向”的课程模块,即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和可选择的方向课程模块。然而,有些高校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中,对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仍显不足,学生毕业后往往缺少核心竞争力,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差。部分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中,依然没有摆脱过去“专业本位”思想的影响,存在课程设置重复、学科专业定位不准以及毕业生培养质量有待提升等问题,忽略了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和毕业去向对课程教学的要求。现有研究表明,学生毕业去向是决定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工作重点及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方向的重要依据。因此,本研究以江西理工大学(简称“我校”)为例,探讨立足毕业去向和专业核心能力,开展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为兄弟院校的同类专业建设提供借鉴。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事关专业生存与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有效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开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构首先要弄清楚“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也是遵循OBE 理念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为了系统分析我校地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人才培养状况,本研究围绕毕业去向和专业核心能力这2个核心问题,分别组织了针对毕业生和在校生的问卷调查,实证分析学生毕业去向与专业核心能力对人才培养模式重构的影响。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我校地质工程专业2012 届至2019届毕业生以及2016级至2019级在校生。为提高问卷的回收率,本研究采用腾讯问卷平台创建调查问卷,通过QQ 群、微信群方式发放问卷,题目全部采用选择题。对毕业生共发放问卷444份,回收306份,回收率为68.92%;对在校生发放问卷203 份,回收161 份,回收率为79.31%。
本研究的变量为毕业去向和专业核心能力,因此对毕业生和在校生采用了不同的衡量指标,分别设计了10个和8 个问题作为评价指标(见表1)。针对毕业生的问卷题目设计,着重突出对现有职业状况以及对大学期间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感受与期许;针对在校生的题目则主要调查其对就业计划和目前人才培养情况的评价。
1.毕业去向调查结果分析
针对毕业去向问题,本研究主要从毕业生目前从事的行业或专业方向进行调查分析,其结果如表2所示。在306 份有效问卷中,从事与专业相关的毕业生的比率为83.66%,从事与专业无关的毕业生仅为16.34%,表明我校地质工程专业毕业生在本行业就业的比率较高。从行业类别上看,包括了问卷列举的6个类别,其中从事岩土工程勘察及设计类工作的毕业生最多,其次为岩土工程类(基础工程),最少为区域地质调查与资源勘查类。这个调查结果表明,毕业生在地质相关行业都占有一定比率,体现出本专业学生就业面广、适应性较强的特点。
从毕业生对工作满意程度调查结果看,有70.30%的毕业生对工作的满意度为一般,非常满意的比率为17%,仅有3.9%的毕业生对工作不满意;从对行业前景的看法调查结果可知,认为前景看好的比率为15.4%,认为前景一般的比率为49%,认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比率为26.5%,有9.1%的毕业生认为前景不好。可见,多数毕业生对工作的满意程度处于中等水平,而对行业前景的看法则相对要乐观一些。从另一个角度上讲,对工作不满意及对行业前景不看好的人数比率则比较低,说明毕业生在本行业的就业依然处于良好状态。相较于毕业生,在校生对本专业的发展前景则要积极一些,对行业前景看好的比率上升到20.5%,认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占37.9%,认为前景不好仅为3.7%。
近年来,由于地矿行业持续低迷,学生越来越不愿意到矿山与资源勘查企业就业,这就对在校生的职业规划产生了直接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设计了2 个指标来分析在校生的就业想法,分别为“目前你的毕业去向计划是什么?”和“地质工程专业总体上有以下几个行业可从事,你最想从事的行业是什么?”。从毕业去向计划看,打算直接就业的比率为20.5%,打算考研深造的比率达到72%,没有计划的占7.5%。行业依然选择表2中的选项,希望从事岩土工程勘察及设计、水文地质、地质灾害评价及防治、岩土工程类(基础工程)等行业的总比率为82.6%,希望从事区域地质调查与资源勘查类的比率为5%,矿山地质类为1.9%,与专业无关的比率为10.6%。与毕业生相比,在校生希望从事矿山地质类工作的比率大幅度下降,由目前毕业生13.4%的比率下降到1.9%,且在校生选择矿山地质类作为将来职业的多数为矿山企业的定向培养生,统招生中几乎无人选择。
针对毕业生和在校生有关毕业去向的调查结果表明,地质工程专业原有课程体系中体现矿业特色的比率在下降,对行业前景的判断依然是学生选择就业方向的主要影响因素。希望从事矿山地质类工作的学生人数减少,而在校生考研人数增加。
本研究针对专业核心能力调查设计了2 个核心问题,如表3所示,调查对象为已毕业参加工作的学生。问题围绕核心能力和核心课程展开,目的在于弄清毕业生在工作中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及其在校期间所学课程的相对重要程度,为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提供参考。
如表3 所示,有关专业核心能力的问题共涉及13项,包括在实际工作中所需的大部分能力。统计结果表明,报告撰写能力、工程制图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与人沟通交流能力4项均有超过200人选填,说明这4项能力最为毕业生所看重。其次为吃苦耐劳的精神、地质现象描述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这3 项有100 多人选填。为此可初步判断,这7 项基本上构成了毕业生在工作中最为倚重的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讲,在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能否养成这7 项能力及其达成度的高低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其余6项有数人或数十人选填,由于限定只能选6项,人数的多少并不能完全反映能力的绝对重要程度,而是能力重要性排序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英语表达能力仅有6人选填,这是因为我校地质工程专业学生大部分扎根工程一线,英语使用相对较少。
关于专业核心课程的问题,本研究共设置了15个门类,包括了课程体系中的大部分专业课程,如表3 所示。统计结果表明,选择人数居于前8 位的课程依次为工程地质学基础、岩土工程勘察、土力学、工程CAD、水文地质学基础、地质灾害防治、岩体力学及地基基础处理。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毕业生和在校生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诉求,本研究对专业课程教学方式、实习时间长短、教学改革方向以及学生希望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获取的能力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因篇幅限制,不再一一列出统计结果)。调查结果表明,在专业课程教学方式中,无论是毕业生还是在校生,都普遍认为实习或实验时间偏短,同时希望增加实习或实验内容,加强工程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在教学改革方面,学生普遍认为要紧跟行业发展需求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加强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建设。在校生认为自己比较缺乏的能力和素养中,排在前5 位的依次为动手实践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从调查结果看,学生对于提高自己综合能力的意愿较为强烈,这些能力均与人才培养工作息息相关。
本研究开展问卷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为人才培养模式重构提供参考依据。现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和目前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情况,拟从以下3 个方面对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重构。
人才培养目标是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和纲领,是教学计划的关键部分。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要求以产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因此,本研究立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定位及发展目标,通过对毕业生毕业去向及专业核心能力调查,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构。重构后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高度的责任感,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较系统地掌握地质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从事岩土工程勘察、地质工程设计、基础工程施工、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的工作,具备较强的解决地质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本研究根据上述调查结果以及毕业生在地矿行业就业人数稀少且逐年减少的现状,取消有关矿产资源勘查能力培养的部分,人才培养不再体现矿业特色,以适应专业发展新的需要。
毕业生对专业课重要性的排序结果与旧版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核心课程体系存在一定差别。旧版中的核心课程分别为矿物岩石学、地基处理与测试、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矿床学、工程地质学基础、岩土工程勘察、水文地质学基础、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旧版中的核心课程强调基础地质,凸显矿业特色。本研究结合国家标准和调研结果,在最新版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将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为工程地质学基础、岩土工程勘察、土力学、水文地质学基础、岩体力学、地基基础处理等课程。这既与国家质量标准推荐的核心课程体系接近,同时与我校毕业生的专业课程重要性评价相一致,也与培养目标相契合。除了工程CAD和地质灾害防治,毕业生认为相对重要的8 门课程中有6 门被设置为核心课程。工程CAD 和地质灾害防治这2 门课程的实践性相对较强,拟将其纳入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中。新版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课程体系进一步凸显我校地质工程专业在工程地质方向的特色,强调岩土力学的基础核心地位,为达成人才培养目标奠定了基础。同时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大幅减少与矿产地质相关的课程,比如矿床学、矿产普查与勘探、应用地球化学等课程,增设了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招标与预算等工程类课程。
本研究根据调查结果中学生对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反馈信息,对原有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进行进一步改革与优化。我校地质工程专业原有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主要由室内实验、课程设计以及野外实习3 部分构成。新的培养体系构建将在原有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新的教育理念与技术,进一步拓宽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路径。首先,结合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最新进展,大力引进先进的室内实验设备,提高专业课程室内实验的开出率与教学质量,进一步完善校内实验教学体系。基于新技术和新方法,在普通地质学、土力学、钻探工程、工程地质学基础、岩土锚固与支挡、工程物探等多门专门课程中开展虚拟仿真实验建设,改善室内实验的教学模式。其次,改变过去野外实习只能以周为单位的时间安排,除了保留原有的基础地质实习、生产填图实习、工程地质实习和毕业实习,在专业核心课程中增设以天为单位的野外实习,要求学生在理论课程学习期间,在学校周边或邻近地区开展野外实践训练,以弥补野外实习时间的不足。此外,在主要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加强工程案例引入,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构建中,通过产学合作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被认为是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项目,或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最后,加强专业实践教学管理,始终以实践能力培养目标达成度作为评价实践教学培养质量的标准。
本研究基于我校地质工程专业毕业生和在校生对毕业去向和专业核心能力相关问题回答的问卷调查结果,针对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出现的新变化与新问题,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及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这3 个方面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重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成果产出为导向,重视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以不断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